2.当众提出忠告是揭短,私下提出忠告是规劝
有一种人心直口快,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看到有人出错了就会立即当面指出来,并告诉对方要如何改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为人一丝不苟的态度是值得称赞的,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对方没面子,影响彼此的关系。
戴尔·卡耐基曾经参加一次宴会。宴席中,坐在卡耐基旁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笑话,并引用了一句话,该先生说:“嘿,这句话出自《圣经》,我早已经烂熟于心。”
但是卡耐基知道这位先生说错了,这句话应该出自《哈姆雷特》。卡耐基于是好心提醒他,那位先生却好像被踩了尾巴一样叫道:“什么?你说它出自莎士比亚?那不可能!我告诉你,我每天都阅读《圣经》,怎么可能出现这种错误?”卡耐基也有点倔强,就跟这位先生争论了几句,两人各执己见,只好去找一位大学教授评判,这位大学教师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经几十年了。这位教授说道:“这位先生说得没错,《圣经》里有这句话。”
卡耐基感到很不可思议,他日后私下里找到那位教授,向教授表示质疑,教授解释道:“这句话出自《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我亲爱的朋友,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他并没问你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你为什么要跟他抬杠?应该永远避免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
卡耐基听后陷入了深思,这件事后来被卡耐基写进了自己的畅销书里。
卡耐基作为高情商的代表人物,很多高情商的行为都被他挖掘出来,上面案例中不当面指出别人错误也是一种高情商行为。指出别人的错误能够帮助对方进步,但是指出错误的方式非常值得注意: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有的人不仅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还总喜欢在众人面前给出忠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被当众揭短就已经很下不来台了,又要被人用忠告“教训”,这很容易让对方以为是故意让他出洋相。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责怪自己任何事,不论他错得多么离谱。我们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并不能使别人产生永久的改变,反而会引起愤恨。不要责怪别人,要试着了解他们,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做,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得多。”
人们常说“凡事不能太较真。一件事情是否该较真,这要视场合而定。”其实,人人都爱惜自己的面子,当面指责他人,无论是谁听了,心里都不会痛快。因此,要想让彼此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更加顺利,就要懂得学会顾及他人的面子。
当众指出别人的错误并给出忠告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很伤对方的自尊,尤其有些人揭人家短的时候,还要表现出自己有多大能耐似的。这样的做法更加损害两个人的关系,从交友礼节上,这种做法也是很不礼貌的。
无论是谁被当众指出错误,面子上都挂不住,高情商的人不会主动把别人置于一个尴尬、出洋相的环境,更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长处而去揭露别人的短处。随意指责别人,随意给人忠告,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对人提出忠告的时候,应该抱着体谅的心情。对方诚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对,但是他可能有难言的苦衷。所以在提出忠告的时候,还要体谅别人的难处,不要一味地强求或大加责难。必要的时候要深入对方的内心,帮助对方彻底地解决“心病”。在当事人感情冲动的时候不适合提出忠告,因为在他冲动的时候,理智起不到半点作用,他也判断不清你的用意。这时提出忠告,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火上浇油。
这种当面指责他人所犯过失的举动,会引发对方强烈的反抗情绪。对方与你发生一番争执时,就真正使彼此的关系进入僵局了。如果当时我们能够随时意识到他人的自尊和价值,照顾到他人的面子,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破裂。
人际关系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你;你仇视别人,别人也不会喜欢你。如果你总是喜欢当面指责他人,那么换来的会是更多的敌意和批评,而用理解和尊重的方式,换来的会是更多的宽容和敬意。
比尔·盖茨也有一句名言:“我说出别人的不对时,一般在场的只有两个人。”正所谓“当众提出忠告是揭短,私下提出忠告是规劝”,只有两个人的私下劝告,对方往往会感谢我们,感谢我们帮助他改正错误,双方的情谊还可以更深。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当别人出现错误,我们挑出来,目的是帮助别人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但是,要把握时机和场合,让犯错的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才是目的。我们在为他人挑错时,切记不要让人家下不了台面。
在西方国家,有人把“口才、美元、电脑”称为立足世界的三大战略武器。而口才居三大武器之首,足见其社会作用已被推到惊人的高度。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天天都在说话,但不见得人人都会说话。良好的口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决定一个人事业高度的关键因素。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喜欢给别人泼冷水,或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提一些毫无趣味、毫无建设性的意见,然后貌似很“耿直”地说一句:“我这人说话很直,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但你以为只要来一句“我很直”就可以为自己的低情商开脱了吗?难道,那些情商高的人都是“不耿直”的?对这样的人,相信许多人都会心生不悦!
那些时常管不住自己嘴巴的情商低的人,说话不过大脑,想什么说什么,在人际交往中通常会处处受挫。试想一下,在交际应酬场合,你却不假思索,连连说错话,又怎么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呢?如果你劝慰别人,明明是出于好意,说出来却碰了对方“雷区”,别人怎么会感激你呢?如果你有求于人,却不懂委婉的艺术,又怎么能说服别人心甘情愿地帮你呢?如果你深爱你的另一半,却不会说甜言蜜语,只会说冷言冷语,怎能享受甜蜜的爱情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是败在能力上,而是败在了说话上。多数人都认为,说话还不容易吗?除了口不能言的人,人人都会说话。但实际上,说话并不是简单的张张嘴、动动舌头。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因为讲话不得法而惹人生气,让人误解,造成尴尬,产生纠纷,失去面子,甚至丢掉项目、错失机遇等。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有一小部分取决于专业知识,而大部分取决于口才的艺术。”会说话最强大!有时候一张嘴,就决定了成败。一个大单子、一场必胜的商战、一次完美的谈判、一份良好的人脉、一段美好的感情,都需要我们用说话来维持。古往今来,语言一直都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四两拨千斤,可谓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我们也许可以见到,我们的一些同事或者朋友,当他们遇到急事,说话就会变得磕磕绊绊,语无伦次,结果越急越表述不清:他们越是在讲述一件重大的事情时,越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结果话讲了一大堆,倾听的人却还在云里雾里转悠。
也许还有些人总是喜欢做“事前诸葛亮”,单凭自己的预测就乱下结论。结果一旦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就会给别人留下话柄,以致影响人际关系;或者总是喜欢在外人面前夸大自己的能力,虽然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能胜任,但还是乱许诺言,结果做不到,只会逐渐失去别人的信任;还有些人生性敦厚、古道热肠,只要有人请求自己,不管自己能否胜任,都一律说“是”,结果不仅让自己疲于奔命,而且当自己尽力对方却未能如愿的时候,也许还会落得对方埋怨……
归根结底,引发这些麻烦的原因都是不会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口才。说话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也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全部的品格、修养、才学和城府。所以,说话是一门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就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握住成功之手!
在现实中,没有哪一个人生下来就能言善辩,《智慧书》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人类的活动像说话一样需要小心翼翼,因为没有一种活动比说话更频繁、更普通了,甚至我们的成败输赢都取决于说的话。”说话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攻心的学问。让自己成为一个说话高手,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磨炼,才能变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因此,想要成为高情商的说话高手,我们需要多注意学习一些说话的方法,掌握一些说话的技巧,日积月累,你也同样可以成为说话高手。
本书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和精练的论述,使读者认识到会说话的重要性,如何做一个高情商的口才高手,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更会说话,如何才能迅速练就“三寸不烂之舌”,力求让读者在富有趣味的阅读中领悟语言的智慧与力量。
本书从人们生活的常见方面出发,讲述了如何与不同的人说话,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说话,能够让您掌握得体的说话技巧和分寸,全面、生动地学习高超的口才艺术,用语言做钥匙,让不善言辞者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能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以应付不同情景下的语言沟通。让能说会道者,全面地考虑说话的场合、对象、目的,有选择性地说,在人际应酬中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情商低的人往往不懂得如何说话,撩妹总是失败,演讲总是冷场,职场上经常被排挤,客户几乎搞不定,朋友圈的“话题终结者”……
张笑恒著的《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说话》教你洞悉人性,懂得好好说话!情商高的人说话不拆台,不揭短,不生硬,不伤人,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他们和谁都聊得来,到哪儿都受欢迎;他们人品爆棚,职场左右逢源,事业蒸蒸日上!
张笑恒著的《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说话》从人们生活的常见方面出发,讲述了如何与不同的人说话,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说话,能够让您掌握得体的说话技巧和分寸,全面、生动地学习高超的口才艺术,用语言做钥匙,让不善言辞者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能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以应付不同情景下的语言沟通。让能说会道者,全面地考虑说话的场合、对象、目的,有选择性地说,在人际应酬中更加游刃有余,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