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快乐是最好的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正洪//陆放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是在海边长大的,小时候因家里孩子多,被父母放在奶奶那,在农村读的小学,不过上初中时就被父母接到县城读了那里最好的中学。后来,我自己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我也是从那时开始离家的。当时曾想本科读南京最好的大学,研究生读北京最好的大学,然后出国……可是直到今年冬天我才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

梦想不是一条直线,但梦想可以是个圆,有时绕弯不是因为迷茫,而是因为倔强,回头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是必须坚持的,有时也没有必要那么倔。再倔,碰上我们家的“老大”,我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大今年14岁,一米七七了,经常俯视着我说“妈妈,你发育不良啊,长这么多年才长这么高”。前两年,一个中学同学带着她的两个混血儿来南京,玩得很开心,老大对我嚷嚷,“妈妈,你没出息,为什么不把我生在美国呀,美国的孩子多开心啊”。出于“内疚”,今年夏天让他去美国修学旅游了半个月。回来后告诉我:“美国确实很好,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我喜欢波士顿,你要陪我一起奋斗。”

相对于我,“老大”可是太自由了,我小时候受到的可是反苏修、反美帝的教育,父母的思想也太“红”,红得都有点土、有点偏。因为我是老大,父母一方面需要我做榜样,另一方面也把我当“试验品”了,对我的约束很多。以至,我到现在都觉得自己的好多天性未得到发挥,所以现在家里人总认为我对自己的孩子管得太松,弟弟妹妹常笑问我当年对付他们的那股“狠”劲哪去了。曾看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每一集都有这样的话:“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因为纽约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因为纽约是地狱。”其实有这么大的反差吗?我们的宣传教育总是有失偏颇。后来又看过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感受到的是美式幽默。孩子小的时候,经常陪他看《猫和老鼠》,觉得好玩、好玩,真好玩。看过电影《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阿凡达》……人家的感情为什么可以描述得那么纯真,那么荡气回肠,而我们的电影描写的感情都是压抑的甚至是扭曲的。张艺谋最近拍了_..部《山楂树之恋》,是宣传纯爱的,但还是单薄了一点。我们称欧美做法为“海派”或“欧美范儿”,其实纯海派在中国是没法混的,海归的也有像钱钟书《围城》里描述的方鸿渐那样的人物——混个假文凭,回来忽悠国人。

不管怎么样,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世界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我所感受到的美国其实是勤劳、朴实的民族,坐在飞机上看到的空姐没有国内的年轻漂亮,但人家勤勤恳恳,在真正地“为人民服务”。美国看起来并不比中国“豪华”,甚至商业气息都没有中国浓,更不是“灯红酒绿”,人看起来甚至比我们老实、憨厚但做事很专注、很敬业,而且做得很“have fun”。人家看上去没有我们那么“阴险狡诈”“心机重重”,但人家可是卖“idea”的。人家也不是“腐朽的、没落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苍蝇”“蚊子”总怪是“进口”的,其实人家的学术环境和人文环境比我们要好得多,没有空间来滋养害虫。我们参观太空中心的时候是他们的一名电脑专家开车、开门又当讲解员,人家的人力和资源都是节约的,不像我们有那么多的闲人,有闲人就会有闲事。美国的高楼没有我们这么多,空气好,坐在车上看到大片原野,很少看到人,不知道为什么也能“管理”得井井有条。我想那主要缘于美国人的自律。坐在花园里,小松鼠就在脚边跑来跑去,鸟在头顶上飞来飞去,傍晚时分,电线上站满了鸟儿,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什么是“可持续协调发展”。当然我们的人多,人家的地大,我们这些年“建设”得太厉害,恨不得把所有的农村变成城市,将所有的原野点缀成花坛,以为那就是“发展”。前几年回老家,发现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湿地“黄河滩”已被挖成鱼塘,芦苇荡已被填平。我们的一些原生态美国根本就比不上,但人家保护得比我们好。美国没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内战——南北战争,还没有带来多大的损伤,结果还废除了奴隶制。而我们的历史上却是内战连连,难道我们的心灵和土地一样已千疮百孔?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极具包容性,但想在那片土地上出人头地绝非易事。美国也有不公平,希拉里在党内选举中就输给奥巴马,当然因为奥巴马是一匹“黑马”,也说明在美国女人的地位还不比黑人高,美国人其实并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女人来当总统。但奥巴马就是再有魅力,最后还得靠实力说话,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美国不像英国有“贵族”,美国的官员没有“官架子”,不摆谱;美国的富豪也不摆阔。我曾经有个患者是县委书记,他告诉我小时候家里穷,常被村里和乡里的干部欺负,所以从小就立志要当官,其实这和白毛女被黄世仁欺压,后来自己却成为黄世仁有什么区别?乱世里才会有许多故事,所有故事写到最后,写的都是人,是命运。人们各怀心事,粉墨登场,最后是否都有心无所依的落寞?是否因一些乱七八糟废弃了你横溢的才华?你是什么样的人,便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作品。位置只是个平台,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高更远,不是用来摆谱和作弄的。其实有的人离开那位置什么都不是,有的人甚至连一般人都不如,还拽什么拽?那不是自信,是无知。美国人生活其实很简单,工作之外就回家,人家的家庭观念挺重,文明程度要比我们高,所以我们很多人到那里会觉得人家人情味淡、太寂寞,我想我在那待久了也会孤独,有漂泊感。我们的人情味是比人家“浓”,但“浓”得化不开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其实有什么比一个人的尊严更重要?我们的文人很多背着“纸枷锁”,而我们的“官”不知到底“镣”住了谁?我们“勇往直前”,我们“奋勇前进”那都是在正确的方向基础上,如果方向都错了,还进什么进?我们首先就应该做身心健康正常的人,如果八都折腾没了,还谈什么发展?

P4-6

目录

第一篇 悦行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风从海上来

 真正的井冈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

 兵路

 我所知道的高华

 2012,真的来了

 科学是什么

 心的祈愿

 生命中璀璨的邂逅——追忆龚志聪先生

 游子的中秋节

 我的2012

 回来的世界

第二篇 悦读

 我很重要

 永远的Michael Jackson

 医院文化——不竭的泉水

 2012带给我们的启示

 孔子留给我们的财富

 青春万岁

 托尔斯泰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信未来

 挥手从兹去

 太阳照常升起

 青山绿水才是最大的民生

 蓝色骨头

 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

 情是根

 雅

 文化的理由

 悦读2013

第三篇悦家

 我的第一次轮滑马拉松

 武松是不是英雄?

 母亲给世界的信

 感恩,从母亲节开始

 亲爱的鸡蛋妈妈

 我的兰花朋友

 星语心愿——我和爸爸

 游总统府

 祝福您的生日,我的祖国!

 给中国家长的四个建议

 什么都有趣

 打开那扇窗

 人生的苦难与伟大的平凡——阿城短篇小说《炊烟》读后感

 不忘初心

第四篇 悦心

 爱之河

 快乐是片大海

 缘,妙不可言

 女人如花花似梦

 聪明离智慧有多远

 女人江湖

 当秀才遇到兵

 做君子还是做小人

 聪明与善良

 不惑之语

 小悦悦和卡扎菲

 化诅咒为祝福

 有心人的世界——荀海书法印象

 回望2014

第五篇 悦己

 心的迷航

 癌是一枝花

 爱舞与共

 从心出发,征服癌症

 活着就是王道

 快乐是最好的药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错

 女人,请爱你自己多一点!

 生命的花园

 生命很重,生活要轻

 生命里的一天

 生命如一泓清水

 我爱我健康活泼的童年

 我的大海,我的梦

 心中的那片海

 有种错误是放大痛苦

 做最好的自己

序言

药到病除“心”大陆

结识于正洪因为她是医生,多次托她看病,她为人热情,做事周到,不仅不厌其烦,也不厌其繁!她也出过好几本书,有在《扬子晚报》上连载过的,是介绍防治癌症知识的。初看书名《快乐是最好的药》,以为是医学著作,对此一窍不通,岂敢天马行空,痴人说梦?看了书稿以后,才发现是跟医学有关的生活随笔集。开始以为这个序可以写得很快,实际上并不然。因为越读,越觉得出乎意料,越读,越不敢懈怠,作者态度极其认真,非常投入,敞开心扉与你交流,质朴,诚恳,智慧,灵活,动情,不容许人心不在焉,更不能走马观花。

阅读的过程中,我始终在想,她为何如此这般重视快乐,这个命题不止于医学领域,实际上是个人生的大课题。我知道,她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还在美国做过访问学者,在专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现在是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肿瘤内科的行政副主任。她所面对的病人都是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特殊人群,有不少处于生命最后时刻的患者,她与他们既是医患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她对自己的病人尊重、体贴、关心、爱护,始终把病人当亲人,哪怕是节假日,也会经常到医院去嘘寒问暖。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她深切地体会到,医患关系不仪是你病我治的单向关系,更是密切配合的双向关系,在她看来,治疗行为是药理生效的过程,更应该是心理激发的升华过程。当有人突然被查出癌症以后,猝不及防之间,都会迫不及待地询问,自己究竟还能活多久?她总是面带微笑,温暖地回答,要积极配合治疗,放松心态,心情是最好的免疫力,坚持过好每一天!然而,在目睹了许多生离死别之后,她的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迫切希望更多人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快乐是人类身体防御系统中越战越勇的正义力量,不仅是治病的命门和钥匙,也是人防患未然的自带“武器”。她利用自己的“职权”便利,把自己接触过的病人案例记录下来,通过正反方面的比较分析,无限深情地告诉读者,医生是救命的诺亚方舟,快乐是治病最好的药剂,自己应该成为自己的医生,自己要学会开出治病的良方。许多病人在她的影响下,与死神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并且大获全胜,许多人因为没能更早读到她的文章而追悔莫及。

快乐究竟是什么?是甜蜜?是温馨?是美妙?还是幸福?事实上,大干世界,茫茫人生,感觉多种多样,味道千差万别,但一脉相承的就是,要时刻秉持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心态。快乐如风,吹走笼罩在人们心头上的乌云;快乐如酒,酝酿得越久味道越醇香:快乐如溪,只有流入大海才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快乐如饮,一经打开便冒出诱人的沁凉。她依稀记得小的时候,父亲经常会给他们开会,表扬做对的事,指出哪些不足的地方,教育他们要把路走好,满满的父爱溢于言表,每每提及还会情不自禁。母亲在她的心中,就是那个从生命诞生开始,无私地且固执地将爱坚持到底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风吹雨打,都会全力以赴,毫无怨言。丈夫是参与生命的重要支柱,他会调侃她,只是因为爱护她。对自己的儿子,那种十二万分的爱,不可阻挡,脱口而出,有如洪水破堤,奔腾而下,无所不到,无所不及,她知道,做妈妈不光要爱,还要正确的爱,在人生关键的时候,总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尤其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孩子取名“放”,就是觉得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灵魂的自由放飞。我也注意到了,陆放也是本书的作者,他的文字在书中的分量并不算多,但很有筋骨,不显稚嫩,书中收录了他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多篇文章。我没有见过陆放,据说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眉清目秀,帅气挺拔,在美读书,独立自主。通过他的文字,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的阳光童年,身心健康,天真烂漫,富有爱心,充满活力,而希望与自己儿子联名出书,也多少能够让我们感到母爱的细微于心。

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她几乎把自己从小到大,从大学到军队,从国内到国外的人生轨迹都和盘托出。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当年看到别人考上了清华、北大,自己考进了医学院,没能体现和证明自己应有的实力,心里感到非常憋屈,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明白,没必要抱怨生活的缺憾,更不必抱怨生命的曲折。记忆不是用来承受的,而是用来享受的。与其在得失之间冷落自己,不如在取舍之中快乐自己。往事可以从惊涛中驶来,但到了自己的心里,就变得波平如镜,清朗通透,旷达胸臆,怡情忘机,充满生机,这样,那些是曾经的岁月洗礼,就像秋天里弥漫的果香一样,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生活如茶,浓淡同盏;生活如戏,苦笑同台;生活如歌,悲喜更迭;生活如酒,甘苦都有。正反就是一种选择,得失就是一种心境,快乐就是一种感觉:世间的所有重逢都是久别重逢,爱恨不过一线间,相逢一笑泯恩仇;人啊,不过在地狱去往天堂的时候路过人间,人间的功名利禄也带不到天堂去,爱也好恨也好,都没有必要走火入魔;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最重要的是掌握好自己的方向;回头看的时候觉得有些倔强是必须的,有时也没有必要那么倔:人生也是一场戏,要知道自己在剧中还是剧外,有时需要旁观这个世界;人生就是不断放下,人生总得接受一些事实:每个人心里都藏龙卧虎,但真正引领我们前进的是心中纯真的愿望;没有任何事情本身造成我们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来源于我们对于事情的解释;人生的困苦,就是人生宽广的来源;生活中有些人把自己放到最低,原来是为了体会灵魂最深处的温柔:世界是本书,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岁月即使走得太快,如果你自己的改变和磨练的过程能够超越它的脚步,你就是胜利者;拿得起的是聪明,放得下的才是智慧,聪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谓耳聪目明,而智慧靠心,所谓慧由心生。

我真的很惊讶,一个医生能够写出这么富有人生哲理的文字,点滴成流来自于无微不至的追寻。文学是人学,医学也是人学,都体现着人对世界的理解,难怪医生和作家两个身份不断的叠加和闪回,让人应接不暇。她认为,医生要有感性和理性兼具的思维,医生更肩负对生命的尊重和人道的坚持,不可以没有悲悯之心,除了技术更应该有体贴入微和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同样文学也需要同情心,更需要同理心,需要直击灵魂的力量,她不停止写作也就不难理解。淡然中抒写旖旎柔情,于险峰处独揽无限风光。文字可以寄托灵魂,寄寓厚望,更能表达深情,“因为梦着你的梦,因为爱着你的爱”,文字在不断净化自己同时,也希望不断提升读者境界。于是,在一片吵杂纷乱的喧哗声中,她会如此安静地坐在桌前,守着一窗灯火,穿越电脑屏幕,在源源不断的敲击声中,清澈的思绪净化岁月的浮华,优美的文章成就时光的婉约,这些是她心情的自传,也是生活阅历和图书阅历的填写,默默无声地潜藏着她读过的大量书和走过的人生路。

向快乐进发让我们怦然心动,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激昂澎湃的热情,带着心底久违的活力在缓缓的升腾,进发、靓丽、灿烂。细细咀嚼书稿中的点点滴滴,慢慢品尝文字里的香甜爽心,轻抚那颗依然驿动的心,一缕缕柔情喷薄而出,随心所欲,跳来跳去,有时看不到中间的过渡,多点放射,多头出击,看上去好像琳琅满目,又好像有点杂乱无章,她却驾轻就熟,顺理成章,通过纷至沓来的五湖四海的例证加持,不仅读出了女性医生的纤细,更体现出了军旅作家的刚毅,铿锵玫瑰,风雨彩虹,如何使人认识快乐、捕捉快乐,激发快乐,渐行渐近。通过不同的故事,运用不同的形式,站在不同的角度,恰似天女散花,又像嫦娥奔月,形散神凝,似断实续,从阅读快感来说,更符合美学的曲线,起承转合,波澜起伏。

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有客观必然,也有主观使然。科学通过分类可以强化边界清晰,整个世界却依然紧密相连,不会因为人主观意志切割而改变,多边叙事打破边界的划分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同时,她自己也是多重身份的综合体,医生、研究者、作家、军人等,从不同层面去看问题,也许更富有立体感和说服力。最重要的是,读者并不喜欢冷冰冰、硬梆梆的专业套话,更热爱接地气的生动语言,这一点,她注意到了,也认真做了,居然做得很好!

看得出,她的文字都是由感而发,不存在无病呻吟,也不需要装腔作势,常常是拿起笔来就写,不择地而流,当行就行,当止就止,胸中有乾坤,笔底有情调。那些年,岁月留不住青春,她却可以在文字中怀念曾经的自己,我在阅读中,边走边看,边看边思,常常会发现不经意的一段文字,恰如电光石火一般,忽然就照亮了感同身受的息息相通!《我的2012》中有一段关于芝加哥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并不喜欢芝加哥的天气,过于干冷,冬季太长,容易让人depression,我还将回到我的故乡,但我会永远怀念芝加哥的空气和阳光,永远怀念秋天的落英缤纷、层林尽染,永远记得我骑着自行车穿行在Wilmette感觉像在画中行,永远铭记我曾在夏天的夜晚坐在草坪上沉浸于马友友的大提琴……当时我多么希望能和我的家人一起聆听这天籁之音。有一种幸福是飞鸟可以掠过天空,野花静静地开放。”蓝天,阳光,空气,落叶,琴声,野花,就像莫奈的印象画作品,十分绚烂,有如梦幻!这里既有在美国对家乡的思念,“月是故乡明”,也有回到家乡后对芝加哥的怀念,“共惜艳阳年,犹如桃花流水上”。两种感觉交织在一起,看似矛盾,南辕北辙,其实,情同一心,彼此相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难忘的记忆汇聚在心灵深处,常常会让我们浮想联翩,这也许就是绵绵不绝的人生魅力之所在!作者非常感谢命运让她拥有了这样一次远行,要不然,怎么能有这样一段时间在那里静静地聆听着岁月的呼唤……

我们也要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从容和淡定的曼妙风景。也许没有文字的风华绝代,却有文字的岁月静好!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文化学者 一级作家张永伟

2017年10月

内容推荐

《快乐是最好的药》是作者于正洪、陆放多年临床工作和日常生活的随笔汇编,分为悦心、悦家、悦己、悦读、 悦行五篇,多为有感而发,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体会在关注家人与自身的健康的同时,快乐更是必不可少的。

编辑推荐

于正洪、陆放著的《快乐是最好的药》通过纷至沓来的五湖四海的例证加持,不仅读出了女性医生的纤细,更体现出了军旅作家的刚毅,铿锵玫瑰,风雨彩虹,如何使人认识快乐、捕捉快乐,激发快乐,渐行渐近。

本书通过不同的故事,运用不同的形式,站在不同的角度,恰似天女散花,又像嫦娥奔月,形散神凝,似断实续,从阅读快感来说,更符合美学的曲线,起承转合,波澜起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