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容青史尽成灰(魏晋南北朝篇动乱与融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嵚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张嵚著的《不容青史尽成灰(动乱与融合魏晋南北朝篇)》选取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用严谨而不失幽默的语言讲述出来,让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并进一步发现历史事件背后的必然规律以及历史对于现实的学习借鉴意义,让读者看到一部不同寻常、独一无二的历史著作。

本书将目光对准那些被常规历史图书所遗忘的,不为人知的,但又确实在历史进程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和事。从微观角度,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让读者能够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历史人物,让读者切实感受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辉煌与悲壮。

内容推荐

三分天下始于何人?谁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是如何形成的?梁武帝时为何爆发了世界蚕丝战争?“百家讲坛”现于南北朝时期究竟为何?……张嵚著的《不容青史尽成灰(动乱与融合魏晋南北朝篇)》将带你近距离接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真相,看魏晋风度,品名士风流。

目录

第一章 王濬,三分天下自他终

第二章 为刘备做嫁裳的刘表

第三章 享誉欧洲的中国医生

第四章 三国时期中国人口锐减解密

第五章 东吴特殊的坞堡部曲军制

第六章 “八王”其实可以很和谐

第七章 东晋早期的“北伐双璧”

第八章 东晋桓温,“奸臣”的英雄人生

第九章 刘裕,贵族中国的叛逆者

第十章 北魏是这样炼成的

第十一章 被传说的“潜伏者”崔浩

第十二章 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

第十三章 梁武帝时代的世界蚕丝战争

第十四章 柔然民族的辉煌与没落

第十五章 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第十六章 南北朝最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

第十七章 南北朝文化的“百家讲坛”

第十八章 阴山战神斛律金的悲剧人生

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动乱

第二十章 本是汉人,缘何错位

第二十一章 西魏的脱贫之道

第二十二章 琅琊王氏的存亡之道

第二十三章 南朝最弱王朝——陈朝

试读章节

第二章 为刘备做嫁裳的刘表

中国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几乎包含了这一时代所有的知名人物。哪怕是一个出场时间不长的小角色,在读者心中也会有不小的知名度,更不要说那些纵横捭阖的大人物了。知名度高,名声却不一样,说到智慧,后人往往会想到诸葛亮;说到奸诈,后人往往说起曹操;说到厚道,后人首提鲁肃。虽然这些人的名声深入人心,但与真实的历史往往出入甚大。有这样一个枭雄,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纵横捭阖,强盛一时,到了小说里,出镜率甚低不说,形象也大打折扣,活活给他的同族兄弟做了绿叶,这个枭雄就是刘表。

其实,刘表还是有点儿名气的,不过这样的名气却拜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所赐。他那个葬送了江山的儿子,让曹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的感慨。儿子给孙权当了绿叶,而他自己,则给刘备做了嫁衣裳。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个“豚犬”的父亲刘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刘表字景升,山东高平人。这位西汉景帝的后人,比起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可谓根正苗红,其经济条件也好得很,至少不用像刘备那样去卖草鞋。身为正统世家大族,刘表从年轻时候开始,就是政治运动里的一个高光人物。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学问师承方面也不简单,师父是东汉时期大儒王畅。王畅是东汉后期儒学的重要人物,积极倡导中庸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刘表师从王畅,这一番求学经历让他成为彼时东汉知识界的才俊,也改变了他以后的命运。

虽然学的是中庸,但年轻时候的刘表,一点儿也不中庸,反而是个棱角分明的愤青。刘表的青年时代,正是汉桓帝、汉灵帝等昏君在位的时期,这一时期东汉政治最大的毒瘤,就是愈演愈烈的宦官专权。年轻的刘表对宦官非常痛恨,他在东汉的最高学府——太学求学时,曾经带领太学生们发动请愿,要求把持政权的宦官们“下课”,还多方奔走,声援那些遭宦官迫害的士大夫们。在宦官们准备发动清洗、迫害士大夫,派人到太学清查谁曾与朝中士大夫往来密切的时候,别人都不敢说话,刘表第一个挺身而出,在名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当时,他是著名的“八俊”之一,除他之外,还有张隐、薛郁、王方、宣靖、公绪恭、刘迪、田林七人。这八个人是当时东汉知识界公认的既有学识又敢于铁肩担道义的青年才俊,“八俊”自身条件极高,既要出身名门,又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能位列其中,足见此时刘表声名显赫。

出名是要付出代价的,“八俊”没做几天,清算就来了。公元166年,一直被士大夫揭发的宦官赵津、侯览等人,秘密整理了大量黑材料,诬陷士大夫们图谋不轨。偏听偏信的汉桓帝随即逮捕了李雍等士大夫,并将这些人称为“党人”,在全国撒网搜捕其同伙,这就是东汉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这场对士大夫们的迫害前后绵延数十年,遭逮捕的知识分子有上千人。在士大夫中的重要人物落网后,宦官们随即罗织罪名,公布了涉嫌谋反的“党人”名单,刘表的名字赫然在列,于是堂堂皇族摇身一变,成了钦犯。好在当时刘表人缘比较好,不但在士大夫中有威望,就连朝中的宦官里也有他的朋友,又因他是皇族,躲了一段时间后,最后被赦免。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也过了几年担惊受怕的日子。

这场震撼东汉帝国的大案影响了刘表的处世观念:激愤救不了国,轰轰烈烈反抗,结果却是灭亡,那这样的反抗又有什么意义?如果说之前的刘表只是学过中庸,那从此以后他就开始理解中庸,到他后来纵横捭阖的时候,也一直在奉行中庸之道。

党锢之祸后,刘表东躲西藏,侥幸在这场大清洗中生存了下来。他重见天日,是汉灵帝在位解除党禁之后。这已经是公元2世纪的晚期,刘表的青春时代早已过去,常年的浮沉,让他棱角不再,更加老于世故。党锢之祸解除后,刘表先在中央任闲职,他很会打理关系,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都和他相处得不错。到了公元190年,刘表终于得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命——出任荆州牧。这时的东汉帝国,已经不复当年的中央集权,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前夜。刘表就任的荆州,在当时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地方。之前的黄巾起义,荆州是主战场之一,在战乱中遭到严重破坏。董卓之乱以前的两个荆州牧,一个被当地乱民打跑了,一个被南方前来骚扰的部落杀了。东汉政府此时的局面也很麻烦,权臣董卓从河西进入京城,掌控了朝廷的大权,皇帝成了他的傀儡。不甘心董卓专权的北方诸侯们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发动了讨伐董卓的战争,位于洛阳南面的荆州也就成了董卓要稳定的后方。刘表之前的荆州牧是王睿,孙坚征讨董卓的时候,他因为拒绝和孙坚合作,竟被孙坚逼得自杀,荆州也因此陷入乱局。为了稳定荆州,董卓想到了刘表。

这时的刘表,已经在东汉朝廷里中庸了好多年。党锢之祸结束后,他先做了大将军何进的幕僚。何进因为和宦官不和,企图邀请边将进京诛杀宦官,却被宦官们抢先一步杀害。接着董卓进京,把持大权。刘表侥幸在这场大乱里保住了性命,这期间宦官得势的时候,他不得罪,后来董卓来了,他照样服服帖帖,已经成了典型的墙头草人物。王睿死后,董卓面临北方各路枭雄的讨伐,需要一个听话的老实人来镇守荆州,素来老实巴交的刘表就成了最好的人选。(P16-19)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