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依然有蓝天:婚姻伤害的医治与重建》不仅仅为离婚的人写的,也为所有进入婚姻和预备婚姻的人写的。只有了解婚姻、自我成长,才能经营健康幸福的婚姻;同时,如果可以从他人的离婚伤痛中学习功课、汲取教训,将会避免自己婚姻的航船触礁。
本书的第一部分分析了离婚的两个阶段:剧痛期和重建期,重点放在离婚后的重建。作者以婚姻咨询与心理辅导界历年来对离婚调适研究的成果,配合他自己辅导离婚者的实际经验,为读者解析离婚后的医治与调适的过程。第二部分则分析特殊婚姻问题,探讨婚姻暴力与外遇的成因和应变之道。第三部分解析现代中国人婚姻所面临的挑战、婚姻的旅程,以及婚姻重建关键的七个要素,为婚姻勾画了一幅成长的蓝图,帮助读者了解和经营自己的婚姻。这三个部分可以说相互关联,互为借鉴。
作者黄维仁博士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心理学家,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他的书建立在国际心理学界对于婚姻爱情关系研究的前沿,针对华人家庭独特的现实,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对于希望医治、改变、提升自己婚姻的读者是难得的精品书。
黄维仁博士是国际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被誉为”Dr. Love”(爱情博士),擅长婚姻、家庭、群体与泛文化心理治疗,多次应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卡塔尔政府邀请为其培训婚姻家庭与心理工作者。
2002年五月应美国政府邀请到白宫晋见布什 (Bush) 总统。2004年十月应邀担任联合国世界家庭研讨会的主题讲员,2011年荣获台湾东海大学第12届杰出校友奖,2013 年荣获美国基督徒心理辅导协会 (AACC) 多元文化杰出贡献奖。2014年应邀担任国际扶轮社世界大会之主题讲员。2016年新加坡政府婚姻家庭大会主题讲员。2016年美国心理协会(APA Convention)年会主题讲员。2017年他再次应邀去白宫参加由”健康服务于人性发展部门”举办的严重心理疾病的特别会议。
黄博士在美国西北大学服务的年间总共荣获了四个荣誉奖:1997年和2001年的”社区服务贡献奖”; 2005年的”专业领域特殊贡献奖”和2015年的”卓越贡献奖”。
黄博士的著作有《窗外依然有蓝天》《活在爱中的秘诀》《亲在人生路上》及《爱就是彼此珍惜》(合著)等。
黄博士所创的”亲密之旅--情感智慧与自我成长培训课程”已惠及10万以上在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华人。
这本书不仅仅为离婚的人写的,也为所有进入婚姻和预备婚姻的人写的。只有了解婚姻、自我成长,才能经营健康幸福的婚姻;同时,如果可以从他人的离婚伤痛中学习功课、汲取教训,将会避免自己婚姻的航船触礁。
本书的第一部分分析了离婚的两个阶段:剧痛期和重建期,重点放在离婚后的重建。作者以婚姻咨询与心理辅导界历年来对离婚调适研究的成果,配合他自己辅导离婚者的实际经验,为读者解析离婚后的医治与调适的过程。第二部分则分析特殊婚姻问题,探讨婚姻暴力与外遇的成因和应变之道。第三部分解析现代中国人婚姻所面临的挑战、婚姻的旅程,以及婚姻重建关键的七个要素,为婚姻勾画了一幅成长的蓝图,帮助读者了解和经营自己的婚姻。这三个部分可以说相互关联,互为借鉴。
作者黄维仁博士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心理学家,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他的书建立在国际心理学界对于婚姻爱情关系研究的前沿,针对华人家庭独特的现实,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对于希望医治、改变、提升自己婚姻的读者是难得的精品书。
第一章剧痛期的心理历程
离婚是人生中重大的失落,离婚者多半会经历震惊与否认、迷惘与困惑、孤寂与凄凉等心理历程。坦然接受、了解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以积极、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终能拨云见日,走出阴霾。
离婚,很可能是人类最痛苦的一种经验。离婚者所感受的孤单、无助、希望的幻灭、对自尊心的打击、对命运的无奈与悲愤、对前途的恐惧与彷徨,不是局外人能完全体会了解的。
离婚是危机,也是转机
离婚的痛苦锥心刺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痛觉常是大自然对人的一种保护。疼痛是一种讯号,告诉我们生命中有些地方需要改变、医治。离婚像是个心灵的大手术,影响遍及生命中的每一部分,能使人产生彻底的改变。
离婚也是个大危机,虽然充满”危险”,但同时带来”机会”。我见过许多人在这个危机中倒下去后,便自暴自弃,以心碎为借口,拒绝再站起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为往后的幸福奋斗。我也看过许多人在经历婚变的打击之后,反而活得更坚强有力,离婚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他们不但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教训而改善自己的人生,还利用这个机会挣脱了过去的许多束缚,进而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个性中美好的部分,做许多自己喜欢做的事,使生命变得更丰盛和有意义。
离过婚的人绝对不是失败者。真正的失败者是那些遭受打击后,不懂得从一时的挫败中学习人生功课,反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找寻各种借口而不肯为自己往后生命负责的人。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如果一个人不愿为自己的幸福努力,天下便没有人能帮助他。
一个人在遭受离婚的打击之后,如果想要很快地再站起来,就必须了解自己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历程,也需要看清楚在环境中自己会面临哪些难题,做好心理准备,勇敢地克服这些困难。
两大阶段,重心不同
虽然每个离婚者的经验各有其独特性,然而大部分人离婚后的心理历程,都有迹可循,并且可以加以预测。为了便于解析,我把离婚后调适的过程,划分成”剧痛期”和”复建期”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有许多重叠之处,但各阶段的适应重心却有些不同。在剧痛期,离婚者的主要任务是”生存”,先要让自己在危机中稳定下来,开始包扎伤口,咬紧牙根撑过起初最痛苦的几个月。复建期的主要任务则是”重建”,为自己的人生找寻新意义,使自己活得更有力、更幸福。
剧痛期可以追溯到夫妻中有一方下定决心要分手时,而以开始分居或正式离婚后的六个月之间,为剧痛的高潮期。
剧痛期的特征是各种强烈的情绪,例如,悲恸、愤怒、孤寂、困惑等等,汹涌澎湃、无法遏止地交织出现。
许多有关离婚的研究报告指出:离婚若是单方面的决定,事出突然,或是缘于第三者的横刀夺爱,在这些情况下,被离弃的一方对离去的一方感情越深,离婚对个人的伤害就越大,当事人在剧痛期中也就越痛苦,越难以忍受。
要走出离婚的阴影,恢复正常的生活,每个人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一。大部分的离婚者约需一年,才会觉得日子好过些。此外,还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慢慢地让心灵的伤痕愈合。至于度过剧痛期所需的时间,每个人也不一样,有些人长达一两年,但一些较成熟的人,可以在短短两三个月之后,就进入复建期。
在以下的讨论中,我将引用辅导界的一些研究结论,并提供一些指标,告诉大家如何用比较成熟的态度和方法,缩短调适的过程。
大部分的离婚者都会经历震惊与否认、迷惘与困惑、孤寂与凄凉、抑郁与哀伤、愤怒与怨恨等几个主要的心理状态。让我们从以下五点了解这些心理状态,并且学习如何处理这些强烈的情绪反应。
前言 再创美丽人生
若你像浅滩中的一叶孤舟,夜里迷失在惊涛骇浪的风暴中,饱受摧残,彷徨无依,我愿化为一座灯塔,照明周遭险礁,导你前行。若你是西风古道中的天涯断肠人,我愿做个能进忠言的朋友,在你心境最坎坷之时,扶你一把,告诉你如何修补心灵创伤、面对明天。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为离婚的人写的,重点放在离婚后的重建。我将以婚姻咨询与心理辅导界历年来对离婚调适研究的成果,配合我自己辅导离婚者的实际经验,为读者解析离婚后的医治与调适的过程。第二部分则分析特殊婚姻问题,探讨婚姻暴力与外遇的成因和应变之道。第三部分收集了我过去所写有关婚姻心理、原生家庭、人格成长的几篇文章,解析现代中国人婚姻所面临的挑战、婚姻必经的旅程,以及婚姻重建最关键的七个要素。
走出婚变的伤痛
首先,我会在第一章中分析,离婚初期在当事人身上常见的一些心理现象。希望借此帮助离婚者了解这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经历,并且建议他们如何处理、面对离婚初期所衍生的一些强烈的情绪反应。此外,也将指出这个阶段几个调适的重点,希望离婚者除了注意解决情绪问题之外,也注意到这些重点,让自己能在这场婚变的狂风暴雨中稳定下来。在第三章中,我会列举成功调适的要素,与读者分享专家历年来研究离婚调适的心血结晶。最后,我将谈到如何解决残存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一些实际的建议,帮助离婚者重建新生活,使生命过得更丰盛。
”离婚调适”的范畴很大,有太多的事项需要注意和探讨。虽然明知不可能在书中谈到所有该注意的事,但我仍在时间、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写了一点,希望对离婚者能有更多的帮助。
读者们可能会发现,一些有关离婚调适的原则,会在书中重复出现。如果能察觉这一点,便证明大家用心在读这本书。能用心思考,判断别人所提出的看法是否有理,是个极好的现象。在从事心理治疗时,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道理,往往不是只说了一次,咨客就能接受、认同,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不同的时机、用不同的方式来启发,咨客才能深入地得到一些了解与启示。唯有咨客能身体力行,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验证这个新启示,才是真的领悟了。唯有这种”真实的领悟”在咨客身上发生作用,才能产生有效而持久的真实改变。我的责任是在书中尽量把道理说清楚,至于能否得到启示,并产生有益的行为改变,则全要靠大家用心思考,将在生活中所得的启示,经过验证、消化与吸收,把这新得的”领悟”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戴尔博士(Dr. W. Dyer)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作家。他曾说过一个有趣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在某一个戒酒中心,有位治疗者为了让患者清楚了解酒精对人体的戕害,特地召集了所有人看他在台上做实验。他双手高举两个装着透明液体的烧杯,告诉大家,一个杯子中装的是清水,另一个杯子中装的则是高浓度的酒精。接着,他抓出一条活生生的小虫,把它放入装着清水的杯中。大家都看到这条虫马上开始游动,不一会儿就到了杯子边缘,然后沿着杯壁爬了出来。这时治疗者马上抓起小虫,丢进另一个装着纯酒精的杯中。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发生了:这条小虫在众目睽睽下被酒精毒死,挣扎了一下子,便缓缓沉入杯中,一动也不动。治疗者放下烧杯,询问大家:’你们从这个实验中学到了什么功课?’惊吓之余,大家都默不做声。突然间从会场远处传来一个声音:’我知道了,只要我们继续喝酒,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
谨慎批判,身体力行
人们往往选择性地只看到或听到自己愿意接受的东西,一旦信息传入到有强烈主见,不愿改变自我的听者耳中,常常就会完全变质。我希望大家在读此书时,尽可能多注意前后连贯的文意和原则,小心避免这种断章取义的现象。唯有当大家用心思考,谨慎地批判书中的讨论和建议,并且身体力行,才能带给你们真正的益处。
我写此书的心愿是:经历离婚、外遇或是婚姻暴力者,看了能掌握前面的方向,开始为自己创造幸福;专业辅导或是有亲友遭遇婚变的读者看了,在了解当事人的心路历程与他们必须克服的种种难关之后,能更有效地支持当事人渡过危机。我也盼望单身者,或是已婚,但很幸运地到目前为止婚姻尚未遭遇严重危机的读者,能未雨绸缪,在看了本书之后,能吸取前人经验,一方面避免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另一方面也学习成长,增进自己人际与婚姻关系的健全、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