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明清之际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研究》在作者沈定平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精选了切合主题的三十多篇文章,全面阐释了这个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试图从更大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多方位的审视、评估和推动当今国内的明、清史研究,彰显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感召力。
| 书名 | 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明清之际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研究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 作者 | 沈定平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明清之际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研究》在作者沈定平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精选了切合主题的三十多篇文章,全面阐释了这个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试图从更大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多方位的审视、评估和推动当今国内的明、清史研究,彰显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感召力。 内容推荐 明清之际,即16至18世纪,中国与欧洲之间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直接接触与交流,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莱布尼茨认为此时的巾国与欧洲在许多方面不分轩轾,处于“对等的较量”中。孟德卫将其著作题为《1500一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称“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被证实拥有影响世界大部地区的能力”。“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基本上揭示了明清之际中西交流的性质和特征,共同构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的那幅绚丽多彩且寓意深远的画卷。 沈定平所著的《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明清之际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研究》秉持世界历史的广阔视野,透过世界市场商品竞争的“对等较量”,揭示中国生产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范围的商品供应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论证中西文明的“伟大相遇”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实际效果而言,欧洲从中受益的程度远大于中国。 目录 绪论 一、新的视野和方法 用世界史的眼光加强明清史的研究 明清之际中国与西太平洋论纲 二、中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及其影响 从国际市场的商品竞争看明清之际的生产发展水平 明清之际几种欧洲仿制品的输出——兼论东南沿海外向型 经济的初步形成 关于中国商人在马来群岛发行货币铅钱的考察——明清之 际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一个实例 论十六至十八世纪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关系 明代南北方港口经济职能的比较研究 论明中叶后潮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论中国封建社会“强本抑末”政策产生的原因 “强本抑末”与资本主义萌芽 “强本抑末”政策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三、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 从西方学者的辩论看中西文化的同一性、差异性和互补性 “西学”的传播与中国的早期近代化 中国古代思想与西欧启蒙运动的发展 16——17世纪中国传教团与墨西哥教会的联系及其方法的比较研究 基、释之争与明末“mY--教案” 从马可·波罗到利玛窦 金尼阁一适应性传教策略的坚定捍卫者 论卫匡国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适应性策略的传承与卫匡国的历史贡献 瞿太素的家世、信仰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明末福建士大夫同传教士的交往氛围及群体特征 清初张尔岐的生平、学术趋向及其西学品味 马国贤在中国的绘画活动及其与康熙、雍正皇帝关系述论 西洋铜版画在清宫廷的流传及其影响 西洋铜版画在乾隆宫廷流传述论 康熙与路易十四时代——论中西在科学艺术领域的交流 从《崇祯历书》到《时宪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述论 明代中外文化交流和政治关系 四、明史评论 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明史的开创性著作 明朝覆亡历史与章太炎民族革命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