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从北至南均可遭受风暴潮影响,是全球少数几个既遭受台风风暴潮又遭受温带风暴潮灾害的国家。风暴潮灾害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了解灾害状况、掌握灾害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灾害风险。近年来,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工作在我国也得到重视。
于福江、董剑希、李涛等著的《风暴潮对我国沿海影响评价》共分四章,分别对风暴潮灾害的概述、风暴潮历史灾害时间分布特征、风暴潮历史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和风暴潮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评价这四方面的内容进行叙述。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集成,是一本风暴潮研究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工具类图书。
于福江、董剑希、李涛等著的《风暴潮对我国沿海影响评价》是国家海洋局908专项“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子任务“风暴潮灾害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部分成果,在我国沿海典型潮位站风暴潮及风暴潮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风暴潮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分析、评价了风暴潮及风暴潮灾害对我国沿海的影响。
本书可为从事风险管理、防灾减灾、海洋等领域的公务人员、科研和技术人员以及从事风暴潮研究的高等院校师生提供参考。
第一章 概述
1.1 风暴潮灾害概况
1.2 风暴潮灾害评价目的和意义
1.3 风暴潮灾害评价指标体系
1.3.1 风暴增水等级
1.3.2 超警戒风暴潮等级
1.3.3 风暴潮灾害损失等级
1.3.4 风暴潮灾度等级
第二章 风暴潮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2.1 风暴潮灾害月际分布特征
2.1.1 风暴增水月际分布特征
2.1.2 超警戒风暴潮月际分布特征
2.1.3 风暴潮灾度月际分布特征
2.1.4 风暴潮灾害损失月际分布特征
2.2 风暴潮灾害年代际分布特征
2.2.1 风暴增水年代际分布特征
2.2.2 超警戒风暴潮年代际分布特征
2.2.3 风暴潮灾度年际分布特征
2.2.4 风暴潮灾害损失年代际分布特征
第三章 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1 全国沿海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2 风暴增水空间分布特征
3.2.1 海区风暴增水空间分布特征
3.2.2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风暴增水空间分布特征
3.3 超警戒风暴潮空间分布特征
3.3.1 海区超警戒风暴潮空间分布特征
3.3.2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警戒风暴潮空间分布特征
3.4 风暴潮损失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章 风暴潮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4.1 风暴潮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
4.2 防御风暴潮灾害的对策与建议
4.2.1 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制度建设
4.2.2 加快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进展
4.2.3 提高沿海海洋灾害防御能力
4.2.4 提高海洋灾害观测能力
4.2.5 提高海洋灾害预警能力
4.2.6 提升社区海洋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
4.2.7 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