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语的《文韬武略说曹操》是《大名人小故事》中的一本,它不是对曹操一生的传记式概括,而是选择一束精彩故事,呈现曹操这一复杂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文治武功。故事追求严谨、于史有据,试图廓清演义、戏说的迷雾,还原历史的真实,为青少年展示丰满、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
| 书名 | 文韬武略说曹操/大名人小故事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青语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青语的《文韬武略说曹操》是《大名人小故事》中的一本,它不是对曹操一生的传记式概括,而是选择一束精彩故事,呈现曹操这一复杂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文治武功。故事追求严谨、于史有据,试图廓清演义、戏说的迷雾,还原历史的真实,为青少年展示丰满、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 内容推荐 《文韬武略说曹操》不是对曹操一生的传记式概括,而是选择一束精彩故事,呈现曹操这一复杂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文治武功。二十七则小故事有曹操在政治、军事上的韬略,也有曹操作为普通人的温情段落,同时也不回避曹操的弱点和缺陷,把丰满、真实、复杂的人物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青语擅长用小说笔法来讲述故事,往往截取事件的一个小小切面,由场景、画面的描述进入故事,有极强的镜头感,使故事精彩生动,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 目录 五色棒执法 工匠怀大志 讨伐董卓 大破黄巾军 冤杀粮官 为父报仇 拒绝袁绍 巧施空城计 挟天子以令诸侯 陈宫之死 刘备反了 火烧乌巢 焚信得人心 不拘一格用人才 赤壁之败 逃命华容道 爱子心切 帮助蔡文姬 险渡黄河 离间之计 床头捉刀人 选择继承人 杀杨修 我做周文王 分香卖履 附录曹操生平速览 试读章节 冤杀粮官 初平四年(193)春,曹操进攻袁术。袁术一路奔逃,逃至九江(郡治在今安徽寿县),集兵于淮北。双方处于胶着状态。 人夜了,军营里还没有消停下来,外间鼓噪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是要哗变的先兆,曹操焦躁地在帐里踱步,一盏灯忽明忽暗。 将士闹事,是因为缺粮。谁都不能空着肚子打仗,何况打的还是恶仗。但是缺粮的困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连年战乱,耕地荒置,粮食本来就短缺。还是要有地,有地才有民,有民才能养军。 “主公,人带来了。”大将典韦在帐外禀报。 “让他进来。”曹操说。 进来的是粮官王垕(h6u)。这几天,曹操已经见这个瘦小的中年人两次了。几天前,王垕向他求助:“主公,不好了,粮草将尽,怎么办?’’ 连日来胜仗的喜悦被这一句话浇了个干干净净。怎么办?撤军?没有粮草,贸然撤军有多危险,谁能保证袁术不会衔尾追击,转败为胜。不撤,支撑大军继续打仗的粮草从哪里来?真是骑虎难]一0可怕的是,一旦让将士们知道粮草不继,军心就会乱,军心一乱,士兵们是一哄而散,还是有别的变故,都难以预料。 曹操是经历过军中哗变的。 所以缺粮还在其次,首先要稳住军心,让将士相信,军中不缺粮。只要他们相信,便还能拖延几日,到打败了袁术,一切就好办了。但是军粮将尽,怎样才能让他们不起疑心呢?曹操心里有了主意,只是话到嘴边,忽然又犹豫了。 人无信不立。身为一军主帅,一旦将士对他的信用起了疑心,兵就没法带了。不能说这个话,曹操想,他目光炯炯地盯住粮官王垕:“你说怎么办?” 粮官在军中,是个很安全的职位,冲锋陷阵轮不到他,出谋划策也轮不到他,他的职责就是保管粮草,分派粮草。这个职位很安全,因其安全,也就没有太多立功的机会,只要按部就班把粮食分派到将士手里,就算是完成了任务。连被上峰接见的机会都不太多,更何况是被曹操接见,还折节下问。 王垕心里有些激动:立功的时候到了。乱世之时,谁不想建功立业,难道就甘心做一辈子粮官? 王垕于是献策说:“可用小斗放粮。” 斗,是古代用来盛装粮食的器具,也是容量单位,一斗米大约是现在12.5斤,小斗,是容量小于标准的斗,大约是10斤左右。大斗换小斗,像是节省不了多少吃食,但是积少成多,整个军中需粮总量就下降了两成。 曹操拊掌说:“好。” 他不是不知道这个计策并不好,纸包不住火,粮食分派下去几斗可以骗过人的眼睛,可骗不过人的肚子。只是事情逼到这个地步,不得不这样。 最好是在事情被将士们发现之前打败袁术。 但是过不得几天,战事还没有进展,就先出事了。将士们先是私下里纷纷地说:“口粮少了o” “你也没吃上么?”有人应和,“我就去迟了一步,锅就见底了!干净得像狗舔过!” “我也是!我还当这几天仗打得多,大伙儿饭量比平常大呢。”一个兵摸摸肚子,肚子“咕噜”响了一声,“我见过粮官派粮,还是那么多,没见少啊。” “确实是少了o”有机警者率先反应过来,“莫不是用了小斗?” “莫不是军中缺粮了?” 一句话,让大伙儿都慌神了,饿着肚子打仗就是死路一条,当下里一传十,十传百,将士们气势汹汹找过来,要上面给个解释:如果缺粮了,须得早些知会一声,大家也好各自逃命去。 粮官王垕再次站到了曹操的军帐里,眉目间都是慌色:“怎么办?” 这是早就料到会出现的局面,曹操心里并不慌张,只是说:“要解决这件事,不难。你且过来。” 王蜃依言走近:“主公?” “我要问你借一样东西。”曹操说。 “什……什么东西?” …… P20-22 序言 曹操是谁 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普及,曹操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也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普及,曹操在大多数人心里,“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把目光放远一点,再远一点,这样,也许可以穿透时光的滚滚烟尘,看到两千年前干涸的土地。土地上耕作的人们抬起头,能看到远方巍峨的城池和华丽的宫阙。那时候乱世还没有开始,洛阳城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少年,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少年五短身材,貌不出众,他叫曹操,小名阿瞒。 不出众的不仅仅是他的相貌,还有门第,他是被时人鄙薄的宦官之后。东汉末年品评天下的“月旦评”活动的主持人许劭就瞧不起他的出身,无论那个少年是卑辞相对还是厚礼相赠,许劭都吝啬于一语之评,直到刀架到他的脖子上,他方才给出注定会流传青史的一句话:“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你呀,在清平世道里,不过是一个奸贼,但在乱世里,你可是个英雄。 这时候乱世还没有开始。 年少的曹操还挥舞着五色棒,走在打击权贵的道路上;还认认真真地上书进谏,希望能够打动皇帝;还曾兢兢业业,治理过济南国。那时候他的志向,是死后在墓碑上能够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几个字。是的,年少时候曹操的“野心”,仅此而已。 以曹操的资质与才能,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并不是太难的事。 但是董卓进京,乱世开始了。 各路诸侯云集于河内,讨董勤王。只是他们各怀鬼胎,坐而论道,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新帝,曹操拍案而起:“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都往北方去讨好新帝吧,我一个人去长安救天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度,这就是曹操。 以五千乌合之众起家,收黄巾,破袁术,纵横捭阖,有名扬天下、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也有以多欺少、功败垂成的赤壁之恨。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千载之下,依旧众说纷纭,这就是曹操。 曹操就这样走在两千年前的中原大地上,从热血少年,走到白发老翁,他看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他感伤“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他纵马“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他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条路,走着走着,就老了。 到他年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看到他一生奋斗的成果:他重用的人才,他实施的屯田制度,他坚持的严刑峻法,他改革的税制,他为天下百姓所做的一切,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戒奢尚俭,打击豪强,抑制兼并。 他是高明的军事家,他是杰出的政治家,他是优秀的诗人。他擅书,但是两千年后,只剩下寥寥七个字。他曾被指责为狼子野心,却这样反问:“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矣!”他不是战争的制造者,最终也没有能够结束战争。他占有中原广大的土地,这片土地上,孕育了繁荣的建安文学。 他以汉帝为傀儡,封公建国,加九锡,但是终其一生,他仍然是汉臣,这就是曹操。 再传奇,也有落幕的时候。到这时候,英雄老去,美人凋零,天下三分,人们说分久必合,但是他已经看不到了,交代完国家大事之后,再没有什么牵挂了,只叮嘱一些分香卖履的小事。 谁也不知道,最后大汉丞相的心里,有没有想起过很多很多年以前那个飞鹰走狗、游荡无度的少年,那时候天下还没有乱,那时候他还以为三尺青锋足以匡扶汉室。到如今,俱往矣。 苍老的曹操长长吐出最后一口气,结束了这个属于英雄的时代。 之后……他之后的世界,有人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但无论如何,魏武帝曹操,当得起“英雄”两个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