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正年轻/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岸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高岸本名李国涛,曾任《山西文学》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世界正年轻》《依旧多情》,中短篇小说系列“古城旧事”,评论集《(野草)艺术谈》《STYLIST一一鲁迅研究的新课题》《文坛边鼓集》,随笔集有《世味如茶》《总与书相关》《目倦集》等。《世界正年轻》是该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高岸编著的《世界正年轻》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初期生活的小说。作品通过泰山脚下中国矿工学校第三分校从筹建、开学到这一学期结束这段紧张、艰苦、热火朝天的生活,描写了矿工学员、教师、干部对待工作、学习的态度,展现可他们崭新的精神面貌。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火车由南往北呼啸而进。从蚌埠往北去,一站站地露出北方的贫困和单调。虽然还是秋收刚毕,远近地面上已泛出白花花的碱土,正像附近农民灰黑色棉袄上露出的败絮。沿路的村庄都很破旧,几乎极少见到瓦顶砖墙的房子,都是草顶泥墙。偶尔有“仁丹”的广告,蓝底白字,算是换一换颜色。当然,远处近处还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语刷在墙上,多数是白字或黑字写在土墙上。也还有些没有砍倒的高粱,叶子在风里抖动,长得黄巴巴的没有精神,像饥饿的孩子们摇动着千万面小旗,要呼喊什么,但是声音却被火车的有节奏的声音压下去,不能传到窗里来。夏宁芷望着窗外,那里产生一股惆怅。这就是“北方”了。

南京一所师范学院历史专科的毕业生,手提包里锁着毕业证书和介绍信,要到一个学校去工作。在苏州一带水土里养出的白嫩的脸面现在绷得紧紧的,一双大眼却好像要把南方秀丽山河中吸取的水分滴落出最后的几滴。从今以后,喝的是北方的水,流出的泪水恐怕也不如今天的灵秀了吧?

不过夏宁芷是坚强的,她一晃脑袋,要把自己那点“小资产阶级情调”抖下去,却发现头发上落了一层灰沙。她掏出一块白底蓝色绣花的手绢揩一揩鼻梁和额头的汗,顺便往手绢上一看,竟是两块黑黄色的油汗。

火车又停了。车站是符离集。

“烧鸡烧鸡!符离集的烧鸡——”

“符离集的烧鸡啦!”

“大个儿的八毛,小个儿的五毛。尽挑尽拣——”

“不香不烂不要钱——”

车一停,忽然有几十个卖烧鸡的沿着两面的窗口吼喊。那些声音又急切又殷勤。有六十或七十岁的老太太,有十岁八岁的孩子,有各种年龄的男女。每人都挎着一个竹篮子,篮子里放着有名的符离集烧鸡。大多数都是在烧鸡上盖着一块并不干净的白布,也有把七八只烧鸡全露在外面的。

夏宁芷坐的那节车停在月台外面,来这里卖烧鸡的人就只好把竹篮托得高及窗口,一面大声吆喝。夏宁芷看到他们双手举得老高的样子,实在替他们吃力。细看这些卖烧鸡的,多是衣衫褴褛,面色焦黄,举着篮子的手是黑粗肮脏的,手指上带着油垢。她瞥一眼,看到一个幸运者一次卖出两只烧鸡,那小贩把抓过烧鸡的手指上的油舔了两下,把钱塞到怀里。

“烧鸡烧鸡!”这个小贩向下一个车厢的窗口走去。

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又过来了。

“大姐大姐!女同志——”她叫唤,先用旧式的地方称呼,这是进人苏北、皖北和鲁南以后,对三十岁以下未婚和不能确定其是否已婚的妇女的通称,十三岁的女孩子叫她“大姐”,五十岁的老头儿也叫她“大姐”。她还不知道这些,只感到亲切。只听那女孩子劝“烧鸡又肥又烂,小母鸡儿,好嚼好咬,买一只吧?六毛,这只,六毛。”

夏宁芷确实闻到符离集烧鸡的香味。但是,她微笑,摇摇头。对不起.小妹妹。

“大姐,当干部的,挣钱留着不吃干什么?你有钱,买一只吧?”小丫头嘴会说,在乞求她了。

她真想去掏钱。但是她觉得自己已经下了决心要过艰苦的生活。她又微笑一下,又摇一摇头,咽下一口唾液。

“大姐,”那个小丫头举着竹篮子不走,说,“买一只吧,叫俺赚几分钱。”P1-2

序言

现代化进程中的山西文学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将面对,难以回避。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也同样如此。这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来转移。综观世界各国,在这种转化的进程中,都有了不同的选择,并表现出各异的特色。但总的来说,还是目前我们称之为“发达国家”的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其成功的转化有诸多原因,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与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农耕文明的不发达,以及突出的个人奋斗精神、重利思想、实用主义等有极大的关系。而目前世界上的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则在向现代化转化的历史进程中,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就中国而言,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农耕文明得到了充分发展,并达到了最为繁荣的境界。现在的发达国家在转型早期的生存压力等表现得并不明显,从而一种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逐渐固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原生性动力并不强大。从某种意义来看,中国实际上进入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发展境界,那就是,依靠劳动来创造财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有剩余的时间来体验人生的乐趣等等。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主要靠外部的强力推动。就是说,因为先发国家对财富、权力、欲望的强烈追求,在吸纳了东方文化,其中非常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之后,骤然表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状态。其商业首先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依靠对海外市场的分割,使过去形成的传统的世界市场在大航海时代变得更加活跃。同时,工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步。人类的新发明成几何级数增长。新技术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物质生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而与之相应的是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变革。一种能够服务新的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管理系统逐渐建立,并在血与火之中不断完善。在这样的变革转型中,东方古老的中国受到了西方先发国家的强烈冲击。传统的农耕文明与新发的工业文明之间出现了严重了错位,并引发了控制、占有与反控制、反占有的残酷斗争。中国从农耕文明的辉煌顶峰跌落,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并反思自身文明存在的问题。在外力的冲击下,中国不自觉地开始了向现代化转化的历史进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筚路蓝缕、奉献牺牲,前赴后继、求索奋斗,就是要重新找到国家独立、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实现民族的复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不同的人们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为这样一个艰难而宏伟的目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中国的文学,同样没有疏离民族的历史追求,甚至在许多关键的历史时刻,承担了开启民智、传播思想、激发斗志、重塑文明的历史重任。在这样一个艰难的充满了探索的转型进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自己最大的智慧与韧性。一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基本形成了主权统一、独立自主的现代国家形态,并以超人的勇气与奋斗精神、惊人的创造力与发展速度迈向现代化。在这样一个伟大的转化进程中,中国虽然经历了失败、屈辱、挫折,但终于创造了他人所没有的成就。而我们的文学,正是这一历史的亲历者、推动者、表现者。就山西文学来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方阵,当然也是这一历史的组成部分。其努力与贡献非常哭出。

首先是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大众化,为现代汉语从知识阶层走向普通民众,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器”到“道”的转变。所谓“器”,就是中国人在最初以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器物先进,因而倡导“洋务运动”,开办现代工厂,引进西方设施,等等。这些努力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来看,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事实很快证明,仅仅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不能解决问题。之后发生了制度层面的改革,包括推翻清王朝,建立立宪政权,仿效欧美三权分立及选举制度等等。但是,这种形式上的制度变革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反而使中国成了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的文化。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部分进行批判;一方面引进国外的思想如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等等。新文化运动成为当时风生水起的社会思潮。从今天来看,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有许多过激之言。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具体的历史场景,就会感到这些批判背后所表露的急切心情及历史合理性。在新文化运动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把中国人使用了数千年的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从文化发展传承的角度来说,以文言文为代表的中国书面语言具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明意义。可以说,文言文的简洁、精炼、典雅,以及其表情达意的丰富性,是世界上任何语言都难以企及的。这也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但是,从历史发展的现实来看,文言文也具有非常严重的局限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首先是缺乏精确性。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追求整体感、人文感、艺术感,中国的语言缺少对事物的准确表述。这种特点虽然具有非常强烈的人文色彩,以及超越了具体现象的整体感,但是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中对事物精确性表达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

从某种角度来看,山西文学似乎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百年变迁史。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广为关注的小说创作之中,同时也更加丰富地表现在文学的其他领域,如诗歌、散文、戏剧,以及逐渐从散文文体中独立出来的报告文学及传记文学之中。当我们追寻这种变迁的历史时,不能割断由山西而表现出来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从远古以来,这一文明代代相传,承续不绝,其中涌现出众多的仁人贤士。作为个人,他们有自己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环境、成长条件,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他们似乎勾勒出中国文明发展进程的历史脉络。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价值选择,以及思维模式。对他们进行研究,并用传记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今天的人们了解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闪光的人文价值,不仅对今天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重建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将首先使我们看到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的影响力,进而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确立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觉性。在这些如星光一般闪烁的先人身上,我们将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价值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承续山西文学的精神品格,创作出新的能够表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而对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那些曾经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杰才俊进行文学式的描述,也将是我们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努力。因此,组织编辑出版山西文学“双百工程”,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这一“工程”包含两个序列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百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分是已经发表出版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现当代小说。通过集中编辑出版,可以使我们比较全面地回顾审视山西文学某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另一部分是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其目的是推动山西长篇小说的不断繁荣。把它们列入这一工程,即是对文学发展的新推动,也可以延续已有的成果,使人们看到山西文学创作的最新成就及更加生动的面貌。二是“百部山西历史文化名人传记”。山西的报告文学近些年来表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不仅参与创作的作家比较多,出现的作品比较多,而且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其中一些作家应该说是中国报告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同时山西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对中华文化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英杰先贤。以传记的方式把这些先人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贡献表现出来,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追寻中华文化的精神、操守、品格,并使我们从先人的风采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楷模和动力,激励我们推动中国的改革发展进步。所以,这也就成为我们的一种责任。相信通过这一努力,既将促进山西文学的进一步繁荣,也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责任,重塑我们的文化形象,展示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与智慧,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