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是一部以讲述老区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文化作品。它有别于党史军史,有别于战役战例,有别于人物传记,更有别于地方志书。该书的内容是通过讲述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北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展现英雄人物的风采。这些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真实生动的感人情节,读后颇受教育和鼓舞。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编著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十堰卷)》是该丛书之一。
| 书名 |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十堰卷)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是一部以讲述老区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文化作品。它有别于党史军史,有别于战役战例,有别于人物传记,更有别于地方志书。该书的内容是通过讲述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北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展现英雄人物的风采。这些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真实生动的感人情节,读后颇受教育和鼓舞。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编著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十堰卷)》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展现湖北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系列丛书中选编的1000多个故事,反映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湖北人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见证着枪林弹雨的严酷考验,展示着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大善大勇的心怀和品质,读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它是众多党史、军史的续篇,也是童叟皆宜的革命历史文化读物,更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老区革命文化和精神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教材。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编著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十堰卷)》是该丛书之一。 目录 序 十堰市革命老区概况 柳直苟智擒敌旅长 打入匪穴斗敌顽 武当山上巧扎营 贺龙智打武当拳 贺龙草店收“神兵” 激战连山坡 王刚怒惩“狼爷” 乔三元一枪败“神兵” 火烧均州城 打蛇打头 鸟叫诱敌 武当山上的“特殊道人” 正当午时 智退敌兵 巧除大刀会 贺龙布阵 三天三夜脱险记 金豆潭“捞枪” 险境除敌 宋林沟伏击战 鄂北银行诞生记 神兵降千坪 花烙洞抗敌记 “红军婆姨”汤爱德 拦路设伏歼敌寇 以牙还牙 一杆红旗退敌兵 游击队长魏茂南 一张珍贵的“红军传单” 宁死不屈的丁敬礼 聂之俊英勇献身 浴血南化塘 红色货郎 革命中的爱情佳话 熊光文智取保安团 “白皮红心”的周保长 王金莲智斗蒋匪兵 朱正传血洒十堰 救命恩 许明清宁死不属 带路 晏县长历险记 攻打艾家洞 得胜铺歼灭战 许明清的传说 轻取郧县城 夜袭漫川关 妙计夺高桥 血战鹰嘴岩 敌师长投降 “不要管我!” “鄂保四团”歼灭记 后记门 试读章节 柳直荀智擒敌旅长 1931年12月底,国民党王光中匪部旅长刘正真,带了两个团窜到房县,准备攻打县城。 柳直荀接到情报,为了麻痹敌人,率领红军假装撤退,离开县城来到马栏。匪侦察兵连忙把这一情况向刘正真报告:“贺龙带领红军主力早于8月撤出房县,留下的赤卫队听说我军要来,霎时望风而逃了!”匪团长们一听喜形于色,异口J司声地说:“旅座,赶快下令抢占县城吧!”匪旅长把手一摆,“慢!”匪团长宋江楚急了:“旅座,战机不可错过呀!”刘正真伸手摸摸脸上那条刀伤,禁不住倒抽出一口凉气,以往他挨过红军一次打,丢了许多人马,脸上留下了一道伤疤,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刘正真奸笑一声,点破其中奥妙:“共军作战,一贯诡计多端,这次又设空城之计,叫刘某自投罗网,吾人不是傻瓜!”匪参谋长和匪团长们都连声称赞:“旅座真是神机妙算!”就这样,刘正真命令参谋长带一个团驻到三教堂,自己带一个团驻到上当河。部署完毕,他一面派岗布哨,严加防范,一面怂恿匪军抢掠奸淫,吃喝玩乐起来。 红军侦察员黄昏后赶回马栏,把敌情报告给柳直荀,直荀冷冷一笑:“好一个狡猾的刘正真,好!你不上钩,我就下网了!”他忙找师长汤慕禹商量,要擒贼擒王,先打上当河。接着对敌我双方情况进行分析:敌人在上当河有一个旅部一个团共一千多人,弹药充足,我军虽有两个团,眼下有一个团不在家,连赤卫队一起也只有一千多人,而且弹药不足。因此,对敌人只能奇袭,不能硬攻。于是决定:将红军分成三路,第一路由柳直荀带领,一色便衣短枪,从正面下街头进攻;第二路由汤慕禹带领,从上街头进行围剿;第三路由团长魏国龙带领,占领秦家沟背后的山冈,卡住从后街逃跑之敌。 二更时分,三路红军跑步向上当河进发了。 上当河坐落在离县城五十里的西边,一条大街贯东西,住着三百来户人家。直荀带队顺河边悄悄摸到上当河的下街头,见前面一个黑影左右摇晃,直荀判断那是敌哨兵,就派两个战士上去摸哨。那两个战士爬到敌哨背后,见敌人在寒风中披着被子放哨,便一跃而起,一个一把夺枪,一个把被子一裹,蒙住敌人的头,拖了过来。直荀小声而又严厉地说:“不准叫,叫我就打死你!说!你们旅长在哪儿住,团长在哪儿住?” 那哨兵战战兢兢地说:“旅长住在街正中老财家里,团长还在鸦片馆抽大烟。” “旅部一团士兵在哪儿?” “旅部的住在旅长左右的四合院内,团的弟兄分散在街上住。” “你说的可是实话?” “有半旬瞎话,我吃炸花生!” 直荀吩咐把这个哨兵带下去,又叫大队人马先埋伏到这里,他领着十多个人向街上摸去。 糟糕!在刘正真的门口,又设了双岗。两个家伙虽然呵欠连天,可是背对背站着,晃来晃去。眼看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公鸡已经叫了三遍,一个战士忍不住附到直荀耳边说:“直接打吧!”直荀一把按住他,小声命令:“别急!”Y-~_T一会儿,两个哨兵果然打个呵欠,伸爪l懒腰,分头坐到两个门凳上打起盹来。 直荀见时机已到,向身边四个战士命令:“上去,干掉他俩!”四个战士分成两组,爬到门口,猛地扑过去,还没等匪哨兵弄清咋回事,两把匕首已经刺进了他们的心窝。 直荀连忙一跃而起,按亮五节长的大手电,发出暗袭得手的信号,埋伏在下面的战士猛地冲上了街。直荀把人分成几队,有的去捉匪团长,有的去对付匪士兵,他亲自带一队人马,把手枪一扬,冲进了刘正真的旅部。 旅部的敌人吃饱喝足了,脱光衣服睡得正香,突然听到“缴枪不杀”的喊声,借着灯光看到了荷枪实弹的红军冲到了面前,有的在摘墙上的枪,有的用枪逼着他们,吓得慌忙举手投降。有个匪军官刚掏出手枪想顽抗,直荀眼疾手快,“叭”的一枪,结果了他的狗命。 刘正真正搂着老财的干金小姐睡觉,被枪声从梦中惊醒,听到外面喊声一片,情知不好,慌忙爬起来,穿上灰色便衣,戴上黑色礼帽,化装成商家老板,准备逃跑,可是没等化装完毕,直荀就带人冲进来把他活捉了。P2-4 序言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恰逢新中国成立66周年、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我国第一个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来临之时,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两会”)倾力打造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即将面世。这是宣传湖北老区历史,缅怀革命先贤先烈,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力作;是对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最庄重的纪念和礼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 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称为“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创建的根据地称为“边区”和“抗日游击区”,统称为“革命老区”。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国梦、人民梦最早从这里策源。 湖北,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殷红沃土,曾经发生过许多震惊全国、闻名世界的重大革命事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是首义之区。1920年8月,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刘伯垂等革命先驱成立的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全国最早建立的6个共产党地方组织之一。1923年2月,著名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工人抗议军阀暴行,武汉成为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焦点。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从广州一路誓师北伐,鄂南民众参军参战,在成宁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城下的激战中,铸就了“铁军”的赫赫威名。6个月后,这支“铁军”主力从武汉出发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在这里吹响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号角。紧接着,黄麻起义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组建了红四方面军。荆江、洪湖暴动,武陵山革命,中共又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组建了红二方面军。彭德怀、罗荣桓领导了鄂南秋收暴动,创建了湘鄂赣根据地,成立了鄂东南的红三军团,与“朱毛”指挥的红一军团璧合,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红军长征后,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领导的红二十五军,留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战争,历经艰难,最终到达延安。抗日救亡运动中,被称为“战时首都”的武汉,汇集了各路抗日力量。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于随县洛阳店九口堰诞生,成为中原抗战的中流砥柱。震惊中外的宣化店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启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反攻,迎来了全国解放的最后胜利。 综观湖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1911年10月到1949年10月,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荆楚儿女在历时38年峥嵘岁月里,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相继走出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中国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列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2大块革命根据地中,以湖北为主和与湖北相关的就有鄂豫皖、湘鄂赣、湘鄂西和湘鄂川黔4块,此外还有鄂豫陕、鄂豫边革命根据地。这些革命根据地遍及湖北的山区、丘陵、平原、湖区。按照国家民政部关于确定革命老区的标准,全省有老区乡(镇、办)855个,遍及全省83个县(市、区),分别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3.5%和乡(镇、办)总数的73%:老区人口394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63.9%;老区乡村人口占全省乡村人口数的70.1%。湖北,基本上就是一个革命老区省。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荆楚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节衣缩食,支前参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全省有70多万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其中载入《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的英烈就有387名。我省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6万人,无名烈士更多。被称为“全国烈士县”的阳新牺牲了20万人,红安县牺牲了14万人,大悟县牺牲了7万多人.开国大将徐海东一家26位亲人为国捐躯。巍巍大别山,滚滚长江水.滔滔洪湖浪。湖北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到处洒有先烈的热血,埋葬着革命者的忠骨。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培养和孕育了一大批优秀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国家、人民军队的领导人和高级将帅。中共一大13名正式代表中,有5位是湖北籍(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6位(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在湖北浴血奋战过;从湖北境内走出了230多位开国将军,其中“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就有61位;新中国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从湖北走来。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发生了难以数计的惊天地、泣鬼神,刻骨铭心、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历届各级党委、政府主导编写党史军史,编纂地方志书,修缮革命遗址等,为保护和传承湖北老区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革命史料,也包括无形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上述内容和形式多为史料记载,对那些流传于民间绘声绘色的革命历史故事,却少有部门和老区工作者专门搜集整理。时至当下,战争年代的幸存者已为数不多,并随着岁月流逝会越来越少。这是浩瀚的红色历史珍迹,也是刻不容缓的民间革命故事抢救工程!受武汉市老促会成功编辑出版《武汉老区革命故事选》的启迪,吸纳各市县老促会的建议,省“两会”以对革命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成立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组织专班全系统部署,全面搜集整理、编辑出版《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这是激励当代,传承未来,历久弥新的“湖北革命故事史记”,工程十分浩繁,意义极其深远。 这是一部展现湖北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系列丛书中选编的1000多个故事,反映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湖北人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见证着枪林弹雨的严酷考验,展示着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大善大勇的心怀和品质,读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它是众多党史、军史的续篇,也是童叟皆宜的革命历史文化读物,更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老区革命文化和精神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教材。 “唯有张扬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躯干;唯有传承先烈遗志,才有国家更加光明的未来。”革命老区培育了革命,保护、支持了革命。革命老区是革命的靠山,革命的母亲,革命的源泉。现在国家建设欣欣向荣,改革开放步步向前,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在当前大好形势下,“不要忘山乡水村那些母亲,不要忘一同睡过炕席的兄弟,不要忘一起缝缝补补的姐妹的情谊。他们的烦恼和困难,要多多了解,这是我们的本色,也是我们的来历,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德,帮扶之行,进一步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发展老区,让老区人民过上同大家一样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层和革命老区促进工作的党员干部,我衷心希望《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成为广大群众喜爱阅读的通俗读物,成为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和传统教育的良师益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系列丛书在手,能自觉接受生动、具体的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秉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为推动湖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加速“五个湖北”建设,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工作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2014年8月16日 (作者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任湖北省老区建设 促进会会长、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理事长) 后记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组织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自2013年初开始筹划,历经两年多时间,于2015年8月面世。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是一部以讲述老区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文化作品。它有别于党史军史,有别于战役战例,有别于人物传记,更有别于地方志书。该书的内容是通过讲述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北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展现英雄人物的风采。这些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真实生动的感人情节,读后颇受教育和鼓舞。 因为时隔久远,当年参与革命的老红军、老八路军、老新四军的指战员和军烈属、老房东等志士仁人健在的已很少。各县(市、区)及乡镇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同志们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广泛组织力量,抢救性挖掘、搜集、整理,获取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史料。各市州老区建设促进会适时指导县(市、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聘请宣传、史志、扶贫等部门和文联、作家协会、记者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专门人员编选,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的丛书专卷报送稿。 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为编辑出版此丛书专门制发文件,统一部署安排,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编辑部成员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分工负责,积极协作,共同开展工作。各市州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书稿集中后,组织专门编辑人员认真编校,形成送审稿,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审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武汉出版社出版。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的出版,是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系统诸多老领导、老同志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怀,更得到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由于我们编辑水平有限,少数故事是民间口口相传,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