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所编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宜昌卷)》是一部展现湖北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反映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湖北人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见证着枪林弹雨的严酷考验,展示着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大善大勇的心怀和品质,读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它是众多党史、军史的续篇,也是童叟皆宜的革命历史文化读物,更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老区革命文化和精神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教材。
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所编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宜昌卷)》通过搜集和整理近百个革命斗争故事,真实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波澜壮阔画卷。本书既是一部珍贵的党史资料,也是一部可读、可传、可藏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1916年农历五月初五,五峰县升子坪闵家客栈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天是传统的端午佳节,也是老板闵宇廷36岁生日,又是闵老板掌上明珠、独生女儿闵德玉16岁生日。这闵德玉生得十分聪明美丽,方圆百十里无人比得上。虽然才16岁,但提亲说媒的却一家接一家,把门槛都踏矮了一截。
端午当日,闵家里里外外都是人,堂屋里四桌席不知开了多少次。不仅亲戚六眷媒人红爷是座上宾,就连那些住店的过路的都被请上了席。谈笑声、闹酒声、帮忙的吆喝声和杯筷碗碟碰击声连成一片。
突然,屋外一阵骚动,几个脸上抹得漆黑的汉子凶神恶煞般出现在大门口。一切声音都停止了,大家心里明白:抢犯来了。闵宇廷连忙迎上去说:“客官请上坐,”一面向内喊道:“筛茶!”一个三角脸形的抢犯说:“少来这一套,大爷我今日是来借钱的。我只要钱,不要人,怕死的给我乖乖让路,不怕死的就来试下我这把刀快不快!”闵字廷和江湖上的人打交道多,见得多,知道拦是拦不住的。这伙抢犯翻箱倒柜,择好的拿,挑值钱的搂,满屋里钻。不知什么时候,进东头内屋的几个抢犯停手不动了,一个个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口水直流。原来他们看到了和母亲抱在一起哆嗦发抖的闵德玉。闵德玉的美貌使他们又惊又馋,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胡乱丢了手里的东西上去捉到闵德玉又摸又捏又拉又扯,恨不得把闵德玉吞到肚子里去。闵德玉吓得“妈、妈”喊个不停。三角脸闻声闯进来,见到闵德玉,贪婪的眼光像蛇一样在闵德玉身上缠来绕去。突然他把手里的东西一丢,像饿狼扑食一样猛扑过去。闵宇廷赶来求道:“大爷,我们店小财薄,您要什么只管挑只管拿,可您不能……您刚才不是说只要钱,不要人的吗?”三角脸赖着脸说:“大爷我现在钱也要人也要,谁叫你养了个这么漂亮的姑娘!她跟了我,你就是老丈人了,我这可是抬举你哟!”说罢抓住闵德玉往外拖。闵妻抱住女儿不放,被三角脸一脚踢倒在地。母女俩撕心裂肺地哭喊着,闵宇廷气得牙齿咬得嘎嘣响。三角脸狞笑着一把抱起闵德玉往外跑。其他抢犯也背的背、抱的抱、提的提,搂得满满的跟着跑。
“站住!”一个惊雷般的吼声使抢犯们浑身一震,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壮汉铁塔般的拦在路口。壮汉身材魁伟,云盘大脸,两道剑眉下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着愤怒的火光,浓浓的一字胡微微颤抖着。三角脸心里一惊:“这人气度不凡,是何等人物?”再一看,后面还有一队满载货物的骡马,哦,原来是赶骡子做生意的,看来今日运气不错。他把手中的单刀一挥,吼道:“让开,想黄了你大爷我的生意是吧!”那壮汉不理也不动。三角脸把闵德玉推向旁边两个抢犯,说:“给我捆起来!”把刀一挥:“给我上!”但还没等抢犯们动作起来,壮汉雄鹰一般腾空跃起,倏地落在三角脸面前,抬腿一踢,把三角脸的刀打落在地,接着一个扫堂腿,将三角脸放倒在地,继而右手拦腰一抓,像拎小鸡一样把三角脸拎到稻场坎边。几丈高的石坎下都是坚硬的岩石,只要壮汉一松手,三角脸就会变成肉饼。三角脸面如土色,不敢有丝毫动弹,哀求道:“好汉手下留情,大爷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壮汉说:“不准抓人,不准抢东西!”三角脸忙说:“照办,照办!”壮汉说:“不准再来这里为非作歹,否则要你命!”三角脸说:“那是,那是!”不等三角脸发话,那些抢犯就乖乖地放了人,东西也搁下了。壮汉这才把三角脸丢在地上。三角脸爬起来揉了揉被摔得生疼的胳膊腿,小心地问道:“请问大爷贵姓,府上是?”壮汉笑道:“什么贵呀府的,我是湖南桑植的骡子客。”三角脸一惊:“那你是?”壮汉道:“贺云卿!”“啊!”三角脸一听连忙弯腰作揖说:“您就是贺、贺老板,得罪,得罪!我们再、再也不敢了!”
看着三角脸一伙走远了,贺龙转身说:“没得事哒,闵老板!”闵宇廷刚才急得昏头昏脑,这才认出是常客贺云卿即贺龙,万分感激地说:“要不是贺老板行侠仗义,我闵家是人财两空了!”说罢吩咐收拾散乱的家什财物,准备酒饭为恩人接风洗尘。
P7-P9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恰逢新中国成立66周年、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我国第一个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来临之时,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两会”)倾力打造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即将面世。这是宣传湖北老区历史,缅怀革命先贤先烈,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力作;是对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的最庄重的纪念和礼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
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称为“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创建的根据地称为“边区”和“抗日游击区”.统称为“革命老区”。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国梦、人民梦最早从这里策源。
湖北,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殷红沃土,曾经发生过许多震惊全国、闻名世界的重大革命事件。1911年10月1(1日。辛亥革命,武昌是首义之区。1920年8月,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刘伯垂等革命先驱成立的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全国最早建立的6个共产党地方组织之一。1923年2月,著名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工人抗议军阀暴行,武汉成为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焦点。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支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从广州一路誓师北伐,鄂南民众参军参战,在成宁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城下的激战中,铸就了“铁军”的赫赫威名。6个月后,这支“铁军”主力从武汉出发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在这里吹响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号角。紧接着,黄麻起义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组建了红四方面军。荆江、洪湖暴动,武陵山革命,中共又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组建了红二方面军。彭德怀、罗荣桓领导了鄂南秋收暴动。创建了湘鄂赣根据地,成立了鄂东南的红三军团,与“朱毛”指挥的红一军团璧合,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红军长征后,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领导的红二十五军,留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战争,历经艰难,最终到达延安。抗日救亡运动中,被称为“战时首都”的武汉,汇集了各路抗日力量。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于,随县洛阳店九口堰诞生,成为中原抗战的中流砥柱。震惊中外的宣化店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启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反攻,迎来了全国解放的最后胜利。
综观湖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1911年…月到1949年1n月,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荆楚儿女在历时38年峥嵘岁月里,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相继走出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中国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列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2大块革命根据地中,以湖北为主和与湖北相关的就有鄂豫皖、湘鄂赣、湘鄂西和湘鄂川黔4块,此外还有鄂豫陕、鄂豫边革命根据地。这些革命根据地遍及湖北的山区、丘陵、平原、湖区。按照国家民政部关于确定革命老区的标准,全省有老区乡(镇、办)855个,遍及全省83个县(市、区),分别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3.5%和乡(镇、办)总数的73%;老区人口394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63.9%;老区乡村人口占全省乡村人口数的70.1%。湖北,基本上就是一个革命老区省。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荆楚儿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节衣缩食,支前参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全省有70多万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其中载入《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的英烈就有387名。我省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6万人,无名烈士更多。被称为“全国烈士县”的阳新牺牲了20万人,红安县牺牲了14万人,大悟县牺牲了7万多人,开国大将徐海东一家26位亲人为国捐躯。巍巍大别山,滚滚长江水,滔滔洪湖浪,湖北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到处洒有先烈的热血。埋葬着革命者的忠骨。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培养和孕育了一大批优秀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国家、人民军队的领导人和高级将帅。中共一大13名正式代表中,有5位是湖北籍(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6位(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在湖北浴血奋战过;从湖北境内走出了230多位开国将军,其中“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县就有61位;新中国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从湖北走来。
在湖北这块殷红的沃土上,发生了难以数计的惊天地、泣鬼神,刻骨铭心、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历届各级党委、政府主导编写党史军史,编纂地方志书,修缮革命遗址等,为保护和传承湖北老区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革命史料,也包括无形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关中不足的是,上述内容和形式多为史料记载,对那些流传于民间绘声绘色的革命历史故事,却少有部门和老区工作者专门搜集整理。时至当下,战争年代的幸存者已为数不多,并随着岁月流逝会越来越少。这是浩瀚的红色历史珍迹,也是刻不容缓的民间革命故事抢救工程!受武汉市老促会成功编辑出版《武汉老区革命故事选》的启迪,吸纳各市县老促会的建议,省“两会”以对革命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成立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组织专班全系统部署,全面搜集整理、编辑出版《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这是激励当代,传承未来,历久弥新的“湖北革命故事史记”,工程十分浩繁,意义极其深远。
这是一部展现湖北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系列丛书中选编的1000多个故事,反映了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湖北人民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见证着枪林弹雨的严酷考验,展示着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大仁大义、大忠大爱、大善大勇的心怀和品质,读来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它是众多党史、军史的续篇,也是童叟皆宜的革命历史文化读物,更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老区革命文化和精神的爱国主义的传统教材。
“唯有张扬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躯干;唯有传承先烈遗志,才有国家更加光明的未来。”革命老区培育了革命,保护、支持了革命。革命老区是革命的靠山,革命的母亲,革命的源泉。现在国家建设欣欣向荣,改革开放步步向前,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在当前大好形势下,“不要忘山乡水村那些母亲,不要忘一同睡过炕席的兄弟,不要忘一起缝缝补补的姐妹的情谊。他们的烦恼和困难,要多多了解,这是我们的本色,也是我们的来历,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德,帮扶之行,进一步关心老区、支持老区、发展老区,让老区人民过上同大家一样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层和革命老区促进工作的党员干部,我衷心希望《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成为广大群众喜爱阅读的通俗读物,成为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和传统教育的良师益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教材。系列丛书在手,能自觉接受生动、具体的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秉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引导社会价值取向,为推动湖北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加速“五个湖北”建设,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工作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组织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自2013年初开始筹划,历经两年多时间,于2015年8月面世。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是一部以讲述老区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历史文化作品。它有别于党史军史,有别于战役战例,有别于人物传记,更有别于地方志书。该书的内容是通过讲述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主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北革命老区的革命斗争故事,以展现英雄人物的风采。这些故事里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真实生动的感人情节,读后颇受教育和鼓舞。
因为时隔久远,当年参与革命的老红军、老八路军、老新四军的指战员和军烈属、老房东等志士仁人健在的已很少。各县(市、区)及乡镇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同志们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广泛组织力量,抢救性挖掘、搜集、整理,获取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史料。各市州老区建设促进会适时指导县(市、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聘请宣传、史志、扶贫等部门和文联、作家协会、记者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专门人员编选,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的丛书专卷报送稿。
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为编辑出版此丛书专门制发文件,统一部署安排,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编辑部成员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分工负责,积极协作,共同开展工作。各市州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书稿集中后,组织专门编辑人员认真编校,形成送审稿,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审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武汉出版社出版。
《湖北老区革命故事选》系列丛书的出版,是湖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湖北省扶贫基金会系统诸多老领导、老同志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怀,更得到社会各界有志之士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由于我们编辑水平有限,少数故事是民间口口相传,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