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存折
二十六岁的史力,突然一摸口袋,发现那个存折弄丢了,是掉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遗落在他停留过的地方?天知道。
这个大红封皮的存折,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这比钱还珍贵。
史力的老家在乡下,父母为了供他读大学本科、研究生,真是吃尽了苦头。本科读的是汉语言专业,硕士生主修古典文学。没想到毕业后,找工作难于上青天,史力只好应聘去了一家文化策划公司搞文案工作。愤懑也罢,伤心也罢,他得先找个饭碗,再不能拖累家里了。好在公司在吉和山庄买了几套三居室的房子,供未婚的青年员工居住,不收租金。一套房子住八个人,热闹得像集市,下班回来,大家打牌、看电视、聊大天。史力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想看看书,但看得进去吗?于是,他常孤零零地趁着夜色在社区闲逛,若是下雨,就在亭、榭、长廊里呆坐。
有一天,史力发现吉和社区,有了一家奇异的时间储蓄所。社区很大,几十栋楼,住了近三千人,其中有不少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当中,有一部分人或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或是孤寡老人,有病且寂寞。于是管委会倡导中、青年人敬老爱老,利用休息时间到这些家庭去做义工,所花费的时间一笔一笔都记于存折,当自己需要时,则由其他义工来帮忙干活,谓之“领取时间”。
史力的业余时间太难打发了,于是他申请去做义工,并领取了一个存折。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有个老人章文心年过七十,原是本市江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老伴十年前过世了,无儿无女,他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我们物色了好久,你是最合格的人选!”
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史力打电话给章文心时,对方说:“小史,你来吧,我扫榻以迎。’’于是,史力第一次去了五栋三单元六楼的章家。
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然后把史力引进客厅。“我在为你煮茶,你先参观一下这上下两层的复式楼,看可否入目?”
上下两层近二百平方米的房子,除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外,其他地方都立着成排的书架,书香如无形的波流在涌动,史力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当他们面对面坐在客厅的长条茶案前时,章先生说:“这是刚煮好的安化黑茶,请尝一尝。”
“谢谢。”
“小史,你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是《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这要读不少书呵,难得难得。张瀚的《松窗梦话》、屠隆的《考粲余事》、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记》、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
“是的。我只是泛泛读过,没有深入地研究,很惭愧。”
“你虽离开大学,照样可以自学成才,只要吃得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何愁不成功。你叫史力,有字吗?”
“没有。”
“我给你起个字怎么样?就从屈原诗中取出‘修远’二字。我名文心,字雕龙,取自《文心雕龙》的书名。”
“谢谢雕龙先生赐字。”史力突然双眼涌出了泪水,站起来向章先生深鞠一躬。
章先生哈哈大笑。
正午了。史力这才想起什么事也没做,很内疚。
“不,你陪了我三个小时,我写个条子给你,你可去时间储蓄所,登记在你的存折上。”
史力小心地问:“我什么时候都可以来吗?但是……下次来,你得安排我做事,做什么都行。否则,我就不敢来了。”
史力觉得日子过得充实了。业余时间他或者去章家,或者耳塞棉花在嘈杂的声响中看书。他每次去章家,先打扫卫生,再浆洗章先生换下的衣服,然后为章先生去查找资料。这些活都干完了,一老一少坐下来喝茶聊天。
“修远小友,做学问必先从识字开始。”
史力愣住了,他认识的字不少呵。
“自提倡简化字之后,很多字的识别便成了问题。如‘帘’,本指酒家的酒幌子及用棉布做成的挡风门帘。以竹条做成的遮挡物,应是竹头下加一个‘廉’字,李贺诗‘帘中树影斜’,是竹编的帘,这才能从竹条缝中窥见斜斜的树影。”
“多谢先生教导。”
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
这个记录义工时间的存折居然掉了!其实,只要史力到社区管委会说明一下情况,补发一个存折再记上数就可以了,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才是他真正的积蓄。P1-3
近年来,岭南小小说在申平、刘海涛、雪弟、夏阳、许锋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小小说热爱者,他们中间有成熟作家、评论家,也有后起新秀,他们的写作或深刻老道或清浅稚嫩,却无一不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喜人态势。今天的岭南小小说也可说春光旖旎,风光无限,老枝新叶,次第绽放新颜。《岭南小小说文丛》这套丛书,可谓近年来岭南小小说创作的一次集体大检阅,名家新锐,聚于一堂。人选的众多作家,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对生活与艺术有着各自的观察切人点和表现力,其作品自然各具特色、各臻其妙。
广东已成为全国小小说创作强省之一:2010年在惠州创建“中国小小说创作基地”;2013年打造“钟宣杯”全国优秀小小说“双刊奖”;2012年著名作家申平先生被聘为《小说选刊》小小说栏目特约责任编辑,同年,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成立了小小说创作研究中心;2016年成立了广东省小小说学会,还有广州、佛山、东莞等地活跃的小小说学会等。一些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小小说倡导者,逐步健全组织机构,发展壮大队伍,坚持定期举办笔会,推新人、编选集、搞联谊、设奖项。这些举措不断激励着广大写作者的创作热情,绩效卓异,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更大范围的关注,引领出了一支数以百计的小小说作家队伍。这支队伍先后出版小小说作品集和理论著作数百部,涌现出申平、刘海涛、韩英、林荣芝、何百源、夏阳、雪弟、许锋、韦名、朱耀华、吕啸天、李济超、肖建国、海华、石磊、陈凤群、陈树龙、陈树茂、阿社等一大批在全省、全国产生影响的小小说作家、评论家,先后荣获小小说领域最高荣誉“金麻雀奖”以及“蒲松龄微型文学奖”“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并且获得“小小说事业推动奖“小小说星座”“明日之星”等荣誉称号。《头羊》《草龙》《记忆力》《捕鱼者说》《马不停蹄的忧伤》《蚂蚁蚂蚁》《爷父子》《最佳人选》等不少作品被选人各类精华本、语文教材以及译至海外,成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精品佳作。
能把故事尤其是传奇故事讲得一波三折、九曲回肠、跌宕起伏又不纯粹猎奇,不能不说是写作者赢得读者青睐的一种有效手段,事实上有不少小小说写作者都因此而取得成功。广东的小小说领军人物申平深谙此道。近些年在南方的生活打拼,使他对文学的理解愈加成熟。他说,故事与小说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为了故事而故事,后者是故事后面有故事——回味无穷。现实生活中会有不同的故事,而要成为小说,则需要作家在生活中提干货、取精华,在故事这个“庙”里,适当造出一个“神”来。我以为作者所说的这个“神”,实际上就是文章的“立意”。这是作家从创作实践中悟出的真知灼见。申平是国内著名小小说作家,作品诙谐幽默,主题深刻,特别在动物小小说创作方面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好评。此次申平推出了自己2012年至2016年期间发表的作品精选,这80篇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这几年的思考和跨越,“头羊”一下子变成了“一匹有思想的马”。
当代小小说领域的写作者云集如蚁,此起彼伏,亦如生活中,各色人等各领风骚。关于人生,关于文学,关于小小说,夏阳曾写下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小小说首先是一门艺术。语言的精准,具有画面感的场景,独到的叙述手法,极具匠心的谋篇布局,加上恰到好处的留白,方寸之地,凸显小小说的大智慧。”夏阳在出道极短的时间里,以文质兼具的写作,进入一流作者的方阵,细究起来答案其实简单——不懈的读书思考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直接关乎写作者的人格养成。耿介而不追名逐利,不媚俗并拒绝投机主义,使夏阳在庞杂的小小说作家队伍中更显得言行坦荡,特立独行。夏阳的《寂寞在唱歌》,精选了45篇作品,用音乐点燃小小说,用小小说诠释音乐,可谓别出心裁,意在创新。该书质量整齐,笔法老道,人物描写细腻,是一部有艺术特色的小小说作品集。
《海殇》是李济超的又一本作品结集,内容大致分为“官场幽默讽刺、社会真善美、两性情感”三类。李济超刻画人物人木三分,把普通而有特殊意味的人和生活巧妙地奉于读者面前,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沉思,在沉思中感知生活。他常将官场比作战场,撇开危言耸听之嫌,官场上不仅要有斗智斗勇的应变能力,还要有百毒不侵的强健心智才行。李济超的官场作品,似乎和“领导”较上了劲:《千万别替领导买单》的弄巧成拙,《白送领导一次礼》的功利认知,《不给领导台阶下》的误打误撞,无不说明了领导在其官场作品中难以撼动的堡垒地位。《今天是个好日子》更是将领导的官场伎俩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很多作家热衷官场题材的写作,且以揭露、讽刺为侧重点,此类题材能成为写作热门,绝非因官场文章好做,而是耳闻目睹,有话可说。
官场题材是陈耀宗创作的侧重点。《寻找嘴巴》中形形色色的官场人物活灵活现,语言或犀利或诙谐或调侃,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探究官场的生存法则,无外乎描绘官场为人处世的谨小慎微,甚至扭曲的生存心态。人际关系历来都是官场交流中不可避免的焦点,《人前人后》化繁就简,三人为例,集中展示了一个办公室中明争暗斗的有趣一幕。科长、科员甲、科员乙都是笔杆子,时有文章刊发,闲来两两互评,阿谀奉承乃至互相褒奖,而不在场的第三人就无辜中枪了。互损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只不过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官场游戏,人前人后,倒是彼此相安无事。“后来,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三支笔杆子似以往那样,两两对答着。一到三人都在一起,就不晓得说什么才好。”作者深谙官场生态体系,娓娓道来不失诙谐成分,讽人前的道貌岸然,嘲人后的阴暗猥琐,宛若上演了一出新时代的官场现形记。
胡玲是惠州市的小小说新秀,她的《心花朵朵》,是其几年来创作的结晶。该书细腻地描绘出人性的种种形状,开掘着人性的丰富内涵,用阳光的心态传达积极健康的能量,以接地气的文字书写社会底层小人物,如农民工、小贩、司机、临时工、保姆等,描写他们的生存之痛,他们的窘状、尴尬、困扰与快乐j胡玲还善于挖掘人性背后的束缚甚至异变,发现人的弱小和缺陷,以不同的文学视角写出“完美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英雄之死》便是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篇作品,它意在警惕和呼唤:人,最终要成为“人”,而避免成为某些先人为主的观念的祭品。
在这次出版的《岭南小小说文丛》中,还有一卷要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那就是《桃花流水鳜鱼肥——惠州市小小说10年精选》。这本由著名小小说评论家雪弟主编的作品集,收入了惠州市小小说作家的63篇精品力作,可以看作是“惠州小小说现象”的最好诠释。雪弟先生对广东小小说事业的不懈推动,值得尊敬。
《岭南小小说文丛》的出版,一定会成为2017年全国小小说领域的大事之一,也是一件值得广大小小说读者期待的事情。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小小说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著名评论家)
聂鑫森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圣手。主要从事小说、随笔、诗词、美术创作。《时间存折/全民微阅读系列》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60篇微型小说的合集。60篇微型小说,内容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带给读者一个色彩斑斓的小说世界。
《全民微阅读系列》是一套微型小说合集。这套书的作者既有中短篇的名家,又有微型小说的专业户,还有崭露头角的新秀。这些作品或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或警世醒俗,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富有哲理,给读者启迪,是一套集思想性、文学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丛书,具有较好的出版价值。聂鑫森著的《时间存折》是该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