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大雨浇不灭你的热情,愿这世界温柔待你
外面大雨如注,波姗姗来迟。他说自己是走过来的,冒着倾盆的大雨走了将近五公里。我和峰都有些讶异,但彼此都心照不宣,并没有说什么。
朋友嘛,有时候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了。
波是个要强的人,他从苏北小镇考上省城的名牌大学,又读了本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到电视台任职,一千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经历几任台长,他都任劳任怨,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直到去年升任主任助理。
年纪轻轻,身居要职。我们都以为他要歇一口气了,甚至在去年的一次聚会上,我们举杯为他庆贺,他也有些志得意满的样子,连我们都被励志到了。
事实上,他根本没想过让自己停下来。
最近,他买了市区的一处老房子,一边张罗孩子的上学问题。一边忙着装修。东奔西跑,晚上时常需要加班,赶在周末陪孩子上兴趣班之前,还要去东郊爬一次山。
他就像传说中的永动机,不会因外力而作片刻的停留。
也是从去年开始,他患上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皮肤病。多处寻医问药后,确诊为湿疹。按理说湿疹并非是“不洽之症”,但在他身上却像生了根一般。
我们问他发病的过程,给他出主意,介绍熟悉的医生给他,但他很淡然地说:“没什么,医生都说过了,就是压力太大导致的。”
他这么轻描淡写,我们倒显得过于紧张了。压力,这个词太熟悉,熟悉到已经家常便饭,懒得提起。压力,是这个时代人人都要背负的枷锁,也是每个人心甘情愿承载的命运方舟。
波不过是方舟上的那个摆渡人,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再辛苦一点,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在对自己苛刻的同时,也希望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
可是,这样真的值得吗?每次看到他坐在我们对面,脸上一块块的红斑,既是昭示他胜利的勋章,也是对他过度消耗身体的惩罚。
我们都有些不忍,他这样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奋起直追?
去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情绪不太好,便约了朋友去东郊打球。朋友住在郊区一套带网球场的别墅里,我要先坐地铁再倒一次公交才能抵达。
地铁上,我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他们是趁着没课的罅隙溜出来逛街的。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青春的光芒。有的交头接耳聊天,有的在玩iPad,也有的在车厢里晃来晃去,摇摆着手上的球拍。
感受着身边浓浓的青春气息突然觉得此行十分值得,路途再远又如何。
下了地铁,上了公交车,才发现地铁有多么好,冬暖夏凉,少有颠簸。公交车上则人满为患,既有拿着老年卡凑热闹的老人,也有带着放学孩子的家长。我见一位大妈抱着一个约莫两岁的孩子,便招呼她过来坐。
大妈非常感谢我,一路上和我套近乎拉家常,说:“你是第一次到这远郊来吧?”
我说:“是啊,挺远的,坐了一个多小时车呢。”
大妈说:“郊区是交通不便,不过空气好啊。”
P1-3
我记得你的模样,你说永远都不改变,你曾是个少年。
——好妹妹乐队(张小厚+秦昊,独立音乐人)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成年后变得陌生的自己,也看到了干净无瑕的最初。那些离愁情恨、那些欲言又止,那些在世俗中行走的执着少年,仿佛都在这本书里。
——阿SAM(生活家、畅销书作家)
这世上所有的坚持,都因为热爱。愿你年岁增长,依旧保有初心。愿生活永远磨不平你我的棱角,不服输,不服软,执着勇敢,一如少年!
——宋小君(畅销书作家、热门IP创造者)
如果把我三十多年的人生切割成两部分,正好一半在异乡,一半在故乡。
当很多人思虑着要不要去远方闯一闯时,我已经在外面游荡了十几年,想着归来了。
回到家乡的这几年,我一直在想,在回顾,在思考,这些年在外面做了些什么,又得到些什么。毋庸置疑,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总是遗憾大于收获。
幸好还有遗憾,我还能继续想着让自己更好一点,也正因为有遗憾,才能让自己时时处于警醒的状态。
这两年爱上长跑,刚开始跑的时候,鼓足了勇气,生十白坚持不了就彻底放弃了。长跑是最锻炼人心志的运动。才跑出去一公里,或许你就会气喘吁吁,腰酸腿胀,而头也开始晕乎乎起来。只是,当你坚持到三公里时,你会觉得一切还有希望,当你跑到七公里时,你又会觉得,这路怎么这么漫长啊,到哪里才是个头啊。到九公里的时候,你突然就想爆发,觉得终点就在眼前。
当你终于到达终点,那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人生就像长跑,我是那种过早出发的人。当初,年少轻狂,小小年纪便去了东北,在冰封雪藏的山坳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艺电影中的美好画面,也真切地体会到了那种彻骨的寒冷,以及艰苦生活带给我的磨砺。所以,我特别喜欢夏天,喜欢知了的叫声,喜欢在凉风习习的山头望着南方,那是故乡的方向。
十年前,我到了北京,住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那是一个四合院,冬天的时候,每天要烧炉子取暖。经常,因为自己不擅长做这些而被房东责怪,因为一旦熄了火,再燃起炉子非常麻烦。我就窝在那个小小的透着风的房间里,裹着军大衣埋头码字,总觉得这样坚持以后,生活总会有所回报。
事实恰恰相反,那时候换了好几份工作,由于自身经验的缺乏,无一例外都做得不够好,心情极度低落。
那几年,家中的老人相继去世,自己也经历了几段感情,工作也渐渐稳定下来。
有时候,你越个白你就越不会懂得。
现在,我经常回想起少年时代,喜欢趴在桌子上,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窗外的树顶,想着那是一座山,山上有寺庙,有香火,有人群,有飞乌。而现在,我更关注那些树顶有没有果实。
这种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是随着成长而来的。
成长,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也会相应地失去一些东西。这本书里,不但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感悟、得到和失去,更多的是反省,这些反省我想也有利于更多像我一样,敏感过,脆弱过,彷徨过,但也一直在坚持着做自己的人们。
与朋友小酌,聊到曾经的过往,那些错过的机遇,那些擦肩的爱情,那些足以让自己飞黄腾达的瞬间。
朋友问我后悔吗?
我说不后悔,因为摆在面前的永远有两条路,但我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持自己,做回自己。无论如何,任周遭再多变迁,初心不容亵渎。
如今,我已然告别少年,成为一位跋山涉水穿越红尘之后的年上男。但我仍然坚信,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与成长过程里唯一没有改变的,便是自己胸膛之内那一颗赤子之心。既能自度,也能度人。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个昨天真正的完美谢幕。
孙衍著的《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运用散文、随笔的形式,用一个个篇幅短小但力量感十足的文章,只讲给那些隐藏在成年人内心中,深切的感同身受。
既有生而为人的成长故事,又有历尽岁月后的人生感悟。告诫读者,不论经历任何困苦、挫折,依然保有初心,不断前行。
生活本就充满辛苦与磨砺,但好在,我们依然坚持保有一颗纯粹、坚强的心,只为自己而继续向前!
成长,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也会相应地失去一些东西。这本孙衍著的《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里,不但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感悟、得到和失去,更多的是反省,这些反省我想也有利于更多像我一样,敏感过,脆弱过,彷徨过,但也一直在坚持着做自己的人们。
与朋友小酌,聊到曾经的过往,那些错过的机遇,那些擦肩的爱情,那些足以让自己飞黄腾达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