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君主,在她的时代,英国人是文艺复必的继承者,也是宗教改革的热衷者。正是因为伊丽莎白时代所具有的那种整理旧思想及热切发表新希望、新梦想的心灵自由,理性在此一时代已经萌生。
在意人利,在法国,从培根到笛卡儿,理性与信仰、宗教与科学的大论战构成了近代思潮的主流,而在宗教裁判所的恐怖与阴影中,代表理性的天文学和哲学也经受着最为残酷的考验。
打开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著的《理性开始的时代(权威修订版)(精))》,让我们追随那长明的火炬去洞察那个世纪吧!
| 书名 | 理性开始的时代(权威修订版)(精)/世界文明史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作者 | (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伊丽莎白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君主,在她的时代,英国人是文艺复必的继承者,也是宗教改革的热衷者。正是因为伊丽莎白时代所具有的那种整理旧思想及热切发表新希望、新梦想的心灵自由,理性在此一时代已经萌生。 在意人利,在法国,从培根到笛卡儿,理性与信仰、宗教与科学的大论战构成了近代思潮的主流,而在宗教裁判所的恐怖与阴影中,代表理性的天文学和哲学也经受着最为残酷的考验。 打开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著的《理性开始的时代(权威修订版)(精))》,让我们追随那长明的火炬去洞察那个世纪吧! 内容推荐 《世界文明史》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和阿里尔·杜兰特夫妇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威尔·杜兰特因此荣获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 这套书总共11卷,记载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种种文明成果。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诸领域,极具可读性。作者对于“世界的”“历史的”这样的宏大叙事选择了从思想的角度切入,用文明的线索贯穿。 奥斯卡·王尔德说:“任何人都能创造历史,却很少有人能记录历史。”杜兰特这两样都做到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为了体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推动这一主旨。因此,《世界文明史》绝对不是有关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的一种堆积。杜兰特以文明的流变作为考察历史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横跨诸多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而历史也就在这样的举重若轻中赫然呈现。杜兰特用他那简练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事实:许多往昔的文明留下来的财富是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历史进程中最闪亮的主线。 《理性开始的时代(权威修订版)(精)》为该系列的其中一册。 目录 第一部 理性的觉醒 第二部 理性与信仰 第三部 理性的考验 试读章节 他们访问了被捕的天主教徒,发现他们并无受虐待的事实。他们广征世俗和僧侣助手,开始鼓励天主教徒继续对教会忠诚,并促使最近改信新教者回头。隐藏在英国的世俗教士,感到这些传教士太过胆大,因而警告他们迟早会被人发现并被逮捕,若为人发现,势必使英国天主教徒的境况更加恶化,所以请求他们返回欧陆。但帕尔森和坎皮恩坚持不肯放弃。他们潜往一个又一个城市,举行秘密集会,听人忏悔,做弥撒,并祝福把他们当作上帝使者的崇拜者。他们抵英一年内——自称——已使2万人皈依。他们建立印刷厂,广事宣传。伦敦街上发现了短文,宣称伊丽莎白在为教皇驱逐出教后已不复为英国的合法君主。另有一位耶稣会教士被派往爱丁堡劝请苏格兰天主教徒自北方入侵英国。威斯特摩兰顺应梵蒂冈(Vatican)的召唤,自罗马带金银无数回佛兰德斯以资助自荷兰入侵英国之举。1581年夏,许多天主教徒均相信,阿尔瓦(Alva)的西班牙军队将越界侵入英国。 受到政府密探的警告,英国政府加紧逮捕耶稣会教徒。帕尔森越过英伦海峡逃生,坎皮恩却被捕(1581年7月),押送时经过同情他的乡村和敌视他的伦敦,被禁于伦敦塔。伊丽莎白指名传唤并想挽救其生命。她问他,他是否承认她是合法君王?他答是。但是对其第二个问题:“教皇逐我出教是否合法?”他却和许多饱学之士一样,都无一致的看法,致使她无所适从。她把他送往伦敦塔,并训令好好看待他。塞西尔命令用刑追查其同谋。经过两天的苦刑,他说出几个名字,接着政府开始一连串的逮捕行动。后来坎皮恩恢复了勇气,向新教神学家挑战,要求公开辩论。经委员会允许,在伦敦塔礼拜堂举行了一场辩论,朝臣、犯人及公众均获允参观。那位耶稣会教士虽双腿疲软,仍然站立数个小时为天主教神学辩护。两方面均无法令对方心服,坎皮恩受审时,其罪名并不是异端,而是阴谋以内乱和外患颠覆政府。他与其他14人被判有罪,1581年12月1日受绞刑而死。 天主教徒正确预测耶稣会的任务会迫使政府采取进一步迫害行动,伊丽莎白将她与那些试图取代其王位者和谋刺者之间的是非诉诸其子民。1581年的国会法律规定;改信天主教者以叛国罪处罚;任何做弥撒的教士应罚200马克并处一年的徒刑;拒绝参加国教礼拜者每月应付20金镑——除了最富有的天主教徒外,任何天主教徒皆会因此破产。不能支付罚金者即予拘捕并没收其财产。不久,监牢里面到处都是天主教徒,许多旧城堡也改为监狱。局面起伏不定,随着玛丽·斯图亚特的即将处死及与西班牙和罗马间的冲突日益激烈而日趋紧张。1583年6月,一名教皇使节向教皇格列高利八世提供了一项由爱尔兰、法国及西班牙三国军队即时进攻英国的详细计划。教皇对于这项计划深表同情,并预先准备了特别的措施。但英国密探已预先得到风声,也有应对的准备,该计划只能搁置。 国会以更富压制性的立法来报复。自1559年6月起受封圣职的僧侣,依然抗命不承认英王最高地位而起誓者,在40天内应离开英国,或以叛逆罪处死,庇护他们者将被绞死。依据该法及其他法律,伊丽莎自在位期间,共有123名僧侣和60名俗人被处以死刑,或许另有200人死于狱中。新教徒抗议这些立法过于严苛,某些人改信天主教。塞西尔之孙威廉逃亡至罗马,向教皇誓死效忠。 多数英国天主教徒反对以暴力对抗政府。其中一派向英王伊丽莎白请愿(1585年),表达其效忠之诚,并请“仁慈地考虑(彼等)遭受的迫害”。但犹如证实英国政府宣布这些措施可由战争获得证明一样,红衣主教艾伦竟发表一篇文章(1588年),试图使英国天主教徒支持西班牙人即将进犯英国的行动。他称女王是“一位乱伦的私生子,是恶名狼藉的妓女在犯罪中所生”,并指责“她……由于难以描述、难以置信的贪欲好淫,对莱斯特及其他人广施色相,滥用其肉体”,要求英国的天主教徒起而反抗这位“不道德、受诅咒、遭受逐籍的异端”,同时允诺任何人只要协助放逐“当代罪恶及厌恶的主要对象”,即可得到永久的赦罪券。英国天主教徒却与新教徒一样,勇敢地抗拒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P19-20 序言 我原希望以第7卷《理性开始的时代》结束撰述文明史的工作,该卷包括自伊丽莎白一世登基到法国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化发展情形。但是,这段历史越接近我们自己的时代和利益时,就呈现了越来越多依然生动地影响今天的人物和事件。这就不是刻板的罗列所能竟其功的,而是需要做人性的透视,对篇幅的要求也要增加。因篇幅扩充,使原先作为最后一卷而开始的工作增加到3卷,而且现作者之一,年事虽不称,但在继续完成这最后一段行程中却变成了女主角。 3卷中的两卷已完成初稿,另一卷已改写完成,即是现在要付印问世的。该卷包括自伊丽莎白一世登基(1558年)、培根(1561年)和莎士比亚(1564年)降生起,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Treaty of Westphalia)(1648年)、伽利略(1642年)和笛卡儿(1650年)逝世为止的欧洲诸国,及土耳其和波斯伊斯兰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人物、宗教、道德、礼仪、音乐、艺术、文学、科学和哲学史。在这一时期,基本的发展是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神学的式微。 除非作者或文明上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第8卷《路易十四时代》准备于1963年问世。倘残躯许可,最后一卷《伏尔泰时代》将于1965年印行。这3卷的统一主题是理性的成长。 这几卷或以前各卷,都无意依赖当代的资料和文献写成政治、经济或军事史。那样做要贯穿欧亚各国世世代代的活动,即穷个人一生之力也难以完成。但是,就作为本卷主旨的文化史来说,几乎完全采用原始资料:每一种主要宗教都研究过其发源地,每一部文学巨著都会一读再读,每一件艺术杰作都曾亲临研摹,每一个哲学上的主要思潮都曾深入探讨。 由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大论战是近代思潮的主流,因此在篇幅中对这方面的记载,远比寻常见到的更坦诚。大家向来认为宗教信仰在维持个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方面担当的功能太重要,公开讨论其纷争是不当的。就这个观点而言,要说的太多了,我们会找出一些代表性的人物来说明它。但是,很显然,它并不能卸去史学家在近代欧洲文化史中去寻求和叙述其基本演进过程的职责,不过可使他在选择和陈述事实和人物及有关他们对事情的发生和结果上的影响时,保持公正不阿的立场。我们将会听到帕斯卡和波舒哀及斯宾诺莎和伏尔泰的宏论。 对我女儿埃塞尔打印几乎不忍卒读的二校稿及改正一些错误的耐心和技巧致以由衷感谢。对C.爱德华·荷普金博士、弗罗拉、莎勒、玛丽及哈瑞·考夫曼处理资料上的帮助,同致谢忱。 杜兰特夫人在最后这几卷中做了实质性的工作,我们的名字必须并列在卷首。 威尔·杜兰特 1961年5月于洛杉矶 书评(媒体评论) 威尔·杜兰特夫妇共同撰写了11卷本的《世界文明史》,该书使他们成为当前著名的通俗哲学史学家、历史学家。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体裁新颖,说理充分,雄辩有力,见解独特。……此书真正的精华在于它如何叙述当代人的思想,这是一套值得大力推荐的好书。 ——《纽约时报》 西方学者称威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是一部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台湾学者誉之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是很有见地的,决不是溢美之辞。因为它具有独立而深刻的见解,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哲学家的真知灼见。我要特别指出的是该书的最后一部《历史的教训》,它集中表达了杜兰特博士对文明史的独到见解。 杜兰特博士心胸如海,妙笔生花,见识超凡,极富冒险精神,他冒着专门史家的各种批评,一往无前地冲进了人类文明的致命深处。他成功了,我很敬佩他。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