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盛京秘境》以“穿越”一词作为着眼点,利用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实现跨时空对话,以现存的和已经消失的沈阳历史建筑为坐标系,讲述独特的、不为人所知的沈阳城市文化。本书除了对时间密码进行别出心裁的解读的序章之外,按照沈阳建筑形态分布及历史沿革划分为四篇,十二个章节,每篇包含三个章节。书中除了对沈阳历史建筑独到的解读之外,穿插了大量当下已存的沈阳历史建筑图片和过去罕见的、珍贵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形成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视觉冲击力较强。
本书作者罗云天系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阳历史建筑保护专家,致力于沈阳历史建筑文化研究达十年之久。
盛京—奉天—沈阳,名称的变换见证了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变迁。今天的沈阳与清皇城盛京、民国远东大都会奉天究竟是怎样的传承关系?
罗云天著的《穿越盛京秘境》以“还原”为前提,以“穿越”为工具,以盛京皇城、奉天满铁附属地、奉天商埠地及盛京关厢区域内主要街道为叙述脉落,以现存的和已经消失的沈阳历史建筑为坐标系,围绕历史上曾星罗棋布城市各处的重要历史建筑及发生在这些建筑中的历史及传说进行重点叙述,对每一个地点的变化进行今昔对比,利用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实现跨时空对话,讲述独特的、不为人所知的沈阳城市文化,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前世今生
沈阳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战国时期秦开在辽东建侯城开始计算,已有2300年的建城史。而沈阳地区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则可以追溯到7200年前的新乐文化;若论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根据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4月29日正式发布的结果,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11万年之久。
虽然沈阳历史悠久,但本书提及的时间密码则是从公元17世纪开始计算的,因为在此前,沈阳作为一座遥远的边城,多起到军事卫城的作用,城市地位比较低,甚至在一些朝代,这座城市并不在中原政权的版图上。而在17世纪这个王朝交替的大时代,沈阳这座城市悄然间完成了一次直接影响中国未来三百余年历史的角色转变,开启了其爆发式发展的序幕。从此,沈阳一举超越辽阳成为广袤的东北区域的中心。这座近四百年间最耀眼的明星城市,具备了与千年古都比肩的底蕴,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1621年
努尔哈赤率后金军沿浑河水陆并进,攻陷明沈阳中卫城,开始了对沈阳古城的有效统治。
1625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面对诸王公贝勒的反对,力排众议,独断乾纲,决议迁都,将后金政权的国都从东京辽阳城迁至当时默默无闻的沈阳城。三月初三,努尔哈赤离开辽阳,初四抵达沈阳。据记载,当时沈阳城的规模仅有辽阳城的几分之一。但这却开启了沈阳爆发式发展的序幕,一跃成为中国近四百年间最耀眼的明星城市,奠定了其今日东北中心城市的地位。可以说,努尔哈赤以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沈阳城市的命运,是沈阳当之无愧的城市之父。
1634年
4月9日,后金政权的第二任大汗,也是日后清王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在今沈阳故宫大政殿正式昭告天下,改沈阳城名称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满语为“谋克敦”,为兴盛之意。这是“盛京”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沈阳的城市历史上,值得沈阳人铭记。
同年冬,墨尔根喇嘛将象征蒙元战神的玛哈嘎拉金佛载往盛京献给皇太极。
1635年
林丹汗妻苏泰太后及子率众来归,献上象征中华正统皇帝的传国玉玺。据说此物是元末由元顺帝北逃蒙古草原时带走的中国历代王朝的传国玉玺,皇太极大喜过望,认为后金从此具有了夺取天下的法理依据。至此,后金与北元的决战以后金完胜告终。429年的蒙古帝国、364年的元朝、267年的北元终结,天眷盛京终成草原之都。
同年10月,皇太极谕改族名诸申(女真)为满洲,满族诞生。 1636年
4月,皇太极在盛京宫阙大政殿即皇帝位,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改后金国号为“清”,满语为“代青”,其含义至今众说纷纭,主流观点意为纯洁、卓越。
1644年
清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出生在今沈阳故宫永福宫的爱新觉罗·福临发布军队出征令,睿亲王多尔衮亲率满洲铁骑踏破山海关,一举灭亡明王朝,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
同年,福临迁都北京,盛京自此成为清王朝的陪都。由于清王朝实行两京制,一直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盛京仍然是中国名义上的首都。
1657年
入关已久的清王朝为了治理在盛京地区日益增多的汉人,在已实行八旗制度的盛京,取“奉天承运”之意设立奉天府,同时裁撤辽阳府。这是“奉天”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沈阳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一种奇怪的观点,就是提到“奉天”二字,似乎就和日寇及伪满洲国产生了某种关系,这完全是一种文化混乱的表现。其实“奉天”这一城市名称,完全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其应用历史从1657年就已经开始了。
1665年
清政府在奉天府下设置承德县,管辖范围为沈阳及周边地区。至此,沈阳地区旗民分治格局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承德”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城市历史上,与今天河北的承德市毫无关系,“承德”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沈阳,河北承德是沿袭着奉天承德的概念。
1671年
盛京是清朝的开国都城,清王朝在入主中原后,对此龙兴之地始终给予特殊的关注。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继承乃父未竞之志,于这一年来到盛京,以“寰宇一统”告祭祖先,开创了清帝“东巡祭祖”的定制。此后,玄烨又于公元1682年和1698年两度东巡祭祀祖陵,终康熙一朝,共有3次东巡祭祖。
P3-5
位于我国东北的中心城市沈阳,古称盛京、奉天,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沈阳还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共和国总装备部”的美誉,曾为新中国创造过上百个工业和科技第一。这座历史悠久的综合枢纽城市近年还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联合国生态示范城”的美名。2013年,沈阳市被地产权威机构认定为中国新一线城市。目前,沈阳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沈阳的文化建设正如初升的太阳,方兴未艾。辽金文化、清文化、奉系民国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生态休闲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构成了这里特殊的文化符号。这里,是东北亚最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然而,很多沈阳人目前却存在着一种奇怪的文化病症,那就是文化不自信。
我曾不止一次听朋友说过“沈阳这个地方没什么文化”,我不愿意用“说沈阳没文化是你们没文化”这句话来打击这个群体,但这个论断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为什么?也许是一些人进入俗世已久,热情已经消退了,没有了当年那份激情;也许是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沈阳的文化底蕴。当然,这也反映了一种文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生活中缺乏一些文化元素,或者说缺少发现文化的眼光。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这种价值观的目的是赚更多的钱,让自己更成功,去喝各种心灵鸡汤拼命地为自己披上标示着“成功”二字的皇帝新装。
一座城市失去了记忆,既没有了历史,也就没有了文化。而一个人失去了关于文化的信念,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力,也就没有了主见和独立的思想。
犹如辉山的毓秀伟岸,恰似浑河的奔腾咆哮,沈阳的历史记忆时而静美,时而峥嵘。静美,记忆着横贯古今的光辉的历史节点;峥嵘,记忆着盛京、奉天与沈阳历代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以及不屈与抗争。
而拥有文化信念的人,做什么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即便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也会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因为在这种卓越能力的背后,其源头是一种能够战胜自我,实现归零起航的力量。
把自己的文化信念和沈阳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你将从这种深厚的底蕴中汲取到无尽的能量,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追梦的力量。本书将引领读者去获取这种独特的心灵力量。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自2300年前,秦开将军驻足于此,沈阳开始踏上了属于它的漫漫征途。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天眷盛京,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我们脚下这座城市,在过去几千年中创造了灿烂而多元的文化,从古文明发源地新乐遗址,到清一宫两陵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从堪称“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的张氏帅府,到日寇充满狂想打造的侵华铁证满铁附属地;从沈阳民族工业肇始盛京机器局,到为共和国工业体系完整建立做出重要贡献的铁西工业区……盛京皇城、中山路、铁西工人村三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奉天驿及周边历史建筑群、中山广场历史建筑群、奉系各要员公馆群、民国各大银行旧址及各大领事馆旧址、皇姑屯事件历史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讲武堂纪念馆、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盟军战俘营旧址、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飞航空工业博物馆分布全城各处,此外,各类寺庙道观教堂亦在城内星罗棋布。
沈阳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及联合国生态示范城,沈阳还是一座生态城市,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及长白岛森林公园、滨河四大公园、浑河西峡谷、中央公园、紫烟薰衣草庄园、鸟岛、怪坡、世博园等尽显沈阳生态休闲文化。蜿蜒的浑河水孕育着这一片充满希望的福地,相比于欧式风情的前身奉天,现在的沈阳的城市面貌更具现代感,它是一座站起来的城市。
各类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主题场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沈阳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涉及新乐文化、辽金文化、清文化、奉系民国文化、抗战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生态休闲文化诸多方面,可以说沈阳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这种城市多元文化叠加的特色在世界上都极其罕见,这种多元复合文化承载着我们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今日沈阳人的灵魂所在。
今日沈阳,沈水两岸摩天林立,北站CBD、五里河CBD两大摩天集群尽显规模,以盛京命名的盛京金融广场庞大的摩天群及号称问鼎东北亚天空的568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正如火如荼,新高度、新地标将引领沈阳人不断奋发向上。
当今,沈阳已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担负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也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复,沈阳将扮演加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高效对接,实现中国市场与德国技术优势互补的重要历史角色。今日的沈阳是一座充满希望的日光之城。让我们祝福沈阳无限的发展未来!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更伟大的征程正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我们的城市正处在蜕变的时代。但无论未来我们走得多远,昔日天眷盛京、远东奉天之骄傲永远是沈阳人破浪前行的内在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