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年一寸/冰心奖25周年典藏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萧萍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萧萍著的《流年一寸/冰心奖25周年典藏书系》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冰心奖25年典藏书系”推出的作品之一。梦想成为一条美人鱼,在大海里游泳;梦想加入芭比一族,成为最美丽的公主,梦想成为精灵,随时都可以飞,并且上课的时候可以停在窗外的梧桐树上;小女生们做着各种各样的女巫梦,不管怎么样,梦想让她们一天比一天神秘、快乐。

内容推荐

萧萍著的《流年一寸/冰心奖25周年典藏书系》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冰心奖25年典藏书系”推出的作品之一。

本书用一条名叫“寸”的蚕的经历与我们探讨了关于成长的主题。寸一开始质疑自我存在的价值而向往远方,于是,她离家而走,路上遇到了各色各样的动物,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她向前的脚步。最后,在获得了丰富的阅历之后,她渐渐体会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

目录

01 只有一寸的忧伤

02 远方,远方

03 十姐妹

04 亲爱的,我们来看你

05 蜘蛛与螳螂

06 停在书中

07 婚礼

08 远去的白马

09 在那欧丝之野

后记 那件孤独而温暖的斗篷

试读章节

应该说对寸而言,天底下或许没有比这更亲切的声音了——这熟悉的沙沙声陪伴着寸从蚂蚁一样小的蚕宝宝渐渐长大,长成了晶莹雪白的少女蚕,成为蚕蛹,成为会飞的蚕蛾。哦,沙沙沙,亲爱的兄弟姐妹的沙沙沙,永远一起向前的沙沙沙……

可是,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寸突然觉得周围的一切有点儿不太一样了,比如在清晨,在明亮的、清清爽爽的清晨,以及黄昏,温暖的、影影绰绰的黄昏,在一片沙沙声中,寸会蓦地停下小锯子,她侧着头,似乎在倾听并寻找着什么。哦,那是风吗——好像无数看不见的翅膀,或者是最细长柔软带透明尾巴的线……

“在风来的地方,喏,就在那里,好像还有一片望不到边的桑叶,那上面有好多雪白的茧,它们在飘哦。这么蓝这么大的桑叶,大得简直让人隋不自禁地发起呆宋!”寸暗自惊叹着。

“鄒不是什么望不到边的桑叶,亲爱的,那是天空。”

不用回头,寸也知道那是姐姐粟的声音,那声音像平常一样平和温婉,只是因为在吐丝的缘故,听起来稍稍有点儿含糊。

“姐姐,你看那天空上也有好多茧子呢。她们还飘来飘去!”

“傻寸,那可不是茧子,那是云。”

“云是什么?”

“云啊,嗯,我也说不清,总之是一些爱跑来跑去贪玩的小东西。寸,你可不要贪玩啊,你也不要东想西想,快点儿吃快点儿长……”

寸的姐姐粟现在已经蜕去四层皮了,她已经不怎么吃了,因为她开始吐丝结茧子了。这是每只蚕都必须经历的最严肃神圣的时刻。对于一只蚕来说,没有比结出细致洁白的茧子更能证明自己是一只好蚕一那也是她们唯一的嫁妆啊一而且只有经过蚕茧的包裹,她们才能成为蚕蛹,才能羽化,最终成为蚕蛾。一朵漂亮的会飞的花,那是上天对她们辛苦的最好的奖赏,她们可以带着属于自己的翅膀去飞行,还有俯冲。当然,属于她们飞翔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因为她们还要急着做妈妈呢。

“为什么?姐姐,想想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喜欢云,它们看上去很自在呢。”

“云有云的生活,蚕有蚕的活法。寸,我们蚕生来就是这样,我们吃我们长,没有时间停下来啊……停下来……就会想太多的事。我们只在结茧子的时候偶尔想想过去,不过也不能想太多,因为那样的话,吐的丝难免就会有点儿凌乱……”

“凌乱是什么意思,姐姐?”

寸的身边,已经有好多姐姐在结茧子了。她们轻轻吐出丝来,细致地将自己包裹,只有在这一刻,她们似乎才慢下来,而在此以前,她们总是在飞快地吃,飞快地长,飞快地向前赶路。而现在,她们要稍微停一下了,她们要为自己编织一件漂亮的衣服,一个美丽的壳,一个可以回忆的驿站,一座椭圆的半透明的房子。看啊,这被无数人赞美过的雪白的纱窗,将她们暂时地与世隔绝。不久以后,她们就会从这纱窗里出来,但这一次她们是飞出来的,所以无怨无悔。

这就是蚕祖祖辈辈的姿态。没有杂念和私欲,被认为是一只高尚的蚕所应该具有的境界。而一只高尚的、体面的、有尊严的蚕,她的丝怎么能够随便和凌乱呢?

“凌乱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弯弯曲曲,不整齐,没有规矩,不好看。”

粟一边小心翼翼地吐出丝,一边字斟句酌地回答寸。

姐姐粟从来都是一只讲究的蚕。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时候到了苛刻的地步。不过有一次例外。那一次粟偶然遇到了飞过这里的金龟子,他黑丝绒衣服上的泥不小心弄脏了粟的桑叶。可天知道一向整洁的粟,怎么就爱上了这个冒失的家伙,难道就因为他那玩世不恭的态度,以及那样一句可笑又结结巴巴的话吗?

“忧伤……蚕……食……掉……我的心。”

P6-8

序言

说到冰心奖,自然会想起韩素音来。她的名字和冰心奖是分不开的。

2012年12月6日,我曾在《文学报》发表了一篇怀念韩素音的散文。如今,将它放在这套丛书里作为代序,也是对冰心奖25周年的一份追忆。因为,韩素音是冰心奖的创立人之一。

群树绿叶尚未变色,突然雪花飘飞,树冠和草地披了一层白。雪水从树枝树叶滴洒下来,路面出现冰冻,寒气袭来,顿觉清冷。这时传来韩素音辞世的消息,心中怅然,仿佛身在梦中。

那样一位精力充沛、热情饱满的女作家,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们?

曾记得,创立冰心奖时,我们必须先申请注册,然后才能办理开户、刻公章等一系列的繁杂手续。这一切必须先有房子作为登记地址。当时商品房还没有流行,困境可以想象。韩素音决定把她的私人房产,隔断一间出来作为冰心奖办公用房,这令我十分感动。韩素音在北京原有过一处房产,是独院平房,“文革”中被侵占,“文革”后政府落实政策,补给她几间平房。这处房产坐落在西四一个胡同里,是一进三层的大院,中间的单独小院给了韩素音,几间平房相互通着。临院门的一间隔断开来作为冰心奖办公室,虽是平房,却有卫生设备,还分成里外间,这在当时确实难得。韩素音真诚地为我办了亲笔签字的手续。这件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冰心奖的创立解决了一项实际困难。

后来,我考虑韩素音本人并不在中国居住,将来处理这私人房产时,切割出来的这一间会对她造成不便,我就把这间房子退还了她。她惊奇地说:“你知道吗,多少人想着这房子?你已用着这房,怎么还退回来?”

我说:“房子的事,早晚你要处理,不想给你留下麻烦。”

韩素音是个慷慨热情的人。冰心奖创立初期,吴作人美术奖国际基金会成立,首届颁奖会在北京饭店举行,与会人坐成圓桌形。韩素音到场时活动已经开始,她就坐在后门旁我们这一桌,我忙让工作人员传话给吴作人老师的夫人肖淑芳老师,不一会儿,有人来请韩素音上主席台就坐。她推辞,我说:“你去坐主席台吧,否则肖老师还要亲自来请你。”她匆忙嘱咐我:“冰心奖颁奖会一定要摆一排排座位,千万不要摆单桌,大家精神不集中,会场难控制。”我回答知道了。所以冰心奖颁奖会会场从未摆过分桌座位,会议时间也不超过两小时。开始几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颁奖会,后来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举行,韩素音都亲自参加,而且每次都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初几届评出的获奖作品,她都看过,还问过获奖作者的情况。她为冰心奖获奖作品写的诸多题词,大部分我在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主编的《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序言里提过了,这里不再重达。  韩素音最后一次来北京,我们一起去医院看望冰心。回来她对我说:“冰心是令人羡慕的,近百岁的人,心情平静地躺在医院里安度晚年。有事作家协会派人来解决,家属来看望,作家协会会派车。外国的作家进入老年,哪有什么机构管你?”

我说:“你可以久住中国呀。”

她说:“我的故乡是中国,但我要永久居住在中国,还是需要许多手续的。”

因为这不是我能发表意见的事,便闭口不再谈论。

曾记得,在北大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奖颁奖会,季羡林老师主持会议,并领导此项工作,所以用车、场地安排等诸项都顺利。颁奖会人数不多,却庄重热烈、轻松愉快,会后在餐厅推出茶几高的大蛋糕,气氛被推向高潮。韩素音说:“他们的做法你可以参考。”

我注意到此项活动中获奖证书是盖方形人名章,这对获奖者或许更具纪念意义。于是会后我请韩素音、冰心二人为冰心

曾记得,冰心奖创立初期,为了答谢燕山石化企业捐赠资金,雷洁琼老师和韩素音亲自出面去远郊厂区访问,并参观厂办小学和幼儿园,慰问教师和孩子们。石化企业的领导海燕同志全程陪伴我们,我准备了玩具、图书,还有一把二尺多长的素面折扇代替签名簿。韩素音兴致勃勃地和海燕同志交谈。海燕同志的父亲也是燕京大学的校友,这使两位老人倍感亲切,欢声笑语不断。韩素音和雷老师从一大清早出发直到傍晚才回,我几乎是筋疲力尽地勉强支撑下来,真难为两位高龄老人了。

韩素音为中国的公益事业东奔西跑,花费了多少心血!“中外科学基金奖”“彩虹奖”“中印友谊文学奖”……凝聚了她对中国的一片真情。怎不令人敬佩!

韩素音晚年是寂寞的,独自一人寡居在瑞士,年节的日子里甚是凄凉。通电话时她反复问:“记得我的地址吗?没有改变。你那儿是白天的时候,这儿是夜里,我在睡觉。这里的白天,北京是夜间,你要睡觉。打电话不方便,你写信!”

可我写了中文信,又有谁读给她听呢……

朗朗笑声犹在记忆中回荡,如今她已是隔世的人了。但愿在另一个世界里,她能和冰心、雷洁琼诸多老朋友快乐地相会。

瑞士洛桑的那串电话号码,不再传送韩素音的声音了,只留在电话簿里,标示着她曾经的岁月。

37.MontoieLausannel00>SwitzerLand这个地址,不会再接收她的信函,但会留在历史里:著名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曾在这里度过她的后半生,她的许多作品,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韩素音曾为冰心奖写过不少题词,她对冰心奖获奖作者怀有真诚的期待,这里录下几句她写给小读者的话:

小朋友们

你们是我们的明天

我们是你们的昨天

但我们的工作并没有终结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创造

一个更美丽的中国

一个更文明的世界

冰心奖创立25周年了,一辈又一辈获奖作者涌现出来。未来,获奖作者的名单还会越来越长。期望作家们的作品在小读者心中扎根。

冰心奖,一个美丽的童话梦。

众多出自爱心的手牵在一起,使这童话梦变成了现实。

儿童文学事业,是需要集体培育的事业。

后记

我对童话有一种奇特的情感,说不清楚那是为什么。如果一定要说,我想那是孤独,无法抗拒的巨大而温暖的孤独。

我是奶奶带大的孩子,她一辈子都在缝缝补补,我们姊妹很多衣服都是奶奶亲手缝制的。她曾经为我们做过一件斗篷,柔软宽大,是用无数碎旧的布料细心拼接起来,可因为它太旧,很长时间里我和妹妹都羞于提起它。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沉浸在奶奶的那些民间故事里。那些陶罐和瓷瓶中的小人飞在我童年的午后,发出嗡嗡的声音,像土豆里突然冒出的芽儿,既神奇又实在。我从来不认为童话是奢侈和遥远的,它从来就在我们身边,它就是奶奶大拇指上的长指甲——是世界上万能的刨子和刀。也是酱紫色的城墙和盾牌。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到过这种口头民间文学的力量,它们的影响和想象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童年学会书写的历史,它们潜藏在我们的骨骼和血液里,如此丰厚却又如此清淡,就像我们小时候喝的那些米汤。

有一段时间,我老是盯着悬挂在屋子中间的碗柜出神——那是奶奶想出的办法,用竹子做的简易的四层碗架,放隔夜的菜饭,这样通风而且还能避免老鼠。我总在想,有怎样聪明的老鼠才能用它机灵的爪子抓住那些竹架子不掉下来啊。我当然看到过那只老鼠的下场,它真是太聪明了,它有世界上最灵活的爪子和尾巴,可是还是让人堵住了洞口。我甚至看到过通红的老鼠儿子从洞口滚出来,它们逃窜的惊慌模样让我很长时间都觉得,它们和我们家桌子上的老式钟有什么阴谋,因为它们总是不合时宜地报告错误的钟点,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那只老式钟的背后有一张铅笔画的画,据说那是奶奶的妈妈,一个善良清瘦的女人,她的眼睛一直望着这个世界,慈悲而安详。小的时候,我总以为人死了,也就自动地走到那些铅笔画里。

我的童年期是漫长的。我是安静孤独的孩子,似乎缺少真正意义的玩伴——在那些大型的对抗性游戏中,我总是最先败下阵来,这让我敏感而郁郁寡欢。成年后,我将这种对伙伴以及未知世界的期盼和焦虑写进了童话:那些哑巴的瓶子、袜子姐妹以及在羊群里长大的孤独的小狼,它们的忧伤是那么相似,有着我童年和少女时代轻微而幽闭的自恋色泽。直到有一天,寸出现了。

寸出现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六岁男孩的母亲,坐在我们学校的车上,去一个叫奉贤的小镇上课。校车经过郊外的高速公路时,我常常坐在窗边看两边经过的树和农田。而那一天,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春天的桑叶在近处哗哗作响,女孩寸就在那些树上,她在那里微笑着,像我小时候那么羞怯和倔强。我怦然心动。我感到有一种东西正让我和童年那个孤独的女孩奔跑在一起——那些高速公路边的树,仿佛每一棵都是划着的火柴,让我看到逝去的奶奶,看到她亲手缝制的、美好温暖的旧斗篷,看到那些陶罐小人发出的光和旋律,这旋律就浮在空气之中,宁馨而谦卑,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言:“一支旋律被创造出来,为的是作为对位跟随另一个十分古老、其来源几乎无人知晓的旋律……”

《山海经》就是那“十分古老的旋律”,虽然那里只有短短的一行:“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那是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过的马头娘娘的传说。它们是寸的民间土壤,是寸的真正源头,以及寸在尘世的光阴。寸或许就是很久以前或很久以后的你和我,或许就是千万个寻找远方的孩子中的一个,她那轻盈的羽化蕴含了无数的凶险、曲折以及成长的坚定与浪漫。所以这旋律一定是开放的,也一定蕴含着中国式的圆满——无论我们生命中亲历过怎样的山水,平淡或奇崛,都是真欢喜。

童话的初稿我用了一周时间,在青浦的上海作协基地。那是三月的下旬,窗外是大片的油菜花田,阳光一直照在朝向路口的窗棂,那里有偶尔经过的车和人声。不远处就是小湖,我每天傍晚都去那里散步,所有人都说那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鱼塘,可我一直将它看成真正的湖,我静静地走在它的边上,内心充满了安宁的仪式感。每当下午的夕阳为它镀满一圈金边,我的内心更是有一种难以言诉的幻觉,我觉得我的童话和人物们就在湖边熟睡,呼吸均匀……这也如同我童话的叙述方式,是开放和自由的,这种不断被打断的、跳进跳出的方式。与其说是一种修辞和叙述方式,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流露和写真,它或许和传统的童话写法不太一样,但它是地道的童话的一部分。我只能说是冥冥中寸选择了我,让我作为故事的目睹者、记录者,倾听、参与、享受,而后安静地抽身而去。我多么渴望能在这美妙的文字中,真正地获得与建立一种和故事之间长久的、深入的、秘密的联系,就像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里发现的那样:“……那些伟大的说书人充满喜悅地讲着古代的故事,喜悅中同时蕴含着内在的分量。每当他们转向观众,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们,而是为了和他们分享那个神圣的文本的质地。”

愿童话与讲述的力量永恒。

书评(媒体评论)

冰心奖创立25周年了,一辈又一辈获奖作者涌现出来。未来,获奖作者的名单还会越来越长,期望作家们的作品在小读者心中扎根。

冰心奖,一个美丽的童话梦。

众多出自爱心的手牵在一起,使这童话梦变成了现实。

儿童文学事业,是需要集体培育的事业。

葛翠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