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再见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半个月后,曹勇一路拾荒,走回了家乡东海城。这个海滨小城没什么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一成不变,最高的楼还是青云山下的政府大楼,最宽的路还是马街。曹勇以一副衣衫褴褛的落魄模样走在马街上,谁也认不得他。街上每天来来往往的乞讨者也不少,突然多出这么一个,似乎没引起街上人更多的注意。曹勇也希望这样。他可不想大张旗鼓,他觉得失踪五年已经是够丢人的事情了,如今再以这样的形象示人,更没了脸面。还是先回家吧。曹勇当然记得家在哪里——马街末端往北一条名叫旧厝的巷子里,31号房屋,便是他的家。他记得清清楚楚,瞬间随之回到眼前的,便是与妻儿在一起时的种种温馨场面了。作为一个行海人,曹勇本来就不是那种能常年在家的男人,对于和睦的场景便总是能刻骨铭心。而眼下,似乎也可以算是一次久别后的返回。如果能这样的话,曹勇会轻松不少,尽管时间有点长,但可以肯定的是,妻儿一定在家里等着。现在的问题是,曹勇拿不准家里还是不是他以前每次回家看到的那个场景,它是否悄然发生了变化,或者正在变化,而曹勇的突然归来,反倒成了那变化的破坏者,或者阻碍者了。这么一想,曹勇成了一个不速之客,成了一个闯入者。情况会不会这么糟糕?曹勇都难以把握,他竟然感觉不忍心,或者至少不应该如此鲁莽地闯入,再看看吧,即使是一个不速之客,似乎也应该礼貌一些——这是怎么啦?那可是自己的家,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他行海十年,本以为生活就应该按着他的意愿继续往好的方向行进的,没想到的是,路突然拐了弯,他凭空便在妻儿的生活里消失了五年。在妻子想来,他肯定是死了的,因为那艘船上的几十名渔工,都被大浪卷入了海底。是的,他已经死了,一个死了的人,还能不能奢望活着的人为他坚守原貌呢?曹勇放慢了脚步,他甚至在路边蹲了下来。他要想一想,该不该立马去敲响那扇熟悉的门。

一直到了夜里,东海城的夜晚和中国所有县城一样,显露出了浮躁的喧闹。马街上人车来往频繁,街道由于被两边的大排档占去了位置,显得很窄,时不时要塞上一时半刻。海鲜粥的美味裹着夏夜燥热的下水道味道一起涌进曹勇的鼻腔。他饿了。他该有多久没吃一顿好饭了,更谈不上海鲜,在船上虽说吃的也是海鲜,却是一些杂碎鱼,煮熟了,浇上半两豉油就吃了,被当猪狗一样对待。此刻曹勇却没有吃的胃口,他像是这个县城的潜入者,害怕遇到认识的人。他潜行在黑夜里,慢慢靠近自己的家——或者说曾经的家。他选了个巷子拐角处,像个真正的流浪汉那样猫在墙角。他躲在暗处,看着自家门口,有一滩光照出来,被门拉扯成菱形。曹勇猫了好几个钟头,他盯着门口的灯光,看样子倒像是小时候看露天电影,却不能在光影里看见任何的画面和人物。是的,第一天晚上,除了几声若隐若现的人声,一直到有人出来咔叽一声关了大门,把那滩光给收了进去……曹勇都没看到任何人影。他怀疑是不是盯错了家门。好几次,他都险些冲动,跳上去敲门,或者像个主人那样掏出钥匙去开——他本来就是主人。他不敢。仿佛有谜团等着他去开启,他不愿意看到真相狰狞的面目。

P9-11

后记

我时常会忘掉小说里人物的名字,感觉就像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些过路人,蓦一回头想,也是只记模样忘了姓名。然而我对每一篇小说的由来却记忆犹新,写过的小说也不算少,所以说记忆力这东西也挺诡异。

去年中秋,一家人在公园里赏月,人很多,月很圆,气氛很好——我们一家在那个公园至少度过了五个中秋节,每一年的境况和心情都不一样,去年更是复杂。按惯例,我得打个电话回家,跟妈妈说,和往年一年,我们还在海滨公园赏月。妈妈的心情明显很低落。我问怎么啦?妈妈沉了一会才说,隔壁某某死了,心肌梗死,就一天的事,早上不舒服,送去医院,晚上尸体就从县城拉回来了,可惜啊,才五十二岁……

这就是小说《纵身》的由来。小说里那位死去的“父亲”,我在他身上所倾注的笔墨便是对死者的缅怀和敬重。我缺乏凭空虚构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我的弱项。我的小说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或者类似于原型的影像。《纵身》如是,《云南,云南》如是,《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皮小姐》亦如是,而《鸟儿走在回巢的路上》《他们都说我有一把大马刀》,前者来自新闻原型,后者来自街上某个亲眼看见的场景。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小说家有其超人的敏感。

小说要解决的,或者说小说里的人物要解决的,无非也就是“来路”和“去向”(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解决)。来路不正,去向不明,都是很尴尬的事情。《纵身》是追溯来路的小说,当初晨循着来路捋清并谅解这一家子的卑微时,他就放下了,与其在想象中虚设父亲纵身一跃,不如说是他从自身的魔窟里纵身逃脱了;至于《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单从题目看,就预示了它是个寻找去向的小说,当乞者说“没有人会在那找到你”时,去向就已经很明朗了。我无意在小说中宣扬玄妙的哲学,就算《皮小姐》这样“玄乎”的小说,我也是缺乏主观意图的,仿佛小说有自身成长的生命力,有时作为作者真的是无能为力。这里的无能为力并非技术上的,而是精神上某种类似毒品依赖的顺从。这么一说,仿佛小说真正的书写者并非“我”这么一个人,而是我身体里那个虚拟的操纵者。小说家的肉体都是精神之傀儡。

有时候我蛮想打通一些东西,具体是什么,也说不太清楚。我们所追求的通透感,当然是比较高的境界,通透之前,总得先打通。比如精神与物质的打通,自身经验与世界共性的打通,具体到题材之间的打通,场景之间的打通,甚至是表现手法的打通……好的作品里,我们是看不到清楚的题材之别、场景之分、手法之异的,库切的《耻》,我们能说它是城市小说还是乡土小说吗?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呢?拘于我们有限的视野和认知,总是太善于分门别类,按部就班,既禁锢了自己也禁锢了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当我们站在一个更高处,宏观地看待这个世间人事时,一切自然就通透了。在我的这个集子里,读者们大概能看出我在这方面的努力。

“锐·小说”系列已经是第三辑了,有幸入选,感觉写作这个事总有出乎意料的惊喜,这惊喜来自写作本身,也来自外界的鼓励和爱护。我每出一本集子,都有一种把儿女都稳妥安顿的快感,心里十分舒畅。这几年,我出了两个作品集,一个湖村系列,一个城市系列,都是短篇集子。它们固然完成了一些我的文学愿望,事后回想,还是有不少遗憾,至少我可以把它们做得更好。于是如同写作,总是把美好的愿望寄托给下一个。这是一次接近完美的结集,入选的六个小说都是我近期比较满意的作品,它们在书写题材的边界和艺术手法的表现上都触碰到了我所能到达的可能。

作为一个路子传统的写作者,这些年来我得到不少刊物和出版社的帮助,具体是一个个尽职尽心的编辑。想想都很美好,我在这里郑重道一声感谢!

陈再见

2016年11月6日

目录

鸟儿走在回巢的路上

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

云南,云南

纵身

皮小姐

他们都说我有一把大马刀

后记

内容推荐

《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收入深圳青年作家陈再见的《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鸟儿走在回巢的路上》《皮小姐》等六个中短篇小说。在此集中,作家书写他所熟悉的中国南方乡村社会,充满海蛎子气息的人情世俗,也写他观察到的城乡巨变,转型社会面临的现实和矛盾。他是隐藏在小说背后的社会观察者,是乡野顽童,是回不了县城的中年人,也是游历南北的占卜师……他将乡村、城镇、城市三种生活场景打通,温和执着地表达他的所历所见所思。

编辑推荐

陈再见与旧海棠、阿微木依萝一样,属民间自学成才的写作佼佼者,在广东省比较突出,在全国活跃的青年创作队伍中也出类拔萃,正是因为从底层乡村到工厂到大城市的这种身份发转换,他的写作有生活有经验。

陈再见的故事很好再现了珠三角乡村的各个人生场景,如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细述着他的家族史,也是南中国人生存的历史,体现的是80后一代人眼中的中国社会一隅,《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是他较优秀作品的集结。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