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勒尔伏荒原上的鞋匠》收录阿历克西斯·基维芬兰文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用芬兰语创作的本土作家,有如寒夜中的烈焰,破晓时的晨曦,燃烧着自己,为芬兰文学带来光、热与希望的阿历克西斯·基维的两个剧本:一个是有着“芬兰版《哈姆莱特》”美誉的《库勒尔伏》,一个是《草原上的鞋匠》。本书跨越时空,带领读者穿越到19世纪末,去剧场看两出拷问灵魂的史诗剧。
| 书名 | 库勒尔伏荒原上的鞋匠/芬兰文学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芬)阿历克西斯·基维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库勒尔伏荒原上的鞋匠》收录阿历克西斯·基维芬兰文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用芬兰语创作的本土作家,有如寒夜中的烈焰,破晓时的晨曦,燃烧着自己,为芬兰文学带来光、热与希望的阿历克西斯·基维的两个剧本:一个是有着“芬兰版《哈姆莱特》”美誉的《库勒尔伏》,一个是《草原上的鞋匠》。本书跨越时空,带领读者穿越到19世纪末,去剧场看两出拷问灵魂的史诗剧。 内容推荐 《库勒尔伏荒原上的鞋匠》收录芬兰作家阿历克西斯·基维的两部剧本:《库勒尔伏》和《草原上的鞋匠》。 其中,《库勒尔伏》是基维的第一部作品。该剧取决于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极具爱国主义精神。由于库勒尔伏父亲家族间的仇恨,兄弟残杀,库勒尔伏成为叔叔的奴隶,从小背负着复仇的十字架。后来他又被卖给铁匠伊尔马利宁做牧童。期间,库勒尔伏常常受女主人虐待。为了反抗,他不仅毁掉主人家的牛群,更是杀死了狠毒的女主人。在此期间,他与他的妹妹相爱。当他得知后,悲痛欲绝。最终他拿起复仇的宝剑,杀死了叔叔,毁掉了他的庄园,自己自刎而死。该剧本可谓芬兰版《哈姆雷特》。令人窒息的命运压迫,无法逃避的灵魂拷问,充盈胸间的愤怒、羞耻与绝望。 《草原上的鞋匠》是芬兰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讽刺戏剧。鞋匠图比亚斯和妻子玛尔塔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养女。大儿子是纯真、有点死心眼的埃斯科,二儿子是好吃懒做、不成器的依法利;养女是美丽善良的雅娜。此剧一开始就围绕图比亚斯家叔叔财产遗嘱展开了一场结婚竞赛。遗嘱规定:埃斯科和雅娜谁先结婚谁就可以继承500克朗遗产。图比亚斯夫妇希望雅娜能够和埃斯科结婚,这样一举两得。然而,雅娜爱上了木匠克里斯多。为了让埃克斯先结婚,图比亚斯夫妇一方面阻挠雅娜和克里斯多的婚事,另一方面催促埃斯科与加利的养女柯丽达结婚。然而,所谓的“婚事”仅仅是加利和柯丽达开的一个玩笑而已。当埃斯科去加利家迎亲时,迎接他的确是柯丽达与木鞋匠的婚礼,埃斯科羞愤之极。期间,埃斯科的弟弟依法利欺骗了家人,在海门林纳市花光了家人让他买东西的钱,雅娜的父亲——水手尼科欺骗了依法利,假扮成盗贼,随依法利回到自己的故乡……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图比亚斯夫妇回心转意;埃斯科得到了一半遗产;雅娜不仅找到了亲生父亲,更与克里斯多有情人终成眷属;依法利浪子回头……剧中,基维通过语言、内心活动细致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如纯真善良、憨厚老实,但自尊心太强的埃斯科。在创作手法上,基维巧妙地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语言生动有趣,尤其是大量的口语的使用,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该剧150年来在芬兰舞台上是常盛不衰,先后有三次拍摄成电影,并被译成俄、英、法、德、瑞典、西班牙、匈牙利等多种文字。在我国,这是第一次从芬兰原文直接翻译成中文。 目录 《库勒尔伏》 《草原上的鞋匠》 试读章节 (台右是乌托的房屋,台后是自然景色,乌托和基利从台左上) 乌托 看来一切都很顺利。不过,你是否知道库勒尔伏的情况?我想知道这家伙现在在哪里。 基利 他在砍树。 乌托 现在我记起来了,今天早晨,为了考验他,我叫他去砍树的。他斧头用得怎么样? 基利 像着了魔似的。我从远处偷偷地看他在松树林里砍树。 乌托 松树林里?我是叫他到山脚下去干活的,不是去砍松树。 基利 他在那片最好的松树林里高举斧头乱闯,把松树砍得东倒西歪,破碎的树片像烧得红彤彤的铁块,冒出来的火星那样四处飞扬。当他看到高大的松树轰然一声倒地时,他显得十分高兴。——可是,他突然停住了,把斧头砍在树桩上,吹了一阵子口哨,然后开始破口大骂——他骂人,骂天,骂地。 当他终于安静下来后,他就一声不吭地坐着,眼睛盯着地面。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离开了他。 乌托 原来他是这样干活的,不管干什么,他总是破坏。他怒火满腔,怒气像湍急的流水,在他心中不停地翻腾。他不是人,而是披着人的外衣的魔鬼。——赶快去他那里,一定要制止他,绝不能让他继续乱砍滥伐啦。 基利 我马上就去,跟他闹着玩儿是不行的。(下。乌托妻进屋) 乌托妻 还是那张阴沉沉的脸,是不是我们要分离了?算了吧!我是不会走的。 乌托 你这个老太婆,如果你知道我的面孔为什么如此忧郁,你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乌托妻 难道你不想让我知道吗? 乌托 我思考了一下昨晚的梦,但它总是挥之不去,你信不信? 乌托妻 你梦见什么了? 乌托 我梦见我们举行了华丽的婚礼,厅堂里响起了悦耳的竖琴声,库勒尔伏在庭院里还点起了欢乐的篝火。 乌托妻 一切都很好,没有任何问题。 乌托 等我说完。——很多宾客来祝贺我们,在客人中间我盼望能见到我哥哥盖勒尔伏和他的妻子,但我终于想起来了,在人群中我是再也找不到他们的,因为几年前我已把他们送上了不归路。 乌托妻 这是他们咎由自取。让你哥哥和你嫂子甜甜蜜蜜地安息吧!只要他们还活着,我们就得不到安宁。自从死神卡尔玛把他们的嘴堵住以后,我们就一直生活得无忧无虑。 乌托 手足相残,殃及双方,哪一方都得不到安宁。我一想起当年的情景和双方你死我活的争吵,我真希望事情会是另一种结局。——不过,先听我说完。当我想起我们亲族之间的命运时,我的欢乐就全部消失了。我从窗户向外看,远望天边,强烈的暴风雨好像即将来临,乌云从东方升起,天色越来越昏暗。我预感到危险即将来临,我们上空很快也出现了可怕的景象。——突然,我们的厅堂着火了,火苗无孔不入,使得我们走投无路,这是库勒尔伏干的。我们大喊救命,而他却放声大笑,结果火势越烧越旺,使我们全都陷入火网之中。盖勒尔伏和他的妻子也从地狱赶到这里,他们像老鹰那样在烈火中穿梭,他们一直飞到火焰把他们翅膀烧焦并把他们吞噬为止,库勒尔伏最终也是被火焰吞没的。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我们各自在天地之间旋转。现在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来自东方的云层正向我们接近,带头的是一股狂风,它好像把我们从悬崖一直吹到万丈深渊,接着我就苏醒了。——这就是我的梦。每当我想起库勒尔伏时,我会忘记这个梦吗?这预示着他将把我们送上死路,不是吗? 乌托妻 库勒尔伏在梦中杀了你,因此你要杀了他,这个梦境可以这样来解释。让他等着你把他杀死吧,他的生死不是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吗? P1-3 序言 芬兰文学应该包括两部分:芬兰语文学和瑞典语文学。芬兰语文学起源于17世纪的民间诗歌,19世纪中期经埃里亚斯·伦洛特收集整理出版了举世闻名的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整个19世纪是芬兰社会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芬兰语文学真正兴旺发展的重要时期。第一位用芬兰语写作的芬兰作家就是阿历克西斯·基维(1834—1872)。基维时期,现代芬兰书面语言正在形成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基维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可以明确地指出,基维是芬兰文学的奠基人。芬兰后来的文学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启发,汲取了力量。 阿历克西斯·基维(Aleksis KiVi),原名Alexis stenvall,1834年出生于努米耶尔维村(Nummijarvi)一个穷苦的裁缝家庭,一生坎坷,贫病交迫,最后患精神病死去。他23岁才上大学,在大学里他结识了当时文化界的许多名人。斯奈尔曼、伦洛特都曾资助过他,雪格纳库斯也曾做过他的保护人。索奥尼奥曾资助过他两年的学费。从1863年起,他一直住在瑞典他的资助人卡-伦奎维斯特小姐那里,并受她的监护。1870年他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第二年被送进精神病院。1872年他被送回芬兰他哥哥居住的地方图苏拉(Tuusula)时,病情已不可救治了。那年冬天他结束了年轻的一生,他去世时才38岁。 基维真正创作的时间并不长。从1864年至1871年,他既受疾病的折磨,又遇到经济的困难。但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奇迹般地写下了12个剧本、大量的诗歌和不朽的巨著小说《七兄弟》。基维从切身经历中撷取题材进行创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库勒尔伏》(1859,1860)是基维的第一部剧作。该剧取材于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芬兰文学史上第一部悲剧。主人公库勒尔伏由于他父亲家族间的仇恨——兄弟残杀,从小就成为了他叔叔的奴隶。后来他又被卖给铁匠伊尔马利宁,成了他家的牧童,经常受到女主人的鞭笞。由于女主人在他的面包里放石头,他记恨在心,起心报复。他不仅毁掉了主人家的牛群,更杀死了女主人。故事中还有库勒尔伏在不知情的请况下与自己的妹妹相爱。最后他报仇雪恨,杀死了他叔叔,烧毁了他的庄园,自己也自刎而死。基维写这个悲剧的手法是从莎士比亚那里借鉴而来的,中间加了一些喜剧性的插科。 之后,基维又创作了《订婚》(1866年)和《莱奥与丽娜》(1867)。前者虽是一部独幕剧,篇幅不长,却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后者巧妙地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人物自身的感知、回忆、想象和内心独白讲述了一个跨越身份与年龄的爱情故事。 阿历克西斯·基维的剧作是芬兰戏剧的基础。他不仅擅长悲剧,也擅长喜剧。基维在这三部作品中已初步形成他的创作风格与语言特点。《库勒尔伏》是基维25岁在赫尔辛基大学学习时创作的,《订婚》和《莱奥和丽娜》是基维30岁刚出头时写的,当时他已经在酝酿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七兄弟》,该作品被认为是芬兰现实主义的先驱作品。 在翻译基维作品的过程中,译者得到了芬兰专家gisto Koivisto和Pirkko Luoma的大力帮助。另外,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和芬兰FiLl(Finnish Literature Exchange)的帮助。谨此向他们一并致谢。 余志远 2015年5月于北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