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川著的《学校德育的异化与回归》是对近年来德育问题的检视和追问:德育为什么缺乏实效?德育的本体使命是什么?德育与反德育行为的区别在哪里?他认为,就当前的学校德育而言,根本问题在于它偏离了德育的本真价值,其实施的出发点和具体措施存在着不道德和反道德状况,现在必须改弦易辙回归本位,认真思考什么是道德的教育,怎样做才是道德的。这部著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接地气”,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书中从典型案例切入,不仅从理论上对问题作深入剖析,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而且提出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堂优质课的背后——论主题班会中的“一致”与“冲突”
孔融让梨我不让——论道德目的中的“利己”与“利他”
“警察”抓“坏人”——论德育制度中的“良法”与“恶法”
班级包干区——论德育内容中的“私德”与“公德”
谁在鼓励学生作假——谈道德途径中的“学得”与“习得”
高考迟到被拒入场——论德育管理中的“规则”与“人情”
一次两难的抉择——论道德方法中的“灌输”与“对话”
拒绝换铺——论价值排序中的“道德”与“公正”
我不愿帮竞争对手——论道德层次中的“不道德”与“非道德”
一起班级失窃事件的处理智慧——论德育的“教育”与“事务”立场
犯错误做好事——论德育制度的“有为”与“无为”
数学课上的小五角星——论学科德育中的“分离”与“融合”
道德券——论道德评价中的“动机”与“行为”
我的善良与他人无关——论道德理由中的“理性”与“情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