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津抗战闻见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现天津人民浴血抗战的英勇历史,市政协文史委精选历年出版的选辑、专辑中的抗战“三亲”史料,汇编成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编著的这本《天津抗战闻见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间跨度从1931年至1945年,内容涉及日军在天津施行的暴行,党领导天津人民进行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天津抗战时期重要事件,日伪时期的统治等内容,均为作者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书稿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内容推荐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忘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与国耻,再现天津人民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与牺牲的场景,缅怀抗战中作出贡献的英烈和先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编辑了这本《天津抗战闻见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目录

天津便衣队暴动事件真相/姚东藩

回忆天津事变/孙铭九

天津便衣队暴乱事件亲历记/刘家鸾

天津事变记事/卞白眉

日军攻占天津记事/潘纳禄撰张桂敏译

天津日本宪兵队琐闻/张玉璞

天津沦陷后的汉奸组织——伪治安维持会/王仕任

为日本侵华服务的天津横滨正金银行/魏伯刚

日军包庇下制造毒品的内幕/王龙

名征税实放毒/孙慎言

天津沦陷生活琐忆/张澜生

沦陷生活见闻录/阿凤

魔窟罹难余生记/姚士馨

惨痛的回忆/喻传鉴

铁蹄下的鬻艺生活/马三立

成兴顺灰煤栈遭难记/师源璋

日军统治下的军粮城机米厂/于克敏

魔窟——劳工集中营/陈再生

被逼参加“勤劳奉仕”的回忆/张国贤

中条山战役后的天津俘虏收容所/马友欣

我在日本宪兵队里的囚徒生活/林鸿赍

杨柳青沦陷后见闻/张荣山

日军在崔黄口、西场村的暴行/王树良

记静海县五美城惨案/徐景文

1935年至抗战爆发前后党领导下的天津学生救国运动/李启华

参加天津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回忆/王绶昌

回忆“一二·九”天津学生运动片段/于瑞英

回忆“一二·九”天津学生运动/朱光

回忆“一二·九”运动中天津妇女救亡工作/陈 晶 安琳

回忆女同学会抗日救亡活动/黄哲

回忆抗战前深人农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徐达本

吉鸿昌将军的生平事迹/傅二虞

七七事变后天津战役纪实/刘景岳

天津沦陷前最后一刻我撤出的经过/赵继增

抗战初期党在天津的抗日活动片断/李启华

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的一些历史情况/张致祥

回忆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李运昌

冀东抗日大暴动始末/李越之

北上先锋部队首次挺进武清纪实/杨 平

天津北部解放区的建立和发展概况/娄平

抗战后天津“民先”坚持战斗在敌占区/岳 亭

抗战初期天津地下出版的抗日报刊/乔多福

天津沦陷后秘密出版的《纪事报》/史馥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通俗剧团/黄沙

抗战期间的天津南开中学/张国贤

天津沦陷后我在教育界的抗日活动/张卓然

日特暗杀教育家赵天麟真相,赵智铨

天津英租界的两个抗日据点/卞僧慧

记天津“工字团”的抗日活动/张秀岩

忆沦陷时期天津电话局“抗交”事件/吴云心

抗战期间天津的抗日杀奸团/张世一

抗日锄奸记/祝宗梁

天津抗日回民支队/房玉岭

转战津南/刘晋峰

日军投降之日见闻/刘鸿涛

附录

天津日租界概况/孙立民辛公显

天津日租界内幕/刘霁岚马惠卿 胡君素

日本在天津营造侵华基地实录/杨大辛

天津市抗日战争时期人El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

天津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课题组

后记

试读章节

天津便衣队暴动事件真相

姚东藩

一、日本驻屯军制造暴动的原因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沈阳、长春和吉林。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于9月末转移到锦州办公。军事由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主持,省政由兵工厂督办米春霖代理(当时臧式毅被日寇拘禁)。警务处长黄显声在锦州收容并整编警察和公安队,作抗日部署。驻在洮南、通辽等地的东北军,也集结到锦州附近,与当地驻军维持辽西一带地方秩序。

日寇为了占领我关外的全部领土,清除东北残余的军政力量,于1931年10月8日派飞机轰炸锦州;同时令汉奸凌印清以“东北自卫军”总司令名义,招收辽西股匪,在后方进行骚扰。未几,凌为伪第一师师长项青山等捕获,连同日人顾问就地枪决。10月中旬,日寇又派汉奸张海鹏率部沿洮昂路北进,以树立所谓黑龙江新政权,遭到马占山先遣部队阻击,掀起有名的嫩江桥抗战。11月初,日寇又唆使张学成代凌印清而起,在黑山县高山子倡乱。黄显声派公安骑兵总队进剿,一战即将张击毙。但日寇的野心未死,仍积极进行军事部署,以其第八师团为主力,并从国内增调后续部队,企图向辽西大举进犯。

这时驻在关内的东北军将领王以哲、缪澄流、刘多荃、戴联玺等发出联名通电,向蒋介石请缨,出关收复失地。各部队官兵同仇敌忾,都表示要打回老家去。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椎浩平,为策应其关东军进攻辽西,牵制驻华北的东北军出关,乃在天津收买汉奸,组织便衣队制造暴乱。

当时天津市内的我方武装力量是比较薄弱的。1930年秋,东北军人关后,以第二军(军长王树常,兼河北省主席)的司令部驻天津市内。该军所属部队中,步兵第八旅丁喜春部驻马厂;步兵第十旅刘翼飞部驻廊坊(后刘任察哈尔主席,该旅调到张家口);步兵独立第十五旅姚东藩部驻天津市内;骑兵第一旅郭希鹏部驻大名。1931年夏,石友三变乱后,又以归万福麟所属的第二十九旅王永盛部驻天津县韩柳墅、杨柳青间;归于学忠指挥的炮兵第十四旅王和华部驻静海县城。后来由于日本驻屯军司令部根据《辛丑条约》,向王树常提出天津市内中国不能驻军问题,同时也由于天津迤东海下地方不靖,独立第十五旅的主力移驻塘沽、大沽、军粮城间,仅留步兵一营改着警察服装驻天津市内河北曹家花园。日军组织便衣队发动暴乱的时候,我方在天津市内的军队,仅有军卫队营刘德裕部、独立第十五旅第六四四团之第一营丁喜刚部。此外,在市内的武装力量,则为天津市公安局的保安队,由局长兼代理市长张学铭及总队长王一民所领导的两三千人。

我率领独立第十五旅驻塘沽、大沽、军粮城间。事前迭据驻塘沽的六四三团鲍钟林团长报告:月来大沽口外日军军舰不时出没,进入11月,突然增到三四艘之多;其海军舰艇经常运载兵员物资,在塘沽日本兵营登陆卸货;运抵塘沽的兵员约有一个大队(500人);商船开往天津也很频繁。经我转报北平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和东北第二军部。奉到指示:饬属严加戒备,密切注视日军活动,并由军部派参谋来塘沽车站协同鲍团进行密查。

天津原有九国租界,其中俄、德、奥、比四国租界已经先后收回,尚存在英、法、意、日、美(后并人英租界)国租界,因受《辛丑条约》束缚,华洋关系仍极复杂。除天津市外,日本帝国主义在山海关、秦皇岛、滦州、塘沽等处均有驻兵,随意调动,不时增加,并运输武器。这就给防卫上增加一定的困难。

又由于《辛丑条约》关系,从清末杨以德掌天津警权时起,天津治安问题唯赖警察队负全面责任。杨以德利用帮徒,一手培养出维护他的一支颐指气使的保安队(当时名称已不记得),为数两千余人。他们的作风是非常腐败的。后来天津设市,警察(厅)局长几经更替。至张学铭任内,力加整顿,总队长王一民,总队副、大队长如贾国辅、解如川、李昆、孙鸣九等,多系日本士官学校或东北讲武堂出身,朝气蓬勃,同时军械装备也比较优良。被裁下来的官兵,概系土著,对市内情形最为熟悉。他们由于失业,心怀不满,其中少数桀骜不驯之徒就成为日军和汉奸们拉拢的对象。P1-3

后记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忘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与国耻,再现天津人民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与牺牲的场景,缅怀抗战中做出贡献的英烈和先贤,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编辑了这本《天津抗战闻见录》。

本书所收录的55篇文章,多选自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历年公开出版的选辑、专辑,是反映天津抗战“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也是天津人民抗日斗争的真实历史记录,既饱含当事人对那段历史的生动回忆,又集中体现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鲜明特色。为了保持史料原貌,文章收人本书时未再做修改。

本书的编排包括日军侵略罪行和天津人民抗日斗争两个方面,分别按照时间顺序,从1931年至1945年进行编辑。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关于天津日租界和天津抗战时期损失的有关文章4篇作为附录,以便更全面地反映天津抗日斗争的历史。

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荣华主持全书的编辑工作。在本书编辑过程中,先后得到周根会、万新平、王以鸿、刘润忠、郭凤岐、苏长伟、罗澍伟、张利民、方兆麟、于学蕴等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编者

2015年7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