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研究三十年
第二节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的发生、时段划分及表现特征
第三节 本著的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精神结构论
第一节 重铸民族文学之魂:西部作家的文学精神
第二节 为谁写作:西部作家的底层意识
第三节 转型时期的文学能指:新生代西部作家的精神结构与历史境遇
第三章 文化基因论
第一节 在乡土、荒野及牧场之间:西部小说叙事与地理人文环境
第二节 文化的接力:长安文化对当代秦地作家的深层影响
第三节 从现实走向诗意:西海固作家对地域文化精神的沿承与超越
第四章 冲突模式论
第一节 西部小说叙事的可能深度:灵与肉的冲突
第二节 西部小说叙事的地域根性:人与自然的冲突
第三节 西部小说叙事的母题衍化: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第五章 史评接受论
第一节 《创业史》:当代文学史反复言说与沉浮不定的经典
第二节 “路遥现象”:再议当代文学的一桩公案
第三节 《白鹿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抑或西部小说
余论
后记
王贵禄编著的《中国西部小说叙事学》在简要梳理当代中国西部小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西部小说从叙事的视域进行了归纳、阐释和判断,认为当代中国西部小说已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叙事形态——中国西部小说叙事学。西部小说的叙事形态,突出表现在西部作家的具体创作中对“精神结构”、“文化基因”和“冲突模式”三个维度的把握上。这三个维度的共时性呈现,既使西部小说彰显了鲜明的地域性特质,又使西部小说超越地域而表现出普遍的文学史精神。本著还单列“史评接受论”,深入探讨了西部小说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序列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王贵禄编著的《中国西部小说叙事学》通过对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尽可能多层次、立体性的深入研究,以重新审视和厘定学术界多有争议的“西部小说”的概念、命名、历史时段划分,及其特有的意义范畴、审美能指、历史内涵、精神高度和叙事特征等诸多重要命题,试图站在某种高度上以体现出研究的历史性、科学性与系统性。基于此,本著注意开掘当代西部小说发生的文化语境,而在百年中国文学史的宏阔视野中观察和归纳西部小说发展、演变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对西部小说的“史学”观照,不仅使西部小说研究具有了坚实可靠的时空基点,而且可以深度体察其所拥有的精神资源及其在叙事实践中的丰富表现。本著的展开,无疑有助于推动对西部小说的理性认知与品格提升,并为西部小说的持续繁荣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