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是一门职业而非专业,亦不是科层体系里的“职位”。《管理与管理者(给经理人的管理课)》是笔者成刚在连续开设了15年管理与管理者课程的基础上拓展而来,写作思想是把哲学的思考和心理学的知识引进管理学中。目的是帮助各级管理者树立管理的系统思维和权变思维,了解和更好地理解自身的角色、职责,掌握和有效运用管理者的职业技能。
| 书名 | 管理与管理者(给经理人的管理课) |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作者 | 成刚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管理者是一门职业而非专业,亦不是科层体系里的“职位”。《管理与管理者(给经理人的管理课)》是笔者成刚在连续开设了15年管理与管理者课程的基础上拓展而来,写作思想是把哲学的思考和心理学的知识引进管理学中。目的是帮助各级管理者树立管理的系统思维和权变思维,了解和更好地理解自身的角色、职责,掌握和有效运用管理者的职业技能。 内容推荐 成刚著的《管理与管理者(给经理人的管理课)》分上篇“管理”(什么是管理、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聚焦、管理进行时、管理的哲学性、管理的“道”与“术”),下篇“管理者”(管理者——一个我们没有真正了解的职业、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管理者的职业能力、情绪与压力管理、领导力新视野、管理者的心性修炼),帮助各级管理者树立管理的系统思维和权变思维,使管理者了解和理解自身的角色、职责,掌握并有效运用管理者的职业技能。 目录 前言 上篇 管理 管理的历史 ·经验管理时代 ·科学管理的诞生 一、什么是管理 (一)教科书上和商学院里的视角 (二)现实中的管理 (三)“管理”在中国 (四)关于管理的一些误读 二、管理的重要性 (一)从亚当·斯密的“中国之谜”说起 (二)20世纪最重要的创新是什么? (三)是“管理”而非“道德”问题 三、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聚焦 (一)速度与效率 (二)战略与决策 (三)人本管理 四、管理进行时 (一)互联网——技术与思维 (二)利润与伦理 (三)向管理要效率——中国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五、管理的哲学性 (一)《论语》与算盘 (二)组织的事业理论——我是谁?我从哪来,要到哪儿去? (三)我的敌人是我自己——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视角是来自对自身的关注 (四)顾客的满意度越高越好吗?——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之美 六、管理的“道”与“术” (一)企业文化 (二)平衡计分卡 下篇 管理者 管理者 ·一个重要的问题 ·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 七、管理者——一个我们没有真正了解的职业 (一)管理者不是官衔、官位 (二)使组织更为有效率是管理者工作的根本价值 (三)管理者是最有“智慧”的人从事的职业 (四)关于管理工作的几个传说与事实 八、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 (一)传统的观点 (二)新的认识:明茨伯格的管理模型 (三)中国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 九、管理者的职业能力 (一)管理者的三大职业能力 (二)管理者最高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什么? (三)国有企业中层管理者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十、情绪与压力管理 (一)关于情绪与情商 (二)情商及其涵盖的范围 (三)压力管理 十一、领导力新视野:自我管理 (一)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二)领导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而非控制他人的能力和艺术 (三)中西文化比较下的商业领导力建设 十二、领导者的心性修炼 (一)我们想要什么?欲望与弃绝之路 (二)成功之圆 (三)幸福是一种个体的体验 (四)人性假设与领导风格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4.中世纪的管理——中世纪第一个大型公司式组织的出现 到了欧洲的中世纪,大量的历史记载使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谁在从事管理工作及管理的整体概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两种新的公司形式,它们对管理起着主导作用,并且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管理。一种是大型国际化多种经营贸易公司,主要出现在13世纪的意大利;另一种是修士会,主要是本笃会和西多会。 大约在公元5lO年,离罗马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位隐士,名字叫努尔西亚的本尼狄克(Benedict of Nursia,后来被称为圣本笃)。其时,罗马落人蛮族之手,政治权威和宗教权威都已堕落不堪。本笃年轻时被送往罗马的学校接受古典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他撰写的《规程》处处体现了古典希腊哲学对于人的自然的洞察),对罗马的荒淫无度感到震惊,在经历了一场信仰转变后,做起了隐士。因其修行得法,圣洁之名远扬,被邀担任一所修会的会父。他锐意整顿,但改革热情不久就受阻,有人甚至在酒中下毒,想毒死他。原因在于,当时的修会没有严格的院规,没有真正的权威,修士也大多是自由自在的独修者,不愿受约束和管教。本笃只好回到岩洞,但他的门徒蜂拥而至。于是,他开始在罗马南部80英里的卡西诺山创办自己的修会,并亲自写下修会规章制度,要求每个自愿加入修会的修士严格遵循。就在这样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混乱而无序的时代,本笃修道规程出现了,而他的修会也成为人们建立有秩序生活的中心。本笃吸收的最初一批修士甚至有来自罗马富贵家庭的学子,当然也有曾经的奴隶,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本笃就根本不容忍按贫富来作社会阶层的划分。到了9世纪,《本笃规程》已经成为西方大多数修会的规程,直到如今,世界上依然有约30000名修士或修女遵循《本笃规程》生活,而本笃会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跨国公司”之一,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长青基业”。至于从这份至今已有近1500余年历史的经典中汲取生活智慧的人,那些类似于佛教之“居士”的在俗修习者,更是不计其数,遍及各界。在大学,《本笃规程》也是经典研读课程中的“大书”之一,继续滋养着年轻学子的灵魂和日常生活。 《本笃规程》分为73项条款,规定了修士们的职责。规程首先提出了目标:修道士的工作就是致力于上帝的荣光。其余的规程具体论述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其中不仅规定了工作、用餐、祈祷和休息的时间,而且列出了每一个修道院内部的等级和命令传达的链条。处于最高等级的修道院院长,他监督和指导修道院的事务;在他的下面是次一级的官员,诸如司库;然后是全体修道士组成的修士会。修道士需要遵从院长的命令,但是这些命令要在修士会中加以说明,而且修道士可以对院长的决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本尼狄克之前也有一些成文的修道院规则,但一直没有被广泛接受,《本笃规则》简单而且容易遵从,所以立刻取得成功,并且很快被其他修道士团体所采纳。 大规模的修士会除了名称之外,其实就是地道的公司。在履行宗教职能的同时,它们还是大型的企业。据估计,在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修道院控制着欧洲所有可耕种土地的1/4到1/3,此外还大规模地涉足制造业和贸易。每个修士会都需要自给自足,那些背上债务的修士会就会被无情地关闭,就像今天任何一家公司关闭其亏损的子公司一样。所以修道院的院长和他的管理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商业决策。 本笃会和西多会是当时两个最大的公司,他们的管理模式受到广泛地模仿。皇家宫廷把修士当作知识与经验的源泉,经常把修士会的高层管理者任命到他们自己新组建的政府中。修道院的管理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行政管理的发展,尤其在英国和法国。·科学管理的诞生 19世纪下半叶,美国迅速发展,他们的梦想是超越欧洲。在当时的环境下,市场能力的扩大是一国获得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一些有识之士分析制约美国市场规模扩展的原因,包括从企业最基层成长起来的工程师泰勒认为,车间一级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是制约美国企业扩大市场的根本原因。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认为车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工人工作中的标准化程度低。他在车问进行了著名的“时间和动作研究”(Time-motion study),拉开了“标准化”的序幕。泰勒在车间里挑选体力和智力在平均水平以上(非最优)的工人作为样本,邀请工程技术专家、统计学家来观察这些工人工作时的动作,然后进行科学地分析,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动作,梳理出一个科学的流程,在所有工人中进行推广。如此,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极大地减少了工人的疲劳。 泰勒和他的忠实追随者们把效率放在“第一优先”的位置上,时间是他们的分析尺度,秒表是他们的基本工具。“效率至上”的原则不但体现在工作中,也深深渗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泰勒测量自己的脚步问距,计算步子,用最省力的办法步行上班。在流行高筒带扣皮鞋的年代里,他经常穿的却是一种松紧带边的无带扣便鞋,以节省系扣的时间。他热爱体育运动,不喝茶和咖啡,也不抽烟,因为这些嗜好会影响他的运动效果。吉尔布雷斯较之泰勒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节省四秒钟时间,他一反通常从上向下系扣子的习惯,而从下往上系。因为他用秒表多次测算,发现从下到上扣需要三秒钟,而从上到下却要七秒钟。更有趣的是,吉尔布雷斯还试验过用两把剃须刀同时刮胡子,但是最终却放弃了这一做法,因为他发现用两把剃刀刮胡子固然可以节省44秒钟,但刮出伤口的概率却会大幅度上升,而处理一个伤口需要两分钟。吉尔布雷斯的太太莉莲更是效率高手,她在十四五年的时间里生育了12个孩子,而且在此期问拿下了博士学位的同时还出版了著作《管理心理学》。P7-9 序言 我是一名教授企业管理学的教授,更是一名管理培训师,这两个角色缺一都可能使我无法完成本书的写作。当我开始从事干部培训工作的三年后,我的感受是管理的最高层面是哲学,不再是被割裂开的单一的管理职能领域的课程。八年后,我体会到课里谈到的“干部”们的全球化学名是“管理者”,管理者是一门职业,需要特定的职业技能,其中情商尤为重要。近三年来,我进一步体会到管理学这门科学是研究人性的一门学问,我一下子彻底理解了德鲁克的“管理只能是人类行善的工具”和“管理是让生命影响生命”。 本书是笔者在连续开设了15年管理与管理者课程的基础上拓展而来,写作思想是把哲学的思考和心理学的知识引进管理学中。目的是帮助各级管理者树立管理的系统思维和权变思维,了解和更好地理解自身的角色、职责,掌握和有效运用管理者的职业技能。 本书是我对各类管理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学习、观察、调查和研究的心血。以此献给我热爱并终生相许的管理教育事业! 感谢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层面的管理者们,我们在课堂里度过的时光及在平时的沟通中,你们给予了我思想火花,激发出我的管理研究者的职业责任感。一些课堂里鲜活的片段出现在了本书中。 感谢我所在的组织——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 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杜颖颖老师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在本书中引用了许多专业人士的观点、图表等,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管理学是一门无边界的学科,把管理者作为职业来研究在中国还起步不久。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 笔者联系方式:jane.cheng@126.com个人微信公众号:管理trainer频道。我期待着与您的分享。 成刚 2017年6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