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盛满时光的花言树语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继红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梅花:我会再认识你的

对我来说,写梅花并不易。不是偷懒,更非矫情,实在不知写出来的究竟是别人眼里的梅花,还是自己眼里的梅花。换言之,我担心自己写不出梅花的神韵。

对于爱花之人,特别是中国的爱花之人,是绝不会错过梅花的。很小的时候,我已能留意到蓖麻花、曼陀罗花,可过滤三十余年的记忆,却寻不到印在我记忆里的梅花。这亦是我迟迟未肯动笔的原因。

也许,自小那些盛赞梅花的诗词歌画太多太深刻地印在脑海,以至见了真正的梅花已少了初见的敏感性,也罢,但就谈谈我理解的、别人眼里的梅花吧!

最喜欢带“梅”字的两个词是:一剪梅和踏雪寻梅。

最熟悉的咏梅诗词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自小学课本习得,到老也不会忘。

最熟悉的梅花赞歌是《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峰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此歌如雷贯耳,令我坚信红梅就是“革命之花”,除可比作革命者的坚贞不屈,再不会有更恰当的说辞。

最世俗的梅是“喜鹊登梅”。儿时见过的民间剪纸少不了它,户户门帘都绣着它,千篇一律,图的就是一个喜庆。

最暧昧的梅是“梅开二度”。这是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理解的词,现在被常常用来形容“寻至人生第二春”。也好,值得恭喜。

让我最不耐烦的梅是“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基本就是师长用来教诲后辈的不二法门。整个学生时代,一直被我用来磨耳朵。

最让我奇怪的是女人名字中的“梅”。梅性高古秀雅,但绝少听闻大家闺秀以梅为名,叫“梅”的都是丫鬟,比如梅香;要不就是寻常百姓小家碧玉,如蜡梅。我身边就有好多姐,全是“梅梅梅”。

画梅印象最深的是关山月。他的梅花在我儿时,是家里的中堂画,自然不是真品,是印刷品。估计那时家人也不认识什么画家,更别提名家,大师都在遥远的北京。所以,距离产生美,即便印刷品也觉得好珍贵啊!

以上全是儿时的梅,至少是青少年时期的梅,现在的梅就知之甚少,很难用“最”字来描述。不过也有例外,却是关于“损梅”的,倒可当得“最”字。窃以为,梅全是被用来歌颂的,但凡有个唱反调的就突兀得很,却也令人欣喜。何故?世界本应是多姿多彩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言堂”未免太单调了些,所以,这首“损梅诗”印象深刻,特别摘录如下:

梅花

吴均(南朝·梁)  梅性本轻荡,世人相陵贱。

故作负霜花,欲使绮罗见。

但愿深相知,千摧非所恋。

尽管,此诗观点特立独行,却格外不喜欢这句——梅性本轻荡。但伏尔泰的箴言言犹在耳: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人家吴均都说了一千好几百年了,我的态度并不重要。

我更喜欢的是以下这三首,听我一一道来:

梅花

王安石(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梅

卢梅坡(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墨梅

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是不是很美?珠玉在前,我用再多的笔墨,怕也是写不出这样的清雅境界了。

梅,是我国的原种植物,商时就有,四千多年了,担得起“古雅”二字。观赏则始于汉代,盛于宋,跟牡丹为唐代所爱一个道理。另,梅属蔷薇科,蜡梅属,这又令我汗颜了。过去写“蜡梅”总写成“腊梅”——腊月开的梅么,原来一直错。我还想当然地以为干枝梅也罢,唐梅也罢,都是梅,却不知晓她们完全不是一个科、一个属。

对于梅,也只能写到这里了。在这三九严寒,希望有机会再细细品味一下盛放的梅花,而不再借助古人的二手感受。

梅兄,我会再认识你的。

你等着!

兰花:难懂的慎独美人

谈到“兰”,极想写出“空谷幽兰”的韵味,可惜不能。我最熟悉的是吊兰,金边吊兰、金心吊兰,从小养到大。是真的从小时候就开始养,人到中年还在养。

吊兰好养极了,插土里就活,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儿。我曾经养过好几盆吊兰,没分枝之前长得跟初生的玉米叶子一样,不可谓不壮,喜欢得不得了。虽然失了清雅,但茁壮就好,就喜欢花草长得茁壮,绝无某些诗人,特别是古代文人迷恋“病梅”“残柳”那般的“雅好”。只是吊兰不香,不是真正有“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的兰花。

我知道自己对兰花是少见多怪,孤陋寡闻,却仍不惜暴露自己的无知:天下的香花那么多,我不明白为什么将兰花尊为“香祖”。我的体验是,兰花没有水仙好闻,还有人称它是“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慎独美德。我不无冒昧地回忆,哪一株花是“因人而芳”?哪一株花又不是“不以无人而不芳”?可偏兰花有此“美德”,连不凡的康熙帝亦随声附和:“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香。”甚奇。

说到“花中君子”的称呼,我自认应是取其清秀、素雅,花不艳而香四溢的品质,绝非郭沫若的诗所云“在雪霜凌厉面前,它毫无奴颜媚骨”。用这种话说兰花是牵强了,它四季都有开,春季(二至四月)开的叫“春兰”,夏季(五至七月)开的叫“蕙兰”,秋季(八至十月)开的叫“建兰”,冬季(十一至一月)开的叫“寒兰”“墨兰”,哪里就要兰花傲雪霜了?冰天雪地里你把兰花放出去,看看它是啥表现?

从古至今,那么多人喜欢兰花,不无原因。比如除了“空谷幽兰”带来的深远意境,还有“兰心蕙质”也特别动人,古人还把好文章称为“兰章”,把交情深称“兰谊”,俊杰去世叫“兰摧玉折”,古雅得紧,风雅得紧。若是人家称我的文章为“兰章”,誉我的为人为“兰心蕙质”,我必心花怒放,而脸上定会摆出矜持谦逊的君子状。瞧,还真应了“花中君子”的雅称了!

我懂得画谱上的兰,或者说是更喜欢画谱上、诗文中的兰。我曾经照着古谱习过兰,是为了配我的高雅仕女,虽然最终未配上,是因为不知该把兰放哪里、又该把仕女放哪里,最后,跟我众多的爱好一样不了了之了。可对于亲眼见过的兰,我却是不懂的,更谈不上喜欢,尤其是见过的第一株兰。

那是在邻居家。怪哉,最好、最奇的花总在邻居家。少女几乎没有不对花花草草感兴趣的。我赶着看了,面儿上没说,心里却有失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兰么?眼前的这株远比不上我养的吊兰青翠,她的叶更修长,却老气横秋的,缺乏活力,花从根的中间伸出叶外,不黄不白不绿,形状也不舒展,唯一令人欣慰的是隐隐透出一阵“暗香”。平心而论,确实很好闻,但也仅此而已。

这次“遇兰”的经历很深重地打击了我对兰的信心,至今二十余年过去,都还记得此事,所以,对兰花的倾慕仍停留在画谱、诗文和意象之中。

惜哉,兰花?

惜哉,我?

仙客来:冬末情挑

三十多年前的仙客来叫“一品冠”,是花棚里的花工告诉我的。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它。那时,此花芳踪在北方小城,甚至条件优越的花房里都是少见的,矜贵着呢,就像它的名字——一品冠,就是一品大员的冠冕,哪里就轻易可得!

很久以后,我的窗台上终于有了一盆一品冠,不,还是叫它“仙客来”好了。家里因其到来明显增添了节日气氛。彼时,花卉市场正大行其道,仙客来本是专供年节的应景花卉。后来,主角变成声势浩大的富贵竹、平安树、发财树,仙客来渐渐不声不响走入千家万户。人们赤裸裸追逐富贵、财源之余,生活似乎还缺点什么,对了,是情致。仙客来恰逢其时,堪当此重任。

走入寻常百姓家后,仙客来很少再被叫作“一品冠”,这华丽的名字成为记忆中只在花房出现的绝色。

因为赶上寒冬上市,仙客来总显出喜笑颜开的样子,而且笑起来没完,支撑两个月完全没问题,出了正月,还是笑逐颜开——它是要接上春天呢,杏花开的时候,才偃旗息鼓。冬末春初,全靠它和杜鹃撑场。直到春天坐实,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仙客来还是那副淡定的温柔,无欲无求的。

种过富贵竹,死了;也养过发财树,亦亡;偏仙客来活得好,活得自在,只是第二年没有开花,可单看叶子也好看,圆圆的,直愣愣的,透着一股直率的天真。当然,鉴赏仙客来主要是看花的,所以,第二年旧有的仙客来尽管长着,开花的“新人”仍是要请回来,不为锦上添花——它就是为了年节才开的,跟此时门前挂的大红灯笼一样。在我家,这是固定搭配。

习惯了仙客来的名字,习惯了花卉市场年节时分铺天盖地的仙客来,倒忘了三十多年前叫作“一品冠”的佳人了。突然,一种别致精巧的怀旧感油然而生。

P2-9

目录

壹月

 梅花:我会再认识你的

 兰花:难懂的慎独美人

 仙客来:冬末情挑

贰月

 杏花:中庸也很美

 迎春花:清气满乾坤

叁月

 桃花:道不尽的才子佳人

 茵陈:心中升起暖融融的回忆

 野蒜:香死老汉的绿头发

 杨花:冉冉媚晴空

 杨树:留一树欢声笑语

 柳树:绿丝婆娑动人肠

肆月

 油菜花:只为她那一片黄

 西府海棠:大家闺秀的好坯子

 玉兰:穿越芳香的高洁

 紫荆花:情义深重的一袭紫袍

 丁香:馥郁的力量

 泡桐花:散落一地的温柔

 三色堇:你看,你看,上帝的鬼脸

 地肤:一生都是好

 香椿:握手言和很多年

伍月

 槐花:走过千年沧桑的老者

 蒲公英:许我一个希望

 芍药:料得也能倾国笑

 牡丹:国色天香也散毒

 紫藤花:无一不诗,无一不画

 月季:距离产生美

 玫瑰:爱情价更高

陆月

 石榴花:盛满珍珠的惆怅

 十姐妹:半老徐娘的风云际会

 夹竹桃:藏于时光深处的秘密武器

 虞美人:承载一个多梦的少女时代

 百合:入口入鼻入眼的绝色

 萱草:给我一碗忘忧汤

 马齿笕:难为盘中餐的思念

 金银花:黄白其外,清雅其中

柒月

 牵牛花:此处无声胜有声

 太阳花:做一辈子少女

 向日葵:想追就去追

 车前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凤仙花:轻舞指尖的殷红

 含羞草:自开自落自清高

 合欢:红尘的馈赠

 蜀葵:相见不如怀念

 绣球:将生命演绎到极致

 仙人掌花:锋芒中开出的娇蕊

 紫薇:少了官帽你才是你

捌月

 荷花:人生放映机

 芭蕉:闲情逸致的标配

 狗尾巴花:童年就是一条绿狗尾

 苍耳子:割舍不下的美名

 昙花:我曾距离奇迹那么近

 龙葵:童年的野葡萄

 琼花:都是隋炀帝惹的祸

 玉簪花:发髻中的绝美秘密

 扶桑:红成一场革命

玖月

 枸杞子:被误读的美丽女子

 桂花:寻常的,也是美好的

 鸡冠花:莽汉的济世情怀

 文殊兰:深藏不露的大智慧

 勿忘我:字里行间穿梭的浪漫

 西番莲:直奔主题的“劳模”路线

 百日草:怨妇是这样养成的

 紫茉莉:盛满旧日美好时光

拾月

 燕子掌:他也曾是一株“巨树”

 菊花:爱她不为倾国色

 般若:所有的智慧云集于此

拾壹月

 冬珊瑚:可曾记取窗前的红蛋蛋

 佛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杜鹃花:血染的风采

 枫树:红出了“红尘”的红

拾贰月

 水仙花:金杯银盏予我醉

 水仙花:外一篇快乐的花农

 君子兰:恍如隔世后的悲怆

 瓜叶菊:把热情领进门

 风信子:香诱我的心

序言

有关花卉和植物的文章写了多年了,写的时候什么也没想,就是喜欢,就是喜悦,就是欣喜。后来又不知不觉中拍了好多植物花卉的照片,竟然和文章一一对上,我自然是“喜乐交集”,跟天意一样。

写这些话的当下,我想起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被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的十卷本《昆虫记》让早已成年的我深深迷恋。想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比利时文学家梅特林克,他的《花的智慧》《蚂蚁的生活》《蜜蜂的生活》让我深深着迷。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哲学的角度、文学的角度都让我心爱,而我,也写了自然,写了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但不甚严谨,不太科学,更没有像梅特林克一样的哲学思考,就是生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对自然天然的爱恋。所以,我拉他俩的大旗作虎皮不以为耻,而且引为同好!

我愿做无情世界里的有情人,对自然,当然包括对花、草、树木。花里有我的童年,草里有我的回忆,树木里有我的生长年轮。我就是花一样的我,草一样的我,树木一样的我。是的,我就是自然的我。

小家碧玉的天竺葵、荣光无限的西番莲、死不了的太阳花、香甜可口的槐花、最粘人的苍耳子、叫作“芣苢”的车前草、欣欣向荣的向日葵、村妇般茁壮的蜀葵、玉树临风的燕子掌、长“地雷”的紫茉莉,等等,等等,叫我怎能不爱她或他?

有了花、草、树木,我真心愿意生而为人,生命真美好。

2017年3月17日

内容推荐

《盛满时光的花言树语》是一本关于花的故事,以十二个月为分章,将花草的品格习性娓娓道来。无论是草长莺飞的时节,还是寒冬飘雪的季候,自有花相伴。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年前那自花丛中走出的少女,最宜闲居一室,清茶相待,在城市喧嚣外同谈共饮,追忆旧时花香。作者李继红用数十载的生活经历与智慧,在一片花草间探看人生,追寻自我。闲散自在便是人生的最高姿态,如花一般,开始自开,谢时自谢,不受清风相扰,又管你文人骚客如何评说。本书从一位植物爱好者的角度讲述辩花识草的乐趣,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名词,没有令人费解的术语,只有绵绵情愫与人世温暖。这是一本关于花的故事,更是一本关于人生的自述。

编辑推荐

时光与草木交织成一曲爱与自然的恋歌,一部植物版的《朝花夕拾》!

生命何其美好。作者李继红以一袭她眼中的花言树语,致敬经典、歌唱自然。《盛满时光的花言树语》中一年四季的植物,以月份划分,小家碧玉的天竺葵、荣光无限的西番莲、粘人的苍耳子、玉树临风的燕子掌……千姿百态、各领风骚,构成一幅别开生面的葱茏画卷,也饱含了作者生而为人,对自然书不尽的崇敬和爱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