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座城》为散文作品,记录作者曾建梅从四川到福建工作生活十余年间所见所闻,分为六部分,收录了《爱上一座城》《“住在树上”的日子》《麦园路52号》《神州的味道》《时光之外的诗歌之城》《小巷深处》《走不完的坊巷,说不完的美》《美食的江湖——回川偶记》《俗世功夫》等散文作品。
| 书名 | 爱上一座城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曾建梅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爱上一座城》为散文作品,记录作者曾建梅从四川到福建工作生活十余年间所见所闻,分为六部分,收录了《爱上一座城》《“住在树上”的日子》《麦园路52号》《神州的味道》《时光之外的诗歌之城》《小巷深处》《走不完的坊巷,说不完的美》《美食的江湖——回川偶记》《俗世功夫》等散文作品。 内容推荐 《爱上一座城》为作者曾建梅从四川到福建工作生活十余年间所见所闻,故人故事,既有一个外乡人眼中不一样的福州风情,又有一个漂泊者的成长与坚守,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全书共分为六辑:牧歌、风情、旧时光、烟火、路上、小别离,以独特的视角,优美的笔法,将沧桑厚重又宜居乐活、温情包容又个性鲜明的福州城市形象娓娓道来,用充满情感的文字唤起每个游子的乡土情怀,诉说着漂泊者共同的乡愁。 目录 牧歌 爱上一座城 “住在树上”的日子 麦园路52号 早市,每个小贩脸上都泛着光 福州的味道 风情 时光之外的诗歌之城 从喧嚣到宁静 小巷深处 通往乌山的三条小径 烟台山断想 跟着郁达夫游鼓岭 鼓山之巅 透堡小镇的别样风情 走不完的坊巷,说不完的美 “情”字上面一抹血痕? 旧 时光 闽江流水伴书声——追忆华南女子学院 那些年,那些事——清末民初福州商会溯影 岳爱美与福州盲童教育 宫巷沈家旧时光 叩玉有声——吴清源的方圆世界 烟火 美食的江湖——回川偶记(一) 遍地风流一回川偶记(二) 俗世功夫 素食清趣 知味三题 散步闲记 路上 木心美术馆 西栅的夜 梧桐与龙井 在佛光山 外乡人在福州 小别离 总有些稻穗来不及收割 佳佳的米店 外婆来的这些日子 今朝风日好 试读章节 这十几年里,有无数离开的理由,我竟然都没有离开。或许正是这座城市某些角落尚存的慢悠悠的气质还吸引着我,庇护着我,不必被推搡被裹挟着,步履踉跄地往前赶。 爱上一座城 很多年前,我拖着拉杆箱,挤上了从成都开往福州的火车,那时我并不知道将要去的城市究竟什么样,也并不知道那里会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火车是个浪漫又世俗的所在,从车窗外尽可以像观众一般置身事外地观看匆匆掠过的真实风景,又可以置身其中,在每个站台停靠的间隙捡拾片段记忆。从成都到福州道路漫长,无尽的黑暗隧道,轰隆,轰隆,像被切割的昼与夜,我睁着双眼,努力想看清我所经过的一切,甚至有种不愿到站的懒散——就这样安稳地坐在车厢里,看一辈子风景,不去想如何面对到站后的改变和惊慌失措。 不愿到站,但火车终归要停。 四十几个小时的明明暗暗,终于换来了车厢中的骚动。在凌晨四点的车厢中,一车的旅客都被叫醒,过道的灯亮起来了,大家开始翻上翻下整理行李,将熟睡中的孩子叫醒。甚至有人已经拖着行李站到了过道口,等着车门打开的刹那冲出去。 仿佛是为了给大家一个缓冲的时间段,哐哧哐哧的铁轨摩擦声一点一点地放慢,渐渐停止了——终于要结束这一路的摇晃与颠簸,天也开始由黑而灰,亮了起来。 福州,就这么进入我的记忆。 第一眼见到的福州城实在叫人失望啊,北郊那些低矮丑陋的灰砖小楼,胡乱牵扯在一起的高压电线,狭小凌乱的火车站台,都在告诉我,这不是你想象中的滨海城市啊! 阔别多年的表姐来车站接我,那时候她还丰腴有韵致,穿一件黑色的鸡心领毛衣,在出站口兴奋地大声叫我小名,烟嗓与豪爽的笑声,记忆深刻。 起初借住在表姐家里。经常陪她去楼下的蓝天超市买回大包大包的蔬菜、猪肉、鱼肉。然后通通堆在地板上,一边抽烟一边摘菜。她每天要准备好多人的饭菜,有的是她先生店里的员工,有的是生意好友,经常一拨又一拨的人来家里吃饭,称赞她的水煮鱼、凉拌鸡块做得地道。饭后残羹冷炙,一片狼藉。我惊异于这个曾经东奔西跑不可一世的魔女是如何被生活驯服的。有人说爱一个人就是陪他吃好多顿饭,她为这个男人煮了十几年的饭以后却分开了,离开了福州到了邻近的另一个城市,而寄居的我倒在福州留了下来。想想,很多事情难测。 刚来福州的半年里,我辗转于各大招聘市场。仍然记得在温泉路会展中心的招聘市场里瞎转悠的情景。买一张门票5块钱,进去后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推销自己,但这样的招聘市场所能提供的职位无非是推销员、服务员、房产经纪人一类,明知道有的简历递出去也是枉然,但仍然不停地复印简历,不停地接受买家的挑拣。以至于后来有了稳定的工作,稍有厌倦之时,便会想起曾经的迷惘,再去招聘市场转一圈,就会打消炒老板的念头。 由于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曾经独自闲逛到火车北站的广场上呆坐半天。买一份报纸,看着上面的招聘专栏,和一群陌生的旅人如同丧家狗一般挤坐在火车站广场前的花台上。那一刻心情却出奇地平静。看着和我一样飘零的众人,觉得这就是人生。又觉得自己是个灵魂出窍的旁观者,看电影一般地看着众人与我呆坐无语。“剧中人总会有他的命运,时间会安排好一切。”仿佛听到有一个声音对那时候的自己说。 有时候记忆会突然跑回来,在去上班的路上,在清晨醒来的发呆时间,没有来由地。十几年问的人和事会跑回来,然后就是一大串,一大串。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福州工作实在很不如意。远在西安的闺蜜在电话里满是担忧和心疼。“你来吧,我养你。”那个在成都曾经一起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的小个子女孩,她靠着自己在西安的打拼已经可以庇荫我了。而我感动之余,却总心有不甘。拿着她汇过来的几百块钱,在火车北站的售票窗前踌躇良久,又莫名其妙地退了出来。总有一个声音在内心说,再坚持一阵吧。你会找到你的位置,在这个城市。 后来陆续在广告公司跑业务,和另一个女孩儿骑着单车去往软件园。那个坡真长啊,持续地上坡,仿佛永远走不到头。车胎爆了,两个人烈日下推着车走了半个小时,为了一笔三百块钱的业务。又有一次被一个长乐的老板忽悠到三明极其偏僻的工厂,却连回福州的路费都未发……换了无数不靠谱的工作之后,在时间安排下,我看着自己勇敢地敲开一家报社的大门,诚实而恳切地向主编推销自己。时间看着我在苦苦等待之后如愿以偿,获得了这份工作,并告别以往莫名的恐慌不安,在这份职业上坚守着,一晃十二年。 四 我后来常常想,是什么原因让我留下来。 有一天,陪表姐在厨房准备午餐,她一边炒菜,一边把香烟吸一口又放到灶台边。我很好笑地看着她。突然感到一阵沮丧。走出狭窄的厨房,我站到餐厅那边,把她家沉重的茶色玻璃推窗狠狠地推开。望出去,竟看到远处一围青山,浓浓淡淡地交替着,就在离你很近的地方。我疑心:是看错了吗?我在成都生活的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在城里望见过山峰。这感觉太奇妙了。我仍疑心是看错了。再次认真地向外望,那远山就像海市蜃楼一般。那是我第一次感动于这个城市独特的格局。后来我知道那山峰是鼓山,以及北峰连绵的山脉,是在一次次的求职失败之后,无聊至极,跳上一辆公共汽车,坐到终点又坐回原点。有一路车的终点是鼓山,我下车后随着游人,登上了那座山。那是一次偶然的奇遇,和生命中众多的浑浑噩噩的奇遇一样。 后来搬到仓山。 第一次坐20路车从市区往仓山走。过茶亭,两边的骑楼和纷乱的小店铺里挤满了黑压压的生意人。文具店,乐器店,皮货店,婚庆用品店,银器手工作坊,一家挨着一家;拉车的,进货的,瞎逛的,堵成一团。车子要从人群中费劲儿地一点儿一点儿往前挪,几乎是要擦着街上行人的衣角了。但行人神色从容,对于这机械的庞然大物一点也没有要避让的意思。 车过苍霞。越走越偏,两侧是陈旧的两层小楼。道路两旁的榕树、樟树枝叶横生,从公交车的窗玻璃上拂过,仿佛是上个世纪的街景。我疑心是坐错车了,到了郊区。歪歪扭扭地挤到前座问公交车师傅,这是去仓山的路吗?司机斜我一眼,当然是了。 车过闽江,从苍霞到三县洲,绕了一个大弯,又沿着闽江走回仓前路,我回过头看,绯红的落日倚在那竖琴一般的三县洲大桥上,火烧云铺满了整个江面。我看到桥上有人走着走着停下来,面对着江面发呆。P3-9 书评(媒体评论) 爱上一座城。因为这里有呢喃的潮声,有明丽的山影;有都市的繁闹,也有园林的清幽。沿着盘陀小道,甚至可以走到二千多年前的迷离故事……由是,书中的一行行文字,便都是一个异乡女子寻找的心灵脚步:彷徨、求索、坚持、憧憬……也因了这一声声殷勤的叩问,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别样的温情和魅力。 ——黄文山 迁徙已然成为常态的当今,一个拖着拉杆箱闯进闽都的女子,让心灵寻觅到落点,渐渐爱上一座城。这其间有寻觅者的艰辛步履,亦有城的独特馈赠。绿树青山,园林庭院,长街短巷,深宅大户……所有的积淀被她易感的心灵所捕获,以别具一格的视角与清灵剔透的感悟书写。从过客到归人,一朵云停了下来。在与城的拒互守望中,祝愿她,进发出更大的才情。 ——刘小敏 反映外出打工者生活题材的小说、诗歌不少,散文随笔则大多显得粗粝。而能用如此澄澈的目光和灵秀剔透的笔调来写这种特殊际遇,曾建梅的散文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以为除了才情以外,很重要的是作者有一种悲润而恬淡的情怀,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徐杰 曾建梅的创作有种透人心扉的真实性情。她常常从细微之处着眼,但不纠缠受限,目光远眺,心灵谦卑。尤其她体恤人性、悲倘弱者,作为八零后作家超越自我藩蓠,关注广阔的民间生存况味,早已给读者颇深的印象——写诗的她,内心柔软地洞察现实中的种种艰难与优美,准确地形成文字,此刻呈现给了我们一本优秀的散文集。 ——小山 色受想行识,是zui说不清的,要身临其境才能明了。将之留诸记忆,闸门打开,那些蔼蔼停云蒙蒙时雨,便与舂天携手同来。建梅笔下的城和人,已摒弃了少年的热烈与浪漫,也还未肆于老境的渊穆与平和。却别见一往情深。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因情深而留住春色。 ——陈碧 认识建梅,是从“通往乌山的三条小径”开始的。作为异乡人,建梅发现并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福州秘境。我更喜欢的是她散文中的烟火气息和平凡的诗意。我始终觉得,她本质上是—个诗人。 ——三米深 爱上一座城,是从她的簪缓身世爱起,还是爱她今天的熙攘面目?是爰旗鼓山上俯瞰而下的万家灯火,抑或闽江两岸抬头仰望的城市天际?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也许,又不都是——在这本书里,那些传世的风骨、温婉的日常、美好的人情,无一不在垫高着这座城市的暧意。爱上福州,就从《爱上一座城》开始…… ——年微漾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