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其成全解论语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张其成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如果抛弃了仁,那还怎么成就名声呢?“恶”就是何、哪里、怎么的意思。孔子和老子在这里又不同,老子是无名、无极、无功、无利、无为,而孔子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担忧的是自己死了以后没有名声。孔子主张成名,老子要无名,矛盾吗?有句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很多人说孔子是积极的,老子是消极的,这种观点不对,仔细看来,两个人说的是一回事的两个阶段。“名”实际上是一种约束力,孔子说“成名”是“必也正名乎”,不像现在的人为了出名什么事都敢做。孔子是要正名、正名分,求的是一种正名,具有一种约束力,君子出名了,就必须按照君子的标准来做,传道就要知道、行道、践道,儒家的意思是自己要做到,一定要身体力行,这是儒家最基本的原则。所以求名有其积极的意义,因为求的是正名。老子又说无名,其实无名就是最大的名,道家认为人最渺小,要跟天地融为一体才能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追求“无名”就是要与道融为一体。“正名”与“无名”讲的都是修道的事。有人打了一个比方,儒家、道家、佛家好比公共汽车,儒家第一站下车,道家第二站下车,佛家在终点站下车,这个比喻有道理,但也不太确切,其实儒家下车的第一站,也是人生的终点站了。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通“勿”。做一个君子,千万不要在“终食之间”违背了仁。“终食之间”就是匆忙之间,忙乱中就违背了仁。“终食”的本意就是一顿饭,吃完一顿饭的时间。君子千万不要在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片刻之间都不能违背仁德。“造次”就是匆忙之间,在匆忙之间也一定要“于是”,“是”就是“这”,在这里就是指“仁”,在匆忙之间也要守住仁,在颠沛流离中也要守住仁,片刻都不能离开。

顺便翻看一下第十三篇《子路》篇,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子路》篇的第九章也讲到了富贵:“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也讲了富的问题,孔子不是不讲富。“子适卫”,孔子到卫这个地方。“冉有仆”,冉有跟从他。孔子说:“庶矣哉!”人口很多啊!冉有说:“既庶矣,又何加焉?”人口已经能够很多了,进一步该怎么做呢?孔子说:“富之。”使之富裕。战国时判断一个国家有没有实力的标准,首先就是看人口多不多,先要求数量,然后求质量。人口已经很多了,还要做什么事呢?孔子告诉他,你要让他们富裕。然后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如果已经富裕了,那下一步又该怎么做呢?孔子说:“教之。”就是要教化老百姓。

治理一个企业常常也是一样,第一步的发展要员工多,员工多了之后,下一步要“富之”,让员工收入提高,那样员工肯定很喜欢这个企业。但是,接下来你会发现,人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不端的事情,所以再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教之”,要教育员工。一个企业要可持续地发展,比使员工富裕还重要的就是要教育他们。如何教育呢?就是用儒家的精神来教育,教育员工精神上要贵。如果一个人没有道义,那么富与贵就像浮云,是不值得去追求的。

《大学》中有几句话:“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者的财是用来使身体发达的,现代人却是“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换身体”,结果换不回来了。

“仁者以财发身”,身不仅仅是指身体,还指精神。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个定义,这个定义修改了四次:第一次的时候,说生理健康,生理上没病叫健康;第二次的时候加上了心理健康,后来发现只是身心健康还不够;第三次的时候加上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良好”,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健康;第四次的时候,发现还不够,一个人虽然能适应社会,但是他“缺德”也不行,所以又加上了“道德健康”。WHO对健康下的定义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所以“身”至少包括了形体、精神两大方面。

P102-103

后记

经过几年的努力,《张其成全解<论语>》一稿终于完成了。书稿是由我这几年讲《论语》的录音整理而成的。回首这几年和同学一起研读《论语》这本充满智慧的经典,不禁感慨时间飞逝,也甚是怀念那种认真、专注的工匠精神。眼下社会,能静下心来读书,尤其是读国学经典的人真的是不多了。《论语》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若是此生错过,岂不可惜!这也是我出版此书的目的,希望国人能借助此书打开中华民族智慧的大门,体会孔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担当,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学习国学就是修心的过程,期盼人人都能拥有幸福和谐的人生。

值此书稿出版之际,感谢那些付出辛劳的同仁,从录音转成文字,再到书稿的整理校对,最后成就本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要感谢我的研究生程小亚同学,承担了大量整理校对的工作,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张其成

2016年7月

目录

导语

 关怀天下的学问

 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缘何发愿全解《论语》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论语》是什么时候谁写的

 关于《论语》的版本传承

 关于《论语》的历代注疏

 《论语》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与思想史背景

 《论语》与伦理思想

 《论语》与教育思想

 《论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论语》的人生启示

 事业从“五伦”做起

 为政以“德行”为先

 处世以“中庸”为准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记

序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为儒家创始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鲁源村),享年73岁。自称“丘也,殷人也”,乃殷商后裔。父叔梁纥,母颜徵在。幼年丧父,少贫贱。时逢乱世,孔子信而好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致力于复兴周代文化,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废寝忘食,乐而忘忧,志在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首开私家讲学之风,主张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相传孔子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整理古代文献,其功甚伟。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对话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代表性经典。《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书成于众手,乃由孔子弟子甚至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论语》传至汉代,有三种版本: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历代注《论语》者甚众。

《论语》主言仁,倡导忠恕之道,主张孝悌忠义、克己复礼。或曰,“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言不虚。孔子的智慧不仅指引我们独善其身,而且指引我们兼济天下。读《论语》,领略孔子的胸怀与志向;读《论语》,参悟“一以贯之”的天人之道;读《论语》,探求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

书序至此,想起2007年11月,余携诸位易道同修,聚集在孔子故里曲阜,肃立于大成殿前,谨以鲜花雅乐,恭祭至圣先师。气氛之肃穆,场面之庄严,仪式之隆重,犹历历在目。特将所拟祭文附上:

洙泗长长,尼山蒙蒙。沃野千里,绿树千重。

天佑中华,生我圣孔。大成先师,万世尊崇。

十五志学,六艺并宏。三十而立,杏坛授众。

有教无类,私学先锋。四十不惑,觉悟人生。

五十研易,韦编三绝。彬彬无过,终知天命。

六十耳顺,删定六经。七十从心,感叹道穷。

缅怀先圣,追远慎终。仁者爱人,以义为重。

以和为贵,执两用中。忠孝首善,恕道宽容。

诚信为本,礼法为用。志道据德,游艺其中。

诚意正心,修齐治平。修己安人,身正令行。

论语易传,先圣两经。彖象系辞,十翼七种。

文言说卦,易道贯通。阴阳谓道,继善成性。

乾坤氤氲,万物化生。天地合德,日月运行。

易知易从,有亲有功。天下理得,成位乎中。

观象玩辞,知变在动。乐天知命,原始反终。

洗心研虑,趋吉避凶。自强不息,乾阳资始。

厚德载物,坤阴资生。保合太和,乾坤变通。

知往察来,神化无穷。易道广大,嘉惠后生。

我辈弘毅,道远任重。中华复兴,腾飞巨龙。

宝岛盼归,华夏一统。世界和平,祈愿大同。  告慰先圣,文脉昌隆。

内容推荐

《论语》是修德立身之学,是做人处世的经典。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中国人的智慧宝藏,里面蕴含着恒常的、真实的、活泼的道理,是古人修身治国的宝训,它里面所闪烁的,绝不是一时一事的小聪明,而是在前人的成败得失中淬炼出来的经久不衰的智慧。

张其成著的这本《张其成全解论语》立足于原典,以关怀当下的视角,逐字逐句、深入浅出地解读《论语》,通过本书可以鲜活地感悟孔子博大精深的智慧,古为今用,从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家园和立身处世的智慧。

读《论语》,可以领略圣人的胸怀与志向!

读《论语》,可以参悟“一以贯之”的天人之道!

读《论语》,可以臻入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

编辑推荐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第一元典,也是儒学的奠基之作,这部作品满怀人文精神和人伦哲理,为我们展开一幅充满人性光辉的图景。而孔子则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张其成全解论语》是张其成先生多年讲解《论语》的心得体会。作者认为,《论语》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担当,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有志于国学的读者,开启中华民族智慧的大门,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发。学习国学就是修心的过程,期盼人人都能拥有幸福和谐的人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