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哲学的解释与解释的哲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李承贵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自我呈现

 一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智”关系论

1.“德”之大统内的“德”、“智”关系

2.走向独立的“智”及其与“德”的关系

3.客观知识之“智”及其对“德”的意义

4.客观知识之“智”对“德”之意义的新论证

5.结语

 二 《道德经》、《论语》相似项比较

1.“不争”观念

2.“俭朴”精神

3.“报怨”方式

4.“均平”意识

5.结语

 三 《老子》“道”的境界意蕴

1.观察“道”境界的四个维度

2.“道”境界之特征

 四 儒佛道三教关系探微——以两晋南北朝为例

1.相融相摄:儒佛道关系的顺向开展

2.相拒相斥:儒佛道关系的逆向开展

3.几点检讨

 五 儒佛二教的交集与分歧——以朱熹对“作用见性”的理解为中心

1.佛教“作月见性”说

2.熊、牟对“作用见性”的理解

3.朱熹对“作用见性”的理解

4.几点结论

 六 中国哲学特性及其对科学方法的设限

1.非物质化设限

2.非数量化设限

3.非心理化设限

4.非定义化设限

5.非知识化设限

6.几点思考

 七 试论中国哲学的特质

1.由研究对象看,中国哲学重人不重物

2.由思维方式看,中国哲学偏重直觉体悟

3.由学术旨趣看,中国哲学崇尚经世践行

4.由解释理路看,中国哲学遵奉生命生机

5.由建造境界看,中国哲学追求中和圆融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方法

 一 由科学玄学论战看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

1.风格各异的人生观解析

2.人生观解析差异的焦点:研究方法

3.科玄论战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

 二 人文主义方法的早期输入及其学术影响

1.人文主义方法的输入及其特点

2.人文主义方法的应用及其影响

 三 方东美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原则与方法

1.被认知对象之内容和特点是选择认知方法的前提

2.西方哲学方法不宜机械地用于中国哲学研究之中

3.知识论、逻辑学方法用于理解中国哲学需特别慎重

4.自然科学方法可能导致中国哲学去生命化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解释实践

第四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身份

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现状

内容推荐

李承贵著的《哲学的解释与解释的哲学》讲述了对中国传统哲学而言,20世纪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西方哲学即是挑战与机遇的赐予者。面对这样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哲学家们既勇且智犹仁,殚思极虑,对中国传统哲学展开了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与检讨,彰其个性,显其不足,扬其美善,从而形成了既现实又浪漫的哲学景观。这一景观可大致分成五个单元: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自我呈现”、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方法”、三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解释实践”、四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身份”、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现状”。不知它是否能成为引玉之砖?因为这需要玉的光彩来证明;不知它是否能成为引来繁星之爝火?因为这需要繁星满天来支援。

编辑推荐

李承贵著的《哲学的解释与解释的哲学》收入作者30篇左右论文,内容集中为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与研究,此为“解释的哲学”;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与研究,不能游离于它的时代。此为“哲学的解释”。换言之,本书对中国传统哲学、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方法与实践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而这个思考过程中,对哲学自身问题及中国社会问题都程度不同地做了哲学式回应。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