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编著的《左眼台湾(重读陈映真)》提倡从切实材料出发,以具体问题为对象,对当代文学史的“史观”展开讨论。据此观察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展开,影响文学思潮、流派、文学批评和作家创作的历史因素究竟是什么,将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我们就能逐渐知道,它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环境中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台湾作家陈映真。赵刚编著的《左眼台湾(重读陈映真)》共四章,分别处理了四个主题:青年陈映真左翼理想主义的特质;帝国主义,以及在对抗它的过程中所展现的美学问题;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与民众在反帝之路上的关系;对日本殖民、冷战、资本主义发展等问题的理解。
本书作者并非文学专业,而是长期跨领域从事社会研究的学者;这样的背景或许使他得以独辟蹊径,对同样是在历史、思想与文学的繁复交叉领域中进行张力书写的陈映真,展开新一波的诠释,大量释放了长期隐藏在陈映真作品中的历史洞识与思想意涵,并提供了另一种观看台湾的视野。
“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为赵刚喝采 吕正惠
道上同志 陈光兴
自序
第一章 颉颃于星空与大地之间——左翼青年陈映真对理想主义与性/两性问题的反思
第二章 反帝,与反帝之难——陈映真《六月里的玫瑰花》的刺与美
第三章 从仰望圣城到复归民众——陈映真小说《云》里的知识分子学习之路
第四章 “老六篇”论——在历史、思想与文学交会处的书写
附录一 陈映真对保钓可能提出的疑问
附录二 重建左翼——重见鲁迅、重见陈映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