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奥乔·阿甘本著的这本《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从《罗马书》着笔,由宗教经典抵达西方历史文明最深处,并将古籍经典与当代理论家本雅明的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角度新颖,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教授、本译丛主编吴冠军特为本书撰写导读。
本书新版重新校订,装帧精美,适合阅读与收藏。
| 书名 | 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左翼前沿思想译丛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作者 | (意)吉奥乔·阿甘本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吉奥乔·阿甘本著的这本《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从《罗马书》着笔,由宗教经典抵达西方历史文明最深处,并将古籍经典与当代理论家本雅明的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角度新颖,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教授、本译丛主编吴冠军特为本书撰写导读。 本书新版重新校订,装帧精美,适合阅读与收藏。 内容推荐 《罗马书》在《圣经》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奥古斯丁、加尔文、马丁·路德等人均受其启示。《剩余的时间(解读罗马书)》由吉奥乔·阿甘本一系列的讨论班课程发展而来,其主导思想始终如一:对文本的诠解,对《罗马书》第一句话里的十个词的逐一解读。阿甘本试图把保罗书信从基督教会历史中分离出来,并将其文本重置于早期的“犹太—基督教”背景,指出它是“西方最具奠基性质的弥赛亚主义文本”。 通过对《罗马书》首句的逐字解读,阿甘本谨慎地辨明了那些经由历代神学讨论、翻译、注释后被强加到原初文本中的内容。这种哲学式的探究让他讨论了另一位重要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细读、比较保罗书信与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之后,阿甘本洞悉到两者间未曾被发现的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认为后者的历史哲学观念是对前者“剩余的时间”概念的复现与挪用。 目录 总序 导读:重构弥赛亚主义 作者前言 英译者言 第一天 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 纪念雅各布·陶伯斯 保罗的语言 方法 十个词 保罗 对“闲谈”的正确利用 仆人 《塔木德》与《民法大全》 耶稣基督的 专名 第二天 奉召 职业 天职与废止 使用 天职与阶级 好像 不可能 迫切性 不可遗忘的事物 比喻和天国 第三天 分开 法利赛人 被划分的人 阿佩利斯分割 剩余 全体和部分 第四天 使徒 先知 天启 运作时间 时机与时间 临在 千禧年王国 预兆 统摄 记忆与拯救 诗与韵 第五天 传神的福音 去往某处 福音 信心 律法 亚伯拉罕和摩西 废止 软弱 扬弃 零度 例外状态 不法的隐意 反基督 第六天 传神的福音 誓言 屈服在信仰下 誓约 无偿性 两约 礼物与恩典 二分的信仰 信仰 名词句 信仰之道 述行式 信仰的述行式 话语的切近性 开端,抑或尾声 引用 意象 现时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