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大文人(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熊西平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熊西平住的《民国大文人(精)》围绕着蔡元培、陈寅恪、梁实秋、沈从文、林徽因、张爱玲、钱钟书、鲁迅、吴宓、刘文典、辜鸿铭、周作人、胡适等民国文人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作者熊西平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内容推荐

在风云激荡的中国现代史上,学者作家群星灿烂,熠熠生辉。他们或学贯中西,创立独门绝学。成为学界泰斗;或在新文化运动中,独领风骚,成就卓越,著作等身,或跨学术文学而硕果累累。他们道路不同,个性鲜明,却都出类拔萃,摇曳生姿。熊西平住的《民国大文人(精)》从学界游龙里,摘星揽月,选取传主,既为文人立传,也为文化写史,用他们的光辉擦亮现代文化宝鼎。各传取材多有侧重,或侧重家学渊源,或侧重夫妻扶助,或侧重朋友关系,或侧重历史面目的认知,兼具史实的可靠性和散文笔法的可读性,让每位传主成为时代的缩影。

目录

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船长

陈西滢:背叛与包容

陈寅恪:黯淡的夕照斜阳

辜鸿铭:“大师”的小辫儿

胡适:情路上的小脚印大脚印

黄侃:大嘴守不住的德行

梁实秋:晶莹的友情

梁宗岱:本该牵手温柔地走

林徽因:开不败的四月花

刘半农:北大的三兄弟教授

刘文典:蛾眉婉转只为君

钱玄同:“猛将”的柔情

沈从文:友情向右,无情向左

王国维:你是我命中的神魔

王实味:风中的百合

吴宓:落叶何飘飘

夏丏尊:那些煦暖的时光

萧红:从铁蹄下开始歌吟

熊十力:我本天外人

杨荫榆:永远在桥上

俞平伯:“社团人生”的沉浮

周有光:比她们更“有光”

周作人:两留“苦住庵”的惨淡人生

试读章节

蔡元培本是坚持不做官的。当初为让他“就范”教育总长,孙中山磨破了嘴皮子。这次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是经教育总长提名,多少人以“非你莫属”相劝,他才带着坚定改革国内高等教育的宏愿从法国回到国内的。

如果没有北大的十年历程,那个翰林蔡元培怕早随着时光寂灭了。不过,蔡元培讲,他是来改革北大的,不是来北大当官的。颇有衙门做派的北大当时面临两大顽疾:一是守旧的教授把持学校,二是学生吃喝嫖赌不务学业。蔡元培一入学校大门,给列队欢迎的校工们还个脱帽鞠躬礼,大家都看傻眼了。

改革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打仗,必须有勇士,有大将。“延揽人才,清除积弊”,是首要的事儿。没有勇士大将,想革故鼎新只能是纸上谈兵。他有两个好参谋:汤尔和,沈尹默。 一

他选中了在上海办《新青年》的陈独秀。陈独秀是员虎将,刚猛威风,虎虎生风,虽八面之敌,毫无惧色。可陈独秀办报吐身,还真没有什么大学的管理经验。他有点心虚,以办《新青年》为由推托。蔡元培步步紧逼,说这有何难?把《新青年》办到北大校园里,两不误。于是陈独秀携妻带刊住进了前门的旅馆里,蔡元培前去拜访,大冷天的,坐在门外一直等到陈独秀醒来。他们谈时事,谈担当,小旅馆里激情澎湃,热火朝天。他为陈独秀编了毕业于东京日本大学、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等假学历、假履历,提名为北大文科学长。获教育部批准后,他立刻将告示张贴在校门口。

陈独秀向他举荐胡适。胡适此时在美国刚读完博士,还没拿到博士学位,蔡元培照样让他“提前拿到博士学位”,邀请他回国任教授。胡适提倡白话文,《文学改良刍议》吹响了新文学的号角,也加速了蔡元培的心跳。等到十年后胡适正式拿到博士学位时,他的“胡博士”早叫响了全国。

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一个比一个大一轮。北大的“三只兔子”聚义,揭竿“造反”条件具备。“三只兔子”拯救北大,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佳话。

他请来了周作人做“储君”,还请来了刘半农这个“鸳鸯蝴蝶派”小说写得很溜的白话作家。钱玄同从千军万马围困的旧营垒杀出,当是新文化招降的第一战果。 “二疯”钱玄同是“章门”第二弟子,他和黄侃都是章太炎的得意门生。他投身新文化,背上重叠着章黄唾弃的“叛徒”二字。钱玄同不避斧钺,不避钉子,拉出了寂寞的战士周树人来。曾想,没有钱玄同,会有“鲁迅”么?

《新青年》做堡垒,开始核裂变,起爆两千年来的旧文化,旧道德。

《新青年》做阵营,让北大成了新文化、新道德的策源地,起跑线。

P4-5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0: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