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江淮方言泰如片与吴语的语法比较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汪如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江淮泰如片方言与吴语的关系概述

 第二节 泰如片方言与吴语的研究概述

 第三节 泰如片方言与吴语的语法研究概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语料来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构词法

 第一节 复合法

一 泰如方言中的双音节 复合词

二 多重组合的复合词

三 语音变调与复合词的结构差异

 第二节 附加法

一 名词的语缀

二 动词的语缀

三 形容词的语缀

四 副词的语缀

 第三节 重叠法

一 名词重叠式

二 动词重叠式

三 形容词重叠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代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称代词

一 人称代词系统的内部差异

二 “侏”表复数后缀时的使用差异

三 自指与他指

 第三节 指示代词

一 表人、物的指示代词

二 表处所的指示代词

三 表时间的指示代词

四 表性状的指示代词

 第四节 疑问代词

一 问地点

二 问人

三 问时间

四 问性状

五 问原因

六 问数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量词

 第一节 数量词的读音和使用差异

一 “一”的省略及量词的变调

二 “二”和“两”的读音及用法差异

三 数词的构词及意义的虚化

四 只见于泰如话、较少见于吴语及普通话的量词

 第二节 量词的定指、变调及表情功能差异

一 泰如话的“个”与吴语的“搿”

二 量名结构与定指

三 量名定指结构的语法功能

四 量名结构中量词的变调

五 “个+名”结构的表情功能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问句

 第一节 指代词疑问句

 第二节 并列短语问句

 第三节 泰如话与吴语的“ADV+VP”问句

一 “ADv+VP”句发问词之间的差异

二 苏州话的“■”和泰如话的“■”

三 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差异

四 “可不VP”与“阿VP勒勿Vp”句式

五 表示其他语气时的差异

六 泰如话“可Vp”问句的性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体貌类型

 第一节 完成体

一“啊”与“仔”

二 “掉”与“脱”

 第二节 持续体

一 “著(着)”的读音层次与句式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 “辣海”表持续体标记时的功能差异

三 “V啊下”与“V啊在下”结构

四 “v着啊”与“v啊下”结构

五 “V的”与“V啊”结构

六 背景过程体

七 持续反复体

 第三节 开始体:

 第四节 经历体

 第五节 进行体

一 “在V”、“在下V”与“辣V”“辣海V”结构

二 “在下”由表处所到表语气的虚化

三 与持续体结构之间的比较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语序

 第一节 话题句中的语序差异

一 受事成分充当次话题的sTv式

二 次话题优先型话题句的语序差异

 第二节 双宾语句中的位置差异

一 表示授受关系的双宾语句

二 表示称呼的双宾语句

 第三节 补语位置的语序差异

一 结果补语

二 趋向补语

 第四节 处置式的构成与语序差异

 第五节 含兼语句子成分的语序差异

 第六节 常用插入语的语序比较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连词及相应复句

 第一节 并列关系连词及相关复句

一 “啊”与“吃”

二 “带”与“脱”

三 “同”与“搭/搭仔”

四 并列关系复句

 第二节 因果关系及其相应复句

一 “啊”与“吃”

二 “这吃”与“葛咤”

三 亦就

 第三节 连词与假设复句

 第四节 连词与条件复句

一 “呗”与“末”

二 “概么儿/要啊”与“葛末/耐末”

 第五节 连词语法化例举隅——以海安话中“说的”为例

一 “说的”与“说”

二 “说的1”:传闻标记

三 “说的2”:传情标记

四 “说的3”:标句词

五 “说的4”:话题标记

六 结语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副词

 第一节 时间副词

一 表时性时间副词

二 表频性时间副词

三 表序性时间副词

 第二节 程度副词

一 表程度深

二 表程度轻微

 第三节 情态副词

一 意志类情态副词

二 方式类情态副词

 第四节 语气副词

一推断性语气副词

二确定性语气副词

三逆合类语气副词

四 疑问类语气副词

 第五节 范围副词

一 总括类范围副词

二 排他类范围副词

三 限量性范围副词

 第六节 否定副词

一 “不”与“勿”

二 “曾”、“不曾”与“勖”

三 “没得”与“呒没”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介词

 第一节 泰如话的前置类介词

一 表示基本方所的前置词“在”、“埋”

二 表示伴随与收益者标记的“同”、“代”、“替”

三 表示与事与被动的施事标记“拿”、“把”、“喊”、“挨”

四 “为/为啊”与“照啊/照着啊”

五 “走”在泰如话中由动词向介词的虚化

 第二节 泰如话的后置类介词

一 上、的、肚的

二 债、辣

三 境、海

四 似、到

五 如、待样的

六 朝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助词

 第一节 结构助词

一“个”与“的”

二 “得”字句

三 动趋式中“到”的虚化

 第二节 语气助词

一 事态语气词

二 情态语气词

三 暂顿语气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总论

 第一节 泰如话的语法系统蕴含着丰富的吴语底层

一 读音与语法结构方面

二 构词法方面

三 代词与量名结构方面

四 虚词与体貌结构方面

五 句子与句式方面

 第二节 语法的差异性大于共性

一 构词法方面

二 代词与量名结构方面

三 虚词与体貌结构方面

四 句子与句式结构方面

 第三节 泰如话与吴语语法系统演变的共同趋势

一 普通话与方言的语法成分将在各自的体系内长期共存

二 方言语法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 由注重话题向注重主语的语言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吴语在历史上曾北抵淮河,永嘉之乱后,北来的移民将吴语逐退至武进、常熟一线,泰如地区僻处江淮方言东南一隅,属于官话区,但地理上邻近北部吴语,保留了较多吴语的底层特点。近几年来该片方言在语音、词汇、方言分区、方音史等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在方言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汪如东著的《江淮方言泰如片与吴语的语法比较研究》借鉴吴语已有的研究,结合实际的方言田野调查,通过比较对泰如片方言在构词法(包括复合、附加、重叠)、指代词、数量词、问句、体貌类型、语序、连词、副词、介词、助词等方面的语法特点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使其以相对完整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本书所得出的各项研究结论及所提供的丰富的研究语料,对江淮方言的语法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邻近方言的研究亦不无启发。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8: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