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文著的这本《责任(态度与执行力最新升级版)》是一部优秀的社科管理类图书。一个人要成功,首要条件必须有明确的责任。这仅仅是指一个人,而在企业经营中,除了有明确的责任外,还要有态度和执行力,在态度与执行力二者之间,哪个更为重要,也是目前管理者们很难回答的问题。事实上,态度与执行力不管缺了哪一个,企业都存活不下去。或者可以这样说:态度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执行力是企业生存的保证。本书从介绍执行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开始,到如何提高企业的执行力,然后如何提升员工的执行力等,本书语言朴实易懂,案例翔实,能发挥说明效果,是一部优秀的经济管理类图书。
态度决定一切。一个执行者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又何谈执行力?
我们每个人工作的目的和成果都是不一样的,存在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态度,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个前提。
张献文著的这本《责任(态度与执行力最新升级版)》一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富有逻辑的篇章、大量生动的案例向我们阐明了态度的重要性以及执行力的根本,使我们接受了一场现代管理思想的洗礼,从而破解了许多压抑在心头的疑云,看到了自己身上以及周边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提高工作效率指引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规划你的职业生涯
当下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到处人才济济。怎么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位职场人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创新型领导,要想在职场中有所发展。就需要对自己的优势、兴趣爱好、职业特点以及自己所从事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一个仔细的研究,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个人只有尽早尽快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才能正确把握人生方向,获得升职的机会,走向成功的人生。
同样,作为一名领导,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完善自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领导。那么,在制定领导的职业发展规划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李华是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
李华是一家照明产品厂的领导,想为自己的职业做一份规划,他在对自己进行了全面分析之后,得出自己的角色特征是:29岁,工作4年,目前是一家大型照明生产厂家的领导,公司各项制度完善有前途,所以想继续在公司发展,从领导做到主管做到主任,最后在5年内成为一名经理级别的优秀管理者。
但是,目前自己有一些不足,即:性格上有一些内向,不爱说话,但是脑子转得快、技术过硬又肯吃亏。他的这种不计较的个性使其在担任领导时期获得了领导和下属的一致肯定。对以后的发展,李华的规划是——自己还要努力学习沟通技巧,加强对口才的锻炼;自己虽然已是生产骨干,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且还要学习新技术;另外,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学习管理知识。
在李华制定好自己的职业阶梯后,他还特别仔细分析了各项职务后边的内涵,对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学历、工作经历、技能和知识都做了一个说明。对需要做什么,需要学习什么,需要增加什么经验,需要怎么培训等等都有明确安排。
最后,李华又向朋友、同事和领导就自己的职业规划做了咨询,如此明确的职业规划再次令周围的人对他投以赞赏的目光,纷纷赞扬他有想法有创意。
将李华制定自己职业生涯的过程提炼一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应该是:
1.个人因素分析
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因素就是对自身的认识过程。对于一个创新型领导来说,自我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估是第一步。自我评估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道德水准等各方面的判断。清醒地认识了自己,就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判断,就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2.环境因素分析
正如俗语所讲,“环境造就人才”,作为一名创新型领导,唯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才能确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要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要分析自己所处环境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3.员工生涯定位
就是要求创新型领导通过对个人、组织、社会等因素的分析,对几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人与职业相匹配。进而确定员工的职业通道。
4.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确定职业发展(远、中、近)目标,选择职业发展的拓展工具(岗位交换和多工种训练、兼职培养、现场指导、离职学习、晋升等),制定实施计划与措施。
5.职业辅导
职业辅导实际上是职业生涯规划整个过程的支持与服务;它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包括规划前的宣传与推广、规划过程的分析与指导、实施过程的在职教练等。有效的辅导可以采用每日辅导、定期辅导、业绩改进辅导、行为与能力提升辅导等多种形式。
6.评估与反馈
由于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较多,而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周期相对较长,各种影响因素又大多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因此,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以根据最新现实的情况进行调整,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对策。P3-5
一个人要成功,首要条件必须有明确的责任。这仅仅是指一个人,而在企业经营中,除了有明确的责任外,还要有态度和执行力,在态度与执行力二者之间,哪个更为重要,也是目前管理者们很难回答的问题。事实上,态度与执行力不管缺了哪一个,企业都存活不下去。或者可以这样说:态度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执行力是企业生存的保证。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迈尔斯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者某人的一种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中表现出来。
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是瓶颈,这个时候企业需要我们的职员发挥积极正面的力量与智慧,正确面对企业所进行的变革,以对企业和自己100%负责的态度投身到企业的建设中去。
执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执行力的高低,不仅在于对日常的工作能否认真细致按时保质地完成,更重要的是,遇到棘手的问题,要想尽一切办法加以解决,将工作中的难题当作自己的事,不推诿,不绕行,全力以赴。要达成这样的境界,必须将职业当作事业,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才能有所成就。
《责任:态度与执行力》一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富有逻辑的篇章、大量生动的案例向我们阐明了态度的重要性以及执行力的根本,使我们接受了一场现代管理思想的洗礼,从而破解了许多压抑在心头的疑云,看到了自己身上以及周边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