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呼伦贝尔草原的狼/袁博动物小说新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袁博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阅读袁博著的《呼伦贝尔草原的狼/袁博动物小说新经典》,跟随“动物小说王子”袁博一同走进狼群,去认识狼,了解狼,让我们能听懂声声狼嚎所蕴含的狼的心声,让我们一同感受狼的团结、执着与拼搏。

本书还收录了《狼灾》《草狼》《星宿海上的野牦牛》等故事。

内容推荐

袁博著的《呼伦贝尔草原的狼/袁博动物小说新经典》讲述了狼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过着群居生活。敏锐的观察力、专一的目标、默契的配合、注意细节以及锲而不舍的耐心使狼总能获得成功。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它才使得狼得以世世代代地生存下来,狼驾驭变化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小公狼贝尔生活在中蒙边境,有慈爱而强壮的爸爸、坚韧而温柔的妈妈以及活泼可爱的弟弟妹妹。快乐的生活,因为偷猎者的偷猎而终止。

目录

呼伦贝尔草原的狼

狼灾

忧伤崖的狼

草狼

星宿海上的野牦牛

作者后记: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试读章节

一天早晨,当黎明的曙光刚刚照亮盛夏绿草如茵的草原时,贝尔早早醒来,悄悄避开妈妈的视线,偷偷躲在爸爸外出打猎的必经之路上——挂满爸爸毛发的铁丝网附近。

贝尔想要跟随爸爸翻越铁丝网,到爸爸出生的地方狩猎。

不过,聪明的狼爸爸很快就觉察到了贝尔的意图。狼爸爸假装要去扑一只落在锦鸡儿花上的黄色蝴蝶,贝尔眨眨眼睛望着爸爸,觉得很有意思。

突然,狼爸爸从空中掉转了方向,一下子将贝尔扑翻在藏身的狗尾草丛中,吓了贝尔一跳。狼爸爸一口咬住贝尔的鼻子,瞪大眼睛,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狼爸爸是在警告贝尔,让它不要乱跑乱动,更不要翻过铁丝网。狼爸爸深知越过铁丝网狩猎的危险,小狼留在居住地才是最安全的。

贝尔害怕了,爸爸从来没有对它这么凶过。它开始发出恐惧的叫声,呼唤妈妈救它。

成年狼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幼狼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对成年狼纠缠不休,成年狼就会对小狼崽发出警告。在警告和斥责都不起作用的时候,成年狼就会啃咬幼狼的上口鼻部。幼狼的鼻头被成年狼死死咬住,由于害怕发出尖锐的叫声,就不敢再缠着成年狼了。事实上,成年狼很好地控制了啃咬的力度,不会真正咬伤幼狼。

无论如何,贝尔没能如愿跟着爸爸去狩猎。贝尔被妈妈挡在腹下,沮丧地和妈妈一起看着爸爸翻过铁丝网,消失在铁丝网对面蒙古国的茫茫草原上。贝尔极不情愿地跟着妈妈,迟缓地向它们一家的临时居住地——安全性和隐蔽性都很高的锦鸡儿灌丛走去。

当小狼长到两个月大时,就很少再进入它们出生的地下狼窝了。除非在风雨大作的时候,它们才会躲进狼窝避雨。绝大部分时间,它们都在狼窝外活动。

一个月前,白尾在距离生育幼崽的狼窝几百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这个地方离水源较近。方便小狼感到干渴时,能够及时喝到水,而且这里四周被稠密的锦鸡儿灌丛遮掩,是一个养育后代的理想地带。

既然爸爸不带贝尔玩,贝尔只好跟妈妈一起玩了。贝尔不想回到锦鸡儿灌丛里,磨磨蹭蹭地停留在铁丝网附近。它讨厌跟它的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它们太幼稚了.只知道相互拉扯皮毛和尾巴,或者压住对方的脑袋。

贝尔先到水源边喝饱了水,又叼来一根树枝,要妈妈陪它玩扑树枝的游戏。妈妈不情愿地呜咽着,开始心不在焉地陪它玩扑树枝的游戏,不时地望向锦鸡儿灌丛的方向。狼妈妈唯恐另外四只留在那里的小狼醒来后,到处乱跑,引来食肉动物。白尾对这个淘气的儿子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能顺从贝尔的想法。

两个偷猎者悄悄钻入了锦鸡儿灌丛。

几天前,他们就侦察好了地形。他们在离锦鸡儿灌丛不远的地方,挖好了一个半人深的坑。昨天夜里,他们将两辆摩托车藏在远处的芦苇丛里,把羊粪抹到自己的身上,以此消除自己的气味,以免引起狼的警觉。

他们潜伏到早已挖好的坑里,只等成年狼离开锦鸡儿灌丛,他们就可以把五只小狼一网打尽。他们早已找好了买家,每只小狼卖两千元,五只小狼总共能卖一万元。

在金钱的诱惑下,贪婪的偷猎者无视法律闯入自然保护区,更丝毫不顾及野生动物的生命与自由。

一声声小狼崽尖锐的嗥叫声,从锦鸡儿灌丛中传来。

白尾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它条件反射般的将尾巴伸直,脚蹼张开,奔向锦鸡儿灌丛。它慌慌张张,双眼紧紧地盯着锦鸡儿灌丛。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出现在了它的脚下,它下意识地踩了上去,以便弹跳得更远。

只听“啪”的一声,它的一个前脚趾被捕兽铁夹夹住了。它哀嚎着在原地打转,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偷猎者在它面前捉走了它的四只幼崽。

贝尔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怔怔地叼着树枝,望着悲痛欲绝的妈妈。过了好一会儿,它才从惊吓中回过神来,跑过去帮助妈妈啃咬铁夹。

铁夹是偷猎者前几天挖坑时,一起埋下的。他们为了防备成年狼追撵,预先在他们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了好几个连环铁夹。他们先在地上挖几个坑,里面垫上搓细的羊粪,放入支好的铁架子,再在上面盖上羊粪。盖上这些动物的粪便,能够遮挡住铁夹子的铁锈味。狼嗅觉灵敏,只有这样,才能不引起它们的怀疑。

白尾冲着贝尔急促地吠叫着:这里危险,赶快跑开。

贝尔不顾妈妈的吠叫,拼命啃咬着铁夹。它一定要帮妈妈挣脱铁夹!白尾心急如焚,朝着铁丝网所在的方向哀嚎着。它希望青背没有走远,还能听到它的嗥叫声,回来带走贝尔,救出它们四只被偷猎者捉走的幼崽。

狼有很好的听力。在顺风时,一只狼能在与另一只狼相距三至五公里远的地方听到它的叫声。(P6-9)

后记

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八岁时,我写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动物小说。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六年了。可以说,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跨过了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之所以对动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与我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养殖基地里生活了三年。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丘组成,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围栏依山而建,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孔雀等动物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在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喜欢静静地观察梅花鹿在围栏中散步,喜欢追逐在丛林中出没的野兔,喜欢寻觅在地下奔跑如飞的鼹鼠。傍晚时候,夕阳留下的残霞染红了西方明净的天空,远方黛青色的山峦吹来新鲜而潮湿的晚风。黯然的暮色蒸起浅蓝色的夕露,新生的露珠沾在斑驳的草叶上。喜鹊从我的眼前扑翅而过,回到林间的巢穴;雁群穿过苍蓝色的天空,飞往未知的远方。我穿过林中草丛,聆听着断断续续的虫声,呼吸着大自然甜美的气息。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沙连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群踏起滚滚黄尘。负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个饲养员爷爷。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他养过非洲野水牛、斑马、鸵鸟……甚至还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籍。从书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可以驯化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一起驯服一只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饲养员爷爷的带领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学了,所到之处,赢来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友,常常给我讲一些来自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故事。饲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领土的场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给它喂过肉块;在非洲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听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许多关于非洲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物小说。

在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不仅使我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并且,那段生活使我深深地着迷于动物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我研读了大量动物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为我的动物小说创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在我十六岁时,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保送至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年,也出版了我的第一本长篇动物小说《鸵鸟家族》,并与动漫公司签订改编协议,被改编为52集动画连续剧《鸵鸟太阳雷》。

出于对动物学的兴趣,我成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后来转入中文系。现在,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六年以来,我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云南、贵州、内蒙古、青藏高原等地方进行动物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考察,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阳、月亮、星辰、疾风,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生灵,都告诉了我许许多多书本上读不到的哲理。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我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我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

自从有了人类,大地上就有了歌声,就有了一种生灵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描述这个世界。文学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体验,让平凡的万物一跃而成为可供审美的物象。

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话语去歌颂闪烁的星空,他知道了什么是梦中的远方;当一个离家的游子歌唱起故乡的草原和群山,他明白了什么是思念;当一个老人在行将覆灭的记忆里回忆起他年少时读过的诗句,他会发现,他一生中见过的所有风景和这些诗篇再也分不开了。

上古时候,人丁稀疏,野兽繁盛,我们的祖先与万物杂居,在自然之中成长。我们的祖先相信自然万物的互通性,平等地去看待各类生灵。他们相信自然之中蕴含着一种比人生世事更深刻的道理,而比这些道理更为深邃的是自然本身。《诗经》《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布洛陀》……在这些古老的诗歌中,充满了祖先对于自然的尊重与理解。

民间文学的情调中常常含着一种悠远的气质,或是慷慨悲歌,或是空灵飘逸,我们的祖先都能用最简练的文字,传递生命的节律。我希望,能够将这份文学情调传递到我的动物小说中,使我的每一本小说都能成为拥有民族文学特质的艺术品。

文学不仅用于书写人类社会,也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而动物小说是用作者的体验,去审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的一扇窗口。在我的动物小说中,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史,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

人类有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有自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地球并不总是现在这个样子,自从我们这个行星形成以来,它就在不断变化,不断孕育出新的生命。浩浩荡荡的自然历史长河,曾经是多少生灵的舞台?辽阔的大地和浩瀚的海洋,曾经是多少动物的家园?从前寒武纪到现在,地球几十亿年的自然史中见证了无数种群的兴衰变迁。

自然史动物小说——这是我给自己的动物小说的一个全新定位。这些作品既不同于以往的动物小说,也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小说。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史,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历史带给我们的感受,总是苍凉而空阔的。不断变迁中的历史,可以评判一切功过得失,可以告诉我们最深刻的生命哲理。

我的动物小说中,特定的自然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我更关注的是沧桑变迁的时代背景中个体的处境,是不同物种在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回光乍现的辉煌瞬间。

比如:在《霸王龙兄弟》中,一起长大的霸王龙兄弟在刚刚成年的时候彼此相互离弃,各自历经一生的波折之后,在迟暮之年温暖地相逢,又为了年轻一代霸王龙的生存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剑龙不流泪》中,由于侏罗纪末期气候变迁,剑龙家族面临的是一个种群日渐衰微的时代,所有剑龙的后代都必须坚强,使自己的族群生存下来,并且生生不息。

在《鸵鸟家族》中,从非洲到亚洲,截然不同的背景,演绎了一代代鸵鸟不同的命运,不变的是它们灵魂深处一脉相承的刚毅与勇气。

在《狮子的心》中,一只白色的狮子在孤独中成长,却不放弃任何生存的希望——因为它相信自己有着一颗狮子的心。

在《火烈马》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生命的成长不仅是身体长大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自然的理解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其中,包括了执着的坚守、拼搏的勇气、难得的温情、群体的良知。这种生命的辉煌不仅仅属于人类,而可能属于所有在自然历史上出现过的物种。正如著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说:“这是群星闪耀的时刻”,是生命真正的尊严所在。

每天,我都在和动物小说一起成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自然精神的体验者。

书评(媒体评论)

袁博写动物小说,有他自己的优势。他修读过生命科学、人类学、文学三个专业,知识储备在同行里首屈一指,可以说是学者型动物小说作家。

——著名动物小说作家 沈石溪

人类有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有自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文学不仅用于书写人类社会,也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

——袁博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3: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