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溥仪年谱/溥仪写真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庆祥编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月1日 溥仪派员携礼向徐世昌贺年(阳历元旦),赠送礼品:瓷瓶一对、瓷盘一对、衣料八件。1月4日徐世昌派礼官荫昌答谢,在乾清宫觐见溥仪。

1月7日 举行《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告成并恭进首函典礼。溥仪传旨为有功人员进衔:世续进为太傅,陈宝琛加太傅衔,宝熙、郭宗熙两位总裁加太子少保衔,参与其事的官员均记录两次,在馆提调,均准奏保。五日之后,这部书在王公大臣跪送下,尊藏于皇史成。是日,溥仪又传旨著封醇亲王侧室邓佳氏(瑞琴)为侧福晋。

1月9日 陈宝琛接旨后再呈递奏折,希望溥仪依《会典》之例,“准将臣太傅衔撤销,以所得恩典,给臣曾祖陈若霖予谥”。原来其曾祖陈若霖历任云南、广东、河南、浙江等省巡抚,并湖广、四川总督,又人京当了八年多刑部尚书。于道光十二年因年老乞休,病故于返乡途中,呈递遗折后虽获皇帝赐恤,却未获“易名”,这使陈家感到深深的遗憾。陈宝琛的祖父陈景亮(曾任云南布政使)“常思乘时立功陈情乞请”以代父求谥,“而以足疾归田未偿所愿”。现在,陈宝琛要把自己获授“太傅衔”的殊荣转让先祖,以实现他们的夙愿。溥仪览奏传旨,追谥陈若霖“文诚”,给予易名之荣,而对陈师傅自请撤销太傅衔“着毋庸议”。

1月10日 庄士敦与中华民国内务部及清室内务府签订教授三年的合同已经期满,溥仪着其留任,赐二品顶戴并赏穿带朦貂褂。庄士敦喜形于色,托耆龄购买珊瑚顶珠,耆龄便捡一可戴者予之,又亲往醇府向载沣汇报了此事经过。

1月12日 锺粹宫东配殿佛堂失火,幸得立时发现扑灭而未延烧。

同日溥仪传旨“苏尼特右旗和硕亲王德穆楚克栋鲁普著加恩赏戴三眼花翎”,此为溥仪与德王交往之始。

1月15日 溥仪传旨,明日带精益眼镜匠人入内,为其配制眼镜。

1月17日 因首席内务府大臣世续病危,徐世昌邀绍英、耆龄谈谈皇室之事。徐的意思,欲以绍、耆二人代世续,劝勿再请派他人,尤不宜令皇族亲贵干涉,绍、耆应允向载沣转达。同日,耆龄又访陈宝琛商议此事。证明,对小朝廷内重大决策,中华民国政府首脑人物是插手的。

1月18日 溥仪传旨“朱汝珍著在南书房行走”。下午四时,世续病逝。死前欲见绍英、耆龄,见面时已不能言,唯神志尚清,一握而已。

1月19日 上午,溥仪在毓庆宫召见耆龄,谕命赴醇王府商办重大事项。下午,溥仪传旨,追授世续以“太师”衔,赏给陀罗经被,予谥“文端”,派贝勒载瀛前往奠酸,赏银八千元治丧。溥仪命绍英佩戴总管内务府印钥,耆龄赏在紫禁城内乘坐二人肩舆。耆龄奉命在东兴楼请邓君翔商办经费,据言百万有望,年关可度。

1月22日 溥仪在毓庆宫召见耆龄,命会同宝熙、袁励准及陈宝琛、朱益藩、伊克坦三位师傅验看陈设,核定投标价目。

1月24日 姜桂题病逝,溥仪赐祭一坛,赏银一千元治丧。姜早年曾随僧格林沁镇压捻军,又随左宗棠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后在甲午战争以毅军分统身份战败,致旅顺陷落。后应袁世凯之招入新建陆军后,官至直隶提督。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授为陆军上将、昭武上将军,任热河都统。1921年调任陆军检阅使。

1月28日 (正月初一日)溥仪因生身母瓜尔佳氏去世,传谕“私服停贺”,入宫百官“免蟒袍”,三位皇贵妃处也免除行礼。懿亲重臣中以为此举未免过分者曾进言相劝,溥仪不从。

P34-35

目录

宣统皇帝(含醇王府幼儿)时期(1906年2月7日—1912年2月12日)

 1906年 (丙午)清光绪卅二年 溥仪出生

2月

 1908年 (戊申)清光绪卅四年 溥仪二岁

11月

12月

 1910年 (庚戌)清宣统二年 溥仪四岁

 1911年 (辛亥)清宣统三年 溥仪五岁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12年 (壬子)中华民国元年 溥仪六岁

1月

2月

逊清时期(1912年2月13日—1924年11月28日)

 1912年 (壬子)中华民国元年 溥仪六岁

2月

8月

9月

 1913年 (癸丑)中华民国二年 溥仪七岁

1月

2月

3月

6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14年 (甲寅)中华民国三年 溥仪八岁

1月

2月

3月

7月

10月

11月

12月

 1915年 (乙卯) 中华民国四年 溥仪九岁

1月

2月

4月

5月

6月

7月

9月

10月

12月

 1916年 (丙辰)中华民国五年 溥仪十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17年 (丁巳)中华民国六年 溥仪十一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1月

12月

 1918年 (戊午)中华民国七年 溥仪十二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9月

10月

11月

 1919年 (己未)中华民国八年 溥仪十三岁

1月

2月

3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20年 (庚申)中华民国九年 溥仪十四岁

1月

2月

3月

4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2月

 1921年 (辛酉)中华民国十年 溥仪十五岁

1月

2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22年 (壬戌)中华民国十一年 溥仪十六岁

1月

2月

3月

4月_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23年 (癸亥)中华民国十二年 溥仪十七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24年 (甲子)中华民国十三年 溥仪十八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寓居天津时期(1924年11月29日—1931年11月11日)

 1924年 中华民国十三年 溥仪十八岁

11月

12月

 1925年 中华民国十四年 溥仪十九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10月

11月

12月

 1926年 中华民国十五年 溥仪二十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27年 中华民国十六年 溥仪二十一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28年 中华民国十七年 溥仪二十二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29年 中华民国十八年 溥仪二十三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2月

 1930年 中华民国十九年 溥仪二十四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1年 中华民国二十年 溥仪二十五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伪满洲国时期(1931年11月12日—1945年8月18日)

 1931年 中华民国二十年 溥仪二十五岁

11月

12月

 1932年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 溥仪二十六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3年 中华民国二十年 溥仪二十七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4年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溥仪二十八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5年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溥仪二十九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6年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溥仪三十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7年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溥仪三十一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38年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 溥仪三十二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2月

 1939年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 溥仪三十三岁

1月

2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2月

 1940年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溥仪三十四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41年 中华民国三十年 溥仪三十五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42年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 溥仪三十六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43年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 溥仪三十七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44年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 溥仪三十八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2月

 1945年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溥仪三十九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囚居苏联时期(1945年8月19日—1950年7月31日)

 1945年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溥仪三十九岁

8月

9月

11月

 1946年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溥仪四十岁

1月

7月

8月

9月

12月

 1947年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 溥仪四十一岁

9月

12月

 1948年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溥仪四十二岁

 1949年 溥仪四十三岁

7月

9月

12月

 1950年 溥仪四十四岁

1月

3月

6月

7月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时期(1950年8月1日—1959年12月3日)

 1950年 溥仪四十四岁

8月

10月

 1951年 溥仪四十五岁

1月

2月

10月

 1952年 溥仪四十六岁

1月

8月

11月

 1953年 溥仪四十七岁

1月

10月

 1954年 溥仪四十八岁

1月

3月

7月

9月

12月

 1955年 溥仪四十九岁

2月

3月

4月

6月

8月

9月

 1956年 溥仪五十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1月

12月

 1957年 溥仪五十一岁

5月

6月

8月

 1958年 溥仪五十二岁

 1959年 溥仪五十三岁

4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特赦以后(1959年12月4日—1967年10月17日)

 1959年 溥仪五十三岁

12月

 1960年 溥仪五十四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61年 溥仪五十五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9月

10月

 1962年 溥仪五十六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63年 溥仪五十七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64年 溥仪五十八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65年 溥仪五十九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66年 溥仪六十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67年 溥仪六十一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溥仪身后事

 1967年 溥仪六十一岁

10月

12月

 1970年 溥仪去世后第三年

9月

 1971年 溥仪去世后第四年

9月

10月

 1974年 溥仪去世后第七年

4月

12月

 1975年 溥仪去世后第八年

2月

3月

 1976年 溥仪去世后第九年

1月

9月

12月

 1977年 溥仪去世后第十年

 1980年 溥仪去世后第十三年

2月

5月

 1982年 溥仪去世后第十五年

 1987年 溥仪去世后第二十年

 1988年 溥仪去世后第二十一年

 1995年 溥仪去世后第二十八年

 1996年 溥仪去世后第二十九年

 1997年 溥仪去世后第三十年

 2001年 溥仪去世后第三十四年

附录:溥仪五位夫人年谱

 中国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年谱(1906年11月15日—1946年6月20日)

一、从进宫到出关

二、在伪满冷宫中

三、溃逃身亡

 中国末代皇妃额尔德特·文绣年谱(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8日)

一、入宫前后

二、从醇王府到日本公使馆

三、孤衾双园

四、“妃子革命”

五、龙凤分飞

六、再婚生活

 伪满洲国“明贤贵妃”谭玉龄年谱(1920年—1942年8月13日)

一、入宫受封

二、溥仪最爱

三、隆重殡葬

四、怀念“贵妃”

五、入土“华龙”

 伪满洲国“福贵人”李玉琴年谱(1928年7月14日—2001年4月24日)

一、入宫册封

二、浪迹天涯

三、等待“皇上”

四、离婚以后

五、时代变幻

 溥仪的妻子李淑贤年谱

 (1924年9月4日—1997年6月9日)

一、“皇帝”新婚

二、夫妻恩爱

三、山川漫游

四、守护情深

五、“皇娘造反”

六、溥仪绝笔

七、“火龙”升天

八、最后遗产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序言

溥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涵盖了20世纪前60年,而如果延伸到与他有过夫妻关系的五位女士,恰可涵盖整个20世纪这一百年间惊天动地的伟大变化和人生沉浮。这是一个刚刚过去、人们还记忆犹新的世纪,一个旧的封建帝国向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变的世纪。

溥仪就是历史,他留下的书稿、文稿、每言、每行、每帧照片、每段影像,都写下了世界上皇帝、国王和君主历史上所独有的一页,都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关。溥仪生平研究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以溥仪生平为横切面最生动、最鲜活的学术研究,是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标志性人物的政治解剖,是对20世纪中国政治形象真真切切的研究,更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不可抗拒之鲜活特例的深入探讨。溥仪与孙中山、张勋、段祺瑞、蒋介石、裕仁天皇、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等的真实交往,他的一生留给世界的教训,不就是20世纪的中国吗?

因此可以说,溥仪研究,绝不仅仅是研究一个人的生平,而是一个领域、一个学科,能够揭示20世纪中国最生动和最有特色的一幕真相,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溥仪是政治,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政治层面上的代表人物。研究溥仪生平及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可以帮助人们透过20世纪中国舞台上一幕幕大剧的上演,而清楚地认识中国由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变迁。

人类社会发展史观,就是要通过真实的社会历史进程,让人民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溥仪这位在孩提时代当了三年宣统皇帝的人,从懂事那天起就开始干复辟大清皇朝的事情,直到被俘囚苏,面临“引渡”还要暗立嗣子,以求有人在他身后继续复辟事业。溥仪是人类社会发展史观最富典型性的反面人物,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关注的人物和必须重视的问题。

溥仪研究也是长春市、吉林省乃至中国东北地域政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溥仪在长春十四年的统治虽然带“伪”字头,却也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社会的一段历史和一个侧面。

溥仪是国际关系,特别是近现代中日关系历史症结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研究溥仪被诱骗而落入日本军国主义陷阱的可悲结局,能够帮助后世认识:人民是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主宰者,任何企图依赖外国势力达到个人目的的集团和个人,最终是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没有前途、没有好下场的。溥仪投靠日本,却并不甘心当傀儡,“康德皇帝”与关东军司令官也存有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溥仪就任伪执政以后,为什么急于招募皇族及满族子弟建立“尽忠于一人”的“精养”武装“护军”?又为什么很快就引发“陈兵新京驿”“违规”事件和“大同公园冲突事件”,而被关东军宪兵队硬给护军扣上“反满抗日”的帽子果断除掉?关东军司令官又为什么要在1940年六七月间逼迫溥仪第二次“访日”,令其“请回”天照大神作为“满洲”的“建国元神”,让东北人民顶礼膜拜,与日本“共同信仰一个神、一个宗教”,并“由日本统一之”?溥仪则如丧考妣般在东京法庭上狂叫“这件事情在我一生中是最大耻辱,我一万辈子也不能服从”,这又能说明什么?

溥仪与伪满洲国研究具有重大国际现实意义,安倍之流妄图否认侵华历史罪行,绝对绕不开溥仪与伪满洲国!当年日本关东军骗溥仪、建伪国、抗衡国际正义、屠杀东北人民,这是任何人也否认不了的历史事实!重温溥仪与伪满洲国这段历史,我们就能够看到,安倍今日种种丑言丑行,实为日本关东军当年所作所为的重新表演!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项研究,让当年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打交道”、两次“访日”“叩拜天皇”的“康德皇帝”再站出来,用亲身经历和真实历史,痛斥安倍今天的谬论!中国人民是绝不允许日本军人重演侵华史、再现殖民我国神圣东北领土狂妄史的!

溥仪是文化,是封建文化向现代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转变的典型特例。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华人的社会历史教育,都要关注溥仪研究的成果。第一,溥仪研究成果能够发挥强大的教育功能;第二,溥仪研究口述著作可以其鲜活、真切的特色而在华人社会历史教育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第三,以溥仪研究为基础的影视作品已经造就华人社会历史教育的优良氛围,便于开局面、大发展;第四,以溥仪研究为基础的溥仪生平遗址、旧居,能够形成充满华人社会历史教育内容的旅游热线;第五,溥仪珍宝的散落过程也是华人社会历史教育的实物教材。以细节切入历史,而让溥仪走向世界。

溥仪的前半生是民族罪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并没有把他推向断头台,而是以博大胸襟对其施以人道主义脱胎换骨的改造,在他身上出现了伟大的新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实践的成功范例。研究溥仪从皇帝到公民的转变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大政方针的积极作用。毛泽东认为,人的思想可以得到成功改造。这是“二战”后中国与世界秩序构建都适用的思想理论,更是中国共产党建国方略与实践的一项内容。溥仪光荣的后半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改造政策、统战政策的巨大成功,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影响的。在溥仪特赦前后乃至病逝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在接见伊拉克、伊朗、塞浦路斯、智利、几内亚、日本等外宾的许多外事活动场合,在毛泽东亲自主持的春节座谈会上,在“文革”的狂乱中和溥仪《我的前半生》受到批判之际,毛泽东都会经常谈起溥仪,认定“阶级是可以改造的,溥仪是改造比较好的一个”,“这是方针和政策问题,还有方法问题”,“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好了,这是世界上的奇迹”!言谈中充满了关怀、爱护和政治保护,集中了人民及其领袖的斗争艺术,这是胜利者成功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艺术,是新旧社会交替演进中最具典型意义、最生动、最重要的历史情节和篇章。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整体历史形象具有强大的国内外影响力,专家们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研究归根结底是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写书是要让更大的读者群受益,如果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影视作品,转化为实物、图片和历史文物等图文并茂的展览,转化为生平遗址、旧居、旧迹等能够形成充满华人社会历史教育内容的旅游热线,而不仅仅局限于史学论述或文学铺叙,让社会公众都能从中得到他们所需要和喜欢的知识,身为学者的溥仪研究者们又何等高兴!既然溥仪研究拥有庞大受众面和接触面,就应该努力占有这一价值。让溥仪这个研究对象变得更丰富、更形象,更有色彩,更加明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溥仪研究多为资料专著和传记体著作,从现在起理应转向学术研究型著作,如《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评传》《溥仪与20世纪的中国》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还可以完成若干阶段性成果,如《溥仪文存》《溥仪年谱》等,从而使溥仪相关历史问题研究深入一大步。

王庆祥

2016.7

内容推荐

王庆祥编著的《溥仪年谱》是国内外第一部按年月日记事,详细记述溥仪生平事迹和思想发展脉络的著作。本书反映了溥仪由封建君主到民族罪人、最后经过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全过程,是溥仪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编辑推荐

王庆祥编著的《溥仪年谱》是一部按年月日记事的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生平研究的工具书,包括溥仪在小朝廷时期、天津时期、伪满时期、解放后各时期的大事。溥仪是唯一没有留下终生起居注的中国帝王。本年谱比一般大事记更为详尽、完备,实为溥仪生平资料长编。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