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邓汉祥、曾毓隽等著的《我所知道的段祺瑞/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收集整理近20篇有关段祺瑞的回忆文章,属于资料汇编性质的史料文集。段祺瑞于洪宪复辟失败、北洋军阀解体后成为皖系军阀首领,经历了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军阀争战及临时执政等民国重大历史事件。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作者均为跟随段祺瑞多年的部下或亲友。他们的点滴回忆,较为完整地记述了段祺瑞一生的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
| 书名 | 我所知道的段祺瑞/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邓汉祥//曾毓隽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邓汉祥、曾毓隽等著的《我所知道的段祺瑞/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收集整理近20篇有关段祺瑞的回忆文章,属于资料汇编性质的史料文集。段祺瑞于洪宪复辟失败、北洋军阀解体后成为皖系军阀首领,经历了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军阀争战及临时执政等民国重大历史事件。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作者均为跟随段祺瑞多年的部下或亲友。他们的点滴回忆,较为完整地记述了段祺瑞一生的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 内容推荐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邓汉祥、曾毓隽等著的《我所知道的段祺瑞/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讲述的是洪宪夏辟闹剧结束后,段祺瑞以皖系军阀首脑的身份登上民国政府的权力中心。本书收录了近20篇亲历性文字,重点回忆了段祺瑞参与府院斗争、讨伐张勋夏辟、发动武力征伐的政治活动;及其在直皖战败后,利用军阀矛盾再次取得临时执政地位,最终被驱遂下台的经过。通过对其军事行动及生话细节的记录,再现了民国时代“北洋之虎”的复杂形象。 目录 段祺瑞生平略述 赵兰 洪宪复辟与段祺瑞遇刺 李炳之 黎、段矛盾与府院冲突 曾毓隽 府院之争中的阎锡山与段祺瑞 周玳 我随段祺瑞离京到马厂的见闻 贾润泉 复辟之役马厂誓师亲历记 陈文运 西原借款内幕 叶恭绰 直皖战争前后 王毓超 直奉战争前张作霖联合段祺瑞的内幕 于立言 直奉战争前后的段祺瑞 邓汉祥 段祺瑞临时执政二三事 曾毓隽 三一八惨案亲历记 楚溪春 三一八惨案纪实 李世军 九一八后陈炯明勾结段祺瑞联日倒蒋的秘密 丘健军 我的伯父段祺瑞 段宏纲 段祺瑞家世琐记 段宏纲 追忆先父段祺瑞 段式巽 段祺瑞公馆见闻 王楚卿 段祺瑞遗嘱 试读章节 我听曹树桐讲罢,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公案。罗凤阁的情况,我早就清楚,但却丝毫没想到有这番经过。 罗凤阁是滦州人,父亲是北洋的军医。早年在袁世凯任直隶总督的时候,袁世凯的母亲有病,60多岁的人了,忽然腹泻不止,年纪大的人,既不能泻,又不能补,已到了群医束手的地步。袁世凯忽然想起了罗军医,派人找来给老太太治病。罗某来后经过一番望闻问切,便满口应承,说:“太夫人这个病不算什么,包在我的身上。”说罢,便开了个药方子,一服药,若干味加起来有半斤多重。旁边的人看了个个吐舌头,袁世凯居然相信他,把药抓来,让老太太吃下去,竟把病治好了。原来他先用药一泄,接着又用补药,光吃泻药老年人当然经不住,可是补药用得快,不致伤了元气,所以手到病除。这一来罗某的医名就响遍了北洋,袁世凯便委他做北洋的总军医。一般人因他用药分量过重,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半斤”。罗某和段祺瑞的私交极厚,我和他有一面之雅,就是在段祺瑞那里遇见的。那是光绪戊申年(1908年)的事,我奉陆军部的命令,到保定协和学堂去考试学生。段祺瑞是学堂的总办,因我是奉部令去的,却又是他的学生,他便请我吃了一餐便饭,在座作陪的便只有罗某一个人。那年,他岁数已经不小了,却仍喜欢诙谐,一口滦州土话,就好像滦州皮影里面的丑角一样。 段祺瑞的原配姓吴,徐州府人,就是吴光新的姐姐,段宏业的母亲。段宏业的年纪比吴光新小得有限。吴光新是自幼跟着姐姐姐夫长大的。在段祺瑞跟着袁世凯到山东去的时候,吴夫人死了。后来经袁世凯做媒,续娶了张夫人。有人说,张夫人是袁世凯家的丫头,其实不是。据我所知,张夫人的父亲曾在陕西做道尹,与袁世凯家中有世谊;父亲死后,袁世凯便把她母女二人接到了袁家。张夫人的父亲还有个下堂的妾,腹内有孕,以后就流落在陕西,不知去向了。 在段祺瑞做国务总理时,张夫人的母亲因为无子,很想念这个遗腹子,由段托陕西督军陈树藩设法从陕西把他找回,归了宗。老太太很高兴,还给他娶了媳妇。结婚时,我曾往贺,看见段祺瑞这位舅爷,非常粗蠢。穿着结婚的袍褂,连走路都不知道先迈哪一只脚了。旁边有人仔细在指教着,他才能行礼如仪,完成花烛。而张夫人嫁到段家后,只生了几个女儿,没有儿子。段祺瑞为此也很苦恼,曾向罗某谈起,并极力夸奖罗凤阁聪明,将来一定大有出息。罗某说: “我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咱们哥儿俩不分。”于是罗凤阁就拜在张夫人名下,作为义子。罗凤阁的确乖觉,对段祺瑞夫妻,“娘”呀“爹”的,叫得极为亲热,很得他们夫妻的欢心。一向穿堂入户,和自家人一样。记得我有一次在段祺瑞家中闲坐,在这种情况下,连段宏业都要回避,而罗凤阁却可以在旁边走来走去,毫无顾忌,可见段祺瑞对他如何钟爱了。至于罗凤阁竟能被别人收买,对段行刺,实在是我万料不到的事。而罗凤阁良心发现,对段祺瑞涕泣悔过,细想起来,却在情理之中,因为段祺瑞对他的确太宠爱了,难怪他不忍下手。当时正值段祺瑞反对帝制,企图刺杀段祺瑞的人,可能就是袁世凯。不过究竟如何,曹树桐既没有说明,我也不便揣测了。 民国8年(1919年)段祺瑞到武汉去,乘坐的是楚育兵舰,而罗凤阁和段的若干随员,却分坐在楚材舰上。在行近汉口刘家庙附近时,适值招商局的客轮江宽号开来,这时楚育舰速度快,已经开过去了,而楚材舰却与江宽轮撞上,楚材舰的船头碰着江宽号的船腰,两只船都几乎沉没。罗凤阁在船上,一看情势危急,和一个姓杨的团长坐上了救生船,拔出佩刀,要把救生船的缆索砍断,不料匆忙之中只砍了一边的缆索,救生船就直吊起来,罗、杨二人都被水淹死了。 我也听人说过,段祺瑞对罗凤阁死于非命,极为惋惜,很难过了两天。 (李宜琛 整理)(P12-1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