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强大,就是流着眼泪笑着说
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让我们伤感的事情,心情不由地处于低落中,感叹人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出乎意料。这些让我们猝不及防的痛苦,当时总觉得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好像真的就过不去了。
心一直脆弱着,敏感着,忧伤着,纠结着,矛盾着……
那些日子里,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总感觉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似乎一切都会在梦醒时烟消云散,一切都会有一个新的开始,痛苦似乎已经过去。可是不久之后,记忆又把我们拉入不安和恐慌中,我们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这种事发生在了我的身上,为什么命运使我如此痛苦。”
可是,那些失去、那些错误、那些伤害已经过去,任凭我们如何挣扎,岁月都不会给我们更改的机会。无论多么懊悔,都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多希望那个时候的自己,能成熟一点,考虑问题周全一点,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蚀骨的追悔,可是过去的任何选择都已成为过去,谁都没有能力重回过去的岁月修改自己的人生。
那么,当一切已成定局的时候,不如干脆随遇而安,潇洒地甩甩头对自己说:既然别无选择,何不走下去,也许硬着头皮闯过去,反倒成就了另一种更美的人生!
那些让我们流泪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
那一年,小雯离婚了。老公走了,带着他自以为美好的、无人理解的梦想,离开了那个他曾经壮志满怀、却郁郁不得志的单位,同时,也离开了只有两岁的女儿,和这个小雯苦心经营了三年的家,踏上了他漫长地寻梦路。
悲伤、委屈、不舍、迷茫、困惑,突然一起涌上了小雯的心头,哭泣成了唯一的发泄途径,那段时间,她似乎流尽了一生的眼泪。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见人不出门,好像只有这种决裂的表达,才是对痛苦现实最强有力的对抗。
突然,女儿那声稚嫩的“妈妈”把她从悲伤中拖回了现实。看着年幼的女儿,她抹去滑过眼角的泪滴,微笑着告诉自己,为了孩子,自己必须强大起来,
于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小雯又当爹又当妈,女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为了女儿,她必须坚强,因为她知道自己就是女儿的榜样,她的脸上阳光灿烂,女儿的心里才是晴天。她也是女儿的天,她璀璨了,女儿才能温暖成长。这就是生活,不管前面的路怎样,自己必须坦然接受,即使流着眼泪也要笑着走下去。
一次,三岁的女儿突然问小雯:“妈妈,爸爸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在我们的身边?爸爸不爱我了吗?别人的小朋友都有爸爸,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小雯抱着女儿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出差,等爸爸不忙了,一定会来看我们的。”,“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出差很快就回来了,爸爸怎么一直都没有回来过?是不是爸爸觉得我不听话,不喜欢我?”小雯的心一阵刺痛,不知如何回答女儿。(P37-39)
前言
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我们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
那些人生最美妙的蓝图,曾经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反复描绘过,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自己想要的人生会盛开如花,幸福的感觉便如电流般酥酥麻麻地穿过心灵。
想着想着,脸上就泛起了甜蜜的笑容。
可是,现实是曾经憧憬想要的生活,却一直没有到来……
我们知道,不是现实的生活磨砺了初心,而是每走一段路,就会有人告诉我们,梦想抵不过现实,想象里的美好跟不上现实瞬息万变的脚步,所以,该是梦醒的时候了。
于是,我们追着现实赛跑,好像不跑快点就会惨遭淘汰,渐渐地,我们把曾经的初心吹散在急速流逝的时光机器里,失去了慢下来的能力,就像被上了发条不停旋转的陀螺,机械式地快速飞驰,来不及问一声自己要去哪里。
似乎,已经习惯了顺从那些被安排的人生。学生时代我们为了在每一次的考试里脱颖而出,为了做别人眼里的第一,我们将自己桎梏在固定的模式里,做着别人喜欢的自己。我们不敢与众不同,也不敢剑走偏锋。因为稍不留意就会成为“怪胎”,偏离所谓的正确的人生方向。
高考时,我们遵从家长的意愿,为了他们认为将来更好的安排,报考了别人认为更有前途的专业。
工作后,事业不是为了自己喜欢而去做,是为了成为别人眼里的精彩而去做。
爱情和婚姻,家庭和孩子,每一步该路归何处,似乎一直活在别人的意见和安排里,一步步走过那些因为不情愿而涌出的人生暗流里,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艰难。
这一生,似乎没有一刻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那些在别人眼中盛开的人生,绽放着不属于自己的花朵。采一朵轻轻闻一闻,只呛到自己泪流满面。
而那些被剥夺和被交付的人生,似乎都是为了规避未来的种种风险。就像年少时家人在为我们做出每一个决定后都会说的一句话:“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原来,一直以来,是那些被我们妖魔化了的,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操纵恐吓了自己,那些莫须有的担心焦虑紧紧盘绕于心,桎梏了心灵,也撼动了曾经坚不可摧的初心。未来那么遥远,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与其担忧,不如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也许,蓦然回首,幸福就那么自然地,在灯火阑珊处闪烁。
一个女孩说,那是一次爱情选择的关键时刻,两个男孩同时喜欢上她,她只能选择一个。自己将两个人的优劣分别列了出来,认真对比,左右权衡,可最后还是无法做出决定。于是准备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打电话询问,到底要选哪个人? 但后来她想了想:“别人又不是我,情感是秘而不宣的事情,爱与不爱,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情,换作别人问我,我又要怎么回答。即使关系够铁,帮我分析利弊权衡,但最终做决定的人还是我啊,不然选错了,谁负责。”
就像下面这个场景里的故事: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一条荒无人烟的小路闪烁着梦想里的光芒,召唤着她。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走上去。
母亲拦住她:“那条路不能走。”
“我喜欢,为什么不可以?”
“我曾经在那条路上受过伤,所以不能让你走。”
“只要我喜欢,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母亲满眼忧虑地看着她,长叹一声:“好吧,你有你的生活和坚持,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待她走上去之后,才发现,那的确是一条艰难的路,她走得步履维艰,磕得头破血流,但只要想到走下去就有想要的幸福,她便顿觉身轻如燕,所有困难似乎也已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终于,她走过了那条路。
坐下来看着长途跋涉后,那属于自己的幸福时,一个年轻人信步而来,正站在她当年的路口,她伸手一拦:“那条路不能走。”
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年轻人问道:“可是我喜欢,为什么不能走?”
“我踏着一路的艰辛才走过来,这份千回百转的折磨,你会无法承受。”
“既然你都能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能让你走那么艰难的路。”
“但是我喜欢。”
她看着像极了当年的自己的年轻人,莞尔一笑:“一路小心。”
是的,别人有别人的劝解,我们有我们的坚持,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有时候,当我们把困惑和疑虑告诉身边的人,凡是聪明的人,他们总是认真地聆听我们的心声,时不时地帮我们抽丝剥茧的分析,引导我们正确思考。可是,最终都会让我们自己做出决定,他们从来都不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因为,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成长环境不同,追求认知不同,人生目标不同,我不是你,我又怎能以我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要求你呢?
一个男孩遭遇情感和工作的双重问题。情感上他不知道该听从家人还是听从内心,他不知道是坚持“彼此相爱大于一切”,还是坚持“物质是爱情的基础”。
工作上,他内心希望做自己喜欢的职业,却不愿意违背职场生存法则,放弃自己不喜欢别人却看好的工作。
其实,他不需要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徘徊,他只需要知道三件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能接受每一种选择后的结果吗?
想清楚,把每一步路,都走成专属于自己的人生,无论最终收获的是伤痛还是喜悦,都是只有自己才懂的“似锦繁华”。
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坦途的。谁不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没有人能决定你的人生。
更不要让没有自我的人生,荒芜了你想要的人生。
只需要走下去,在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里闪耀……
赵丽荣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戏,有的人一生都在被别人导演,有的人导演了自己的一生。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被别人安排着过完一生,被安排着上哪所学校,被安排着选哪个专业,被安排着去哪所公司、被安排着和谁结婚……
这种被安排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吗?
赵丽荣著的《你的人生要自己来导演》从事业、婚姻、家庭、爱情等方面讲述了如何自己主导人生。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顺从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抛开他人的过度干涉,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来导演!
赵丽荣著的《你的人生要自己来导演》共六大章,分别从事业、婚姻、家庭、爱情等方面讲述了如何自己主导人生。告诉读者,我们生来最需要的能力,是要学会如何独立地面对自己的选择、面对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尤其是那些能决定自己一辈子幸福的时刻。只有做到不依附于别人,不依赖于别人、不信靠于别人、不把自己的人生交到别人的手里、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才能真正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