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曹岫云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不分地域,不论人种,“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努力×能力”——这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成功方程式。稻盛和夫在经典之作《活法》中提出了这个方程式,全世界几百万的读者受益匪浅。《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口袋版)的作者曹岫云是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有资格称为稻盛和夫在中国的“发言人”,曹岫云深入透彻理解了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与“经营哲学”,以一名中国企业家的角度,创作出了更适合中国读者阅读、更有说服力的“稻盛哲学”深度解读之作。

内容推荐

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100~+100)×努力(0~+100)×能力(0~+100)。这个方程式是京瓷哲学的核心。它表达了思维方式的极端重要性。稻盛和夫曾说:“我自己长期以来,就是根据这个方程式做事的。并且觉得只有用这个方程式,才能解释自己的人生和京瓷公司的发展。”

稻盛哲学的核心就是这个人生方程式,而这个方程式的核心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人,应该正直而不应该虚伪;应该勤奋而不应该懒惰;应该谦虚而不应该傲慢;应该知足而不应该贪婪;应该勇敢而不应该卑怯……曹岫云所著的《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口袋版)运用大量实例以及多次与稻盛和夫本人的亲密接触后的感悟,对成功方程式的三要素逐一分析,让中国读者更全面地认识稻盛和夫的“成功学”。

目录

新版序言 传播哲学、实践利他

引言

第一章 成功方程式

 方程式

 “思想·人格”的含义

 成功三要素之间为什么是“相乘”而不是“相加”?

 成功三要素中哪个最重要?

 思想·人格是变数

 怎样提升思想·人格?

 成功三要素之相互关系

第二章 成功方程式的产生

 实践中得出理论

 叔叔的负面“意识”

 肺结核和“心态”

 水库式经营和“思念”

 天风哲学和“愿望”

 因果法则

 二宫尊德的诚实与勤奋

 福泽谕吉的话和方程式

 心灵似庭院

 泰戈尔的诗文

 释迦说“心”

 阳明心学

第三章 成功三要素

 能力

1 做不到的事要如实承认

2 超越平庸

3 战胜自己

4 胆大心细

5 抑制本能心

6 将意识聚焦

7 能力用将来进行时

8 塑造自己的人格

9 关于“能力”的问答

 努力

1 工作的意义

2 突破壁障

3 热情开创新时代

4 迷恋工作

5 精于一业

6 自辟蹊径

7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肉体

8 人生须时时反省

9 读书开阔视野

10 将能量灌注给部下

11 天天努力

12 关于“努力”的问答

 思想·人格

1 决不丧失希望

2 追求人间正道

3 避开“捷径”

4 信赖关系从自己内心构筑

5 如实观察

6 细节也须注意

7 调动潜意识

8 通逻辑、合伦理

9 根据原理原则

 思想·人格的五个侧面

1 愿望

2 原则

3 人格

4 利他

5 因果

第四章 经营十二条

第五章 六项精进

后记

试读章节

水库式经营和“思念”

1959年4月1日,京都陶瓷株式会社正式成立。过了不久,稻盛先生去听大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讲演,题目为《水库式经营》。所谓“水库式经营”,是讲企业经营顺利,赚了钱,不要全部用光,要像水库一样,把一部分钱储存起来,正像干旱时水库可以滋润庄稼一样,当经济不景气时,储备的利润可以用来救急,起调节作用,避免企业发生危机。松下强调经营资源要有储备,留余裕。

松下讲完后,听众中有一人提出疑问:“水库式经营果然有道理,我也理解了。但是松下先生有金钱上的余裕,可以造‘水库’,我们的企业财务拮据,日子过得紧巴巴,没钱造‘水库’,怎样做才能造‘水库’,请给予具体指导。否则,我们不可能搞水库式经营。”

松下一瞬间露出稍许困惑的表情,沉默片刻后答道:“具体办法我也不晓得,但我晓得经营要留余裕,你必须得这么想。”松下讲这句话后,没有再做具体说明。“问的是造水库的具体的方法,回答却只强调要有造水库的想法”,听众以为答非所问,哄堂大笑。这里应了一句古语:“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但是稻盛先生与众不同,松下说这句话像电击一样,深深地触动了他。具体怎样去赚钱,如何去造“水库”,各个企业因情况不同而千差万别,不能生搬硬套。企业经营既不是别人能教,又不是教了就会的事情。但是,首先“你必须得这么想”。思念是“因”,没有“因”,哪来“果”?“心不想,事怎成?”独有他理解了松下讲话的真髓。

因为稻盛先生有类似的经验,又喜深思,所以稍受启示,会立即引起强烈共鸣。“思念”的决定性作用(即方程式中的第一要素)可以从上面的故事中窥见。首先从要搞“水库式经营”这个想法开始,这个想法、“思念”或者说念头强了,就会促使你千方百计把心中的念头变为现实。就能够实现“水库式经营”。

稻盛先生说,松下的讲话使他再次明白了“思念”“心态”“思维方式”的重大意义。日语的“思维方式”就是“心中所思”,就是“用心进行的思考”。

稻盛先生说,此后他结合经营实践,提出了“人生·工作结果=思想·人格×热情×能力”这一方程式,并反复向员工解释。稻盛通过从松下得来的重要启示,自己的观念得到确认,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述,与员工共享。

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工作也好,人生也好,几乎就由这个“思想·人格”来决定。这个方程式中的“能力”和“热情”固然重要,但人的思想观念、心态或叫“思想·人格”更为重要。因为三要素之间是相乘的关系,所以每个人的工作和人生可能产生巨大差异,就是同一个人,由于思想观念的改变,他的人生可能发生180度大转弯,可能转好,也可能变坏。所谓“念头稍异,境界顿殊。”

稻盛少年时代阅读《生命的实相》、思考疾病根源时,开始意识到人“心态”的重要,而松下的话如雷贯耳,稻盛先生感到自己的想法在大企业家松下那里得到了确认。稻盛先生提出这个方程式,与《生命的实相》的作者以及松下虽然是“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又发展了谷口雅春及松下幸之助的思想。

用简洁明了的方程式来表达工作,表达人生,表达成功,又表达得这样精彩,可以说是创举,是史无前例。

越单纯越容易深入人心,容易为一般人理解和记忆。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接受、研究、记住、运用这个方程式,取得自己人生和事业辉煌的成功。

P36-39

序言

2001年10月28日,在天津第一届“中日企业经营哲学国际研讨会”上,我初次见到了稻盛和夫先生,聆听了他的“经营为何需要哲学”的讲演。因为我懂日语,手头还有中日文对照的讲演稿,自己也有9年经营者的经历,所以,或许能更确切地理解他讲演的精髓、价值所在。当时我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动,我觉得自己遇见了一位亲切、谦逊、具有深刻思想的人物,他手里握有我一直在寻求的真理。

在讲演中,稻盛和夫先生谈了他的“成功方程式”,谈到了他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句话。听到这些,当时我有一种莫名的惊喜,也不知道怎样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后来我想到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古诗,用在这里,很是贴切。

同年12月,我拜访了位于京都的“京瓷”公司本部,收集了稻盛先生的全部日文原著,订购了自创刊以来所有的《盛和塾》杂志。

后来我又先后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日企业经营哲学国际研讨会”、在京都举办的“盛和塾第十次全国大会”、在横滨举办的“盛和塾第十三次全国大会”以及多次参加了“盛和塾”大阪分塾的学习会。我多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学习稻盛哲学的发表会上,企业家塾生在谈及如何接受稻盛塾长的教诲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自己企业的面貌时,会热泪满面,全场为之动容。

有一位日本盛和塾的企业家塾生对我说:“假如由稻盛塾长当日本国家的领导人,或者日本的领导人听得进稻盛塾长的忠告,日本就不是现在的日本,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不会是现在这种关系。”在谈到稻盛先生给他的印象时,他说,20年前第一次见到稻盛先生,做了自我介绍后,稻盛先生对他的经营做了指点,最后还听了稻盛先生的讲演。他形容当时的心情是“有生以来从未体会过的震撼和激动,像着了迷一样。这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很难用道理来说清的一种感觉”。这20年来,他对稻盛塾长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一直有增无减,无法遏制。他说,稻盛塾长是他的恩师,没有稻盛塾长的教导,就没有他的今天,是稻盛塾长改变了他的人生。“如果是为了稻盛塾长,即使牺牲自己也愿意。”

每期《盛和塾》杂志到手,其中的“塾长讲话”我必定一口气读完;每有稻盛先生的新著出版,我都先读为快;读每一章我都有感动,不同时期读同一章,亦常有不同的感悟。这种感动和感悟积累起来,渐渐深入我的心灵,促使我产生把它写出来、与人分享的冲动。

2005年1月17日,我应邀参加了有500多位日本企业家参加的日本滋贺县大津地区盛和塾塾长例会,在其后的恳亲会上,当我上台致辞时,72岁的稻盛先生立即转身180度,面朝讲坛,抬头挺胸,微笑着凝视我,倾听我的讲话。他这一动作和他谦逊的笑容,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

稻盛先生身上有着一种难以言语的特殊的魅力。现在全世界约有10000名“盛和塾”的企业家被稻盛哲学所吸引。同时,正因为大家都有一颗虔诚学习的心,稻盛塾长的能量才会转移到塾生企业家身上,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我们各自事业的发展。

稻盛先生是通过光明大道到达巨大成功的典范,是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彻底的现实主义优美结合的典范。这样的典范对于中国的企业家,对于各行各业各级领导,对于渴望成功的有识之士,对于一切有志于追求人生真理的年轻人,都具有莫大的、难以估量的参考价值。把这种价值告诉读者,就是本书的使命。

曹岫云

2006年9月1日

后记

走进书店,关于“成功”的书籍丰富多彩。但其中大多数,都着眼于能力、手法、技术、技巧、计策、机谋、战略、战术、聪明、机智等,甚至还有教授骗术的,把军事上的“兵不厌诈”,用到经营乃至其他领域。“计”有三十六条之多、“变”有七十二种之杂,仿佛这才是集我们古人智慧之大成。有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成功人士的成功案例,亦常常突出个人手腕的高超。当然也有人论述“诚信”等人格要素的重要性,但多数也只是把它作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列出,而不是把它作为首要的和基础的要素。有人甚至有意无意地把“讲诚信”也作为一种宣传策略,挂在嘴上,自己内心却并不真正认同。在社会上做事,特别是在中国,似乎不说假话就会吃亏,这才是许多人潜意识里的真思想。这种基本观念上的混乱,正是所有社会混乱现象的根源。

“稻盛的成功方程式”则旗帜鲜明,它把“思想·人格”放在第一位,而且指明它有正负。这个方程式犹如巨大的警钟,应该震撼我们这个追名逐利的社会。

但是我们宣传这个方程式仍属于“显意识”。在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驱动这种“显意识”,它才能进入“潜意识”,并随时返回“显意识”。只有当“显意识”和“潜意识”都由正确观念占据,人才会走进悟境,才有所谓“厚积薄发”。

写作是一个用文字整理和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对我而言,这次还是一个系统和深入学习“稻盛哲学”的过程。较之写之前。写之后我对经营和人生的信念更为明确、更为坚定、更为自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进步,企业也有发展。写这部书虽有绞尽脑汁的艰苦,但我更多地感觉到愉快和充实。

有位朋友看完这部书稿后说,能够代表当代日本的,不是那些身居高位的日本政治家和官僚,而是在民间,像稻盛和夫先生那样具备高尚品格和哲学睿智的企业家。对此我亦有同感。

有人认为稻盛先生这一套太高尚,在讲究功利的现实世界里显得鹤立鸡群,所谓“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但像“成功方程式”这样深刻又浅显的人生哲学,中学生就能懂,而且随时都能用。记住它,它就可能改变你的人生,用好它,你就会取得成功。

稻盛先生说:“我从不奢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我的哲学,但我一贯坚持自己的经营思想,并证明了它是成功的。”

因为本书大量译述了稻盛先生的原著和讲话,出自尊重之心,为了慎重起见,本书在付印前,曾由日本盛和塾本部事务局出面,请人译成日文,经日本盛和塾本部事务局,以及京瓷公司秘书室出版小组仔细审阅和修正。

随后此书的日文版被分为《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两本书,在日本出版并畅销。

借本书出版的机会,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稻盛先生是通过光明大道到达巨大成功的典范,是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彻底的现实主义优美结合的典范。这样的典范对于中国的企业家,对于各行各业各级领导,对于渴望威功的有识之士,对于一切有志于追求人生真理的年轻人,都具有莫大的、难以估量的参考价值。

——曹岫云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