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冯仑商业三部曲第一部,百万级商业畅销书,记录拓荒时代的商业实践,讲述海南创业岁月,梳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历程,检视改革变迁中的原罪与阵痛,解剖民营企业的生与死,近距离观察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马云、柳传志、张维迎、吴晓波一致推荐!
| 书名 | 野蛮生长(精)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作者 | 冯仑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野蛮生长》,冯仑商业三部曲第一部,百万级商业畅销书,记录拓荒时代的商业实践,讲述海南创业岁月,梳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历程,检视改革变迁中的原罪与阵痛,解剖民营企业的生与死,近距离观察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马云、柳传志、张维迎、吴晓波一致推荐! 内容推荐 《野蛮生长》是冯仑首部商业著作,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梳理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代发展到公司时代的野蛮生长历程,检视民营企业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剧烈制度变迁中所承受的挑战与挣扎,以及蜕变之路,给出了民营经济蛮荒时代的群像素描,是了解中国现代商业拓展初期代表性作品。 目录 01 原罪 “原罪”是怎样炼成的 征服:男人愉悦的冒险游戏 了犹未了与不了了之 历史的天空 02 合伙人 江湖聚义 常务董事会 打死不做“太平天国” 江湖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 03 流变 小倒爷与大企业家 商贩、工匠与流寇 汇流与融合 筑梦踏实 04 投资 玩时间于股掌之中 当人成为投资品的时候 站在未来,投资今天 05 管理 和尚与庙 管理的五大悖论 人的管理与管理的人 特种部队与基地组织 06 金钱 什么是钱? 钱的是非 人一生的三个钱包 人心与钱心 钱心跟着人心走 老钱与新钱 花钱的艺术 07 政商关系 “离不开,靠不住” 纽约世贸重建的美国故事 虞洽卿与辜振甫 “混搭”为王 认养“立法委员” 08 关系 什么是面子? “成本”与“收入” 熟人的成本 忠诚的成本 关系网的规模经济 09 伟大 志大才必高 伟大的状态 伟大的基因 伟大是管理自己 伟大的力量 伟大的魅力 10 企业公民 责任边界 企业公民与公司治理 阿拉善的故事 1 企业家(上):王石 不当老板 一招鲜,吃遍天 大公“有”私 君子三变 永远做自己的管理者 12 企业家(下):牟其中 擦肩而过 范哈儿与张少杰 倒飞机与放卫星 “钱是无限的” “一生爱错放你的手” 你不懂什么是饥饿 13 历史 伟大的阴面 历史现场 镌刻人生 历史的基因和密码 14 幸福 幸福与欲望 幸福与自由 幸福与道德 幸福与信仰 15 女人 内当家与合伙人 夜总会机制 贪官的泡妞模式 16 死亡 公司的四种死法 与死亡为友 死亡的困境 救援机制 生命钻石 试读章节 大概在1995年到1996年的时候,万通的母公司海南万通遇到了非常大的危机,而正是这个危机,触发了我们在“反省日”的讨论和自我检查,从而有了自己的“原罪”认识,并且找到了根治“原罪”的正确方法,那就是“资本社会化、公司专业化、经理职业化、发展本土化”。 我们当时的危机,主要集中在财务和内部组织,以及公司与外部环境的矛盾方面。从财务上来说,我们当时扩张得非常快,主要通过杠杆收购和连环控股的方式,投资了武汉国投,有三个信用社(天津一个,南宁一个,兰州一个);另外还投资了华诚财务公司、天安保险、陕西证券,还有民生银行。一时间,我们成了最招人注意的民营企业。我们接着就通过金融机构互相拆借等方式来扩张,投资在房地产、商业零售以及高科技等许多行业。在扩张过程中,我们的内部组织实际上逐渐被分割开了,深圳那一块在王启富手里,广西那一块在易小迪手里,北京这块归我和潘石屹管,另外,武汉国投、上海万通由我和刘军共管。这样一来,财务资源和公司的经营就出现了很大的错位和冲突,在扩张过程中,财务负担日益加重。当时,用于投资的资金都是以将近20%的年利率短期拆借来的,如果没有60%以上的毛利,投资肯定是亏的;越投,口袋里的钱越紧,越紧就越加摧残手中的金融机构和向更多的人与机构去高息拆借,结果雪上加霜,饮鸩止渴,公司不堪重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一财务危机,实际上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到底有多大能力,我们应当怎样获得健康的投资和扩张的能力,而不是抽风式的变态的能力。这一刹那,我们明白了绝不能用借来的高利贷投资,救治自己的唯独办法就是先卖东西还债,压缩公司成本,甩掉包袱,然后再行增资扩股,引进不需要还的资本金。于是我们就开始大踏步地向后撤,退之再退,直到卖无可卖、退无可退。武汉国投卖了,北京、天津和武汉场内证券回购的席位收回了,三个信用社归入当地城市合作银行,陕西证券卖了,天安保险抵债了,华诚财务公司破产了,东北华联也卖了。总之,这是一个有点类似于后来德隆的财务危机。我们当时把危机原因归结为“短债长投”。 在财务危机的同时,我们又陷入了组织上的危机,实际上就是几个合伙人(股东)在财务压力下面临的选择和困惑。由于谁也想不出万全之策,且又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大家就提出分而治之,广西和深圳被切割出去,潘石屹也自己创办了新公司。所谓组织上的分法,实际上也就是按照谁管哪块就分哪块的做法,同时大概算了一下账,然后基本上按照比较平均的一个数目分给走的人。但是,走的人都拿到了现金,没有拿负债,所有的负债都留在了万通的老根这个地方,由我、王功权和刘军负责处理。所以,合伙人分家在那段时间是最大的组织性危机。 1996年之后,资产负债还在继续压缩和变卖过程中,但组织切割已经完成。这时,我和功权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选择,就是公司怎么样往下走?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去了一趟美国,跟功权在美国又反复商量了一下,最后我们决定“收缩”:把所有的业务集中,压缩费用,压缩人员;国内业务只做房地产,美国万通只做创业投资。做出这一决定以后,就到了9月13日,也就是万通的“反省日”,我们照例集中,闭门反省、认真思过。这年的反省是在海南做的,我们在反省的时候,很疑惑万通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财务上出现那么大的漏洞,欠那么多的钱(在1996年的时候,我们欠的钱有六七个亿)?合伙人分开之后资产状况更加糟糕,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几个人不能够继续合作走下去呢?经过认真讨论分析,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问题并不是1995年和1996年才出现的,我们的确背负着与生俱来的悖论和困境;最初的时候一些事情的安排、一些制度、一些做事的方法都存在很大的欠缺和缺陷,有一部分欠缺是自己的局限性,还有一部分缺陷属体制环境所致。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就把这个问题称做“原罪”。从那时候起,我们就不断地来检讨自己所谓的“原罪”问题。 我们发现的第一个悖论是,在中国,人们没有钱才办公司、没有资本才投资。这在西方是完全不可能的,那里是有钱人才投资、才创业,起码开办费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借贷到。我们的起点要惨得多,两手空空,也只有三种途径可能拿来初始资本:一,自己家里人的积蓄;二,“欺骗”和“抢劫”—“骗”可以重复三五次,而“抢”也就一两次,不可重复,创业过程就会中断;三,借钱,债主给出时间,借债的付利息,以后想办法把资产负债表做正,让创业过程不因为资本的问题而中断。 P12-15 序言 最近,潘金莲突然就成了“网红”,一方面是因为最新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另一方面,大导演冯小刚和万达集团的少东家在网上“开撕”,也引起了大家对于这部电影和潘金莲的关注。 潘金莲这样一个人物再次回到我们的视线里,的确会让很多人充满好奇,大家都想知道“究竟谁是潘金莲”,“潘金莲到底是什么样子”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作为一个“好事者”,我也不断地在搜寻一些关于潘金莲的故事,突然发现对于潘金莲,我们根本无法拼凑出来一个完整的形象,我们有的只是一个小说中的潘金莲,是施耐庵给我们的一个形象,这也成了大家的共识,对于其他说法,人们并不了解也不重视,哪怕是更为真实的。所以我就好奇,一个历史上的人物或者说是形象,最后究竟是如何被后人界定和认识的?也许人物真实与否已经不再重要,也许被认识只是因为偶然中的一句诗词、一幅图画、一个故事,通过这些就把一个人给界定了。那么历史上的潘金莲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话分两头说,关于历史上的潘金莲其实有两个版本,它们都源自江苏人施耐庵,一个版本偏向于现实故事,一个版本偏向于艺术加工。第一个现实故事要从河北清河县说起,历史上这个县城真实的存在过一个武大郎,身长八尺,仪貌堂堂,虽出身贫苦但考取功名,成为一个县令。武大郎的太太出自当地的大户人家,贤良淑德,经人介绍嫁给了武大郎,之后养育了四个子女,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在武大郎生活的这条街上有一个“无良少年”,的确也叫西门庆,也正是个买卖人。但是,当时这三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故事。而当时正逢施耐庵落魄之时,他在陈友谅的军中作幕僚,之后军队被打乱,他又混迹于河北附近,认识了清河县的人,就听说了武大郎和西门庆的一些故事。因为当时的武大郎是一个县令,相当于国家中高级的公务员,成为别人的谈资也在情理之中。之后施耐庵写《水浒传》的时候,就把这三个人物形象加了进去。之所以把他们写进书里,是因为施耐庵还听说了一些关于这三个人的“传说”。 据说,武大郎有一个朋友,在落魄的时候来找大郎借钱,而大郎话语不多,也没有立马答应,当时只是安排这个朋友在家里先住下。这个朋友就很恼火,没住几天就走了,在回家的路上,这个朋友憋着一肚子的火,于是就想着法子诅咒武大郎,说他身短五尺,说他老婆出轨,而且还是和“坏人”西门庆勾搭在一起,最后又恨不得他一脚被西门庆踹死……就这样一边走一边编故事,还一边给别人讲,专门诋毁武大郎。当时的交通和通信也不便利,回家的路一走就是好几天,“县领导的故事”也“传扬”得差不多了。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房子竟然已经被修葺一新,邻居告诉他这都是武大郎安排人给他修的,他顿时心生惭愧,感到无地自容。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县领导”武大郎的故事,就这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施耐庵大抵是因为听到了这段故事,就把它写进了《水浒传》。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是说施耐庵的。施耐庵年轻的时候读书很好,但是官运并不好,这样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文艺青年在感情上更是屡遭挫折。他第一个暗恋对象是他的一个邻居,叫金莲莲,但是金莲莲的父母比较贪图钱财,强行把女儿嫁给了一个财主家的公子,这让施耐庵非常恼火和伤心,这就他的第一段暗恋。之后,施耐庵又遇到了一个自己爱慕的女孩,叫潘巧巧,是一个同样美丽的女文艺青年。当施耐庵每天对这个女孩激情涌动,顾目流盼,急切地准备向人家表白的时候,发现这个女孩“劈腿”了,她已经开始与别人眉目传情了,真是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这段感情让施耐庵更加不堪。自此之后,施耐庵彻底的无奈了,最终他给自己找了一个能踏实过日子的大姐。这个大姐除了踏实之外,还非常的凶悍,经常拧着他的耳朵就又是骂又是捶,让他一直很难堪和憋屈。当他开始写书的时候,就把他心里的两个坏女人和一个凶媳妇儿都作为原型写了进去,一个是潘金莲,一个是扬雄的媳妇儿潘巧云,还有一个就是女强人顾大嫂。这样来看,潘金莲最终的形象,主要还是施耐庵为了泄愤而塑造的他心里最坏的女人的形象,并且还为这个形象安排了最坏的结局。至于西门庆的形象,那就是前两次抢走他暗恋女人的那两个公子的合体,既有钱又纨绔的下贱买卖人的形象。最后,为了故事的完整和通顺,武大郎和武二郎这两个相差一百多年的人物形象也被他揉到了一个故事里。自此之后,恐怕施耐庵本人也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情绪和不爽,潘金莲就和无耻、下流、放荡等这些词永久地绑在了一起,也永久地被绑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现在回过头来看,无论哪个说法都是与施耐庵有关的,而历史上真实的潘金莲应该是不存在的,但没曾想,这个虚构的人物形象比某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更有力量,更为长久,也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再回头看中国的民营企业,人们对它的评说,似乎和潘金莲也有几分相似,不管你曾经用什么姿势,最后被后人传诵的故事,往往与曾经的事实是一个约等于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绝等于的关系。回溯历史,总会有一些记忆性的误差,加上过去没有影像的记录,我们在回顾和讲述历史的时候,总是受到当下是非观念和个人角色等因素的影响,真正的历史研究方法,人们总会说到一个词:原罪。在“野蛮生长”时代的民营企业,人们总会把它等同于潘金莲这样一个角色,说它的不好,而这个所谓的“不好”也是被人们捏造组合出来的。在我看来,民营企业其实等同于河北清河县的那个潘金莲,是一个真实而美好的存在。民营企业在艰辛中开始,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原因,它们都在努力地通过商业的力量去改变社会,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是给予了社会很正面的一种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们,尊重这样一个历史过程。 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完成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通过民营企业的早期发展,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件事证明了民营企业可以更为敏捷地响应市场的需求,也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市场资源的配置,进而创造出一种更高效也更有效的经济制度,这说明民营经济是可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种主流形态。之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时候,中央就认定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民营企业用了前面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这样一件事情。 第二个事情,民营企业又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证明民营企业不仅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商业竞争组织,可以在经济上发挥作用的,当它们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它们还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断地回馈社会,通过基金会等其它形式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和支持有益的事业。目前中国已经有近八千家公益组织,其中的三分之二是由民营企业建立的,民营企业家已成为了捐款的主体,中国2016年一千亿人民币的公益捐款,三分之二来自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无论是救灾,还是救病,还是济困,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件事情,就是我们在展望未来的时候“理想丰满”,其中最重大的理想就是我们的民营企业还将在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去推动新型商业文明的建立。这种商业文明既包括商业组织、商业模式,也包括价值观的改造和对社会细微组织的改造。同时,在未来新商业文明建立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必将会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 如果这三件事情都能做完,而且我们还能有幸看到,那么如果要给民营企业画一个像,这个像将不会是潘金莲的形象,而将成为一个正面的、完整的、端庄秀美且奋发有为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我相信,随着现代社会记录手段越来越进步,民营企业真实的形象也会越来越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不会被人们误解为潘金莲这样一个形象。 《野蛮生长》出版已有十年了,今天再拿出来重新印刷,除了内容上的增减之外,我又回看了书中我对民营企业的描摹,我希望做这样一份工作的我属于当下的一个记录者,而不属于施耐庵这样一个历史小说的写手;同时我希望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新商业文明进程中续写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在历史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这就是我在新版“野蛮生长”之前想要和大家说的话。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