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著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1)(精)》收《苍颉篇》(《仓颉篇》)一篇,现存完简五十七枚,残简三十枚,经缀连后,有完简六十二枚,残简二十枚,共计八十七枚。竹简有契口与上、中、下三道编绳,简背有划痕。保存有完整字一千三百一十七个(其中含有标题字十五个,重见字七个),残字二十个。字体具隶书笔意而又多保留小篆之字形结构。这批竹简,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保存字数最多的《苍颉篇》文本,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发现。本篇注释对部分文字从字形演变的角度作了扼要的考证与说明,并对《苍颉篇》句中文字字义间存在的联系,作了必要的分析与解释。此外,书后附有“北大汉简《仓颉篇》与其他出土简本文字对照表”,以及《北大汉简〈苍颉篇〉的新启示》一文,这对全面考察《苍颉篇》各文本之间的差别,探讨《苍颉篇》在选字、编制和使用上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