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编著的这本《比较古典学发凡》是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中的其中一本。全书共分三辑:古希腊诗术、启蒙与反启蒙、后现代的开端。内含《城邦航船及其舵手——古希腊早期诗歌中的政治哲学举隅》、《马基雅维利与现代哲人的品质——施特劳斯的剖析》、《市民悲剧博取谁的眼泪——莱辛的悲剧通信与卢梭的因缘》等文章。
中国的古典学身不由己地带有比较研究的品质,因为,中国学人研究西方历代古典学问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文明传统的血脉影响和问题意识。何况,即便如今研究中国古典学的中国学人从小也无不接受的是现代的西化教育和学术训练。但是,比较的学问品质绝非意味着动辄就拿中西方经籍穿凿比附,或者在中西先贤之间善通骑驿。毋宁说,由于自晚清以来,中国文明传统一直处在西方现代文明引发的危机之中,我们如果热爱中国的古典学问,就不应该忘记它早已遍体鳞伤,如果热爱西方的古典学问,也应该记得自己是谁……刘小枫编著的这本《比较古典学发凡》里结集的十三篇文章(四篇选自旧著,其余选自尚未出版的文集)无不带有比较古典学的探索性质。
说明
引子:密……不透风——关于《暗算》的一次咖啡吧谈话
第一辑 古希腊诗术
城邦航船及其舵手——古希腊早期诗歌中的政治哲学举隅
诗风日下
“诗学”与“国学”——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名争议
《玫瑰之名》与诗术
第二辑 启蒙与反启蒙
马基雅维利与现代哲人的品质——施特劳斯的剖析
双重写作与启蒙——施特劳斯与托兰德问题
卢梭的敌友划分
《爱弥儿》如何“论教育”——或卢梭如何论教育“想象的学生”
第三辑 后现代的开端
市民悲剧博取谁的眼泪——莱辛的悲剧通信与卢梭的因缘
尼采的晚期著作与欧洲文明危机
如何凭靠尼采的眼光识读柏拉图
圣人的虚静——臆说梵澄的《老子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