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访茶
第一次去台湾的确是走马观花,携程8天随团游,印象之_是短短6天之内坐着大巴马不停蹄环绕了台湾岛一整圈,阿里山公路和垦丁到台东的南回公路绕得我晕车呕吐不堪忍受;印象之二是旅行的很多宝贵时间不是在购物店里闲逛就是在去购物店的路上。
记得在花莲参观红珊瑚购物店之余,我溜出来去逛马路对面的茶店,一位老伯用台湾本土的陶制茶具给我泡茶,说句实话那老伯茶泡得并不地道,泡茶的手法也不敢恭维,味道真心说不上好喝,当然也不算难喝,活脱脱温暾水。碍于老伯布满皱纹的脸上那一份真诚与热隋,我挑了一罐75克“大禹岭”,当时并不知道“大禹岭”代表着什么,只是看中铁罐的深邃蓝色而已。老伯喜欢收人民币,开价100,我还价说这种口感的茶在大陆最多50,真心话无疑,在嬉笑寒暄中欣然成交。
那时候真心不懂台湾的茶,从台湾回来也没当回事儿。一天闲暇,想起了这罐“大禹岭”,拿出来打开用盖碗泡茶,舒展开的叶片壮硕肥厚,呈锯齿状镶着红边,太漂亮了!闻香心头先是一震,用“沁人心脾”来形容实不为过;人口一瞬,香醇润喉之感便迅速蔓延开来……
我惊诧于台湾大禹岭的高山乌龙茶竞能给我如此的味觉惊艳和醇厚绵长的丰富口感!此时恰恰正是对安溪铁观音渐渐失望之时,于是便饶有兴趣地关注起了台湾高山茶。
淘宝网上台茶市场鱼龙混杂,来自台湾的高冷茶要么价格高得离谱,要么便宜得不能让人相信,选择价格居中的网购了几次,大多数被退货,没有我带回的那罐大禹岭茶的厚重口感和只能意会很难言传的山野香气。期间又碰巧结识了_一位曾同为职业摄影师的台湾朋友,他的福寿梨山茶让我很认同,囤了很多。渐渐喝完了,苦于不能顺畅买到自己心仪的台湾好茶而时常耿耿于怀。
喝台湾高冷茶的同时,我也逐渐积累并加深了对台茶的认知,经常收集大禹岭、梨山、福寿山、杉林溪和阿里山等台湾知名茶山的信息,并在地图上揣摩它们之间的通达方式,纯粹是兴趣使然!
2014年的某天,一家人边聊边策划着春节的行程,我有意无意说咱们去台湾访茶吧!这个建议马上得到我太太认同,可谓是一拍即合,
就这样轻松地决定了七个月之后的2015年春节台湾访茶之旅。
梦想的旅行
旅行目的地已确定,后续的事『青接踵而来。
自由行是—定的,但采用什么方式呢?
不是“每个人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体验主题与游乐方式”吗?
体验主题很明确:访茶!去台湾寻找最好的高山茶园! 游走方式很坚定:自驾!去征服台湾最高、最美、最险的公路。
2003年4月,北京SARS肆虐,很多人都不敢迈出家门。幸好我们3月买了中国大陆SUV车型的首款车一长城赛弗,于是带着3岁的儿子,开始了我们的自驾历程。此后每每单车独行,陆陆续续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2014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去了马来西亚。在兰卡威岛只用我们自己打印的赫兹(Hertz)租车翻译件就成功租到了车,四天时间玩遍了兰卡威全岛:开上拉雅山远眺泰国、去东方村在缆车上看空中之桥、跑遍零星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寂静海滩,现在想起来还都意犹未尽。
但凡极致美景均在险远,但凡高冷茶园均在深山。所幸台湾的路况良好,能让我们随心所欲。自驾车作为一种旅行方式,正好契合了远离大交通、特立独行的自在旅行体验。
台湾的樱花季正是从春节开始,依次从低海拔向高海拔绽放,而台湾的茶农喜欢用繁复灿烂的樱花来点缀漫山遍野的茶园。行前时不时想象着一家人开车,时而奔驰在海边公路,时而徜徉在花海,时而爬升在高山之巅,时而在夕阳下停车于茶园中品茶,想想都醉了……
走自己的路,独揽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视觉盛宴吧!
P2-3
在2015年我用十个月的时间写了这部书稿。由于图片较多,采用了先组图后配文字的方式。为了突出视觉效果,可能排版不同于常见的文配图方式;为了方便读者参考出行的需求,我依照地图资料手绘了多幅自驾行车的路线图。对于网上方便查阅的背景资料和数据资料,我在书中没有太多涉及,因为但凡喜欢自驾的读者朋友在搜索信息和规划个性化路线方面都是个中高手。本书只提供了还算精美的图片、路上有趣的见闻和亲身感受之后的善意提醒。希望读者朋友看过此书后,参考网络信息和自己的兴趣点来制定出一份独一无二的台湾自驾行程。
在此首先要感谢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于至堂编辑。我看了他作为责任编辑的《最欧洲》这本书,各方面质量都很高,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他。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北航的雕刻时光酒吧。他是个非常平实的人。初聊便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套用一个简洁流行的词汇就是“靠谱”!第二次见面是2015年北京第一场瑞雪之后,他向我转达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合作意向,提出了具体的稿件修改意见。第三次见面是在重霾过后的中午,冬日暖阳晒得人很舒服,见面一分钟便签了图书出版合同,随后是对书稿更深入的沟通。非常享受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就像高山流水一般的自然和谐顺畅,我为能遇到这么好的编辑而感到庆幸!
其次要感谢的是中国经济出版社的夏冰编辑,我们相识于为经济出版社拍摄一套十本的收藏类图书的拍摄现场。作为资深编辑和朋友的她为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宝贵和无私的帮助!
这本书绝大多数的图片都是我自己拍摄的,但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搜集并使用了少量的网络图片。在此对图片版权方表示感谢!请联系我们,以便赠书给您。
最后希望此书能让读者朋友喜欢,你们的首肯是我下一本书的动力!
刘中健
动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其实还是正在台湾岛旅行的中后期,因为驾车沿途每每碰到有趣的东西,总也免不了在微信朋友圈发些图片嘚瑟一下,这也引起了不少朋友的热议。不断有朋友留言向我要路书,我想与其草草给他们不甚明了的路线文字,索性还不如系统地整理一下写个像样儿的东西呢!
每次出行前,我都要习惯性地进行大量的案头工作,这次台湾岛自驾行程尤甚。对于跑了多年单车的我来讲,一般的常规线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这次定下了访茶主题之后,发现台湾最棒的茶园都在台湾岛中部群山的偏僻之处,但网上相关资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现成可以借鉴的东西。
“祸兮福之所倚”,我综合多方资料惊奇地发现,台湾岛的高山茶园几乎全在宝岛风景绝美之地,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连接茶园的道路基本都是台湾顶呱呱的美景公路。
生活在拥挤喧嚣大都市的人们一般都喜欢去人少景美的清静之地旅行,这是其一;习惯了自驾旅行的我不能割舍这种自由自在的旅行方式,这是其二;台湾岛中部高山交通不便也只能自驾,这是其三;我超级喜欢台湾高山乌龙茶这是其四。恰恰自驾寻访台湾高山茶园满足了我所有这些愿望,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啊!
我规划的自驾路线有别于通常的环岛路线。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平原是人口稠密的发达地区,我刻意避开了西部而游走中央山脉,因为那里才是台湾岛的脊梁,甚至是台湾本地人都很少涉足的偏远绝美之地。有别于网络上常见的那种关注台湾岛清新怡人小景致,本书所展现的是大美景观。本书内容大部分是一般网络论坛和旅游攻略都很少涉及的,这恰好是一种互补,同时对于大陆游客赴台湾的个性化极致自在旅行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如果本书能够真正帮到您,那我将不胜荣幸!
对于大陆游客而言,台湾已成为热门旅行目的地之一。然而,租车环岛自驾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旅行体验。《台湾绝美之路》所描写的是,作者刘中健台湾租车环岛自驾,游走台湾中部高山茶园、大美公路的独特经历。除常规热门旅行目的地外,本书所展现的是,一般游客很少涉足的台湾偏远山区的绝美之地。
跨越台湾高山自驾访茶
少有人走的台湾中部高山×原汁原味的台湾市井百态
《台湾绝美之路》将东台湾的美丽花海、南台湾的热带风光、中台湾的山岳茶园以及北台湾的滔天巨浪一并奉献给读者。目前在台湾,大陆自由行客人在租车方面存在壁垒,而作者刘中健的独特经历和经验也为试图台湾自驾的游客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