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水般的日子从指尖滑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丰古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拾荒

重阳节,回老家探望父母,聊表孝心。

老家原在县城中心地段,因城市建设拆迁,搬到了近郊,房子紧靠铁路,两分钟就到铁路边。站在天桥上眺望,除了铁轨还静静地躺在那儿,其他完全没有儿时的影子了。原来铁路两旁有大面积的树林,现在都变成了小区或者工厂。眼前的和堂村,也融进了城市的怀抱。这些变化,让人不得不赞叹,经济建设的惊人速度。

一阵凉习习的秋风拂面而来,顿觉有一种童年在田野里拾荒的感觉。

从记事起,每年夏秋季节,我们家都要到农村去拾荒。小一点的时候,是跟着大人去拾,大了以后,就约邻居或者同学去农村拾荒。我说的拾荒,不是指去捡垃圾、拾破烂,而是在收获季节,到别人收获过的田地里捡拾遗落的果实,包括麦穗、玉米、黄豆、花生、地瓜等农作物。

拾荒,全因当时物质极为匮乏,常常吃不饱饭,被逼无奈。拾荒,能弥补一点缺粮的窘况。每年收获季节,逢星期天、节假日,我都会到附近的农村拾荒。那时县城较小,附近的村庄离我们家也就三四里路,一会儿就到了,一般都是早出晚归。每次拾荒,都要带上水(盐水瓶子装的)、干粮、招钩(一种刨地用的农具)、笆簊(一种装东西的筐)、一只面口袋。拾荒丰厚与否,完全凭运气。拾荒的时候,心里都是一边寻找一边幻想,希望有数不清的惊喜在前面等待。

一个星期天,天高气爽,秋阳高照。因为没有约到其他朋友,我便独自一个人去了田野。出门后,沿着明晃晃的铁路,向目的地和堂村进发。铁路的两旁排列着整齐的白杨,它们轻轻地脱下了夏装,换上了秋装,绿中带黄,层次分明,色彩鲜亮。走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精神感格外爽朗。出了杨树林,跨过一条小河,来就到了一块刚刚收获完的地瓜地,地瓜的藤蔓整齐地堆放在笼沟下,像一座座鸟的巢穴。这一片广阔的土地,刚刚被翻过,脚下的泥土新鲜松软,处处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在地头放下带来的物什,拿起招钩一笼一笼地向前刨去。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便独自坐在田埂上休息。虽然有点累,但是有暖暖的阳光,秋风拂面,再看看那些捡拾来的红色果实,心里升起一股小小的满足感。到了中午时分,就拾到满满一笆簊。于是,来到地边不远的树林里,开始简单的午餐。一阵秋风吹过,枯黄的叶子从树上慢悠悠地打着旋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眼前翩翩起舞。树旁还有一些野菊花开得正热闹,在秋风中摇动,像下凡的仙女,给秋天增添了许多色彩。在林中走着,脚下的那些枯叶,不时地发出“吱吱”的声音,像是给整个秋天演奏的一幕“交响乐”。这天的运气十分的好,午后两个多小时,又拾得满满一口袋,丰厚的收获让我欣喜若狂。心想,那些小伙伴要是跟自己一起来该多好啊,也会有同样的收获。

夕阳渐渐地向天边走去,天色已晚。如果继续拾捡,带来的工具也装不下,准备打道回府。问题来了,当时我上初中,个子又小,怎么也挑不动这么重的“战利品”。眼睁睁地看着到手的东西弄不回去,急人啊。旷野空无一人,找不到任何人帮忙。减轻重量就要抛弃一些,但是用汗水换的东西,又够一家人吃上几顿的,怎么可能舍得!为了减重量,我想先吃几个地瓜,可是一个地瓜就把肚子撑了起来。就在这时,天空一行大雁从头顶飞过,不时发出几声鸣叫,像是给我一种安抚。看着南飞的雁群,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父亲一定会来找我的,家不会丢下我,期待顿时在我心中腾升起来。因为这个信念,我选择了等待,等待着我父亲来接我,把拾得的地瓜带回家。

地头有一条小河,蜿蜒伸向远方。我坐在河边,双手托着腮,看着河水欢快的流淌,秋风不停地吹过水面,漾起一道道涟漪。在余晖的映照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徐徐生辉。那些水面上的落叶,像一叶叶轻舟,争先恐后地向前行驶。河水清澈见底,那些有色的怪石时隐时现,宛如洒在河里的玉,把整条河装点得五彩缤纷。我情不自禁地往河里扔上一块小石子,溅起的朵朵水花在夕阳的照耀下,形成层层幻影。此时,我想起课本里白居易《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时间在等待中很快地过去,太阳已经走到了地平线以下,天色慢慢地暗淡起来,气温也在逐渐下降。在无人的旷野,我感到有些冷,有些害怕。我守护着自己的收获,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在天将黑的时候,终于等到了一个熟悉身影,一个伟岸的身躯——我的父亲。他看到我拾了那么多地瓜,抚了我一下头说:“拾不少嘛,累了吧,我就知道你弄不动了。小傻瓜,弄不动就少带点,下次再拾。这么晚见不到你人影子,叫家里人担惊受怕的。”父亲这么一说,我心里顿生想哭的感觉。

P2-4

后记

这几天,连云港的天气出奇的好,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层林尽染。这样绚丽、恬静、淡雅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在这收获的季节,我的散文集如期完稿,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一份喜悦即刻在心里漫溢开来。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人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深邃的思想。好的散文,除了有精神的见地、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散文,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但散文也有它自身的要求,就是立意和主题表达要明确而集中,做到“形散神聚”。

出本散文著作,是我由来已久的想法,至少也有十几年时间。记得当时在笔记本上篇目都已列好,只是多次工作调动和搬家,小本子已经遗失。这期间,隔三岔五地也写了一点,但主要精力还是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原冈是工作较忙,用零碎的时间写点诗比较可行。去年,有一次跟文宝兄聊天,他对我说:“不要光写诗,写点散文也很好。”我说:“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时间不允许,还是把诗集《疼痛的拇指》完成再说吧。”他又说:“你是诗人,写出来的散文质量不会差,肯定很耐读。”后来,在文宝和陈武两位先生的多次撺掇下,才把它摆上写作日程。

近年来,写散文的欲望日趋浓厚,或许是年近花甲的缘故。回忆过去,许是年龄上升后的普遍心理反应。有人发声:“人在年老的时候,回忆往事非常正常,因为到年老时,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对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已经大大下降。但是,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找寻一种价值感和存在感。年老的时候,体力和精力都不再像从前,可以通过做出‘丰功伟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通过回忆来寻找那种感觉,常常饶有兴趣地说到少年成长的快乐,年轻时的理想和憧憬;谈生活的酸甜苦辣,工作中的拼搏精神和成就。”看来自己已经接近这个年龄。

老年将至,人就会慢慢醒悟:人生的路是有尽头的,生命总有终结的那一天。这种感悟,会让人赶快行动起来,去做一些他们以前很想做,但因为种种原因总也没有做的事情。对于自己来讲,还没到七老八十的年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回忆回忆,写点小品文,或许还能起点教化作用,也不失为晚年的一种乐趣。

编这部散文集的时候,不能不回眸远眺,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查找那些或深或浅的脚窝。文章既有人生许多节点上一些难忘的事情,又有因事而生的一些想法。有童年时代的磨难,有知青时代的狂热,有当兵时期的艰苦,有仕途上的险恶。当你看到自己所走的那曲曲弯弯的路径,想到那些风起云涌的事件,还有生命中某处的一些亮点,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感叹,一种惊愕,一种兴奋。其实,写作的过程,就是整理人生枝枝蔓蔓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感悟。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悲凄,那些孤独、寂寞、痛苦和挣扎,都是生活的必然,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人生在世,不要被那些是是非非所困扰,不要为名贵利禄所纠结,保持一颗平常心,善待生活,善待自己。

花甲之年,青春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再亮丽的青春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保持年轻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不变的风景线!让我们用大海一样的胸怀,去装五洲风云,去容千古恩怨。把美丽的花朵和丰收的果实,揉进生命的脉络,滋养自己,丰富生活,使人生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这本散文集,收录我多年以来的作品六十多篇,有些是已经发表的旧作,其中《礼物》《心中的圆缺》两篇是八十年代在山东大学读书时的作业,大部分文章是近期创作的。如果不是文宝和陈武先生的怂恿,这个集子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特别是文宝兄作为书稿的第一读者,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2015年9月16日于滴雨斋

目录

第一辑 生命履痕

 拾荒

 一个人淋雨

 踏雪

 渴望书房

 槐花,最美的花

 走进那片红土地

 没想过当“画家”

 钟爱书法未成“家”

 我不是“诗人”

 岁月深处的风铃

 再见,我的红色恋人

第二辑 精神之塔

 目不识丁的奶奶

 父爱如山

 母亲撑起的伞

 一缕春风

 捡来的生命

 贫穷的背后

 黑夜里的火炬

 写一手好字

 礼物

 心中的圆缺

 春节,在医院作陪护

第三辑 青鸟流萤

 是夜,这觉睡得很香

 初涉农活

 脸朝黄土背朝天

 土地要“养”

 十七岁的青春

 杀生

 寻找快乐

 爬羽山

 花生和泥土的芬芳

第四辑 八荒拾趣

 青松岭,阳光般的少女

 太白涧三探

 德天大瀑布一瞥

 西双湖剪影

 十里荷香

 雨中张家界

 初遇庐山

 没离去便开始怀想

 绝景三清山

 馨祥酱园的记忆

 三个“海燕”

 在小村绿祥茶庄品茗

 一半是冰,一半是火

 需要体悟的城市

 在法国,捡拾一路风景

 岚山,周恩来诗碑

第五辑 灵魂拷问

 站在秋天的边缘

 在路上走着

 留块心灵的领地

 嫉妒的代价

 人生是不是一种宿命

 一个人站在湖边

 过好今天

 读书

 咬人的女人

 接一个电话

 读点纯文学作品

 人到中年

 我们一起去发呆

 社会需要人性光芒

内容推荐

丰古著的这本《流水般的日子从指尖滑过》里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者所走过的曲曲弯弯的路径,遇到过的风起云涌的事件,以及生命中某处的亮点。作品语言流畅、精美独到,融情于景、寄情于事、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了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深邃的思想,有很强的可读性。

编辑推荐

《流水般的日子从指尖滑过》这本散文集,收录作者丰古多年以来的作品六十多篇,有些是曾经发表的旧作,大部分文章是近期创作的。文章既有童年时代的磨难,知青年代的狂热,又有当兵时期的艰苦和仕途上的险恶。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作者所走过的曲曲弯弯的路径,遇到过的风起云涌的事件,以及生命中某处的亮点。作品语言流畅、精美独到,融情于景、寄情于事、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了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深邃的思想,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许多动人的章节。作者认为,写作的过程,就是整理人生枝枝蔓蔓的过程,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悲凄,那些孤独、寂寞、痛苦和争扎,都是生活的必然,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人生在世,不要被那些是是非非所困扰,不要为名贵利禄所纠结,保持一颗平常心,善待生活,善待自己。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