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禅话禅画/佛光山金玉满堂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星云大师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生必读的智慧教材,生命教育的极佳读本!

将星云大师法宝带回家,读遍人间万事,看尽世情人心。

当你心烦时, 信手拿来读一篇,像是清凉三昧水一般,能熄灭种种挂碍;当你晨起或午休之后,随意读一两篇,能增进智慧,让生活与工作更加顺利。

星云大师著的《禅话禅画》是一部哲学通俗读物。书中通俗易懂的禅话里孕育着机锋莫测的禅机,同时辅以精致的插图, 充满了人生哲理,读者可以从这些生动的禅话里悟出生活的意义。在每个公案前先引用一段禅门诗偈,再引领读者进入正文,辅以注释及读者思考、讨论,并且将明代袜宏大师的《缁门崇行录》改写为现代白话,作为延伸。

内容推荐

《禅话禅画》为星云大师所写的百则禅话故事,与高尔泰夫妇专门绘制的百幄禅画相映成趣,古今富含意味的禅门事迹与栩栩如生、意境悠远的禅画相得益彰,为读者学习参禅悟道提供一种艺术的方式。星云大师从现代人的观点出发,娓娓讲述了禅的新意,传递出中国古代禅者的博大智慧,帮助您随时汲取禅师灵活幽默的智慧,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

 锄草斩蛇

 偷不去

 老僧何似驴?

 一与十

 不变应万变

 不信是真谛

 我不是众生

 不能代替

 放下什么?

 到了龙潭

第二章

 佛祖!佛祖!

 文殊现身

 还好有我在

 自伞自度

 心与性

 一喝有多重

 高与远

 夜游

 我也可以为你忙

 古镜未磨

第三章

 岂曾混淆

 大颊与韩愈

 灭却心头火自凉

 千古楷模

 百年一梦

 虚空眨眼

 生活的层面

 了无功德

 国师与皇帝

 要坐哪里?

第四章

 物我合一

 即时转身

 待客之道

 公鸡与虫儿

 不要拂拭

 乞丐与禅

 本来面目

 茶饭禅

 多捡一些

 一坐四十年

第五章

 死酬知己

 快乐与痛苦

 不做自了汉

 隐居地方

 慧可安心

 珍惜现在

 点亮心灯

 最具魅力

 心中有佛

 畸形

第六章

 追问到底

 知易行难

 八风吹不动

 无道心

 诗偈论道

 要眼珠

 从心流出

 大小不二

 敬钟如佛

 把门关好

第七章

 放下!放下!

 没时间老

 一袭衲衣

 平常心

 大千为床

 人的声气

 宜默不宜喧

 根本问题

 你从哪里来?

 诸佛不欺

第八章

 炷香增福

 哪里没有佛?

 不复再画

 看好戏

 行恶与修善

 天生暴躁

 安住何处?

 禅的心要

 如虫御木

 茶杯不是茶杯

第九章

 不可向你说

 晒香菇

 飞越生死

 不许为师

 寸丝不挂

 野狐禅

 洗面革心

 念佛打鼓

 通身是眼

 育才之道

第十章

 一切皆禅

 割耳救雉

 一与二

 诚实无欺

 不为俗人拭涕

 回 向

 心净国土净

 咸淡有味

 那就是禅

 真假妄语

试读章节

不变应万变

本无一事可思求,平地风波信笔收;

从地倒还从地起,十方世界任悠游。

【公案】

寿州有一位道树禅师,他建了一座寺院,院址恰与道士①的道观为邻。道士看到寺院建在他的道观②旁边,心里很不高兴,想逼道树禅师把佛寺迁走。于是,道士们每天不是呼风唤雨,就是撒豆成兵,以法术将佛寺中的年轻沙弥们全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不为所动,在这座寺院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后,道士们的法术神通都用尽了,再无伎俩可施,可是仍然看不惯佛寺就位于自己的道观旁,只好忍痛放弃道观,远走他处。

后来,有信徒问道树禅师说:“那些道士神通广大,法术高强,您怎么能胜过他们的呢?”

道树禅师说:“我能够胜他们的只有一个字——无。”

信徒问:“‘无’怎能胜他们呢?”

道树禅师说:“他们有法术、有神通,‘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没有法术;没有法术是无,‘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能胜有,因为以不变应万变;‘有’会变,可是‘无’不变;不变能胜过会变。所以,我的‘无’——不变,当然就胜过他的‘有’——万变了。”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艰难挫折。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肯定自己,要能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定力,安忍度过人生各项考验的关卡。

道树禅师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禅心,倒是现今身处在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的我们,最好的生活态度。

【注释】

①道士:我国古代好谈神仙之说或奇方异术之人。源于战国时代燕、齐一带之近海地区。以修炼成仙及不死药等方术求得统治者的信任。又称为“方士”。

②道观:指道教的庙。

【思考】

1.为什么道树禅师能胜过法术高强的道士?

2.略述你对“有”与“无”的看法。

3.试述一则以“不变应万变”的人生经验。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道积法师,住持益州福感寺。法师秉性仁慈,凡是患恶疮病的人,即使全身长脓又有烂洞,恶臭让闻到的人都会掩起鼻子走开的,法师都供应他们衣食;有时和患者用同一食器,有时还帮他们缝补、清洗衣物。有人问他,怎么能忍受这种环境和生活?法师回答:“清净和臭秽,全是分别心产生的心理作用。我哪里真能修到如如不动的平等智呢?只不过借由这个环境来磨炼身心罢了!”

——秽疾不嫌  不信是真谛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真俗二谛孰为正,不相信处道更亲。

【公案】

南阳慧忠国师是唐朝有名的禅师。有一天,有个学僧向他请示:“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①。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是正确?”

慧忠国师听了就回答说:“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所以《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当然就是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②。”

学僧听后,仍是不明白“一法即一切法”的真理,再问说:“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

慧忠国师答说:“信者为俗谛③,不信者为真谛④。”

学僧一听大惊:“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不信者为真谛?”

慧忠国师回答:“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者自真谛,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邪见者,何能语真谛?”

学僧这个时候才悟到,所谓究竟真理,不易为小乘凡夫所信受。

佛陀当初证悟的时候,即慨叹自己所悟的宇宙人生真理,与众生的知见相违背。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佛陀认为欲乐为苦,众生却认为欲乐为乐;众生认为佛性真如是无,佛陀则认为是有。故世间之法,不能以信与不信为标准,不能以好、坏为标准。所以真正以佛的眼光来看世间、看人生、看一切。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你若能体会出个中道理,那么翠竹、黄花皆是佛法;你若体会不出,虽则佛道、禅道仍在,你也不能相应。

【注释】

①般若:指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智慧。

②无多子:即无特别之意。

③俗谛: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

④真谛:指真实不妄之义理。

【思考】

1.试述“一法即一切法”的意思。

2.略述“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的含义。

3.佛陀证悟了什么真理与众生相违?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慧斌法师,兖州(今山东省)人,博览穷究经论,后来专修禅定,以慈悲救济众生为己任。到了夏天,走路时都怕踏伤微小虫蚁,所以在踏出脚步之前,都会先拿起扫帚轻扫地面。收到供养。都默默地去做布施利人的事。虽然做了种种善事,仍告诫他人不要将这些事透露出去。

——行先执帚

P15-20

序言

饮一壶禅香

二十几年前,星云大师应邀在电视上讲说《六祖坛经》;隔年,即应《新闻晚报》副刊的邀请,撰写“星云禅话”专栏,将古今富有意趣的禅门事迹公之于世,当时美国和泰国的《世界日报》也一并刊登,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电视台首先将文字结集成书发行,美国卫得朗出版社亦将英译本出版,佛光文化也以中英对照的《星云禅话》问世;几年后,联经、皇冠等多家知名的出版社,亦陆续出版发行。

1993年,大师鉴于禅法是一股安定身心的力量,而禅画可广收寓教于乐的效果,于是亲自邀请高尔泰和蒲小雨夫妇绘制一百幅禅画,虽然每幅画的规格尺寸一样,但画家希望每幅画的人物形象都是独立的,就如他们提到的:“一百幅画,一百个构图,几百个人物形象,要避免有两个一样,也真不容易。”总之,这些画不仅为个人,也为禅宗艺术史留下崭新的一页,成为现代禅画代表作的一部分;1996年,佛光文化再将《星云禅话》与高尔泰夫妇的禅画两相对照出书,定名为“禅话禅画”;2011年,授权给江苏文艺出版社发行。

2009年至201 2年期间,大师除了修正旧稿之外,继续增补《星云禅话》篇章,每天供稿于《人间福报》刊登,三年共计1084篇,2012年9月已由香海文化付梓成十册套书。星云大师曾经说:“禅,好比一朵花,为生命增色彩;禅,好像一撮盐,为世间添滋味;禅,类似一幅画,能美化环境;禅,如同一滴水,能滋润身心。”

《禅话禅画》在每个公案前先引用一段禅门诗偈,再引领读者进入正文,辅以注释及读者思考、讨论,并且将明代袜宏大师的《缁门崇行录》改写为现代白话,作为延伸。最后,冀盼读者在阅读每一篇禅话禅画之时,皆能禅香四溢,亦期盼每一滴法雨,能津润你我心灵的深处。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5: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