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编著的《月球看地球(Ⅱ洞见中国经济与商业新动能)》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不仅从宏观方面分析了当下的中国经济现状,解读了中国经济发展瓶颈与突破点,而且从微观层面深入观察中国企业,探讨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突破的路径选择等企业管理之道。经济形势、政策监管、创业创新、金融市场、互联网+、共享经济、生态圈……不论是当下热点,还是历史顽疾,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凭借一以贯之的厚实研究和深刻洞见,为处于改革、转型、发展关键时刻的中国和中国企业,开出了独具实战经验的一剂良方。
| 书名 | 月球看地球(Ⅱ洞见中国经济与商业新动能)/长江商学院书系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 作者 | 长江商学院编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长江商学院编著的《月球看地球(Ⅱ洞见中国经济与商业新动能)》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不仅从宏观方面分析了当下的中国经济现状,解读了中国经济发展瓶颈与突破点,而且从微观层面深入观察中国企业,探讨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突破的路径选择等企业管理之道。经济形势、政策监管、创业创新、金融市场、互联网+、共享经济、生态圈……不论是当下热点,还是历史顽疾,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凭借一以贯之的厚实研究和深刻洞见,为处于改革、转型、发展关键时刻的中国和中国企业,开出了独具实战经验的一剂良方。 内容推荐 站在十九大的历史节点,如何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向? 在全球金融市场波折诡异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建设起金融的新秩序? 人工智能、生态商业的革命中,企业该怎样继续前行? …… 在长江商学院编著的《月球看地球(Ⅱ洞见中国经济与商业新动能)》中,长江商学院的13位教授,从经济学、金融学、战略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视角思考和探究中国经济与商业的新动能,用客观平实的语言和数据,分析了站在改革节点的新时代中国经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结合案例分析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与突破口,为处于发展关键时刻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观点和道路。 宏观经济走势、金融体系、政策监管、工业4.O、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商业生态圈、人文公益……无论是时下热议话题,还是未来转型之路,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立足于中国经济的新起点,凭借一以贯之的预见性观点,附以详实的研究案例和数据资料,不断探求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更好的未来。 目录 序言 为中国、在中国 第一章 新时代的挑战与担当 全球变革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 2018,儒家经济圈如何和而不同? 儒家的普世价值 多向度的“仁”:现代儒商的文化认同 以良知理性重建价值 第二章 站在十九大看中国经济 中国是时候再次释放制度红利了 中国正在寻求更有质量的增长 产权保护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如何驯服中国经济的“灰犀牛”? 站在十九大看中国潜力 汇率转轨的路径选择 第三章 说不尽的改革与政策监管 试论金融机构的有序破产 改革与整合:市场化债转股的应有之义 委外投资:助力中小银行突围 中国如何发展衍生金融市场? 消弭金融隐形税,发展中国经济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有效边界 中国居民应该加杠杆吗 货币基金三辩 影子银行:同业存单的发展与风险分析 经济的虚与实 人民币汇率的非政治化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如何演变的? 第四章 新金融的拐点到了吗 冲破灰色穹顶 数字技术让金融规模化回归实体经济 智能投顾,大众财富管理市场的搅局者 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回归:转型时期的P2P 互联网金融的理解误区 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路在何方 AI颠覆金融的拐点到了吗? 谁来决定资产管理业的未来? 第五章 资本市场的他山石 西方“门口的野蛮人”对A股的启示 A股“入摩”:倒逼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何种因素影响A股上市公司盈利质量? 香港创新板如何吸引下一个“BAT” 中国IP0究竟由谁来监管、核准? 第六章 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 工业4.0:探寻中国企业转型路径 工业4.0有多远 互联网驱动产业还魂 产业智能不是机器换人 产业互联网新风口 第七章 智能商业离我们还有多远 人工智能加速商业化 正在到来的智能商业时代 智能商业激发技术变革 智能商业战略启示录 第八章 商业生态的刨新与未来 企业优势矩阵:竞争Vs生态 商业生态的圈里圈外 撬动商业生态圈 四维推动组织变革 重估“游戏力” 技术迭代企业战略 组织变革重在长尾演变 联合办公也要人以群分 分享经济隐藏商业悖论 智能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第九章 全球化下的中国企业 华为美国并购得与失 中资企业海外“买买买”热情从何而来 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的艰与险 海外并购应规避“雷区” 第十章 写在商业之外 创业者必须具有的素质 计划模式与市场模式下的创新机制 沟美的故事:用商业的模式做公益 固有思维与女性成长 行为经济学的秘密 如果哈耶克醒过来,会怎么想数字经济? 如果世界只剩下算法,人类的心灵将归向何方? 新制度经济学的现状和未来 附录 商学院3.0,争夺全球性问题的主导权 试读章节 全球变革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 当今世界在经济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国家治理、全球贸易与投资体系、全球治理、地缘政治、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等方面都正在经历或孕育重大变革。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的时代,也是最具机遇的时代。世界迫切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理念引领。 “集体短视”是造成全球面临众多重大变革的内在原因之一。当前,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管理及全球治理等各种系统中,眼前成效和短期利益被过度看重,缺乏对人类生存环境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未来,我们需要从全人类长久命运角度思考问题,探究路径,寻求新的“社会契约”。 中国已走入新的时代,而人类文明发展也有望在新的理念、方案和建设的推动下进入新的时代。从视野,到格局,到境界,都将出现一个全新的认识,包括对人本身的认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对国与国关系的认识等。而在这个知行并进的过程中,中国将发挥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以中美关系为例,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对推动世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需要共同担当的历史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命运共同体。中美合作只有A计划,没有B计划,必须全面合作。目前中美双方对彼此间的差异看得很清楚,但对众多的共同点仍重视不够。中美两国在减少收入差距、壮大中产人群、解决经济过度金融化等方面面临相似的挑战。 对于中国经济前景,我一直持乐观预判。在五年,甚至是更远的十年前,对中国经济的走势问题上,意见分歧的人们被分成了两拨,一拨是唱衰派,一拨是乐观派。即使我属于最乐观的那拨人,每次还是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程度。 面向未来,尽管面临发展模式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与财富不均等挑战,但仍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经济保持充分乐观。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服务业发展潜力、消费升级以及新一轮简政放权等因素,都将助推中国经济继续稳健增长。中国还有很多空间,这是美欧等比较成熟的经济体所不具备的。 谈到企业家精神,我认为创新是企业家成功的重要特质。过去我们以模仿为主,面向未来,创新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对中国创业创新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比如中国的市场总量和增量都是世界领先,对人才也有强大吸引力,此外中国企业家还具有资金优势。在我看来,全球视野也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素质,或者更进一步,“从月球看地球”的视野,这样才“敢为天下先”。与此同时,我更提倡“人各有梦”,超越为“创富”而创业创新,更多地为兴趣、理想、责任、担当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创业创新。 (本文根据新华社对项兵院长专访《全球变革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弓I领》改编)P3-4 序言 为中国、在中国 弹指一挥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命运,让中国从一个经济面临崩溃的“前发展中国家”,成为今天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八十万亿,稳居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无可置疑居世界第一,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改革开放40年,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一个全球最活跃经济体,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新问题,对于每一位研究经济或商业的学者,能够身处其中,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 可以说,长江商学院正是因中国改革开放而诞生。正因为改革开放,我和我在长江商学院的同事们,才有机会走出国门,到全球顶尖的商学院学习深造。感恩这个时代,也正是取势于改革开放造就的中国经济之崛起,才让我们有机会“为中国、在中国”创办长江——打造一家立足于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为中国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既是长江的创办初心,也是长江肩负的使命。 “学术研究立校”,把长江建成一所研究型的商学院,是长江商学院从创立之初就秉承的办校理念,也是长江区别于其他商学院的重要特点。长江商学院从创立之初就以培养一批“通理论、通实践、通中国、通国际”的四通教授为目标,鼓励教授研究中国经济和企业问题,能够不断提出新理念,总结新模式,为处在转型、变革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这部《从月球看地球Ⅱ》,是既2016年10月,长江商学院首部教授文集《从月球看地球——长江教授纵论中国经济和企业管理》出版后,长江世界级教授对经济、金融以及企业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中国洞见。这本书精选了长江商学院教授在过去两年间,以中文公开发表的近500篇署名文章,最终遴选出13位教授的68篇,内容涉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金融与监管、资本市场研究、商业模式以及人文公益,是长江商学院世界级教授,凭借一以贯之的深厚研究和深刻洞见,为处于改革、转型、发展关键时刻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开出的独具实战经验的一剂良方。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时间点,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中国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在外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而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正在考验今天的中国。与此同时,诸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等新技术带来的新趋势、新产品、新模式也在不断探索着经济与商业的未知边界。在这样一个愈加复杂且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国未来改革开放何去何从?这也是每个经济研究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如果一个商学院不能在经济、技术、社会巨大的变化当中不断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那商学院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长江商学院始终强调的。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长江商学院以“一带一路”、全球科技创新、儒家经济圈、社会创新等维度,重新标定自身在新时代的方位坐标。同时,长江商学院还将继续鼓励世界级教授团队研究中国经济、中国政策、中国企业,为中国改革开放继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方案。 书评(媒体评论) 长江商学院是中国改革开放在商业教育领域的一个硕果,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年份,长江教授们有关中国经济、金融和企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汇集,是解读中国经济奇迹、探究中国企业崛起的最真实读本。 财经执打丰编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何刚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长江商学院教授关于势道术的洞见,其诚可感,其言可套。 中国的业文明研完中心发起人秦朔 长江商学院是FT中文网最信赖的学术合作伙伴之一。以华人为主的长江教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全球视野,他们对中国经济以及管理问题长期、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对于促进东西方思想交流,全面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图景更是具有独特价值。 FT中文网总钢辑 王丰 今日中国变得更加壮观,却也更加扑朔迷离。正值中国改革的“不惑之年”,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站在新的起点,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著名财经作家、“蓝脚子”出版人吴晓波 长江商学院能够始终与中国蓬勃兴起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持续产生原创管理思想与观点,为中国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提供最佳范本和智力支持。 《财富》(中文版)执行主编章励闻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