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拼图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乔治·佩雷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诞生于四十年前的法国却精准诠释当代世界的预言之作!

法国文学献给世界的真挚、恢弘的文学巨著!

乔治·佩雷克著的《人生拼图版》是一幅宏大的静物画,一副复杂的拼图板,一个令人目眩的迷宫,在它精巧的结构和冷峻的叙事中,无处不在地饱含着温情,时而让人悲从中来,时而又让人忍俊不禁。

《人生拼图版》是一部关于生活的寓言,一切都是虚构的,也因此一切才是真实的

《人生拼图版》不只是属于法国,更是属于世界的小说,不过是用法文书写而已。

内容推荐

乔治·佩雷克著的《人生拼图版》描绘了一幢巴黎的公寓楼里各家房客的物质生活景观。全书99章,像象棋格子一样一间间房间写下去。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有各自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经历,构成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当代社会境况范本。作品结构像拼图版一样,具有拆零、重组、离散、孤立化倾向,给人以非常独特的感觉,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最真实、最活生生的写照。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在楼道里1

 第二章 德博蒙1

 第三章 四楼右侧1

 第四章 马尔基佐1

 第五章 富勒罗1

 第六章 用人房间1 布雷台尔

 第七章 用人房间2 莫尔莱

 第八章 温克勒1

 第九章 用人房间3 尼埃多和罗杰斯

 第十章 用人房间4 简·萨顿

 第十一章 于汀1

 第十二章 雷奥尔1

 第十三章 罗尔沙斯1

 第十四章 丹特维尔1

 第十五章 用人房间5 斯莫特夫

 第十六章 用人房间6 克雷斯比小姐

 第十七章 在楼道里2

 第十八章 罗尔沙斯2

 第十九章 阿尔塔蒙1

 第二十章 莫罗1

 第二十一章 在锅炉房里1

第二部分

 第二十二章 门厅1

 第二十三章 莫罗2

 第二十四章 马西亚1

 第二十五章 阿尔塔蒙2

 第二十六章 巴特尔布思1

 第二十七章 罗尔沙斯3

 第二十八章 在楼道里3

 第二十九章 四楼右侧2

 第三十章 马尔基佐2

 第三十一章 德博蒙2

 第三十二章 马西亚2

 第三十三章 地下室1

 第三十四章 在楼道里4

 第三十五章 门房

 第三十六章 在楼道里5

 第三十七章 卢韦1

 第三十八章 电梯(机械装置)1

 第三十九章 马西亚3

 第四十章 德博蒙4

 第四十一章 马尔基佐3

 第四十二章 在楼道里6

 第四十三章 富勒罗2

 第四十四章 温克勒2

 第四十五章 普拉沙埃1

第三部分

 第四十六章 用人房间7 热罗姆先生

 第四十七章 丹特维尔2

 第四十八章 用人房间8 阿尔班太太

 第四十九章 在楼道里7

 第五十章 富勒罗3

 第五十一章 用人房间9 瓦莱纳

 第五十二章 普拉沙埃2

 第五十三章 温克勒3

 第五十四章 普拉沙埃3

 第五十五章 用人房间10 弗雷斯纳尔

 第五十六章 在楼道里8

 第五十七章 用人房间11 奥尔洛弗斯卡太太

 第五十八章 格拉蒂奥莱1

 第五十九章 于汀2

 第六十章 西诺1

 第六十一章 贝尔热1

 第六十二章 阿尔塔蒙3

 第六十三章 后门

 第六十四章 在锅炉房里2

第四部分

 第六十五章 莫罗3

 第六十六章 马西亚4

 第六十七章 地下室2

 第六十八章 在楼道里9

 第六十九章 阿尔塔蒙4

 第七十章 巴特尔布思2

 第七十一章 莫罗4

 第七十二章 地下室3

 第七十三章 马西亚5

 第七十四章 电梯(机械装置)2

 第七十五章 马西亚6

 第七十六章 地下室4

 第七十七章 卢韦2

 第七十八章 在楼道里10

 第七十九章 在楼道里11

 第八十章 巴特尔布思3

 第八十一章 罗尔沙斯4

 第八十二章 格拉蒂奥莱2

 第八十三章 于汀3

第五部分

 第八十四章 西诺2

 第八十五章 贝尔热2

 第八十六章 罗尔沙斯5

 第八十七章 巴特尔布思4

 第八十八章 阿尔塔蒙5

 第八十九章 莫罗5

 第九十章 门厅2

 第九十一章 地下室5

 第九十二章 卢韦3

第六部分

 第九十三章 四楼右侧3

 第九十四章 在楼道里12

 第九十五章 罗尔沙斯6

 第九十六章 丹特维尔3

 第九十七章 于汀4

 第九十八章 雷奥尔2

 第九十九章 巴特尔布思5

 结束语

附件

 公寓大楼平面图

 年表

 故事提示

 补充说明

 作者简介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在楼道里1

是的,故事将从这里开始,就这样以一种笨拙而舒缓的方式开始。这里是一个不属于任何个人而属于大家的中性场所,人们每日在这儿擦肩而过,却相互视而不见。在这儿,全楼房客冷漠而有规律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每个套间笨重的房门后面所发生的事情,人们通常只能模模糊糊地知道一鳞半爪、片言只语、零星碎片,而那些发生在人们称为“公共场所”的无名争端、奇闻异事,那些低沉的窃窃私语则会消失在陈旧的红色羊毛地毯中,全楼最起码的一点点共同生活总是局限在楼道中。同一座楼里的住户,分别生活在各楼层大体相似的空间里,彼此只有一墙之隔,可谓近在咫尺。他们差不多在同一时刻进行着同样的活动:拧水龙头,拉抽水马桶水箱,开灯,摆桌子。每层楼各家各户的生活同时重复地进行着,每幢楼乃至每条街上的居民也莫不如此。他们躲在各自的小天地里,希望什么也不要从那儿泄露出去,如果泄露那么一丁点儿,例如打发孩子出去买面包,牵着狗进进出出,那也是从楼梯那里进行。一切出去的从楼梯而过,一切进来的也从楼梯而过,比如信件、请帖、搬运工、搬来或搬走的家具、急症请来的医生、远游归来的房客。正因为如此,楼道便成了一个无特征的、冷冰冰的,几乎是含有敌意的场所。在老式房子里,有一种石砌楼梯,配以铸铁扶栏,楼道里装有壁雕、壁灯,楼层之间有时还摆上一条长凳,供老年人上楼时稍做休憩之用。在新式公寓里,有四壁涂满下流漫画的电梯,还有又粗糙又肮脏的水泥“安全”楼梯,走在上面噔噔响。在本书的这幢公寓大楼里,有一部旧电梯,总是出故障,几乎不能运行,而楼梯也十分破旧肮脏,而且一层比一层差,随着各层住户的身份不同而变化:一至四层铺着双层地毯,往上就是单层,最后两层楼则空空如也,什么也不铺。

是的,故事将从这里开始:西蒙-克鲁贝利埃街十一号一座公寓楼的四层楼与五层楼中间。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正在上楼。她穿着一件人造革长风衣,头上戴着一顶甜面包形的红灰色格子毡帽,就像淘气的小妖精戴的那一种。她右肩挎着一个深褐色帆布大旅行包,也就是俗称“在城里过夜的人”装梳洗用品的那种包。一块细麻布小手帕系在旅行包背带的金属环上。包上印着循环往复的三种图案:一个带摆的大钟,一块中间切开的农家面包,一只类似没有把手的铜制容器。

她正看着左手拿的一幅平面图。这是一张普通的折痕极为明显的图纸,看得出一折为四的痕迹,用曲别针别在一本厚厚的用多种文字书写的簿册上。簿册内容是她将参观的这座公寓的共同所有者的规章条例。其实这张图纸上不只是一幅图,而是三幅。右上方第一幅图是这座楼的方位图:公寓大楼位于西蒙-克鲁贝利埃街的中部,而这条街则位于巴黎十七区蒙索平原,正好在梅德里克街、雅丹街、德夏泽勒街和莱昂·若斯特街组成的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左上方第二幅图是大楼的剖面图,简略地标出各套间的位置以及几家房客的姓名:门房诺谢尔太太;三楼右侧套间是德博蒙夫人;四楼左侧是巴特尔布思;五楼左侧是电视节目制作人雷米·罗尔沙斯;七楼左侧是丹特维尔大夫,右侧住着手工艺人加斯巴尔·温克勒——他已去世了,套间现在空着。下半部第三幅图正是温克勒生前住的那个套间的平面图:三个临街的房间,厨房和厕所朝向院子,还有一个没有窗户的杂物间。

这位女士右手拿着一大串钥匙,当然是她白天参观过的那些房间的钥匙。好几把钥匙上都拴着奇形怪状的钥匙链:一只小巧的玛丽·布里扎尔酒瓶,一个高尔夫球球座和一只胡蜂,一张六骨牌,一块八边形塑料筹码,里面镶着一朵晚香玉花。

加斯巴尔·温克勒去世已快两年了。他没有子女。谁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亲属。巴特尔布思委托一位公证人寻找有可能成为他的继承人的人。他只有一个妹妹,安娜·伏尔第芒太太,她于1942年就去世了。他的外甥格雷瓜尔·伏尔第芒于1944年在突破居斯塔夫防线时在加里格利亚诺河阵亡。公证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总算找到了温克勒的一位远房侄子——安托尼·拉莫。他在一家折叠沙发厂工作。继承遗产税加上办理继承遗产过户的手续费,数目高得吓人,以至于他不得不把继承来的一切都拍卖了。几个月前,家具已经散落在拍卖所,几个星期前,这个套间也卖给一家房产经营所了。(P2-4)

序言

眼睛注视着作品中为它开辟的道路

——保罗·克利,《教学笔记》

乍看起来,拼图艺术似乎是一种瞬间艺术,一种无足轻重的雕虫小技,其全部内容都寓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枯燥说教之中:人们看到的一切事物——无论是一种感觉行为,一次学习,一个生理系统,或是大家所关心的一副木制拼图板——都不是一些必须首先分解的部分的总和,而是一个完全的整体,也就是一种形式,一个结构;其单个组成部分并不先于整体而存在,并不更早也不更晚,不是由组成部分来确定整体,而是由整体确定其组成部分——不可能通过对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分割认识,来推演得到对整体及其结构和规律的认识。也就是说,你可能花三天时间看一副拼图板的一个板块,自以为完全掌握了这个板块的形状和颜色,然而对整个拼图游戏来说,却没有任何作用——只有把这块拼图板块与其他板块拼接起来,才是有效的。从这一点看来,拼图游戏艺术与围棋艺术有相通之处:只有把所有的拼图板块拼成一个明显的图案,它们才有意义;单个板块毫无意义,它仅仅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一种难以理解的挑战;然而,只需几分钟,通过摸索、碰壁、修正,或是半秒钟之内灵机一动,就可能成功地把一块拼图板块与邻近的板块拼接起来,此时这个单个板块便消失了,作为个体板块的它已不复存在。板块拼接起来之后,此前的那种恼人的困惑,以及“拼图游戏”(Puzzle)字意本身——英语准确地解释为“谜”——都理所当然地不复存在了,而且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为它们已经变得如此一目了然。两个板块再也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奇妙地接合为一个整体。从此刻起,又要开始新的碰壁、犹豫、失望和等待。

很难说清楚制作拼图游戏工匠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所有的纸制拼图游戏——拼图板块都是机械生产的,切割是身不由己的。一架切割机按照一个一成不变的图样,总是用同样的方式切割硬纸板。真正的拼图游戏爱好者不喜欢这类拼图板,不仅是因为它是纸制的而不是木制的,也不是因为此类拼图游戏的原图已经印在包装盒的盒盖上,而是因为这种切割方式使得拼图游戏失去了特性。此外,与一般公众脑中固有的想法相反,拼图游戏的原图难易程度并不重要,无论原图是容易(例如维米尔的画,或一张奥地利城堡的彩照)还是有难度的画(例如杰克逊·波洛克、毕沙罗,或者——特别荒谬——一套白色的拼图游戏)。拼图游戏的难度不在于图画的主题和画家的技艺,而在于微妙的切割技术,任意切割的方法必然使得拼图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周边、细部、光点、轮廓明显的物品以及线条和过渡性板块的拼接非常容易,然而有些部分就要大伤脑筋,例如无云的天空、黄沙、草原、田野、阴影区等。

上述类型拼图游戏的板块可分为几大类,最常见的类型如下:  老好人

洛林十字架

普通十字架

而一旦周边、细节拼接完毕——铺着浅黄流苏的红色台布的桌子,桌上放着一个有一本打开的书的托书架,豪华的镜框,诗琴,女人的红色连衣裙——按照灰色的、棕色的、白色的或天蓝色的色调,把大量的背景拼图板块分成几堆,只要轮流进行一切有可能的组合排列,就可获得拼图游戏的成功。

拼图游戏的艺术始于手工木制拼图板。制作拼图板的工匠设想各种难题,让拼图者解决。他不是用随意性来扰乱线索,而是以狡猾、陷阱、幻觉来取代随意性。所有画面上要拼接的成分——例如金色锦缎椅、插着一根黑羽毛的三角形黑帽子、镶银饰带的浅黄色号衣——都是预先设计好以迷惑拼图者的。画中有组织的、协调的、有结构的、有意义的部分不仅都将被分割为无生命的、无个性的、缺乏信息的、没有意义的部分,而且还是伪装的、带有错误信息的部分:两块柱顶盘的上楣形拼图板块拼接在一起很合适,但实际上这两个板块的正确位置是天花板中相隔很远的两处;形如制服皮带上的环形扣,最后却是一个金属火炬架的板块;几乎是同样方式切割的几块拼图板块,有的可能属于放在壁炉上的盆栽橘树,有的则可能属于橘树在镜子里的模糊影子。上述情况就是拼图游戏爱好者所遇到的陷阱的常见实例。

本书将得出的结论无疑也是拼图游戏的最终真谛:排除其表面现象,拼图游戏不是一个单人玩的游戏;拼图者的每一个手势,制作者在他之前就已经完成过;拼图者拿取和重取、检查、抚摩的每一块拼图板块,他试验的每一种组合,每一次摸索,每一次灵感,每一个希望,每一次失望,这一切都是由制作者决定、设计和研究出来的。

后记

本书第一版中文译本根据La Vie mode d'emploi, Hachette, 1978年版本翻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于1999年第一次出版。

1985年,我获得同事赠送的La Vie mode d'emploi的法文版书。后来我在阅读和翻译此书时得到了法国教师Gerard Khan的极大帮助,无数次为我解疑,在此向他表示衷心感谢。

这次我修改的中文译本是根据该书2010年版本译出,增加了“年表”和“故事提示”的译文。

乔治·佩雷克于1976年3月22日答记者问的录像中介绍了他写作本书的方法,以拼图游戏的故事为中心,而他的写作也类似拼图板,不是按部就班,按照章节次序进行,而是把公寓楼分成九十九格,即九十九块拼图的板块,作者从楼道开始,走过每个楼层的楼道,每个套间里的每个房间,上写到八层九层,下写到门房、门厅、后门、地下室、锅炉房和电梯,从不重复进到同一间房间,可以进同一套间,但是不是同一间房间。他详细地描述各个房间里的摆设,讲述现房客及其家族的故事、老房客的故事,各个章节相对独立。作者自己提供的行走路线图如下:

译者用两张图表来解读,图一的格子内的数字就是标明了章节,故事就是从四层楼道开始,最后在四层巴特尔布思的房间里结束。每格内也标出了在公寓楼的位置,现在所著的房客。读者可以选择按照人物分别阅读,也可以按照楼层上下次序阅读:

书评(媒体评论)

《人生拼图版》可能是20世纪极为伟大、无法超越的小说。

——算法分析之父,图灵奖得主 高德纳(Donald E. Knuth)

佩雷克是一个需要时间才能被理解的写作者,《人生拼图版》出版后,法国文学从此不同。

——保罗·奥斯特

佩雷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作家、一个无法类比的存在。

——卡尔维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