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著的《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为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材之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第二章,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第三章,舞蹈形象的艺术品质;第四章,身体运动的空间时间与形象认知;第五章,舞蹈形象语言的编导教学;第六章,舞剧创作中形象语言的深化。该书从中国舞蹈编导的形象语言介入,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舞剧《原野》《半生缘》《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等著名舞蹈段落的编排手法以及技法的研究,将舞蹈创作领域中含糊其辞的观念清晰化,以期为中国舞编导的舞蹈创作与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
一、中国艺术的特征
二、中国古代舞蹈“形象”
第二章 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
一、中国舞蹈“形象”之“意象”
二、中国舞蹈“形象”的美育作用
三、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四、中国舞蹈“形象”中的再现与表现
五、中国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
第三章 舞蹈形象的艺术品质
一、舞蹈语言的抽象性和舞蹈作品的形象塑造
1.舞蹈动作中的抽象因素
2.舞蹈作品的诉求
3.塑造与方法,
二、舞蹈“人体”的局限与无限
1.舞蹈的局限
2.在限制中创造
3.自我舞蹈与交流沟通
三、舞蹈动作的内在色调和外部环境构成
1.舞蹈动作的内在色调
2.舞蹈动作的外部环境构成
3.编导自身与舞蹈语言的关系
第四章 身体运动的空间时间与形象认知
一、舞蹈形象背后的潜藏能量
1.树立形象
2.打破形象
3.剥离形象
二、舞蹈的理性化层面和舞蹈的感性化层面
1.动作意念的思想意识
2.动作的外观和联系
3.动作序列和组织
三、舞蹈的肢体语言与观众交流
1.身体、空间、时间
2.线索、固定、消解
3.形、神、境、情
第五章 舞蹈形象语言的编导教学
一、主题动作中舞蹈形象的确立与发展
1.主题动作
2.形象元素确立
3.发展变化
二、群舞中主导动机和主题动作的形象包含
1.主导动机和主题动作
2.主体舞段在群舞中的作用
3.群舞中的形象和意境营造
三、段落中对形象种子的发展
1.舞剧中人物形象主题的确立
2.舞段中人物形象的丰满和性格成长
3.形象的连贯和音乐舞蹈视觉化在舞剧叙事结构中的更迭
第六章 舞剧创作中形象语言的深化
一、结构立意作为语言的作用
二、创作手法作为语言的作用
三、舞蹈动作作为语言的作用
结语
附录
自觉于“限制”和“放浪”间的心灵表现
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创作谈
舞剧《原野》创作谈
中国舞剧《半生缘》之创作“表现”
舞剧《北京人》创作有感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