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湘西会战/正面战场抗战启示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蒋耘编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宋美龄请来了陈纳德

1995年,美国进行了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英雄人物的访评活动,艾森豪威尔被评为欧洲英雄,陈纳德被评为亚洲英雄。

“暴日现正急进,实现其传统的大陆政策,既横占我东北四省以为根据地,更进而蹂躏冀东、察东,控制平津,支配冀察两省军政,近拊齐鲁,远窥绥远,……故其陆军主力便于由东北向西南进展,更仗其海军空军之优势,随时可能于青岛、连云港,长江、杭州湾、福州、厦门等处掩护其陆军之部任意登陆①。”

——国民政府《1936年度作战计划》这样描述当时的局势。

“一旦战事发生,日本陆军可调动120万兵力,海军驻华舰队、空军常备飞机3000架即可全部出动②。”

——国民政府《1936年度作战计划》这样推测日本可能动用的侵华力量。

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中国军政界的有识之士开始日益关心与研讨应对日本侵略的战略和战术。

1932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南昌举行的“军事整理会议”上阐述了他的对日作战方针,这是他首次提出以“长期抵抗”及“消耗战”为原则来对付日本侵略。他说:“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日本把我们第一线部队打败之后,我们再有第二第三条线的部队去补充,把我们第一线阵地突破之后,我们还有第二第三各线阵地来抵抗,这样一步复一步的兵力、一线复一线的阵地,不断地步步抵抗,时时不懈”,“这样长期的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是能抵抗得三年、五年,我预料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定将有新的变化,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死中求生的一线希望”。在日记中他也写道:“对倭宜卧薪尝胆,朝夕于斯,亦非可矫强”,“此时以稳定抗日战线加强北方防御为目前之急务①”。

1932年11月29日,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奉令设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依照条例规定,这个机构主要负有以下职责:①在政府处理由于外敌入侵可能发生的所有重要问题方面,事先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②为招募和重组国家合成军,刺激更高的生产建设能力,以达到巩固国防的最终目的而制定计划。③对于短期的“国防计划”工作提出建议②。

1932年,中国空军虽得以创建,但是飞机少、人才匮乏,更无实战经验。当时的“第一夫人”宋美龄虽然自己晕机,但是她明白,中国必须拥有够水准的空军以保护领空。为了加紧建设扩充空军,宋美龄自兼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多方筹措资金,在杭州笕桥设立中央航空学校,在南昌设立飞机制造厂,在杭州、西安、洛阳、开封、南昌、武汉、长沙、成都、昆明等地增辟机场。同时,加紧购置作战飞机,着手建立航空工业,选派人员到意大利学习飞机制造,建设军用机场、储备大批航弹、航油,训练大批空军地勤人员。1938年春,宋美龄虽辞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职务,但始终对空军的人事、采购甚至训练和作战掌握大权,常骄傲地提到“我的空军”。她被称为“中国空军之母”,她一生中最喜爱的胸前别针就是金色与银色的中国空军军徽。

P8-9

目录

重要人物表

第一章 筚路蓝缕

 宋美龄请来了陈纳德

 空军节的诞生

 修建芷江机场

 陈纳德在芷江建航校

 芷江机场迎来第一批“客人”——苏联志愿航空队

 陈纳德与“飞虎队”

 芷江成为航空修理厂和航空部队的云集地

 摧毁中国军用机场成为日本发动“一号作战”的首要意图

 芷江机场成为日寇的“眼中钉”

第二章 厉兵秣马

 十万青年十万军

 中国战区调整

 史迪威蓝姆伽特训

 王耀武冬日整训

 组建空降伞兵部队

第三章 积极应对

 日军“第二十号作战计划”

 蒋介石召开紧急会议

 师生对垒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何应钦主持联合指挥作战军事会议

 王耀武大战前宣讲攻势防御

 新六军空运芷江

 调查雪峰山地区的兵要地志

第四章 攻势防御

 4月9日战鼓敲响

 中国军队逐次阻击

 新化大捷揭开会战序幕

 武阳大捷奠定胜利基础

 土盖岭、青山界歼灭战及青岩之隘争夺战

 洋溪阻击战

 龙潭司战役

第五章 发起反攻

 一线兵团参谋长齐集安江析敌情

 何应钦下达反攻令

 邱维达提出侧翼包围计划

 全面反攻概况

 何应钦“包饺子不成反露馅”

 “完美”收官

 庆功表彰

第六章 空军显威

 陈纳德坐镇芷江指挥

 增添“黑寡妇”侦察机

 在空中扼死敌人

 慰问支援敌后孤军

 伞兵小试牛刀

 记者随空军出征

 充沛的战斗精神

 献身蓝天的英雄

第七章 敌后奔袭

 组建钦迪特支队

 何应钦亲临检阅

 突袭山门镇

 火烧畲田桥

 夜袭荆州铺

 薅草打兔子

第八章 日本乞降

 日本“本土决战”计划

 桂柳反攻和未及实施的反攻广东计划

 中国伞兵挺进敌后

 毛泽东发表《对日宣战的最后一战》

 裕仁天皇发布停战诏书

 何应钦受命全权处理受降事宜

 蒋介石电令冈村宁次派员赴芷江洽降

第九章 芷江洽降,

 萧毅肃受命制定中国战区受降计划

 日本降使专机停落芷江机场

 举行日本投降典礼

 会商受降条款

 何应钦召见日本降使今井武夫

 今井武夫叹息“作为战败国使节,等于铐着双手来中国投降。”

 芷江举行各类庆祝活动

 何应钦从芷江飞宁主持南京受降典礼

序言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两大主要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史学界关于抗战正面战场研究从无到有、从略到详,经过30余年的努力,除整理出版了大批有关历史资料外,还出版发表了大批的专著和论文。总体上看,这段历史已经做到全局展现,史实清楚。有关研究工作正在向评价的客观化、论述的精细化、考据的准确化方向发展。

首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全国人民不分党派不分民族,全面投入了神圣的抗日救国战争,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浴血奋战。其中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及其军队,负责了正面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而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与战略上指明了抗战的路线与方向,其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担负了敌后战场对日伪军的作战,抗击了全部的伪军及战争后期的大部分日军,发挥了中国抗战中流砥柱的坚强作用。因此,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对日抗战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民族捍卫独立自由、争取民族复兴的开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荣光,值得全民族永远纪念与珍惜。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全民族团结一致对外,才能保证我们民族付出巨大牺牲代价而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至受到轻辱,民族根本利益不至因内部矛盾被人利用而受损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东方主战场的国际地位和应有的历史评价不至丧失。

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它是中日两支不同水平层次军队的正式较量,中国军队依靠正确的战略和官兵们惨烈的牺牲,在盟军合作下最后勉力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有许多的历史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思考总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正面战场的抗战结果称之为“惨胜”,是十分生动而贴切的。而就中国抗战的全局而言,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战的胜利是伟大而光荣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智慧、毅力和勇气将万世留芳。

为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本丛书编写组策划撰著了九卷本《正面战场抗战启示录》,依据民国历史档案,体现最新研究成果,全景式再现中国抗战正面战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历史过程,以警惕日本军国主义亡灵复活,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

关于正面战场抗战史的全面记载及全新评述,是本套丛书的特点。自1937年到1945年,发生在抗战正面战场的各主要战役,其起因、发展经过与结局,不仅出自敌我双方的军事性战术性因素,而且具有更广泛深刻的战略原因,甚至具有超越军事因素以外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际战略关系等因素。回顾整个抗战正面战场的作战历史,厘清上述问题是一项很有意义但也很复杂的工作,但也正是本丛书的学术价值所在。

本丛书作者群为抗战史研究领域的档案工作者及史学研究与教学者,对相关历史资料及研究状况较为熟悉,兼具一定研究心得,为本丛书撰著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由于本丛书作者均是长期从事于民国档案与民国历史编研教学的专业人士,因专业范围所限,对抗战正面战场作战史较为熟悉,并不涉及对于抗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关系及两者战略地位的评价。我们坚定地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肯定正面战场上中国将士英勇奋战牺牲卫国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对国民党与国民政府在抗战中从战略到战术指挥中的成功以及失误与弊端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公允的评价。

丛书由本人担任主编,杨智友任执行主编,袁炜、薛立若任副主编及策划,学术顾问由郭必强担任。丛书共分9册,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22次大战役为描述内容,以“会战”与“战役”为专题,分别为“太原会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滇缅会战”“豫湘桂会战”和“湘西会战”,以此构成对抗战正面战场的整体描述。

马振犊

2016年6月30日

内容推荐

蒋耘编著的《湘西会战》介绍了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发动的最后一次会战,即1945年4月9日—6月7日在芷江雪峰山地区进行的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此次会战中国军队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共伤毙日军近三万军官。日军经此挫败一蹶不振,从此结束了在中国战场上的全部战略进攻。

本书既可作为大众读物,也可供有志于了解、研究抗战历史的读者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1944年,中国全民抗战进入第7个年头。国民党蒋介石为保存实力,在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上,一败涂地。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却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统治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下。国民党军队取得美国援助,清一色的美式装备,近30万国民党精锐部队在湘西雪峰山地区,同前来进犯芷江机场的日本精锐部队展开了最后一场大拼搏。结果一纸降书出芷江,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同时诞生了国民党嫡系的五大主力军。在湘西会战中,何应钦、王耀武、汤恩伯、李天霞、张灵浦、廖耀湘、邱行湘、周志道等战将。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蒋耘编著的《湘西会战》依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史料,为读者提供全新的、具有高度严谨性和专业性的抗战史阅读体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