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人弟弟弟”是作家杨鹏虚构的形象,这个人物有着同龄男孩的顽皮与机智,有着儿童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在他身上,作者杨鹏表现了儿童在童年时期渴望了解世界,渴望用自己的意识干预世界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潜藏在每个儿童的心灵深处,一旦获得释放的空间,它们便会天马行空地自由想象,试图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实现那些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梦想。
故事中的小超人弟弟弟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弱小者,这些弱小者渴望长大,尽快拥有改变生活的力量。作者让小超人弟弟弟在故事中或是凭借着自身的超能力,或是借助于其他正义的力量最终打败了非正义的对手取得胜利。这样的主题表达和人物设计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儿童读者心理和生理条件的局限不允许他们去思考更多深层次的主题意蕴,他们往往仅只满足于将自己看作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作品主人公的成功就能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相信少年儿童们能从《小超人弟弟弟(3小人国来的大侦探)》这里得到快乐,也受到启迪。
杨鹏著的《小超人弟弟弟(3小人国来的大侦探)》讲述的是:有一天,弟弟弟无意中戴上了伯伯伯的新发明——一个头盔,戴上头盔的弟弟弟变成了一只小老鼠。变成小老鼠的弟弟弟发现了两个抢劫银行的坏蛋,于是他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帮助警察制服了坏蛋,也变回了正常人。有一天,弟弟弟去湖边玩的时候,救了一个小人国来的人,他自称是侦探福尔摩斯,弟弟弟把福尔摩斯带回了家。并且,在福尔摩斯的建议下,开了一个“弟弟弟侦探所”。在侦探所,弟弟弟和福尔摩斯一起侦破了很多案子,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可算是实现了弟弟弟行侠仗义的愿望。后来,有一天,弟弟弟得到一艘玩具潜水艇,没想到玩具潜水艇变成了真,带弟弟弟和小草莓去海底游览。原来,这潜水艇是《海底两万里》里的尼摩船长建造的,是为了人类和平而建的。潜水艇带弟弟弟他们游历各处,救了鲸鱼群。后来,为了阻止人类世界两个国家的战争,潜水艇牺牲了自己。人类世界又太平了。
这不是童话,也不是科学幻想,弟弟弟变成了一只小老鼠,真的。
这一切还得从一顶帽子说起……帽子跟小老鼠有什么关系呢?你可能会问。别急嘛,我这就说给你听。
弟弟弟的伯父伯伯伯最近因为工作调动,调回了弟弟弟所在的城市,就住在他们家里。伯伯伯是个脑电波研究专家,同时还是个发明家。他发明过许许多多好玩的东西,比如说能在黑夜里把世界看得一清二楚的眼镜,你喊它一下它就会站起来跑到你手里的钢笔,会说话的字典……
当然,这些都是弟弟弟感兴趣的东西,还有许多弟弟弟不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什么发生器啊什么对撞机啊……光听名字就够怪的。
伯伯伯的每一项发明,第一个试验者、第一个受益者都是弟弟弟。
可是,他最近在搞一项发明,发明一顶帽子——不,确切地说是头盔,外表很像骑摩托车时戴的那种,只不过多了两根天线。这一回,别说让弟弟弟当试验者,就是让弟弟弟碰一下他也舍不得,每次出门时伯伯伯还将它锁在房间里,放得高高的,弄得神秘兮兮,搞得弟弟弟心里怪痒痒的。
弟弟弟这人就是这样,别人越不想让他知道,越对他守口如瓶的,他就越想知道,越想寻根问底。要不,他怎么能当上他们学校的校报记者呢?
暑假的一天清晨,爸爸爸、妈妈妈、伯伯伯都上班去了,奶奶奶在厨房里做家务,碗筷被弄得叮叮当当响,弟弟弟抱了个足球,对奶奶奶大声说:
“奶奶,我踢足球去啦!”
“嗯,中午早点儿回家,别贪玩,上街要注意看车,绿灯亮了再过马路,渴了自己买水喝,别乱跑……”
奶奶奶在厨房里絮絮叨叨。
弟弟弟心里暗暗发笑,蹑手蹑脚地向伯伯伯的房间走去,然后掏出钥匙,贼一般悄悄把门打开了——伯伯伯今天走得匆忙,竟然落下了钥匙,这可真是天赐良机。
弟弟弟正暗自得意,忽然脚后跟被谁碰了一下,把他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被发现了。低头一看,原来是花猫小贝,它抬头眯眼望着他,用爪子蹭着脸和鼻子,也想跟他进去。
弟弟弟蹲下身,将它抱到过道里,然后将门轻轻关上。
奶奶奶还在厨房里收拾东西,弄出乒乒乓乓的响声。
弟弟弟完全沉浸在冒险的快乐中,他把自己想象成电影里的虎胆英雄,只身闯进了一个处处是机关、危机四伏的密室里。
弟弟弟一眼就看见了他的目标——头盔。它静静地待在伯伯伯的书桌上,清晨暖融融的阳光照在它镜子一样光滑得可以照出人影的表面上,那透明的面罩是淡蓝色的,两根天线直挺挺地竖起来。
弟弟弟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尽量不弄出声响。到了书桌旁,将它一手拿过来,翻来覆去地看。
唉,实物真让人失望,原以为头盔里一定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可是,除了那两根天线多少有些特别外,弟弟弟没发现其他什么特殊的。
P2-5
勤奋创作是作家强烈使命感的充分体现,作品是作家的生命线。杨鹏把自己的全副精力凝固在作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杨鹏是值得敬佩的作家。后生可畏,我为当代中国青年作家中出现杨鹏这样的高产、优质的作家而无限欣喜。
——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教授叶永烈
时常会碰到对我说小时候看我的书的读者……其中最让我感到快慰的,是昔日的读者长大成为了作家,例如杨鹏。理由简单:读者成为奥运冠军,我觉得和我没什么关系,读者成为作家,我会有阿Q式的成就感。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
杨鹏在强烈的现代意识下执着于童年本位的儿童文学写作,这奠定了他在当下儿童文学界较为特殊的地位。作为出生于70年代的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杨鹏在儿童文学创作、批评等领域业已开拓出的儿童文学话语空间,足以使其成为儿童文学界重点观察分析的一种现象。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文学博士李利芳
印象中,杨鹏是一个安静而温和的人。可是读他的童话,却时时感受到他内心火山岩一样滚烫的奔突汹涌的力量。杨鹏总是试图透过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来俯瞰现代人迷乱的生活空间,也试图在童话中,以儿童的想象}口稚拙,来寻求现实人生的答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博士李学斌
迪士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曾说:尝试一些似乎不可能的事是一种乐趣。中国作家杨鹏也有着相同的创作追求。不断挑战自己,保卫孩子的想象力是杨鹏创作的动力。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推广人、评论人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