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仅记住所有快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特特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在北京的老家

毕业后,租过两年房,快结婚了,终于决定买。

位置呢?在北五环外,男朋友挠挠头,“是有点远啊。”我上班在南三环。

但他眼睛放光,“是复式噢”,见我还没动心,就干脆把两手交叉放在脑后,以体态表达惬意及神往,“阳台能看得见星星。”

我们去取钱,取双方父母汇来的首付款。

拿一个破包,灰色、帆布质。

随后,一个人背包,一个人护驾,小心翼翼出银行门。

走十分钟就能到租住的房,但太过小心用了半小时,一路上看谁都像小偷,都惦记着我们的钱。

又经历各种手续,过户那天,如临大敌,如履薄冰。等战战兢兢取过房产证,再翻黄历,择吉日,搬家。

入住第一天,我兴奋得睡不着——有家了嘛。

阳台多蚊子,我便躺在客厅落地窗前,真的去看星星。

因为是二手房,前房东的痕迹处处在,有一个能升降的喝茶的桌子挨着落地窗,下半夜,我的头屡屡碰到桌子角,撞醒了,就继续看星星。

再把户口从各自单位的集体户中转出,等领了结婚证,顺手办了

新的户口本,我们看户口所在地上新的门牌号码,家的感觉更浓了。

老公不坐班,我坐。

于是,我每天六点起床,换两次公交车,倒两次地铁,八点到单位。

起初数月,我都没找准节奏,经常走进办公室,一下就瘫在椅子上——还没上班就累了;而下班呢?又是晚高峰,好几次,脸贴在车窗玻璃上,扮照片。

后来,我和几个邻居拼车去地铁。

再后来,小区的黑车司机都和我熟,我一出门,他们就和我打招呼。我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司机张”“司机李”“司机王”,共计十来个姓氏;外地亲戚来京,接送、看病、出去玩,全靠他们。有一回,我爸从合肥来我这儿,一个人打车出去,忘带钱,某司机大手一挥,“下次给吧”“你是那谁谁的爸爸吧……你俩长得一样”。

那次,我爸提起对我家所在的小区印象。

交通不便,去哪里都远,去哪里都得在车上先睡上一觉,还有无处不在的噪声。

是啊,没办法,谁让我们的房子紧挨着公交车站呢?此外,隔壁家的吵架声、对面楼结婚的鞭炮声、马路上不断经过的混凝土搅拌车、油罐车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我只能两手一摊,“谁让隔音不好呢?谁让我们是五环外呢?”

我爸对到处都是的烧烤摊也颇为震惊。这种一只炉子、一把竹签就能起家的小生意,在本小区人气颇

旺。几乎每只炉子前,都蹲坐着一排密密麻麻的人,他们喝啤酒、撸串,天热光着脊梁,天冷裹着大衣,裹大衣时,除了烧烤,空气中还会多些麻辣烫的味道。

我爸……赞赏的是我们小区的健身风气——人民群众自发组成的竞走队伍。

每晚,天蒙蒙暗,便不知从哪栋楼、哪户人家、谁开始,慢慢聚集一批人大步在小区里走,越走人越多,口号越嘹亮。渐渐地,别着小广播的、挥舞着彩带的、戴着各种计步器的,也加入,大家齐心往前走,绕小区一圈又一圈,与小区中心空地的广场舞相映成趣。

我和老公也曾加入过竞走队伍。

我们甚至给几个特征明显的队友起过外号。

一位阿姨蹬球鞋,却总穿大圆摆红裙子——竞走后,她还要去跳舞,我们喊她“大裙子”。

一位年龄最小的,大概还在上小学,体形有同龄人两个大,边走边喘,我们喊他“小胖墩儿”。

一位拿着双截棍,一边走,一边挥动,嘴里念念有词,他和前后的人距离拉得很开,大概是怕伤及无辜,他的外号是“哼哼哈嘿”。

等我怀孕,才停止这项运动。

我和同小区同怀孕的闺蜜小周相约,从她家走到我家,再从我家走到她家,来回数次,腆着肚子交流怀孕心得,看小区里尺把高的孩子跑来跑去,一边嗍着家人不让吃偷偷出来解馋的冰棍儿,一边畅想未来,走累了,便分道扬镳,各回各家。

P11-14

目录

序言

坚持

 最好的十年

 记一次远行

 在北京的老家

 当爸爸不再顶天立地时

 结婚证

 最不般配的夫妻

 在喜欢的事上做第一名

 一只叫“好强”的虫子

放弃

 我不是嫌贫爱富的姑娘

 如何说再见

 在伤口处画花

 少女的爱情课

 归去来辞

 片刻逃离

 做媒

 自此天涯不相问

 暗恋者始终被设限

 我向往的乡村生活

回忆

 怕的是无处奔波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

 给我一盘鸡毛菜

 微不足道的爱

 从前的公园

 小花伞

 绝交

过客

 谁与你共赴人生无常

 最忙的人

 第三次表白

 陪你半程

 流浪歌手的爱人

 那个渡你的人

 姑辈爱情

 红颜

 人生评委

琐碎

 靠得住的浪漫

 计步惊心

 岳西路往

 远离让你感到自卑的人

 不和没有欲望的人合作

 你孤立别人,你被孤立

 江湖再见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最远的远方

序言

仅记住所有快乐

本书的写作就是在一张张流浪的书桌上完成的。

我靠三千常用字谋生。

一周总有十来个小时,在自家书房写。

我的书桌枫木色、连着一排书架;每当开始写,我都要用一张柔软的面巾纸仔细把它擦干净,在电脑下垫一本厚厚的大字典,一旁摊开参考书、纸、笔。

一些时候,我在单位附近的咖啡馆写。

如果一天要见好几拨人,我便把他们都约在这里,分不同的时段,人来人往的空隙,我就可以打开电脑写。

有时,稿子特别急,我就趁午休,找间最近的快捷酒店开钟点房写。

去年十二月,北京雾霾红色预警,我带孩子回老家避难。

一个发小开幼儿园,我把孩子安顿在她那儿,在一旁的茶馆写。

那是一场仓促的旅行,诸多事务积压成堆,但我在茶馆一角坐下,拧开台灯,打开文档,心就静了。

茶馆里有个小小池塘,水声叮咚,在我耳边;敲击键盘时,我想:哪怕是一张流浪的书桌,只要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我的世界就没有变。

一度,我总是出差。

于是,我在飞驰的列车上写。

临时支起的小桌板,配合沿途不断变化的背景框。

一次,火车路过一群山,我从电脑前,收回眼,见黄昏、晚霞、漫山青葱,想起一句诗,“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真是浪漫的体验。

直至今天,我仍有习惯,坐火车前,查好时刻表,根据到站顺序默默计算任务量,比如,到济南,该写完第一段;到徐州,是第三段,以此类推。

走到哪里,我都带着电脑。

没有电脑,就用手机写。

还可以用ipad。

我所知的一位女作家,每天上下班要坐三小时地铁,于是,她用这每日的三小时,数年间,写了好几个长篇。

我从前总抱怨,没有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写。

那时,我刚离开校园。

朝九晚五,各种杂务,每天傍晚,从长长的公交车挣命般挤下来,我就想欢呼: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像《欢乐颂》里,我和朋友们合租。

我们一起做饭,轮流刷碗,看电影、聊八卦,各自恋爱。

须臾半年过。

……  一个朋友,在机场等大巴时,将电脑立在大箱子上写。

那是十二月的午夜,寒风凛冽。

一个朋友,出外旅游,兴奋地电话我:“有一款语音软件,可以说着写,会自动翻译,回头改改错别字就行。”

据说,此后,她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写到哪儿,不说话,就可能在做校对。

我喜欢他们的故事,也常跟他们分享我的。

分享一起和时间赛跑,见缝插针,写点什么,干点什么的方式。

我常想起前辈的话。

成人的世界,哪有绝对安静的书桌啊。

最结实、最安静的,在心里。

这些年,我不断遇到前辈,不断遇到同类,不止是同行,是有类似状态的人。

他们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顺应万变,全力以赴在一些不变的事上。

他们是我的知己、爱人、朋友,我远远仰慕的,一面之缘路过,就忘不了的。

他们是我的原型。

他们温暖我、鼓励我,令我唏嘘,成为我心中结实、安静的一部分,让我在争分夺秒的写作、工作和生活中,平衡、历练、辛苦,最终仅记住快乐。

内容推荐

林特特所著的《仅记住所有快乐》是一本随笔作品集。

有些故事惊心动魄,是在提醒你这是故事。

有些故事平淡隐忍,是在告诉你这是生活。

人生路漫漫,停了走,走了又停,就一直这样试探地过。

那些困惑的模样,那些对未来充满幻想的期待,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在心中经过了那么久的沉淀之后,终将使我们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

时间赠人阅历,世事尽可原谅。别怕,一切焦虑,所有问题,都会过去。此一时都由彼一时造就。人生原无答案,不如,仅记住所有快乐。

编辑推荐

时间赠人阅历,世事尽可原谅。

生命中有些人和你相遇,一起分享生命中的一段时光,然后匆匆离开,或许再无交集,但他对你的影响却一直留存下来,让你成为现在的你。

他们是林特特所著的《仅记住所有快乐》一书的原型。

他们温暖我、鼓励我,令我唏嘘,成为我心中结实、安静的一部分,让我在争分夺秒的写作、工作和生活中,平衡、历练、辛苦,最终仅记住快乐。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