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螃蟹脚/九三文学创作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青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螃蟹脚》是一本中篇小说集,共包括八篇中篇小说,即《北回归线之城》、《吸子》《中发白》、《大林莽、穿山风与象耳朵的记忆》、《螃蟹脚》、《车马炮》、《古部落传奇》、《穆斯林的歌》。作家马青通过这八篇小说展示了心中的普洱,一个五彩的,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和碰撞的地方,彩云之南更南端的普洱。

内容推荐

普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14个世居民族在这里生活,他们之间的和谐共融是普洱的一个亮点,也是马青中篇小说中着力表现之处。

《螃蟹脚》是马青的中篇小说集,展示的就是作家心中的普洱,一个五彩的、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和碰撞的地方,彩云之南更南端的普洱。

目录

北回归线之城

吸子

中发白

大林莽、穿山风与象耳朵的记忆

螃蟹脚

车马炮

古部落传奇

穆斯林的歌

试读章节

这样就得谈到本县历史上起过显赫作用的那条马店街了,那是三四十年代随着商旅的发达兴起的一条新街,路面虽不太平坦,却比原先县城的那些古老石板街要宽要长得多,鼎盛时整条街有大小马店和客栈三十多家,并且常常住满了客,每到夜晚家家门口都会点亮本地称为“马灯”的风雨灯或者是那种嘶嘶作响的电石灯,照得整条街一片通明。前面说过县城中汉人有一种看不起哈尼人但又不得不与之合作的矛盾心态,在马店街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过往马帮中哈尼族马锅头小伙计很多,这些人平时风餐露宿奔波不止很是辛苦,到了这歌舞升平的县城自然少不了放松一下,出手也就大方得多。唯利是图的商家虽然背后也嘲笑这些人那种带哈尼味的汉话发音,但当了面仍然“来的都是客”“和气生财”。有的店老板还有意操着不熟练的哈尼话同他们交易,以便增加好感。细细想起来,当日马店街的状况大约和今日搞的“开发区”之类的事物相似,只不过那是顺应经济规律自然形成的东西,用不着政府专门去发文拨款加以号召。

马店街既以马店为名,那就不得不谈一下这条街上马店的格局。一般来说,马店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中间一般也有一个水面上常浮着干草茎甚至干马粪的水井,小伙计们便是从这个井中提了水出来喂牲口。同样的,院子两边的厢房或者正房楼下一般也是空荡荡的不分格,还安着长长的马槽,好方便马锅头(马帮的首领)们拴马卸驮子。楼上倒是有客房,但也只有马帮老板或者是与马帮随行的商人才住得起,那些小伙计们则都在楼下的大通铺上打开毡子和衣而卧,一边哼唱着有些放荡的山歌小调。和马店正好相反的,是我和安娥等居住的也是一个建筑在北回归线上的小四合院,但这是一个很精致典雅的院子,据说过去是一个很有钱的旧官僚的私宅,院子中也同样有一口围有石栏的水井,当然这水很干净。不过按照回归之城的惯例,这井水只能用来洗衣洗菜,叫作“使水”;而煮饭烧菜的水则要出城到叫蚂蟥塘等处的哈尼人的寨脚去挑来,这种带甜味的泉水称之为“茶水”。这样这城中便有了一种挑水卖的职业,荣荣家就是由一个唤作“金甲”的人按时挑水上门来的,每次五分钱。安娥和我家则由我们俩承担了汲水的任务。因为人小,只好两人合抬一桶,碰到同龄的小孩便追着讥笑我们是“两口子”。我羞得只管低着头走路,安娥则高声反击:“两口子就两口子,你们看着眼黑?”她说这话时小辫子在我前面一甩一甩的模样,久久难忘。

严格地说我们院中的那口水井并不在院子的正当中,实际上一眼就看得出它偏离了本院的中轴线。但若干年后却有人考证,说当年风水先生测定的这个偏离中轴线的井位,恰巧就在北回归线上!而且还有人更进一步考证出,说是喝过这口北回归线井水的人,有很多人生了双胞胎,并且全部都是“龙凤胎”。可惜当这些传闻到处流散并且上了小报时,那口水井早已被填没,上面也已经建成一座六层高瓷砖贴面的大楼。

不过,“龙凤胎”的传说我并不相信,因为实际上当初家中没有“茶水”的时候,我和安娥就没少喝这井的井水,但我和她却都没生过什么“龙凤胎”。但是,假如要以这口北回归线井为界的话,我们这个院子倒真的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一院两制”。八老倌和阿凤婶家那边是私房,我家和荣荣家这边是公房。这种不同的体制直到我稍懂人事后才从大人的交谈中了解到,阿凤婶家过去是开马店的,修通了公路后马店便冷落了,被政府征作他用,同时便把这小院的一半划给了她家作补偿。她家住不完这么多的房子,便又把一部分出租给了安娥家。但大人们谈到八老倌时,却说他是阿凤婶“后来的”丈夫,同时八老倌还有另外一个妻子在哈尼山寨。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当时是大大超出了我的理解,所以过了很多年后我才真正搞清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只能是凭借我的推测和想象了。

据我了解八老倌当年也是赶马人,但身份既不是老板也不是小伙计,因为他自己拥有一头骡子三匹马,这样同几个也有马匹的哈尼弟兄合伙组成了马帮。而且据说他当年也是一个又标致又勇武的哈尼小伙子,他身上那支从不离身的德国造滑板十响枪,便是与抢劫马帮的土匪血战之后的战利品。照我的想象,他足穿草鞋,身穿家织土布对襟衣,背一顶哈尼山乡特产的细花桐油篾帽健步走在马帮旁的形象想必是很潇洒的,而那天他也正是这样潇潇洒洒地跟着马帮走进了这温、热两带交汇的小县城。

P5-7

序言

作家马青,成长、生活和工作在云南边地,一个叫普洱的地方。

普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14个世居民族在这里生活,他们之间的和谐共融是普洱的一个亮点,也是马青中篇小说中着力表现之处。在《北回归线之城》和《穆斯林的歌》两篇作品中尤其明显。前者写出了两代汉族与哈尼族男女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后者采用了粗线条的叙述,通过两个家庭的历史,讲述了入滇回族融入云南社会的漫长历史。两篇小说虽然文字不多,但都有起伏跌宕的情节和感人的精彩场景,读后令人感慨良多。

普洱市的森林覆盖面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8.6%,因此,山林与生存、人与动物是此地原住民的生活课题,也是马青中篇小说的主题。本集中收录的《吸子》《大林莽、穿山风与象耳朵的记忆》两篇,把读者带入了深邃的原始森林,跟着作者的视觉,读者领略了热带雨林风光和其间特有的野生动物的神奇。据作者自己说,他自小就对普洱的山林情有独钟,成年后多次深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所以对森林的描述才会那么生动。但马青不仅仅描述景色,他还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写出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面临的各种危机。这种危机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篇作品中,都带有一种对未知事物的神秘感,但这种神秘感并非刻意做作,而是很自然地展示在作家笔下,增加了读者对作品描述内容的向往和想象空间。其手法有独到之处。

小说《中发白》中,作者放弃了他熟悉的边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而将笔锋转到了市井生活,并选择了读者都不陌生的麻将为载体,成功地反映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另一面。而《车马炮》虽然写的是煤矿题材,却同样巧妙地用象棋的故事来展开作者的主题,这是两篇小说的一个共同点,作品中一个连一个的棋牌故事、相关知识和趣闻,为小说带来了很好的可读性。但作者没有局限于去讲好一个故事,在故事末了之后,仍然会给人带来深深的思考。

说到普洱,自然会联想到普洱茶。作为作家的马青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题材,也曾经创作过以普洱茶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灵芽》,本集中选入的中篇《螃蟹脚》则是马青早期写普洱茶的作品,也是第一个把螃蟹脚这种古茶树上特有的寄生植物写进文学作品的作家。在《螃蟹脚》中,马青用茶树与螃蟹脚共生的现象比喻普洱人与茶的不离不弃,也别有一番天地。另一篇《古部落传奇》虽然是文学作品,确是一段边地历史的真实记录、一篇历史小说。在普洱这块边疆热土上,发生的故事太多了,马青一直注意搜集这些方面的素材,不过这一篇则是直接用真实历史故事写作,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普洱的多方位关注。

马青是一个严肃的作家,也是一个成熟的作家。因此,他对即将写进自己作品的事物,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会认真地考察了解,然后再认真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从不做猎奇或者漂浮的写作,或者去迎合某个时期的热点,他的作品因此得到了云南文学界的肯定,本集作品中就有《北回归线之城》《中发白》两篇获得过《边疆文学》杂志的优秀作品奖。长期以来他默默无闻地在边疆普洱耕耘着自己的文学天地,并带动了一批热爱文学的年轻朋友一起共同前行,普洱多彩多姿的边地生活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本集展示的就是作家马青心中的普洱,一个五彩的、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和碰撞的地方,彩云之南更南端的普洱。

范稳

中国著名作家,云南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2015年12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3: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