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快乐的叶子们/课本名家精选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高洪波
出版社 新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课本名家精选书系”是名家名作的荟萃,每一位作家都有作品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进入这套书系的十位作家都是当今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如高洪波、张之路、金波、葛翠琳、沈石溪、黄蓓佳、吴然、王一梅、冰波、薛涛等。他们有的以童诗著称,有的以儿童散文见长,有的专攻童话,有的擅长描写当代少年生活,有的喜欢将笔触伸向动物世界……不同文本,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代表了儿童文学各个创作门类的高超艺术成就。

本书是该系列之《快乐的叶子们》,收入了高洪波的作品,适合10-14岁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课本名家精选书系”就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崛起的一个见证,是中国儿童文学“黄金十年”的一个缩影,是当代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一次集体亮相。这套书系,其实就是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作拓展阅读的蓝本,为中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了一份教学参考资料,也为喜欢阅读的同学提供了一套阅读经典的范本。

《快乐的叶子们》为该系列一册,收入了高洪波作品,分为散文和诗歌二部分,内容包括翠绿色的歌、西皮流水、燕园散记、不妨一哭、太阳很足的晌午等。

目录

散文

 翠绿色的歌

 剪蝈笼

 西皮流水

 燕园散记

 心中的圣地

 沉船——为邓世昌而作

 贮云

 崂山蝶趣

 不妨一哭

 何妨一唱

 外祖父

 牛头——西藏纪行

 柳桃花

 红雨

 哑铃

 太阳很足的晌午

 山那边的风景

 抽陀螺

 打雪仗

 拾果云蒙山

 镜泊落日——镜泊湖散记

诗歌

 我想

 我喜欢你,狐狸

 快乐的叶子们

 彩色的梦

 懒的辩护

 船之歌——元旦献词

 穿筒裙的姐姐

 奶奶的眠床

 旗帜的联想

 哨所的孩子

 三峡石

 生日

 蚕变之歌——小男子汉宣言

 鹅鹅鹅

 种眼泪的孩子

 我的太阳——写给盲童朋友

 小鸟

 我是一个小学生

 大象法官

 吃石头的鳄鱼

 小河里的草帽

 小兔子穿钉鞋

 少女和泡泡糖

 妈妈和小狗

 四季风

 草叶上的歌

 雨中森林

 森林里的小路

 睡莲

 森林夜曲

 会散步的鞋

 一分钱咏叹调

 定海神针

 不不兔

 仙人掌

 老师,小心

 大灰狼,别怕

 我长大了,妈妈——一个小学生的话

 红气球

 春的书签

 晨

试读章节

翠绿色的歌

北京的夏天,热。

北京的夏天,也闹。

热与闹加在一起,便可想象出一种什么情景了:卖冰棍儿的悠长而清凉的吆喝声,西瓜小贩的三五成群的叫卖声,加上孩子们互相追逐的吵嚷声:顶可气的是柳叶间乘凉的知了,越热越兴奋,把这成堆成篓的声音一口气串起来,形成一个富有刺激性的高音区,一声又一声,非逼你出屋不可!

出屋干什么?找块石子儿扔上天,冲着知了泄一泄火。

这时候如果有一只碧绿的蝈蝈在耳畔一叫,管保比喝了冰冻汽水还好受。

北京城里当然逮不着蝈蝈,可有远郊的农民进城来卖,他们大多是一辆加重自行车后面挂着两大串蝈蝈笼。笼子是高梁秆编就的,小巧精致,用铁丝儿把几十只笼子串联在一道,每一串都有一只大竹筐般大小,于是,密匝匝的蝈蝈们就这样一溜烟地进了北京。

蝈蝈是农民们从顺义、房山以及河北一带逮来的。它们在那田野山川曾自由自在地啜饮露水,汲食野花的蜜汁儿,在草叶上面散步、恋爱、歌唱,一副闲散气派;忽有一日,不知从哪里伸出一只人的手掌,捂住了它,又编入一只小巧的蝈蝈笼里,便开始了都市生活。

我几乎每年夏天都要买上一只蝈蝈。

这种爱好始自于童年。

在我的故乡,小孩子夏天的主要乐趣是逮蝈蝈。大肚子蝈蝈在郊外草丛间整日欢叫,诱惑着我们。而与蝈蛔竞争的,另有一种鸣虫,俗称“山叫驴”。一看这名字,便可知道它们的叫声是何等嘹亮!“山叫驴”的模样儿、长相和蝈蝈差不多,所不同者,蝈蝈身上穿的是“短袖”,“山叫驴”着的是长衫,也就是说,“山叫驴”有一副长长的翅膀。这翅膀使它们颇为自豪,常常在树丛间作短距离飞翔,以逃避我们的追捕,而蝈蛔由于肚子大、翅膀短,只能靠敏捷的弹跳和绿的保护色来逃命,比起它的竞争对手,显得有些可怜。

但蝈蝈的叫声好听,有一种悠悠的韵味、秋野的节奏,同时翠绿可爱,较之“山叫驴”来,尤为我们所珍重。常常三只“山叫驴”也顶不住一只蝈蝈。而“山叫驴”由于仗着会飞,不大把小孩子放在眼里,这种傲慢无礼使它们极易被捕捉(或者是一种笨拙)。总之,在我们这群小猎人中间,能捉到蝈蝈的人是不太多的,“山叫驴”却每每能够一捉好几只。

“山叫驴”的叫声没有间歇,翅膀上的“小镜子”一摩擦,发出极长的“吱——”声,稍歇,又是一声,于是,整个夏日便为这“吱——”声所充盈,使大人们烦闷异常。此外,“山叫驴”的性情也很凶狠,大牙齿亮亮的,什么都敢咬上一口,同伙间也不客气。若几只放在一个笼子里,用不了一会儿工夫,管保打得昏天黑地,断腿缺胳膊。它们真有一种“驴性”。

蝈蝈喜欢在两种植物上生活栖身:一种是豆叶儿,一种是麻秆儿。豆叶儿上的蝈蝈长得清秀,浑身碧绿油亮,大肚子也显得不那么突出;麻秆上的蝈蝈则色调浓绿,更为肥壮,许是因为麻秆儿高大,蝈蝈也跟着沾了光吧!

蝈蝈虽然大腹便便,其实却机智得很,至少在当时的我们眼里,它们是一种难对付的猎物。它的叫声一起,有时仿佛就在你眼前和鼻子底下,却怎么也搜索不出,只好听任它嘲弄般地唱着小调;眼力好的孩子,偶然盯上了它,常常刚一伸手,它倏忽间便隐身了,好像适才看到的只是一个幻影!当你失望地离开那草丛、那豆棵、那麻地时,脑后又响起它的挑衅性的欢叫——这种叫声是那么令人恼怒,又是那么令人无可奈何!至今想来,还有些耿耿于怀。

顶让人失望的,是你眼见着一只蝈蝈跳入一蓬草丛,四处搜索不着,正失望时,又发现了它,及至逮住一看,竟改变了“性别”,成了一只母蝈蝈了。这事我碰到过好几次。P3-6

序言

隆起的山脉

回眸二十世纪初叶,那年代,中国新文学运动春潮涌动,产生了很多大师级作家。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有不少作家涉猎儿童文学创作,也曾写出传世好作品。比如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小橘灯》,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等多篇童话,张天翼先生的《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开山名著,价值永存。但认真探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伟大的作家,都是眼看当时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一片荒芜,出于同情、怜悯和责任心,匀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提起笔来为少年儿童写点东西。或者是主业外的一项副业,主业是成人文学,副业是儿童文学,或者是两栖作战,主战场在成人文学,次战场在儿童文学。冰心先生的成人文学作品与她的儿童文学作品相比较,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叶圣陶先生在语言文字研究中的成就和长篇小说《倪焕之》,比起他的《稻草人》和数篇童话来说,分量肯定是重得多;张天翼先生其实更热衷于写官场讽刺小说,如《华威先生》,其成人作品的数量则远远多于他的童话故事。

那个年代,人们习惯把儿童文学看成大文学下的一个小文学,百花园里头的一块小苗圃,万家灯火旁的一盏小橘灯。大河边上的一条小溪流。大作家能匀出一点时间来关照一下儿童文学,俯下身来为少年儿童写点东西,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

之后,有些作家在儿童文学领域埋头笔耕,努力填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历史空白,也曾写出了《小布头奇遇记》《神笔马良》《没头脑和不高兴》《我的朋友蓉蓉》《吕小钢和他的妹妹》《狐狸打猎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总的来说,专攻儿童文学的作家人数还很少,作品也不多。由于种种欲说还休的历史原因,很长一个时期,用传统名著或红色经典替代儿童文学,就连安徒生童话也不让孩子读了。

几十年了,儿童文学在中国都是一个弱小的存在,被戏称为小儿科,不仅写的人少,读的人也少,更多的是圈子里的人在自娱自乐,少量语文功课好、文学素养高的孩子关注并参与到原创儿童文学中来,但远没形成大规模阅读风潮和社会效应。

而在国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家喻户晓,享有崇高地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出版一百年以后仍成为青少年珍爱的读物。

这真是羡煞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难望其项背,怕是赤脚也赶不上了。

但历史给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经济高速发展,儿童教育、儿童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少年已经成为阅读主力军。中国有两亿多青少年,处于如饥似渴的黄金阅读年龄。巨大的需求理所当然拉动巨大的供给。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与中国童书市场同步发育,齐头并进,迅猛发展。少儿类图书销售连续十多年增长,每年出版新书两万余种,每年销售码洋达百亿元,其中儿童文学书籍超过百分之四十。中国原创儿童文学,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本土作品,活色生香;母语写作,没有任何语言障碍,作家们呕心沥血为当代少年儿童量体裁衣、量身制作的儿童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受到读者热烈欢迎。中国青少年阅读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已蔚然成风,亿万读者汇聚成的巨大阅读能量,产生一种虹吸效应,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作家加盟到儿童文学作家队伍中来,也吸引更多出版社和文化公司参与到出版、发行和推广的伟大事业中来。涌现出许多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千千万万少年儿童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阅读—创作—出版—发行—再阅读—再创作—再出版—再发行,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并产生滚雪球效应,越良性循环越壮丽辉煌,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热点。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孙建江对当今中国原创儿童文学有一个颇为经典的词——黄金十年。我完全赞同他这个诗意的概括。我还想补充一句,就在2016年,曹文轩先生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第一次折取桂冠获此殊荣。这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发展的一座光辉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不仅拥有自己的大作家和大作品,还产生了曹文轩先生这样的国宝级作家和《草房子》这样的国宝级作品。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已经是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文化骄傲,已经是一座光彩夺目的艺术宝藏,已经是一个不可撼动的历史存在。这是隆起的山脉,是与当代成人文学双雄并立的又一个文学高原。

当年大文学下的一个小文学,已经成了规模巨大、空前繁荣的大文学;当年百花园里头的一块小苗圃,已经成了百花竞放、姹紫嫣红的大花园;当年万家灯火旁的一盏小橘灯,已经成了群星璀璨、灯火辉煌的美丽景象;当年大河边上的一条小溪流,已经成了水量丰沛、激浪澎湃的大江河。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壮大还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当代原创儿童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材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国家教育发展之重器,是民族文化振兴之利器。因此,历来教材的编选,都是慎之又慎,每层筛选都到了近乎严苛的地步。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名篇佳作,却受到教材编委会格外青睐,源源不断地进入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这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荣幸,也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骄傲。

这一次,新世纪出版社隆重推出这套书系,挑选了十位当今中国比较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进入这套书系的十位作家,有的以童诗著称,有的以儿童散文见长,有的专攻童话,有的擅长描写当代少年生活,有的喜欢将笔触伸向动物世界……不同文本,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代表了儿童文学各个创作门类的最高艺术成就。

这十位作家虽然写作的体裁和风格完全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心无旁骛,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全部、彻底、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在各自所追求的领域,做出卓越的贡献。

高洪波身材高大,却童心玲珑,文笔纤细而灵动,在童诗、童话和儿童散文上都有建树,他的散文清浅透明,却又意境深远,广受读者喜爱。张之路在少年小说和科幻小说创作都有很高造诣,《霹雳贝贝》和《第三军团》都是中国儿童文学无可争议的传世名作,在我心里,他就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小说圣手。金波老师年高德劭,作品却永葆青春,是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优美的童诗影响了几代读者。葛翠琳老师一生致力于童话创作,她文笔老辣却又童趣盎然,和善慈祥却又见解犀利,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是原汁原味、最具阅读价值的中国童话。黄蓓佳在读者心目中永远是个年轻妈妈的形象,温婉、温情、温柔,用一支带温度的心灵之笔,深情描写当代少年儿童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和情感涟漪。薛涛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众多儿童文学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思想活跃,感情丰沛,为童年吹响悠扬的牧笛。吴然的儿童散文独树一帜,用诗一样的语言描写美丽神奇的边地风情,其一篇篇精致的散文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五彩珍珠,是挂在祖国母亲脖子上耀眼的珍珠项链。冰波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他的童话作品文学品相极佳,既深刻又有趣,既想象奇诡又饱含真情,是永不褪色的艺术品。王一梅为人为文都热情奔放,她是在用心写童话,每一篇童话都是赤子之心自然流淌出来的爱之琼浆。读者就算生活中尝到了苦涩,读读王一梅的童话,就会让苦涩的心回味甘甜。

从这个角度说,新世纪出版社隆重推出这套书系,就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崛起的一个见证,是中国儿童文学“黄金十年”的一个缩影,是当代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也是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优秀作品的一次华丽检阅。

这十位作家,因其作品曾入选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老师和同学最熟悉、最喜爱的作家。但中小学语文教材毕竞容量有限,讲究短小精悍,入选作品大多做了删减,只能是作家最出彩的某一篇短文或某一个段落。若能延伸阅读该作家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对深入理解课本意义,必然大有帮助。这套书系,其实就是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拓展阅读的蓝本,为中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了一份教学参考资料,也为喜欢阅读的同学提供了一套阅读经典的范本。

我个人感觉,编辑出版这套书系,也是为有志于在儿童文学创作做出一番事业的后来者提供了一块做人和作文的模板。社会没有速成的事业,儿童文学创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呼唤忠诚与执着,只有心无旁骛、全身心地融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发展的洪流中来,只有毫无保留地将一生奉献给中国儿童文学事业,才有可能取得非凡成就。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一项值得我们去深情拥抱的伟大事业,是一个可以尽情挥洒文学才华的广阔舞台,前景不可估量,前途无比辉煌。

是为序。

2016年9月8日

写于上海梅陇书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2: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