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安德鲁·威尔逊著的《栖血肤下(亚历山大·麦昆传)》是亚历山大·麦昆的传记,该书详细讲述了天才麦昆的成长,崛起,与各路名流的合作以及如何毁掉了自己。麦昆的一生是整个时尚圈戏剧而有残酷的缩影。作者安德鲁毕业于国王学院,长期为包括《卫报》在内的英国一线媒体供稿,其传记风格重视史料和人文性资料的发觉,代表作《泰坦尼克号的阴影》因着墨于幸存者内心世界的反应,而在欧美引起巨大反响。
| 书名 | 栖血肤下(亚历山大·麦昆传)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英)安德鲁·威尔逊 |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安德鲁·威尔逊著的《栖血肤下(亚历山大·麦昆传)》是亚历山大·麦昆的传记,该书详细讲述了天才麦昆的成长,崛起,与各路名流的合作以及如何毁掉了自己。麦昆的一生是整个时尚圈戏剧而有残酷的缩影。作者安德鲁毕业于国王学院,长期为包括《卫报》在内的英国一线媒体供稿,其传记风格重视史料和人文性资料的发觉,代表作《泰坦尼克号的阴影》因着墨于幸存者内心世界的反应,而在欧美引起巨大反响。 内容推荐 2010年,年仅40岁的亚历山大·麦昆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在为这名前卫设计师的逝去而哀悼。麦昆出身卑微,作为东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小儿子,他却能够一路扩大自己的名声和吸引力。他曾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凯特·莫斯、耐奥米·坎贝尔等设计服装;在商界,他创造了价值数百万磅的奢侈品牌,广受名流、皇室的喜爱,剑桥公爵夫人就曾在她的婚礼上穿过McQueen的裙子。但在自信的假面与坏男孩形象的背后,是一颗敏感的心——为了在无情的时尚界里求生,他必须得挣扎。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剧,他开始严重依赖毒品,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收场。与此同时,他的私生活更是增添了他的绝望——他未曾在那一连串男友中找到持久的爱情。并且,一个黑暗的秘密时时萦绕在他的梦里…… 本书为安德鲁·威尔逊著的《栖血肤下(亚历山大·麦昆传)》。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一段充满凶残与邪恶行径的历史 乔伊斯·麦昆 第二章 “我都想学,每一样,让我知道一切” 李·麦昆 第三章 “如果你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那么来艺术学校吧,这里会让你感到舒适自在。” 路易斯·威尔逊教授 第四章 “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次探险,像布狄卡女王一样乘着战车出征” 迪特马·布罗 第五章 “我的大部分设计中含有性暗示” 李·麦昆 第六章 “我要那种心脏狂跳的感觉,那种需要救护车的感觉” 李·麦昆 第七章 “成就你时装梦想之地” 李·麦昆评高级定制 第八章 “你知道,我们很容易惨遭遗弃” 李·麦昆 第九章 他是直视生死的夜魔侠 比约克 第十章 “这种感觉就像,你明明知道会和男友分手,唯一不同是这段感情我没有觉得很糟。” 麦昆谈纪梵希 第十一章 “李一直在寻找令他舒适的状态——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平静” 克里·尤曼斯 第十二章 乔伊斯·麦昆:“你最害怕什么?” 李·麦昆:“死在您前面。” 第十三章 “你是太阳,我是月亮” ——尼尔·戴蒙德的歌曲《弹奏我》(麦昆“蓝色夫人”服装秀中的背景乐之一) 后记 致谢 亚历山大·麦昆女士成衣系列 试读章节 麦昆身上有很多特别之处,其中之一就是他是个神童,类似剪刀手爱德华,寥寥数剪就可以将一块布裁制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外套、夹克或是一条裙子。他可以绕过一般设计师要经过的必要程序:画草图然后制版;用法国著名品牌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前任董事长马克·李(Mark Lee)的话来说,麦昆有能力“在你的面前把一匹布直接剪出他要的服装式样”。麦昆有这种觉察力,部分是天生的能力。“我认为你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或是伟大的设计师,或其他什么,”麦昆说,“对我来说,你只不过擅长某一方面。而我认为能协调色彩、比例、形状和样式,并把这几点运用得恰到好处是一种天分。” 事实上,麦昆从一个时尚的狂热爱好者到时尚天才的旅程足足走了七年,这七年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1985年9月,麦昆进入了当时的西汉姆技术学院(West Ham TechnicalCollege)学习,位于斯特拉福德。他参加了一个艺术班,晚上上课。后来,他回忆说,“我终于结束了在那里的课程。去那里上课的人要么是家庭主妇,要么就是闲着无聊,打发时间的人。所以,那并不是我真想要去的地方。”麦昆的姐姐珍妮特说,在那里的课程包括女装的制作。那年结束,麦昆已经制作完成了好几件耐穿的服装,有几件是他做给珍妮特的。其中一条是设计简洁的黑色直筒裙,“把我包裹得太紧了,上楼时,我肯本抬不起腿,”珍妮特说,“另一条被撑坏了——我告诉麦昆,他不太高兴,因为他有点完美主义,。” 就在这个时期,李开始阅读《麦克道尔的二十世纪时尚指南》(McDowell’sDirec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Fashion),这本书后来被他奉为时尚界的圣经。这本时尚指南出版于1984年,全书从A到Z的顺序介绍了国际时尚大事件以及二十世纪著名设计师的简要自传。本书第一章——题目为“服装即为武器”——作者是著名的记者科林·麦克道尔(Colin McDowell),他阐述了时尚的重要性及其历史地位。这些话打动了年轻的麦昆。“时尚人群距离那些普通大众越遥远,他们看起来越有力、越令人敬畏,”麦克道尔写道,“在过去,这就意味着时尚不仅是权力的外部标志,还是权力实施的一部分。”李读到了有关时尚与视觉艺术的关系,还了解到了迪奥(Dior)、香奈儿(Chanel)和夏帕瑞丽(Schiaparelli)“是如何将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糅合在一起的。”麦克道尔继续分析了为什么时尚经常被错误地归为一门无足轻重的学科。第一个原因,他说,是视觉因素——不像家具设计师或是室内设计师设计出的作品,一件夹克或是条裙子“当被挂在衣柜里时,就失去了它的大部分意义。只有当它包裹着一个躯体时,它才是一个饱满的、令人信服的产物。”另一个时尚被贬低的原因是时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女人的领域……女权主义者认为,男人操控女人,把她们当做玩物,常常用一条漂亮的裙子作为诱饵或者奖赏。对服装的热爱成为了情感压抑的象征。男人给‘小女人’买了一条昂贵的裙子,女人穿上它,满足了男人的自我。她把重金装饰下的外表展现给她的朋友们,以此来证明,这个男人多么富有、足够能力买下她这个精心打扮的漂亮东西。”麦昆将颠覆这种观念作为自己的使命:购买麦昆服装的女性不仅自己挣钱,而且通过穿戴麦昆设计的时装来向全世界宣告,她们不是被动的附属品,而是极具威胁性的力量主体。 P50-52 序言 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的早上,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外的阶梯俨然成了服装秀的伸展台。一辆辆漆黑发亮的轿车排成一列,一位位美丽的女子款款走了下来。“有些人戴着羽饰,几乎都是渡鸦的黑色,表示他们对逝者的敬意”。凯特·摩丝(Kate Moss)身着黑色皮裙和无尾晚礼服。露出一线散发着自然光泽的乳沟(有笔者称之为“极不合时宜的坦胸露肩”):娜奥米·坎贝尔(Naomi Campbell)上身穿黑色皮夹克,脚踩金色高跟铆钉靴:莎拉·杰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穿了一件飘逸的奶油色连衣裙,外搭一件黑色外套:达芙妮·吉尼斯(DaphneGuinness)特意穿了一双12英寸高、带防水台的黑色靴子,当她沿着铺就好的道路走向教堂时,险些站立不稳。其他1 500名左右的客人早已等候在位于拉德盖特山(Ludgate Hill)顶部的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的巴洛克教堂,一起来祭奠英国一位最饱受赞誉和质疑的服装设计师,对朋友和家人来说,他是李:对世界来说,他是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时尚界的坏男孩”。 人们在教堂内入座,一位风琴手演奏起了爱德华·埃尔加(EdwardElgar)的《谜的变奏曲》中第九乐章《猎人尼禄》。十四个乐章,一个隐含主题,乐曲的选择很适合这个场合。埃尔加缺失的乐旨(这位英国伟大的音乐家将其描述为“隐秘的叙述”,因为“核心主题绝不演奏出来”),抓住了这次活动怪异而乖张的特点——纪念的人物没有在场,但他的灵魂却每时陪伴在我们左右。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麦昆本身就是一个谜。“淘气鬼、无赖、天才,亚历山大·麦昆的一生就是一段令人着迷的故事,”一位评论员在麦昆去世后写道。“没有什么人了解这位英国最杰出的时尚设计师,他敏感而有远见,在很多方面将时尚重塑。”造型师凯蒂·英格兰(KatyEngland)曾与麦昆共事,她和丈夫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流行歌者鲍比·吉莱斯皮(Bobby Gillespie)是这样描述麦昆的:“他是完全封闭的……他把自己孤立起来,把自己和其他人隔绝开。”而麦昆的一位值得信赖的员工特里诺·韦卡德(Trino Verkade)说:“李确实到后来越来越孤僻,最后只能忍受极少的人在他身边。”尽管这样,一位到场的女士还是认为麦昆会喜欢这样的纪念活动,“所有这些戏剧性的表演、未经修饰的人类情感、文化遗产、教会的辉煌与美好都是他T台的特色”。置身于过度的嘉奖和歌颂,麦昆应该会坐不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就是“伦敦东区街头一个大嘴巴的野小子”,只不过对自己的能力极度自信。他是那么羞涩,每场服装秀的最后.他只是在T台上匆匆露一下面就仓促离开,要么回家,要么和朋友去用餐。“如果知道自己被这么多人敬仰崇拜,他肯定会讶异不已,”麦昆的姐姐雅克说,“最后他会想‘我就是李’罢了。” 纪念活动准时在11点钟开始——不同于麦昆的服装展示会,总是会迟于预定时间——尊敬的教规长吉尔斯·弗雷泽(Giles Fraser)牧师首先致辞。“这个生命活在公众的注视下,他魅力四射,却又脆弱羞怯。”弗雷泽身穿圣保罗大教堂三百年庆典时穿着的教袍(这是一件饰有施华洛世奇水晶的白色和金色相间的长袍),列举了麦昆一生的成就:他如何在1996年到2003年之间四次荣获年度英国最佳设计师(British Designer of the Year),如何在2003年赢得年度国际最佳设计师(InternationalDesigner of the Year),并在同年获得大英帝国勋章(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我们感谢他极富创造力的大脑,他过人的展示天分,以及他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才能。”弗雷泽还讲述了麦昆对朋友的忠诚、对动物的热爱(尤其是他留下的三条爱犬)以及“挑战权威的天性”——那些曾被麦昆的“毒舌”攻击过的人们听到这句恐怕会暗自发笑。“他会到家人那里寻求支持和安慰,”弗雷泽补充道,“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他身处纷繁炫目的世界却仍然没有忘记他在东区的根,没有忘记那些爱着他的人。” …… 其他人进一步发挥了这个比喻。“他的举止就像一只鸟。焦躁而紧张。很少与别人眼神交流,”记者瓦西·张伯伦(Vassi Chamberlain)说。麦昆容易烦躁不安,有时看上去像患了注意力缺失症——他去国外度假,很昂贵的那种,但却常常提早回来,还抱怨被限制在一个地方,不舒服,好像他自己是一只鸟或野生动物一样。麦昆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在时装方面挖掘了混合体和变异的概念,以及缠绕在我们的DNA中丝丝缕缕的原始与野蛮状态。他最喜欢的书是马奎斯·德·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的《索多玛的120天》(The One Hundred and TwentyDays of Sodom)和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uskind)的《香水》(Perfume),这两部作品都揭示了人类生存中的罪过与黑暗面。他向看似肤浅的时尚界注入了弗洛伊德的经典概念:梦与幻觉,图腾与禁忌,本我与自我,文明与缺憾。“我不喜欢走在大街上的那些正常人,”他说,“我的想法有时比较离经叛道。”他把堕落和反叛变为真实并呈现于大家眼前,却把自己阴郁的想法包裹在精美的布料中。而后重新建构在优雅裁剪的服装中,尽管不断有来自各方对他有关厌女癖的指控。但他的设计还是将女性修饰得美丽而极富魄力。。如果一个女人穿着麦昆设计的服装,那么服装中浸透的某种刚强会让她看起来很有力量,”他说,“可以抵挡任何人。” 这本书要为大家讲述麦昆童话故事般曲折的一生,从他在伦敦东区艰难的孩童时期一直到纸醉金迷的时尚圈。那些和麦昆最近的人——他的家人、朋友和爱人——首度讲述他们熟悉的麦昆,一位支离破碎、毫无安全感的迷失男孩靠自身努力闯入了梦想中的世界。也最终被这个世界吞噬。 “每一寸肌肤之下都有血液在流动,”麦昆曾这么说过。这本传记旨在挖掘麦昆蕴藏在肌肤之下的源创作力,显现给世人其阴郁的作品与其愈加黑暗的生活之间的联系。在麦昆去世的六年前,一位观察员这么说:“麦昆与任何人心目中的那个他都截然不同,他本身就是一件自己孕育出的伤痕艺术品。” 后记 第二天早晨10点前,管家凯撒(Cesar)和玛琳·加西亚(MarleneGarcia)——这对来自哥伦比亚的夫妻已经为麦昆工作十几年了——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格林大街Green Street)的公寓。凯撒发现前门上了链锁,他只好设法从杂物间进去。薄荷、果汁和卡勒姆(Callum)(三只狗)显得烦躁不安,凯撒注意到公寓比往常都要乱。凯撒开始打扫房间,他走进客卧,发现麦昆的尸体吊在衣橱里。凯撒赶忙给凯特·琼斯(Kate Jones)打电话,碰巧凯特刚进办公室,得知这个噩耗一时难以接受。后来她开车到格林大街,看见那里的警察和救护车,才相信了这个消息。与此同时,特里诺·维卡迪(Trino Verkade)和莎拉·伯顿(Sarah Burton)正乘车赶往麦昆的公寓,途中接上了肖恩·利尼(ShaunLeane),肖恩刚接到凯撒的电话。“我们来到房子前,忽然却不想再往前走了,”肖恩说。 麦昆一家正忙着准备乔伊斯的葬礼。迈克尔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租赁店里挑选为守丧准备的杯杯罐罐。妹妹崔西(Tracy)打电话告诉他李出事了,让他赶紧到公寓来。“前一晚我刚开车在梅菲尔附近拉活儿,”他说,“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紧接着,迈克尔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听到这个噩耗.他的父亲不停地说:“李。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大家联系不上雅基,她那时在健身房跑步,手机没在身边。中午她从健身房出来,听到了这个消息,几近崩溃。“没有人告诉我他曾数次要轻生,大家知道这件事,却闭口不言,”她说,。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绝不会离开他的身旁,但也许他并不想让我待在他的身旁,事已至此,谁也说不清了。” 后来,肖恩·利尼打电话告诉达芙妮·吉尼斯(Daphne Guinness)李自杀的消息,她当时正在纽约和摄影师大卫’拉切贝尔(DavidLaChapelle)在一起。“也是这个电话,亚历山大告诉我伊莎贝拉自杀的消息,”达芙妮说,“我真是不敢相信——就在他母亲葬礼的前一天。”麦昆去世的消息没几分钟就在全世界传开了,前来悼念的人蜂拥而至。“我很尊敬他,”约翰·加利亚诺说,“他是一位革命者。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他的去世是巨大的损失……他勇敢,独创,充满活力,懂得如何做一名出色的英国时尚大使。”凯瑟琳‘哈姆尼特(Katharine Hamnett)说李是。一个天才,他的去世简直就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多梅尼科·多尔切(Domenico Dolce)和斯蒂芬浩·嘉班纳(Stefano Gabbana)发表声明,“李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去世在时尚界留下了无法填补的空白。”黛安·冯·弗斯滕伯格(Diane yon Fiirstenberg)说,“他竟是那么绝望,这样一位天才,这么一个优雅浪漫的人,太令人难过了。”巴黎春天(现在的开云集团。麦昆品牌的主要持股人)总裁弗朗索瓦一亨利.皮诺(Francois-Henri Pinault)宣布,麦昆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时装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融合了传统文化与超现代性元素。既有远见又时尚前卫,总能引领世界潮流。”他说。莎拉。杰西卡·帕克(SarahJessica Parker)说.“我仍惊魂未定,得知这位天才设计师的英年早逝,我深感悲痛。他注重微小的细节:有灵感,有创造力,天马行空,华丽璀璨,扣人心弦,这就是亚历山大·麦昆。这一点无人能及。更令人感到失落的是,无论是从创新、评论还是商业角度来看,他已经获得了成功,但他的前途还可以更加辉煌。天妒英才,上帝还是这么早就把他带到了天堂。能认识李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 自从弟弟过世后。珍妮特·麦昆跟慈善机构的委托人一直争吵不休,尤其是资深的娱乐业律师大卫·格里克(David Glick)以及麦昆任命的遗嘱执行人会计师盖里·杰克逊(Gary Jackson)。“这些执行人是在法律范围内履行责任和义务,但是在我们看来他们却丝毫没有人情味,”珍妮特对《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的记者说。令麦昆家人难过的是他们竟没有机会看看李在格林大街的公寓或是拿些他的遗物留作纪念。珍妮特也想知道萨拉班纳基金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究竟颁予何人,但被校方以保密为由予以拒绝。“我只是想知道他的钱是不是花到点儿上了,”她说。在整个过程中,麦昆家人感到被推到了一边,没人注意到他们。在2011年11月2日,罗恩收到了一封律师信,信中说在个人储物(Big Yellow Self Storage)单元柜中存有“您已故儿子的一些私人物品,已无价值,请取回”。雅基和珍妮特来到了位于鲍区(Bow)维克巷(Wick Lane)的储物柜,里面储存的衣服因为时间太久,已经被衣蛾蛀坏了,两个人都很失望。雅基记得找到了一件李的套头衫,她把衣服贴在面庞,仍能闻到弟弟身上的味道。 2010年5月末的一天,当时距离麦昆去世已经3个月了.他的家人来到斯凯岛(Isle of Skye)北端的基尔穆伊尔墓地(Kilmuir Cemetery),在茫茫薄雾中葬下了麦昆的骨灰。这是麦昆的遗愿,要留在他和他的母亲以及他们的祖先埋葬的地方。 麦昆的家人们都聚在一起,李的三个姐姐,珍妮特、特雷西和雅基,他的哥哥托尼。另一位哥哥迈克尔因为心脏病突发仍在休养中。李的父亲罗恩病得很重无法到来(罗恩身患癌症,于2012年10月去世)。他们站在墓前,回忆着他们的弟弟辉煌的一生,哀悼着他过早的离世。伴随着苏格兰笛声,托尼双膝跪下,把装有麦昆骨灰的瓷翁放入墓穴。牧师诵读了祈祷文,在场的每一位家人依次将一杯土撒入墓穴。 李的葬礼之后,他的哥哥和姐姐又多次来到这里看望他。2011年10月,李的爱犬卡勒姆死去,雅基将它的骨灰带到了斯凯岛埋在了李的墓旁边。 麦昆被葬在一片海岬之上,面朝大海、微风吹拂。绿色的墓碑上刻着一行字(麦昆的右臂上也文有相同的一句话):“爱不是用眼睛来看,而是用心来感受。”这句话对他意义非凡,麦昆常说,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实可信的就是爱。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